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中心骨科临床见习教学探索
2015-03-18张亚奎张星火王雪飞王彦辉纪智礼
张亚奎,张星火,王雪飞,王彦辉,纪智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北京101149)
区域医疗中心骨科临床见习教学探索
张亚奎,张星火,王雪飞,王彦辉,纪智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北京101149)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医学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对医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我院骨科作为京东地区创伤救治的区域中心,多年来一直探索通过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授课形式以及考核、培养合格的教师等一系列制度,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骨科临床教学模式。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近年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提高显著。
区域医疗中心;骨科;临床见习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医学教育一方面需要重视对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医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临床见习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既能帮助医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成长为临床医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医学科研思维的基础阶段。外科学作为临床医学四大主干学科之一,专业理论性和临床实践性都很强。我院是京东交通枢纽地带唯一的区域医疗中心[1],每日承接大量急诊创伤患者,对于临床见习教学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院骨科教研室自2008年起开始承接本科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工作,经不断摸索完善了一系列具有区域医学诊疗中心特色的教学方法,现总结如下。
1 完善临床师资体系
一流的教师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前提,所以,我院骨科把教师资格审核放在首要位置。担任骨科教学的教师大多数为副高级以上职称,个别为5年以上主治医师。院内、科内教研室对教师资格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讲课质量控制。由老专家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对首次授课教师的预讲课进行评审,通过后方能正式授课,评审时给出指导性建议,辅导教师选择授课内容和安排适当的授课方式。每次授课至少有一名教学督导组成员随堂听课,对授课质量进行监控。重要的考察点为:以“三基”为基础的重点、要点是否明确,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上的互动,是否将最新诊疗进展融入课堂。实践证明,讲述最新的诊疗进展是激发学生讨论热情、启发临床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良好手段之一。课后教学督导组成员及学生代表对授课效果进行评价,并反馈给带教教师。(2)临床技能教学质量控制。作为基层区域医疗中心,我院虽然在实施重大手术的数量和能力上较大型综合性医院有一定差距,但是对于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和教学,我们一直坚持谨慎求实的态度。教学督导组不定期随机抽题考核带教教师对基本操作中关键点的掌握程度。比如,抽查带教教师术前刷手的规范程度,需说明碘伏刷手法的具体步骤、药液浓度及时间分配等,还需说明操作规范的出处。带教教师只有对每一个细节了如指掌,才能自信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告诉学生规范或文献的出处,便于其查找和记忆,培养自学能力。
2 见习教学前准备工作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为充分发挥其在见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在见习课开课前,我院骨科常规召开师生座谈会。座谈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项目:(1)师生自我介绍,初步建立起沟通的桥梁。(2)指导学生增强自信心,告知一些简单的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拥有自信心的前提是熟悉常规流程,让学生相互充当患者反复练习询问病史的要点和骨科查体“望—触—动—量”的具体步骤;教育学生要仪表端正,白大衣洁净整齐,佩戴胸牌,常备叩诊锤和角度尺,大方得体及专业化的行为举止不但容易博得患者的信任,也提升了自信心;提示学生进入病房后表情要严肃,不得交头接耳,在与患者交流前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并说明要进行的操作的目的,查体前先“暖化”双手,这些会让患者感觉得到了尊重,为进一步沟通打好基础。(3)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增强爱伤观念。对于临床见习学生而言,还谈不到“救死扶伤”,但一定要有“仁心仁术”,对于骨折的患者,学生不能为了体会“骨擦音”“骨擦感”就都亲自查体一遍,使患者及其家属反感,同时也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副损伤。(4)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医疗活动必须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常规,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在未经带教教师批准或监督的情况下,见习学生不得私自对患者进行医疗活动。(5)要求学生预习并提出一个相关问题,问题既可以是自己的疑惑点,也可以是自己的想法。比如,曾有学生问过“肩关节和髋关节有类似之处,为什么有反式肩关节置换而没听说过反式髋关节置换呢?”这类问题虽然教师也不能给出答案,但带有合理性的发散思维正是学生日后科研创新的基础。
3 积极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形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佳选择,及时监督、调查与调整是保证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过程[2]。我们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了综合概念讲授与CBL(Casebased Learning,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CBL教学法更适合外科临床教学,通过引入真实案例来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患者为载体、任课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模式,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探究案例的解决方案。CBL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3]。我院作为京东区域医疗中心,承担大量交通伤的急救工作,骨科一直坚持急诊术前病历讨论和教学查房制度,带教的主刀副主任级以上医师要亲自带领学生查体和分析病例,并选择1~2名学生跟台协助手术。跟台手术的学生除了获得一定的动手机会外,还要将疾病的诊疗过程制作成幻灯片向其他同学汇报。见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获取信息、主动思考、大胆假设、认真验证、交流反馈、共享经验,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医学教学质量。
4 培养学生阅读专业文献的习惯
见习学生在获得一定理论和实践能力之后往往会萌发强烈的探索欲望,尤其会对不同部位骨折的不同固定原理产生浓厚兴趣。这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在外科教科书上往往找不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研究专业书籍和查阅最新文献。我院骨科档案室和专业书柜常年向学生开放,科室无线网络密码和购买的万方数据库登陆密码均告知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检索。向学生推荐一些专业性强、水准高的英文杂志或数据库,比如美版《骨与关节损伤杂志》《Trauma》《Journal of Arthroplasty》《Spine》等。阅读英文原版文献对于学生日后的对外交流、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都有极大帮助,事实上,现在的见习学生公共英语水平较高,词汇量大、听力好,但对专业英语却了解甚少[4]。我们要求学生熟记常用的疾病、检查医学英语名词,缩略语要能给出英文全称。我院骨科在每周一下午常规工作完成后举行英文文献汇报会,见习学生聆听或主讲关于某一骨科疾病的最新诊疗进展,幻灯片全英文制作,并全英文交流。经过多年的坚持,目前教师和学生英语水平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不少学生反映经过2~3次汇报会后上台讲演的胆怯心理消除了,语言表达更加流畅,专业文献阅读效率更高,思路更清晰。
5 建立见习档案和出科考核制度
见习档案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撰写,主要记录学习心得,以及对医疗活动中的人和事表达感慨。带教教师要认真审阅各项记录,掌握实习动态,反馈见习信息,最后签字确认并填写评语。档案记录了学生见习期间的学习生活,有取得成绩时的喜悦,有对专业的理解与体会,也有受挫时的悲哀和对社会偏见的疑惑与义愤。
出科考试是反映见习学生在科室见习期间应用该科专科知识、利用所掌握的技能诊治疾病能力,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5]。我院骨科出科考核以“三基”为基础,包括3方面内容:笔试、技能操作(伤口换药、清创缝合等)和病例分析(包括影像学资料解读)。考试内容均是基本点和关键点,以夯实学生基本功、考查教学成果为目的,体现“主动求学,轻松考试”宗旨,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避免个别学生虚度时光、学无所成现象。
我院骨科教研室通过继承教学传统、严格控制教学质量、不断探索创新,总结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更符合新医疗模式和新形势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见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培养了自学能力和科研素养,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提高了骨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1]刘正,王贵玉,王锡山.试析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与区域医疗中心的建立[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1):47-48.
[2]于晓明,王山米,吴燕.八年制医学生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控制与提高[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5):755-756.
[3]李强,赵美玉.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初步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792-794.
[4]胡畅路,陈俊国.从美国和法国的高等医学教育看中国临床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21-423.
[5]刘芙蓉,耿金玲,王明生,等.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实习出科考核方法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142-143.
G424.4
A
1671-1246(2015)23-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