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之我见

2015-03-18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横山中心小学李胜群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教材品德劳动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横山中心小学 李胜群

意大利教育家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公德意识薄弱、尊师意识差、节俭意识差、厌学、早恋、网恋等几个方面。

我认为导致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负面侵蚀、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严重抵消了德育实效,二是新的品德教材《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实效性不够强,三是现代学生缺乏劳动的熏陶感染。

因此,我认为中小学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以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一、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百年大计。

(一)创设浓厚的教育活动社会氛围

教育活动需要全社会营造氛围。首先,宣传、新闻、文艺、出版等部门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一本好书、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甚至一部好的影视文学作品,都可以引导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同时,宣传部门要注重在青少年身边选择先进典型,依靠榜样的力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教育活动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承担了传播精神文明的责任,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直接影响教育的成败。因此,首先必须在广大教职工中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层次问题作为切入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来说明、解释现实问题上下工夫,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

(三)创新教育活动地载体

应该为青少年学生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寻找生动、有效的载体,把枯燥的理论变成活生生的事例和具体的活动,比如献爱心、学雷锋、青少年志愿者服务、大学生“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让他们了解国情、感受社会、认识人生,克服价值观教育给青少年“假、大、空”的印象。同时,青少年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所以载体创新非常重要。要注重发现和培养网络草根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的导向功能,着力培养品格健全的新一代青少年。

二、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当前的品德教材,避轻就重,不必面面俱到

新课程标准中说,新教材改变了过去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教条化,教学方式抽象,枯燥的理论说教,脱离少年儿童实际生活的弊端,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但个人认为无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都没有发挥出它们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虽然它也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但是它们没有围绕德育教育这个中心突出主题,核心价值观教育比重不够,华而不实,它不再是单一的思想品德课了,它成了政治、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的综合课。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有限,阅历有限,有必要那么复杂吗?所以,本人以为品德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当前的品德教材,避轻就重,不必面面俱到,那些自然科学、天文地理的东西应该回归到其所属学科里面去。

三、编印校本教材,补充新教材的不足,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编写德育教育内容、目标,条纲式地分期分批印发给学生和家长。记得80年代以前的农村孩子,他们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经历各种各样的生活,大人们也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讲大小礼节和为人处世之道,那时家长们的培养目标很明确,要孩子成人成才。而现在大多的家长的生活节奏快、压力也大,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也没时间教育孩子,孩子甚至成了留守儿童。这就需要学校教育来填补。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思想品德教材开放性的特点,创造性的利用德育教材,围绕爱国家爱集体、克己奉公、关心和尊重他人、助人为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勇挑重担、摒除贪念等主题开发和补充教材,分层次、多方位开展德育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育人功效。

四、建立与新课标新教材相适应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制度,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加各种劳动,让孩子在劳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让孩子经常参加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亲身体会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抵制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思想的侵蚀,避免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劳动就其内容来讲,有工农业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等。各种劳动对孩子都有教育作用。其中,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有着其他几种劳动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公益劳动是对孩子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次,公益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其三,公益劳动能够提高孩子明辨是非、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最后,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热爱、尊敬、体贴家长的优良品格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家长或老师的引导。在督促孩子参加各种劳动时,不能只动口不动手,应该量力而行,给孩子当好表率。比如,孩子炒菜煮饭,家长就帮忙择菜洗菜;孩子拖地,家长就帮忙清理家具;等等。这样就会使孩子从家长的行为当中体会到,家长安排他们参加劳动,不是自己贪图安逸,而是对他们的爱护和锻炼。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学校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选择的使用当前的思想品德教材,注重品德课程育人功效的开发,编印校本教材,补充新教材的不足,建立与新课标新教材相适应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制度,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加各种劳动,让孩子在劳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才能切实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

猜你喜欢

新教材品德劳动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