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

2015-03-18广西平南县思界乡思界中心小学黄海丽李锦锋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外课外阅读课文

广西平南县思界乡思界中心小学 黄海丽 李锦锋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为阅读的过程是知识吸收和积累的过程。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不断丰富语文知识,训练和提高了文学修养,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与大量的阅读息息相关。“拓展性阅读教学”就是一个开放而活跃的语文学习的平台。拓展性阅读教学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获取信息的触角向外延伸,让学生多读、博读,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向外延伸。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习转折点,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正所谓“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因此,拓展性阅读在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拓展性阅读教学还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拓展单一,迁移不足。

我们在教有关春天的文章时,无论是哪个年级的教学都喜欢叫学生读背《春晓》或《春夜喜雨》,想象古诗描写的情境,使得教学出现了拓展单一,低水平的重复。在讲授课文时,如需要介绍课文作者、写作背景、涉及的某个知识点的补充阅读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等,我们注重形式上的迁移拓展,蜻蜓点水般说一下就算了;拓展阅读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基本上采用的是由课文出发推荐阅读原著的形式。

第二,拓展无度,迷失文本。

每一篇课文的背景都可能是一片知识的海洋,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存在,如果处处想拓展,无疑会讲不胜讲。课堂上存在着一哄而上、拓展无度的现象,一节课都在集中进行知识的补充,讨论拓展性的问题,而有的拓展的内容与文本的联系不大,分散了学生对课文精读深思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虽然课堂很活跃,但真正能使学生用于读课文、品位语言或实践训练的时间变得少之又少。

为了改变阅读教学拓展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冲破“课本”与“课堂”的约束和限制,适当扩大阅读容量,使之与课文教学有机整合,并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空间。

一、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务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学生自己去读课外书,首先就要提起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我相信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我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我们每个教室都有一个图书角,我要求每个学生都拿两本书放到图书角,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阅读。我还利用每个星期五的阅读课和放学后的十五分钟进行课外阅读,我引导每个学生从图书馆借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阅读。通过规定养成学生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书籍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外阅读教学的成败。阅读效果与阅读材料的难易有直接关系,所以我很谨慎地为学生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我刚开始时进行课文阅读时并没有规定学生的阅读范围,通过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因为现在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很多喜欢看一些图文并茂的书籍。知道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我再结合图书馆的图书和教材内容,我给学生们推荐了十本图文并茂,贴近生活的书籍。根据学生的反馈,他们都觉得很有趣,每到课外阅读的时间都很自觉地阅读。

二、课前收集信息资料

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不仅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阅读积累,还要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文章,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预习时让学生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

三、课中整合信息,扩展教材内涵

(一)揭题时提供参考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根据文章的阅读拓展需要,在揭题时给学生提供参考信息,增加了知识积累,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兴趣,播下了课外阅读的种子,有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文本感悟时渗透课外内容,激起千层浪

第一,在教学难点处,适度拓展,突破难点。

每一篇课文都有教学难点、重点,教学难点处往往也是教材含义深刻的地方,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但是要求学生一定要理解掌握的地方,每个教学环节都紧紧围绕难点而设计,因此,在教学的难点处进行拓展,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

第二,适度拓展空白处,丰厚文本。

法国作家梅里美曾说:“作诗只能作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读者去补充”。写文章更是如此。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学生自己去补充。如果我们的老师及时激活学生的课外储存,恰到好处地“补白”,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其次,在文本的空白处或作者表达的简约处作适度拓展,这样既活跃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感情的升华。

第三,适度拓展语言精美处,品味语言。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写作方法,通过说、写的拓展训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四、课尾向课外延伸,加设阅读桥梁

在学习完课文后,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如在学习完《争吵》后,我给学生看了有关克莱蒂的故事,引起他们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他们看整本《爱的教育》。又如,学习完了《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顺势推荐学生到图书馆借跟中国有关的神话故事来阅读。

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有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因此,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拓展性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更合理,更有效。

猜你喜欢

课外课外阅读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满课外班
背课文的小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背课文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