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区结构调整重头在产粮
2015-03-18益阳市大通湖区农林水利局413204韩志军
益阳市大通湖区农林水利局(413204) 韩志军
大通湖区结构调整重头在产粮
益阳市大通湖区农林水利局(413204) 韩志军
大通湖区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效。自2014年秋冬季以来,全区完成“旱改水”种植水稻面积新增1500公顷,“棉改粮”种植玉米4000公顷、轮作油菜3000公顷。
一是政策扶持“旱改水”宜改尽改。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由区级财政配套支持一半的改造和建设资金,重点支持水田改造升级和旱地改水田。同时,由区级财政累加补贴45台高速插秧机、10台高地隙喷杆喷雾机、10台烘干机,提供财政累加补贴资金300万元。镇、村则为“旱改水”提供最大的方便和支持,北洲子镇奇志合作社、河坝镇天鑫合作社在政策引领下,分别流转棉田48公顷和45公顷,自筹资金全部改造为标准水田并种上了双季机插水稻,每667平方米400~500元的改造投资得到了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
二是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针对不能进行“旱改水”的田块,结合区域内有2家30万吨饲料生产厂家、农户有多年种植玉米的经验和60多台烘干机的基础,大力推进以玉米为重点的旱粮作物生产。全区全年由财政累加补贴玉米精密播种机30台(套)、全粒型玉米收割机10台(套)、秸秆还田机10台(套)。2015年以来,区农业农机部门先后组织开展玉米播种机试验、示范和推广活动7场(次),参加现场观摩的农户有400多户。
三是科技支撑引领粮油作物生产。在水稻种植上,大力推进以双季机械化育插秧为重点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力推进以高地隙喷杆喷雾机防治病虫害、烘干机替代自然风干等“瓶颈”环节的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针对“旱改水”过程中的机械使用,引进筑(修)埂机,筑埂速度提高到每台机械每天筑埂5000米以上。在旱粮生产上,一方面针对旱地耕层浅、玉米株高易倒伏的问题,区农机部门引进旱地松深机械,提高了耕地保肥保水和抗倒伏性能。同时开展玉米品比筛选试验、夏玉米-油菜轮作试验、玉米播期试验、高产栽培模式试验等,为旱地粮油作物高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