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2015-03-18张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医学

张艳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

高职医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张艳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在当前影响高职医学生就业问题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滞后、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等客观因素还将继续存在的情况下,针对高职医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并采取有效措施,无疑是切实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高职医学生;价值取向;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近些年,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针对高职医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高职医学生就业问题。

1 高职医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

1.1个体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当前,高职医学生个体意识日渐增强,强调自我需要和兴趣的满足、专长的发挥,普遍关心个人利益、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就业行为的出发点也直接指向“自我”,对其行为结果的预期也更多地与自身需要相联系。高职医学生的选择,除了进一步验证其就业时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兼顾经济利益外,还说明传统的社会价值取向没有完全得到当代大学生的认可,社会价值意识已经淡化。这种就业价值取向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标志着高职医学生的就业行为已经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

1.2自主择业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医学生对当前我国实行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比较认同,能积极面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勇敢地接受改革带来的就业制度变化,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下把握机遇,找到自己的职业归宿。另外,通过观察高职医学生的择业态度,发现学生对择业活动积极性、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更加注重职业本身带来的个人发展机会、发展空间,努力追求职业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1.3职业定位理想化程度较高

高职医学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面向城乡基层培养普及型全科医生和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护理、药学和相关医学类技能型人才的双重使命。但是,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高职医学生希望去中等城市的一般医院工作,愿意去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较少,甚至来自农村的学生也不愿意回去。这充分说明在实际就业行动中,绝大多数高职医学生存有等级、差别观念,职业定位理想化程度较高,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

1.4择业标准呈现现实化趋势

在择业过程中,高职医学生会把经济发达地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等自我需要作为考虑因素,社会需要往往退居次位。很明显,高职医学生的择业标准正由理想主义转为现实主义,个性发展和经济利益是主要的就业标准,价值取向趋于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更加务实和注重实际价值。

1.5职业选择功利化倾向明显

计划经济模式下,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所以,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以理想主义为显著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全社会开始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医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大多奉行逐利化就业观,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在满足自我需要基础上再考虑社会价值的实现。高职医学生这种过分追求自我利益的行为,是当前功利化、短期化、物质化观念影响的结果,会阻碍其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最终导致生活目标的世俗化、功利化。

2 影响高职医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主要原因

高职医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就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医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进行剖析。

社会因素:(1)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内经济形势课题组的分析,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基本面良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好转等有利条件。但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财政金融领域矛盾和隐患较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在这样的宏观经济形势下,2014年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 000万,登记失业率在4.1%左右,总体就业压力不大,但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和过剩行业企业职工下岗等结构性失业问题[1]。因此,当前高职医学生就业严峻程度可想而知。(2)高等医学教育状况。自1999年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医学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了大量人才,但医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我们除了要关注医学生总数外,还应关注医学生专业结构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例如,我校近几年护理、口腔专业毕业生就业较容易,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较困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3)社会要求。作为医疗卫生战线的预备队和维护医疗卫生公益性的主力军,社会不仅重视高职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价值取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医学教育实施扩招政策后,录取标准降低,生源质量下降。当前高职医学生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总体上有所下降,这直接影响其就业能力。

家庭因素:(1)家庭的期望值。当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非常迫切,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过高。父母应该从思想上排除一些固有观念和不切实际的想法,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要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对高职医学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2)家庭成员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一般来讲,家庭背景对高职医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有不同程度影响。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高、有学医的,学生或许更愿意学医,对就业也更客观、理性。

医学生自身因素:(1)职业理想和目标。面对日益增强的竞争压力和不断涌现的诱惑,不少高职医学生没有认识到医学的真正目的,职业理想和目标趋于功利化,以至在学习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上出现功利化趋向。(2)综合素质。高职医学生基本上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边缘或交叉学科知识较欠缺,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科前沿,做到与时俱进。高职医学生知识结构应以医学专业知识为主,注重人文学科知识的积累。

3 引导高职医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的措施

3.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

医学是一门直接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寄托了人们诸多美好愿望和憧憬。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学就是一门完善生命、发展生命并促进生命客观价值实现的科学,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及重视构成了其本质的规定性。所以,在当前医学模式转变、伦理道德标准提高以及病人维权意识增强的现实背景下,高职医学生需要厘清医学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医学的真正目的,认真践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为病人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同时高职医学生还要认识到,医务工作者应将公众健康和病人利益放在首位,进一步改进服务态度,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医院人文环境,实行人性化管理。总之,作为未来医务工作人员的高职医学生要守望医学的良知,树立崇高职业理想,淡泊名利,德才兼备,以德服人,以医助人,维护医学的尊严,不断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

3.2准确把握职业定位,明确基层就业方向

高职医学教育是面向城乡基层培养普及型全科医生和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护理、药学及相关医学类技能型人才,办学定位就是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所以,高职医学生应该准确把握职业定位,明确基层就业方向,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就业、奉献,通过救死扶伤来体现人生价值,不分地域,不分环境,解除人类病痛和疾苦,在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基础上实现人生价值。

3.3树立正确职业地位观,合理设置职业期待

职业地位观是人们对某一职业拥有权力、收入水平、晋升机会、发展前景等进行综合评价后排出的职业地位等级序列的认识和追求[2]。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地位观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舆论、个人偏见等因素影响,以致倾向于到城市、热门体面的公立医院工作。这种职业地位观直接导致高职医学生好高骛远,影响顺利就业。因此,我们要引导高职医学生树立正确职业地位观,坚持以“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为己任,充分认识社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关系。另外,高职医学生要认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从实际出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合理设置职业期待,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客观看待职业的社会地位。

3.4做好就业指导服务,推进职业生涯规划

当前,高职医学生的专业选择多由家长决定,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学生个人的价值取向、兴趣等特点。进入大学后,高职医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所认识,并进一步了解相关职业的具体状况,结果有学生能够接受并逐步适应,有的则产生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我们认为,应对高职医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稳定其专业情感,从而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到了相应岗位能稳得住、留得下,长期坚持为当地人民服务。

总之,在当前影响高职医学生就业问题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滞后、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等客观因素还将继续存在的情况下,积极引导高职医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无疑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1]闫敏.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展望[EB/OL].http://cn.chinagate.cn/ experts/2014-03/05/content-31675389.htm,2014-03-13.

[2]汪小莎.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改进高职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2(8):160-162.

G455

A

1671-1246(2015)23-0019-02

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及有效路径研究”(2015-GH-57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