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革、团队合作与学习、实践、反思—践行教科研
2015-03-18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九中学
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九中学 王 斌
“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我们中学教师必须角色转变,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教育教学问题的科研者,即科研型教师。我们的责任,说到底是要通过教育科研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起来,让他们能拥有一个充满自信、勇于开拓的积极人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如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我一直在探索中前行。
一、勇于创新——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教科研型教师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有深厚扎实的教育科学素养,有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能静下心来搞教科研,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擅于收集和处理各类信息,有总结和推广科研成果的能力。教师的创新不是建立在盲目实践的基础上,教育作为育人活动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教育的失误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能力,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新。
二、锐意改革——善于发现问题,进行反思性实践
“问题解决”是我自己摸索得最早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引导分析、探究解决、变式延伸”环环相扣;解决问题不是“去问题”,而是让“预设性问题”激发出“生成性问题”。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内容确定,因此,教师在预设问题时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其可能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要凭借教师的智慧及时地引导、激发学生对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形成有效的“生成性问题”。所以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不再拘泥于课堂45分钟,往往是下课铃声响过,我合上教材夹在腋下,潇洒地走出教室,学生们却还瞪着眼、咬着唇,为某个延伸的问题发呆呢!(发呆的状态只有学到一定境界才有!)
三、团队合作,众志成城
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走在课改的最前沿,从2002年课改在长春正式启动,我与课改已经共同走过13年的历程。在这13年中,我和数学组的同仁也一起承担了多个课题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一直在努力实践着教育教学即科研的理想化教学模式。那是2008年10月,我校在教学校长的带领下,以一年数学组为试点,首开用“学案模式”授课的先河。
制作设计学案教学的初衷,就是突出一个“学”字。我们在制作学案的“疲于奔命”中体验到一种成就感,体力不支,也摇摇晃晃去做。用学案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开发例题的价值?怎么做到以题为师?这些问题,在课外深思、于课内落实。我们讲得精而巧,学生做得殷且实。课里功夫,课外工夫!忙里忙外的结果,是追求课的质量。“学生学”是天平的托盘,“有效”是唯一的砝码!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得知上学期期末初一数学成绩在全区名次靠前,这说明我们学案的设计开发与使用已经初见成效。我们在欣喜之余,更感到肩上的担子还很重,虽然到了上学期末,学案已经初步成型,但是本学期的成绩却不容乐观。因为本学期的重点就是解方程与不等式及其应用,除了解方程和不等式不只是重点更是难点之外,应用问题更是难点,而应用题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那就是难点中的难点,他们小学应用题基础就非常差,再加上计算的难关,真的是困难重重,我们是倍感压力呀!
但是困难归困难,我们不会因为这些困难就放弃努力的。我们已经在新学期初订好了备课计划,每个人负责一章的学案设计,目的是能够更好的把握每章的全局,避免上学期出现的各节之间知识脱节不连贯的现象,使学案更加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每章自成体系。我身为备课组长就先打个样,抛砖引玉,负责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学案设计。开学第一周使用学案,每位数学老师都反映很好,这也就是说学案设计在上学期的铺垫和孕育下已经相对成熟了,相信一章更比一章好,我们初一数学组的其他老师会设计出更好的学案,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当然,反思上这些年的学案设计开发和使用工作,自己在一些细节工作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今后在学案的应用和创新设计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尽量使自己的工作做得细致、扎实、有效。
四、践行教科研——学习,实践,反思
在繁忙的工作中,为了更好的践行教学即科研,还要忙里偷闲的学习。从听课中学习,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向老教师学习,老教师是年轻人的一笔财富,更是教育的一笔财富,好多老教师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够年轻人学一辈子,坚持实干精神才能走向教学的成功,向老教师学习还要学习老教师一些成功的教育教学方法;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从电脑上学习,在各类教育网站上都有专家讲座,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等,我们随时都可以学习;从书本中学习,名师、特级教师都爱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们要向名师学习。
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学习的内容是否实用还需要用实践来验证。低下头需要勇气,抬起头需要实力。实力来自于低头努力的过程!我在课堂上反复实践,寻找自己与理想教学的差距。如今我们在实践中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众所周知,以前大家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前面的没有三点水的鱼指现成的知识,后面加三点水的渔指学习方法。现在我们讲我们不仅授人以鱼,授人以渔,还要授人渔识,三点水的渔,见识的识,渔识是指对知识与能力的应用和引领。这一观点已经被现在的教师普遍认同了。
课堂实践后,及时记录下来教学的得失成败就是反思。反思后,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就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通过反思,要敢于质疑自己、敢于突破、善于突破、敢于超越自我。转角处,一定有另一种风景!
最后,借用一位教师的话(这也正是我想说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奢望有宏篇巨著,但我们渴望留下解决自己困惑的蹒跚印记,让后来者有个前行的参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没有过高的要求,只希望走在科研之路上的人越来越多,与我们同行,与我们共享教学研究的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