APP下载

传统雕塑对现代写意雕塑的影响

2015-03-18□马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雕塑传统艺术

□马 文

纵观优秀的写意雕塑,例如钱绍武的作品《阿炳》,吴为山的作品《鲁迅》、《孔子》,陈云岗的作品《老子》,蔡志松的作品《故国风》,徐光福的作品《唐风·遗韵》。这些经典的作品告诉我们现代的写意雕塑超越了技法和观念的限制,通过对雕塑作品由现实到抽象感悟的认识,从而由心到物,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除作品内涵的深邃,造型的生动感人,艺术语言的多变,材料的种类变化也非常多。其富有表现力的造型凝结成一座丰碑,给人一种超脱自然的精神享受,体现出一种坚定不移、稳如磐石的情感,它的雕塑语言形式表现力的发挥取决于创意与设计。运用各种材料特性的独特表现力,创新出新的雕塑语言,恰如其分地体现出写意雕塑大开大合,结构多变的风格。

一、传统雕塑对现代写意雕塑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雕塑和绘画在人们的活动中有着精神的启迪作用。现代写意雕塑与古典绘画艺术最大的区别是用三维立体的造型和不同材料来表现,给人视觉上更有冲击力、更雄浑壮丽的感受。中国的传统雕塑来源于几千年的深厚的艺术文化与哲学思想,伴随民族艺术、文化、哲学的发展而不断融合新的特点,最终形成了雕塑创作的思维方法、美学思想和哲学理念的完整艺术创作理论。而写意雕塑作为前者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谈到写意雕塑就要先谈写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例如南宋梁楷、明代徐渭、清初朱耷等均擅长此法。宋代韩拙说:“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其实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就是“象”与“神”,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灵感”与“神思”,它从精神上影响着写意雕塑。同样写意雕塑也是借鉴中国写意画的神韵和大写意技法,使这两种技法融入到现在写意雕塑当中,激发出许多新的创新点,使雕塑更加整体大气,挥洒自如。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经过千年的发展兼收并蓄,从远古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和先秦时期的玉雕,又经春秋战国思想意识的百家争鸣,为后世雕塑艺术的美学、哲学、思想奠定基础。在西汉中期形成了一个本土雕塑艺术的高峰,一个纯汉化的雕塑高峰。武威《马踏飞燕》以及为纪念西汉大将霍去病而创作的陪陵雕塑“马踏匈奴”、“跃马”、“伏虎”等作品给人们呈现出强烈的视觉震撼。“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也对后世写意与抽象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从雕塑中看到垂死挣扎紧缩于马下的石人,与威武雄健的战马结为一体,采用简练、夸张的雕塑语言,在形体大的转折处上运用简洁的雕凿,表面上采取浮雕和线刻的手法,使得整个雕塑更加雄浑,博大。下面的匈奴人特征突出,表情明显,虽然人物形象造型简单,但在细节等特征的处理上进行了夸张的表现,加以区分汉胡之间形象特征的区别。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其他雕塑的造型语言也都应归结于此,大气洒脱,形体与力量的集合,是现代写意雕塑推崇的上品之作。这一历史时期应当是中国雕塑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巅峰,为中国雕塑作出超越时代的巨大贡献。

雄浑刚健的汉代雕塑,很能代表秦至两汉国人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其雕塑很重视形象的大气、美感、韵律及大国雄风,显示雕塑内在之美,表现出雕塑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超脱时代的气势。汉代雕塑因为其独具一格的特点在世界雕塑史上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是中国传统雕塑表现本土化民族化个性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后世写意雕塑在民族文化方面的主导。这个时代的背景是印度佛教未传入中国之前,我国的本土雕塑发展时期,反映了早期我国雕塑艺术的特点:雄浑、质朴、抽象概括、夸张。这是与外来西方艺术碰撞之前的本土艺术,是我辈必须高度借鉴的本土文化和艺术,是中国雕塑的灵魂。

中华文明和印度西方文明就开始在碰撞与融合是印度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其高峰是在南北朝时期,以北魏雕塑艺术为时代的高峰,最能体现其造像特点的雕塑作品都在石窟寺庙中。这个时期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法继承了秦汉以来中国传统雕塑的特点,也受印度佛像艺术造型的影响。石窟分布很广,有甘肃敦煌石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岗石窟、山西太原的天龙山石窟、永靖的炳灵寺石窟,以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在这些石窟寺中的雕塑都是古代艺术家所塑造出来的杰出作品。此时的雕塑风格还明显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雕塑轮廓浑厚呈现整体,大转折强烈,雕塑粗犷立体饱满,随着时间推移,造像渐趋汉化,从外来特点的吸收,褒衣博带到秀骨清像,到汉化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这一时期代表中国传统雕塑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对于创作雕塑只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能不断创新,创作出更多经典永恒的作品。

二、写意雕塑的特点和深厚的内涵

在学习中国传统雕塑优点的同时也要注意写意雕塑自身的特点和深厚的内涵。写意雕塑既然是大开大合的雕塑,那就不要求对雕塑全面细致地进行塑造,而是取其主体、追求精神、不求形似而重神似。在传统文化中,道家哲学思想对现代写意雕塑创作的理念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有意象的引导使写意雕塑能达到更高境界,意象的手法在雕塑塑造过程中,是将抽象的主观思想寄托于具体的客观雕塑中,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使雕塑家内心的想法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写意雕塑的艺术形式是诉诸于感官的形象,要把形体和空间变成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写意雕塑的塑造离不开雕塑的体量、空间、形体。体量承载着雕塑的灵魂,它是一种无限博大的载体,包容着雕塑本身的特点。空间是包含着雕塑所有的体积,有外在的空间和内在的空间,穿插在雕塑中,表现不同类型的质感和形体变化,相互交错叠加,让观众产生无限的联想。雕塑的材质会加重体积感和重量感,如大理石或不锈钢感觉很重,木头陶瓷就感觉轻。大体量的雕塑容易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抽象的雕塑容易产生神秘感和简约感。写意雕塑的多变造型以其简单的体形和夸张的动态使人感到历史的永恒和无限的稳定,给人深刻的艺术感染。环境与自然空间关系密切,写意雕塑的形体高度,要根据环境来确定。雕塑位置、空间要求,欣赏时视角远近,须仰视平视,都与自然和环境有关,如乐山大佛、自由女神像等。

艺术家为了达到特定的视觉效果,采取多种方式来制作不同的形态质感。强调雄浑大气性可以加大雕塑的高度、宽度。例如钱绍武先生的作品《李大钊》或乐山大佛,外形轮廓简练,细节简单,以浑厚、饱满、大气的形体展示了巨大的体积和力量。现代写意雕塑中泥痕、凹陷、解构、拼接等手段的运用,使雕塑体量产生丰富的变化,布朗库西和亨利摩尔的作品是最能表现的。

现代写意雕塑在解构主义、形式主义、解结构主义等都进行了创新,突破了“写实主义”这一传统的雕塑技法。并开始注重雕塑新材料的运用,在作品中体现了雕塑在新时代的生命力,满足时代的艺术审美,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纵观世界艺术史,它们都经历了远古艺术、封建王朝艺术、宗教艺术,又由象形到传统写实主义过渡到抽象艺术,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不停地发展。写意雕塑的形态也由传统雕塑单一的材质和写实风格而逐渐发展到了现代雕塑的多元化和观念化。可以说,现代写意雕塑,随着哲学、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与融合,将会发展到更高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写意雕塑受传统雕塑的影响,借鉴写意画的精神和抽象、解构、拼接装置等手法,表现现代雕塑作品,使雕塑更加注重形体与结构、材料、神韵与空间的融合,天人合一挥洒自如。写意雕塑秉承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过程,凝聚着广泛文化传承和东方的审美意识。写意雕塑在不断地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兼收并蓄,用象与景、意与境,形与材料的结合,不同的象、意,不同的景、境的结合,达到以无法为有法,以无形为有形,化自然溶于万物的精神境界中。

[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王宽宇,吴卫.霍去病墓石雕艺术风格成因——兼论秦汉雕塑风格差异的根源[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杨玉权,董娴娟.论霍去病墓雕塑的造型特点[J].大众文艺,2010

[4]严友人.雕塑生命[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5]张顺. 浅析传统雕塑语言与现代雕塑语言的对应关系[J].科教文汇,2009

[6]王照宇.雕塑[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7]丁明夷.中国石窟雕塑全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雕塑传统艺术
巨型雕塑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我的破烂雕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写实雕塑
老传统当传承
纸的艺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