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18刘艳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解剖学导图基础

刘艳芳

(三门峡市卫生学校,河南三门峡472143)

思维导图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刘艳芳

(三门峡市卫生学校,河南三门峡472143)

将思维导图引入解剖学基础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提出对策与同仁共享。

思维导图;解剖学基础;开放性思维能力

解剖学基础作为医学专业基础课,是临床医学的基础,是医学生构筑知识体系的基石,也是新生入学开设的第一门医学课程,其图形多、概念多、内容之间联系密切的特点,决定了思维导图是适用于解剖学基础教学的。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提出自己的解决策略,与同仁共享。

1 思维导图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1.1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博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思维工具,是大脑放射性思维在外部的表现,主要利用彩色、多维度图画和代码等图文结合的形式,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使人们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清晰的中央图形上面,它可以把看上去枯燥的信息瞬间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形,这些东西和我们用大脑来处理事物的方式相吻合[1]。

思维导图的优点:(1)通过进行思维导图分析,能让我们更好地记忆所学知识,因为只看书本和死记硬背的传统模式往往记忆效果不佳,或者即便记住、短时间内也会很快遗忘。而图形不仅能增加我们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记忆所学知识。(2)思维导图对于人际交往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交流中增进生生、师生感情,让内向的学生敢于跟人进行交流,这些都将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大的益处。

1.2解剖学基础教育现状

解剖学基础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名词多、专业术语多、毗邻关系复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是大家公认的特点。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解剖学基础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解剖学知识,为后续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坚实基础,是每一名解剖学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传统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注入式”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激情四射、神采飞扬,学生却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或者手机玩得津津有味,这样的场景在中职院校中屡见不鲜。

近年来我们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形象且直观的特点,并结合形态学特点,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以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情景式教学法,还有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课程讨论法[2],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图文并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加快其对教材的理解,从传统教辅工具的静态学习飞跃到动态学习,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实际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由于课时限制,上述方法难以得到广泛应用。

在教学中将实际工作中的相应技术项目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对项目的讲解、分析、制作完成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先用后懂,边用边学,引导学生先感兴趣后主动学习,先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按照教学大纲,除学习教材之外,引导并训练学生主动查找和运用其他资料,通过学习一门课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其他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最终教会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注重操作技能训练,还切实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但由于医学的特殊性以及各科知识的连贯性,怎样将知识联系得恰到好处,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不占用过多时间和精力,这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调整的。

1.3思维导图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备课。一个单元设置一个思维导图,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尤其是在解剖结构以及毗邻关系的描述上,思维导图配合解剖学图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对于我们研究教材、教学大纲,查阅资料以及与同行交流是十分有益的。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该模式,将相关概念、知识点以及临床意义相联系,引导学生画出器官思维导图、系统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把思维整合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3],从基本概念到基本形态,从毗邻位置再到临床应用,全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器官的形态与功能,毗邻位置与临床相应症状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以互动方式进行交流,不但可以打破以往的一言堂,还可以加强师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4]。教师不再是单独授课,而是让学生走向课堂,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实在解决不了的或运用方式不当的,再由教师来指导。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掌握课本所学知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利用图形进行有效记忆,为接下来的临床学习及后续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在复习过程中利用该方法,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自己完成本章内容的思维导图绘制,帮助学生重现所学知识结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方式,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诊断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将自己与同学或者老师的思维模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自身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5]。

2 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1)在备课时,思维导图的绘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备一次课要比平常备课多花三到四倍的时间,在日常教学任务下很难完成每次课的准备。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采用一门课程多人合作的方式,每人负责一定章节,在网络技术支持下,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样不但减小工作强度,缩短各自的备课时间,还可以相互交流促进;再次授课时,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工,备课时间相对充裕了,上课也就游刃有余了。

(2)在教学过程中过多使用思维导图,就需要更多的课堂时间,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难以完成既定的授课任务,所以我们选取部分章节,将思维导图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根据不同章节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有兴趣的学生,我们开设课后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和修改,既节约上课时间又不影响教学效果,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习惯,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该方法使用时间不长,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学习积极性不一,所绘图形各不相同,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思维导图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发展,有些师生对其还存在过多的不信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合理使用思维导图,将其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手段,不是当成教学全部。在运用过程中因人而异,既让学生学会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1]博赞.思维导图[M].叶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席耀川.浅谈中专解剖学基础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65-67.

[3]刘启蒙,邱烈.思维导图在高职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6):2155-2156.

[4]崔文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0):72-73.

[5]冯金梗.医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9):57-58.

G421

A

1671-1246(2015)23-0044-02

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资助项目“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创新教学研究”研究论文(ZJB14192)

猜你喜欢

解剖学导图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烃思维导图
“整式”基础巩固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第6章 一次函数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