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汉混班教学模式探讨

2015-03-18刘丽军张金静邵莉何瑛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藏汉汉族藏族

刘丽军,张金静,邵莉,何瑛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藏汉混班教学模式探讨

刘丽军,张金静,邵莉,何瑛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民族院校对藏汉混班教学鲜有研究,本文拟从理论基础、实践基础、预期结果、具体措施4方面对藏汉混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为下一步具体实施提供依据。

混班教学;护生;多元文化护理

1 理论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医学模式的进一步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护理工作已被赋予新的内涵,多元文化护理应运而生。多元文化护理是护士按照不同护理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护理需求[1]的活动,是现代护理的必然趋势[2]。这就需要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加大民族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增加对不同民族习惯、文化、习俗与饮食的了解,为今后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多元文化基础。我校有这样的天然资源可以利用(藏汉族学生比例约为1∶1),但目前大多采取传统的藏汉族学生分班教学(藏族学生为区内班,汉族学生为区外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语言、文化、习俗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在多元文化护理这一理论支持下,我校护理学专业拟实施藏汉混班教学模式,进一步将多元文化护理渗透在护理学教学中,为护生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提供原始积累。

2 实践基础

(1)专门针对藏汉族护生混班教学方面的报道几乎没有,但有其他专业藏汉混班教学的相关报道,如王德芳[3]在混合管理对内地就学藏族大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藏汉混班教学会对藏族大学生的学习产生正面影响,藏族大学生认为和汉族大学生的接触有利于知识面的扩大,能间接促进学习,对混合管理持肯定态度。

(2)我院2008级护理本科1班因特殊原因实施了藏(占32%)汉(占68%)混班教学,总结体会如下:本班藏族学生的及格率高于2008级护理本科2班(完全为藏族学生);藏汉族学生均认为混班教学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睦,使自身知识更加广泛。教师也普遍认为2008级护理本科1班藏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于2008级护理本科2班学生。

以上两点为实施藏汉混班教学提供了实践基础。

3 预期结果

3.1优点

(1)混班教学有助于扩大藏汉族护生知识面,使其对彼此的生活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方面促进了民族团结,另一方面为护生今后从事临床多元化护理打下坚实基础。

(2)帮助护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护生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使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这一点对藏族护生的影响较大(根据藏族护生的特点)。

(3)班级学习氛围、汉族护生努力学习的态度,均能激发藏族护生的学习动机,对其职业规划也会起到良好作用。

(4)丰富了护生课外活动。受藏族文化的影响,藏族护生普遍能歌善舞,积极带动汉族护生参加各种文艺活动,活跃了校园气氛。

3.2缺点

(1)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护生学习积极性。

(2)护生水平差别过大,会导致部分藏族护生不努力、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等。

(3)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民族护生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发生冲突。

4 具体措施

4.1教师引导起关键作用

混班教学能否在我院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其有效性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因此,在进行混班教学前,应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以期在教学中对护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民族关系的调节以及护生之间的互动,引导护生积极交流,加强护生合作与团结精神培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根据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如藏汉族护生小组合作教学和一对一、一帮一教学。

4.2开展混班前期讲座

实行混班教学之前,对护生进行混班教学相关知识讲座,使护生对混班教学的目的、理论基础、方法、优缺点等有一定认识,同时也为混合管理打下了基础。

4.3使混班方式合理化

根据藏汉族护生自身特点和学习基础有选择地进行混班教学,然后再层层推进,做到班级学习气氛融洽,兴趣浓厚,能激发护生学习动机。如分层次教学[3],即在编班时,注意护生学业水平不能差别过大。只有这样,教学过程中,才不会因为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护生学习动力不足、自卑甚至放弃学业。

4.4生活环境的混合

教学过程中的混班仅仅是混班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将生活环境进行混合,才能真正实现藏汉混班教学。具体有以下3个方式:(1)混合住宿。混合住宿是藏汉族护生了解彼此文化、生活习惯、民族信仰等的良好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使藏汉族护生从各个方面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接受来自学习之外的信息,为多元文化知识的掌握提供机会。(2)语言的相互学习。语言是沟通藏汉族护生心灵的桥梁,只有语言交流无障碍,才能为藏汉族护生互相学习、交流、沟通打下良好基础。(3)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我院藏汉族学生比例为1∶1,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开展不同民族之间传统文化交流活动,才能让藏汉族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混班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多元文化护理在护理教学和临床工作中应用广泛,我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多元文化资源,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国家、为西藏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以上4点为我院实施藏汉混班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今后实施过程中还可能遇到更多问题,我们也会进一步探讨。

[1]彭幼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黄人健.多元文化护理和我国护理的发展[J].南方护理学报,2000,7(2):1.

[3]王德芳.混合管理对内地就学藏族大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及建议[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2,8(2):62-66.

G424.2

A

1671-1246(2015)23-0049-02

注:本文系西藏民族大学校内青年项目(12myQ16)

猜你喜欢

藏汉汉族藏族
国清荣
日常交际用语之藏汉对比分析
藏汉孩子是一家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