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戏剧院校表演专业创作实习与毕业剧目实践探索
2015-03-18广东省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表演专业王维斌
广东省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表演专业 王维斌
前言
我们的戏剧表演教育中,毕业创作实习,主要是剧目排演,又称"毕业大戏"。作为培养表演专业学生"塑造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等方面来说,确实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
但多年的实践也同样证明,对于培养具有全面艺术修养、艺术情操的表演艺术人才,仅仅依靠毕业大戏现有的操作模式和运行方式,恐怕难以达到长远目标。几十年沿用的“毕业大戏”模式,在新时期显露出一些问题,一定程度阻滞了表演艺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
如何发挥表演毕业创作实习和剧目演出实践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成长所承担的作用;如何理解和认识该阶段各环节改革的重要性,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必须承担的使命。
一
在2011年以前, 艺术院校表演专业的毕业设计两部分组成中,权重一直是毕业论文为主,毕业大戏为辅。由于多年以来在各种重大评估检查中毕业大戏没有被列为指标内容,造成毕业大戏的随意性、伸缩性比较大,在内容和规格上缺少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必要的监督管理和约束。
纵观国内各戏剧院校多年的毕业大戏创作中,确实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有艺术水准的创作,有些剧目创作堪称精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笔者认为,长期受学院派思想的影响,受声誉和影响力以及业界对学院评价的钳制,往往表演专业的毕业大戏衍化成了单一的艺术作品生产过程和“导演”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这个阶段的优劣往往体现的是一个作品的好坏和教师的导演能力及水平,而非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目前国内一些戏剧院校,毕业实习创作的剧目基本是由带班老师来选定的,导演由教师本人担任,甚或请校内外著名的导演来给学生排演毕业大戏。好的导演当然能提升演员的表演能力,排出好的作品来,但我们不能忘了这个阶段的目的,不能和教学过程混为一谈。这个阶段是检验,是总结,是考核成果,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创作实践习惯养成,是建立独立艺术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主角是学生,最后呈现的好坏也必须由学生自主完成,不能再是导演的解释、导演的理解,不能成为以导师为主导的校园毕业汇报。教师在此阶段的角色定位尤为重要,不是导演,应该是指导。
多年来毕业大戏强调学生 “创造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以此作为教学质量的判断;实践演出多数面对的是校内观众或毕业生家长,实际上是把毕业大戏创作和演出引向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泥潭,背离了毕业创作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创作能力的这一根本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忽视了学生毕业创作实习和演出的内容选择、运行方式、评价标准以及创作本身所体现的艺术修养和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目标建设。
以学生为本,以培养素质好(个人),基础好(专业),上手快(业务),转型快(适应力),具有创新能力和艺术精神的表演艺术人才为己任,要求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改革,认清方向,坚定地按国家规定现行培养目标和表演艺术人才培养规律制定一套符合专业特征的、具有区域特色的、顺应时代发展的实践方法。
二
1.建立毕业生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
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谈。不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上,任何方法论的东西只能是空发感慨。毕业大戏的创作和演出不能仅仅唯毕业为目的,唯创造一个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为目的,要紧紧围绕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不懈努力。艺术教育要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有艺术的梦想和追求,成为学识素养丰富,能将不同的知识融汇贯通、出神入化的未来艺术人才。而现实是诸多的在校生越来越不知为何而学习,改革以来“时间就是金钱”的教化,造成价值观念的异化,使得学生把学艺术当成了挣大钱,出大名的途径。这样的价值取向势必将艺术教育引入歧途,违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坚持的“从事艺术工作必须根绝金钱欲望”这一艺术人生理念。
学生要有做艺术家的梦想。一个艺术家不仅仅是掌握技术那么简单,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和艺术家的人格魅力。任何技术只能是思想的工具。毕业阶段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去创造,去展示,在过程中自我认知自身存在的问题、长处及兴趣点。对未来明确定位并奋发努力的同时,敞开胸怀吸收更多的知识,进而对生活、对艺术人生才会有更深刻的领悟和认识。
2.毕业生自主选择创作实习剧目,独立组织完成剧目创作和演出实践任务,打破毕业创作一部戏的模式。
传统的毕业大戏模式,是一班一个戏,由主讲教师选定剧目,学生通过人物小品练习获得想要担当的角色,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创作任务。多年来多数表演艺术院校在该阶段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都大致一样,几十年中没有进行过改变和进一步的研究。一部戏的主要角色是有限的,虽然教师们经常会向学生灌输“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道理,毕业大戏前还是会上演一场“主角”争夺战,最后不得不由老师来任命角色。实际上学生不一定对所分配的角色有兴趣,分到的角色也不一定合适这个学生,部分同学在心理上虽不接受但为了毕业也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这种局面造成学生对完成老师分配的角色缺乏信心,找不到施展个人能力的舞台,看不到自己的创造价值所在,更谈不到培养他们的综合意识和戏剧创作所需要的集体意识。
四年的大学学习,从课程的设置上是丰富的,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中学生对不同风格流派,不同题材的戏剧作品都有了较深刻的认知,这种认知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知识学习的积累、不断的观摩品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地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创作意识和取向,有了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表达自己艺术理念的愿望。我们要鼓励和保护这种独立性,它是形成个性艺术创造非常宝贵的源泉。人是千差万别的,不能培养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一个模式,一样的思维,而是要开发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有机艺术天性和潜质。毕业创作恰恰就可以承载这种独立的内涵,实现个性的张扬。在创作实践中检验自己,锻炼自信,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的艺术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所以,毕业创作实习阶段的剧目选择权应该归属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在大量阅读剧本的前提下确定自己喜爱的角色,选择有愿望排演的剧目。
3.创新毕业演出模式,搭建实践平台,加大毕业演出参与社会活动的力度。
毕业实践创作要紧密联系时代,联系主流社会的创作思潮。针对表演专业的特点,应加强毕业剧目的展示功能、示范功能和以及教育成果的转化和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艺术院校实践演出展示渠道狭窄,校内开花,校内香是一个普遍现象。显然,停留在学校层面的毕业实践演出也只能是自家之言,成果难以评说,更难辨公允。
演出实践阶段,根据不同类型的演出和规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场地即可。可以是大剧场,可以是小剧场、也可以是环境剧场。鼓励学生把演出植入社区。香港演艺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有很好的探索和积累,搭建了形式多样的创作实习和演出平台,比如他们在实践教学的“社会参与”板块中,设立了多个项目供学生选择:“演艺马拉松”“演艺GPS”“艺启动”“社会共融社区艺术计划”等模块,常年滚动式地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独立创作和演出实践空间和途径。表演艺术在社区成长与社会脉络相通,凝聚了学生的社会意识,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
把毕业创作实习与演出实践建设成为表演专业学生了解艺术市场发展情况,学习艺术创作和演出技能的实践平台;努力探索学校与社会文化机构各部门合作、互利双赢、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是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4.建立毕业创作实习与演出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
创建校地实践协同管理机制,完善合作制度。实现从实践任务落实、计划制定、实践指导、评价到实践总结以及材料归档的全过程联合管理机制。强调毕业创作和演出成果充分服务于政府、社会、行业和企业的能力和效果。
制定毕业创作和演出监控与评估机制,实施动态监控和评估。毕业创作和演出要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实践教学计划要以创新学生质量为依据,人才培养目 标要符合区域社会艺术发展需要为视角;要突出专业特色,制定特色指标,鼓励学生以毕业剧目为载体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积极参加各类各级艺术交流和比赛活动;建立校内外毕业实习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和企业人士及学科专家加盟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协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共同研讨创新育人方面的的薄弱环节,针对学校教学,联系实际,社会声誉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艺术源于生活,也必须经由生活的检验。艺术创作进入社会,才能得以准确的评价。从习惯上讲,学生更重视校内有人情意味的观众评价,而这种评价不能作为质量评估的绝对指标。学生只有深入社会,体验生活,了解生活,为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分析研究文化市场需求,社会艺术形态的转变和发展规律,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同时,提高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分析、表达、沟通、交流、管理、团结协作、敬业精神等综合能力。
站在社会需求的角度思考表演专业的创作实习和演出实践是科学的,是有的放矢的。毛主席说过“文科以社会为工厂”是对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