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见小曰明”释论

2015-03-18汪韶军

关键词:老子

汪韶军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海南 海口570228)

“见小曰明”出于《老子》第五十二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①《老子》版本众多。笔者在研读过程中遇到重大文本差异时,将尽量按照简帛本去理解,并做出说明;而在字句差异不影响文义的情况下,则以人们所熟悉的王弼本为底本。另外为了避免繁琐,本文所引《老子》、《庄子》、《孟子》等经典性古籍中的原文,均援引新编诸子集成,因多为学界所熟知元典,不再详注。遗憾的是,遍观古今注疏,对此四字并无一致的解。本文试图先对古今中外已有的理解进行学术清理,对其合理与否做出析评,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这一问题,论述老子的相关思想。

一、“曰”还是“日”

“曰”、“日”,此二字因形近,故易误。最早明确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元代吴澄,他认为作“曰”乃传写之误,并将“日明”释为“日进于明”[1]。当然,在他之前已有人作“日”理解,如唐代的成玄英,而汉代河上公本后半句就作“守柔日强”。作“日”似乎也能讲出一番道理,但实际上应作“曰”:首先,帛书本、王弼本、傅奕本皆作“曰”,《韩非子·喻老》、《淮南子·道应训》等先秦两汉古籍皆引作“见小曰明”。其次,“见小曰明”这类句式在《老子》一书中多次出现,最集中的是五十五章“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此据郭店楚简本)。复次,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老子音义》强调此字“音越”。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作“日”理解有违文意,因为如此一来,“见小”、“守柔”便分别成了“明”、“强”的手段,偏离了老子的本义。

二、对“见小”的传统理解

明末焦弱侯释曰:“不可目窥曰小”[2]。“小”一般被理解为体积微小得近乎无、肉眼几乎看不到的something,于是,“见小”就被解释成察见细微之物。苟如此,老子的意思便是:能看见庞然大物算不了什么,因为常人都能看见,惟能看见诸如秋毫之末的东西才配称“明”(眼光锐利)。的确,在老子那个时代已有这种说法,如《孙子兵法·形篇》:“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但是,老子说的“见小曰明”是否与此同义呢?历史上有人就是这么理解的,比如王安石注道:“见小曰明者,微而见之则可谓之明,见于大则不足以谓之明”[3]。清代徐大椿的《道德经注》以及高亨的《老子注译》、现当代任继愈的《老子新译》、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杨柳桥的《老子译话》、《傅佩荣解读老子》等学者的著述,也都是按这个思路来解释的。《老子》的英译本一般都会出现see,small,subtle等字眼,譬如安乐哲译为“making out the small”[4];再如,在海外有着中国哲学教材地位的一本资料选辑把“见小曰明”译成了“Seeing what is small is called enlightenment”[5]。先秦有一个名叫离朱、又作离娄的传说人物,据说他能察毫末于百步之外。但从《老子》二十章可以明显看出,老子惟愿普天下的人们都能够从“昭昭察察”的清察明辨回复到“昏昏闷闷”的状态之中。结合《庄子》可看得更清楚,《庄子·骈拇》:“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庄子·胠箧》:“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可见,在道家那里,离朱之明乃多骈旁枝之道,乱天下者也;明察之明非但不是道家心目中的“明”,反而是有待捐弃的对象。

一物细微到了极致,便是无形可见。明代朱得之认为:“视于无形,见小也。无形之小而独见之,非至明不能”[6]。无形的观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老子所说的“道”,因为道不是一个具体的实物,它是无形的。由此,便有人将“见小”解释为见道。民国学者蒋锡昌说得很直捷:“此‘小’与三十四章‘可名于小’之‘小’同谊,谓搏之不得之道也。‘见小曰明’,犹言见道曰明也”[7]。孙以楷的《老子解读》、周绍贤的《老子要义》等亦主此说。这种解释似乎很合理,三十二章“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似乎也支持这种理解,因为“朴”有时就是道的代名词。但只要进一步考察,便知此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以三十四章为例:“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爱利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②此据帛书本,北京大学汉简本校对。。道为什么可以名之为“小”呢?是因为它在覆养万物的同时,却不主宰控制万物。可见,“小”不是体量上的小,也不是无形,而是一种对待万物的姿态,亦即“不为大”。

或许有人认为“小”非指实物,而是指微妙的道理。成玄英疏:“见,观照也。小,微细之名也,即至妙之理也。言行人但能照于妙境,智慧则日日增明。”[8]这样理解的“见”,便不是肉眼的看,而是心灵的觉知。北宋吕惠卿已发此论:“夫惟守其母者,每见其心于动之微,则寂然不动矣。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曰见小曰明。”[9]今人朱维焕认为此“见”乃悟性之知见:“‘见小’,即悟知、察觉生心动念之发端”[10]。但是,这样的“见小”,几乎成了儒家主张的“慎独”,为笔者所不取。又有日本学者武内义雄认为“小”乃“常”字之坏体,“见小曰明”应作“见常曰明”。“见常曰明”倒是在老子总体思想的范围之内,但这毕竟是一种没有根据的揣测。何以所有版本都作“见小”,可就是没有一种作“见常”呢?果如此说,岂非古今所有的《老子》版本(包括出土文献)在这里都错了?

也许,对“见小曰明”最普遍不过的解释便是见微知著,凡事须谨小慎微,《韩非子·喻老》可谓开其端(“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河上公注:“萌芽未动、祸乱未见为‘小’,昭然独见为‘明’。”[11]王弼注:“为治之功不在大,见大不明,见小乃明。”[12]河上公与王弼是传承老学的两大功臣,是古今许多人沿袭此类理解的一大原因。可以看到,北宋陈景元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苏辙的《老子解》、明代薛蕙的《老子集解》、清代汪光绪的《道德经纂述》、清末民初杨增新的《补过斋读老子日记》、当代冯达甫的《老子译注》、古棣的《老子通》等都是这个思路。兹举一例,清初宋龙渊言:“能见其未形之先,能窥其细微之妙……事未至而能烛其理,事方至而能察其机,其见如此,可谓明矣。”如此理解,则“见小曰明”等同于《周易·系辞下》的“知几其神”(“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意谓人贵有先知先觉,一见其征兆便果断行事。笔者并非说老子不该有这类思想,事实上,老子也有这种思想,最明显的莫过于六十四章:“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几(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但就五十二章而言,所谓“见微知著”之意与其扞格不入。

再看几种说法,民国时期有学者解释道:“未发见的原理,有时微露端倪而人皆忽之。苹果落地,壶盖掀动,似这般细小节目,倘不注意研究,焉能造成大发明家?”[13]这是研究者的超越性发挥,而非文本本义。丁福保则说:“世人以张目而视为明。惟修道之士则不然,在塞兑闭门之时,宜微开其目,所见仅一线小光。此光在若有若无之间,在世人则以为暗,而在道家则以为明,故曰见小曰明。”[14]这实在是一种怪论。而某些道士将“小”释为金丹,如清代黄裳的《道德经精义》、李涵虚的《太上十三经注》,其谬误偏差离老子本意更远。

三、本文的解答

那么,“见小曰明”究竟作何解释?笔者以为,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见”字。

《说文解字》:“见,视也。”这是其本义,也是古今最常用的义项。但它所涵容的一条重要的义项,很容易被今人遗忘——显现。作此训时,“见”读若“现”。《广韵·霰韵》:“见,露也。现,俗。”《集韵·霰韵》:“见,显也。”《王力古汉语字典》:“在显示、出现等意义上,古本作‘见’”。“见”读若“现”的现象,在古籍中俯拾即是,北朝民歌《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便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极好例子。历史地看,“见”早已发展出“显现”义。

随撷先秦文献几则,如《周易》乾卦九二爻辞“见龙在田”,《乾·文言》:“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墨子·修身》:“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孟子·尽心上》:“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庄子》一书中,“见”在多处也读“现”,如《人间世》、《至乐》、《外物》中的“见梦”,《缮性》“非伏其身而弗见也”,《让王》“捉衿而肘见”,等等。类似的还有《战国策·燕策三》“图穷而匕首见”。需要明白的是,“现”是后起字,在中古以前,凡表达显现、显示、显露、示现、呈现、展现、展示、出示等意味时,一般都用“见”。

古今对于“见小曰明”的理解始终不得要领,究其原因,缘于人们看到“见”,便本能地、条件反射般地理解成“看到”,而没有意识到此处的“见”读若“现”。实际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老子音义》已强调此“见”字,音“贤遍反”。这里的“见”意为表现得如何。“小”字已如前说,“见小曰明”即是说,把自我拉低,不自为大,才是明智的。这就与后面的“守柔曰强”一以贯之,因为见小、守柔,从根本上说来,谈的都是个体在面向世界时所当取的姿态。《文子》是道家一系的重要典籍,其中有多处谈到“见小”,如《道德》篇:“执一者,见小也,见小故能成其大也”,“百仞之台始于下,此天之道也。圣人法之,卑者所以自下也,退者所以自后也,俭者所以自小也,损者所以自少也。卑则尊,退则先,俭则广,损则大,此天道所成也。”《九守》篇:“圣人卑谦清静辞让者,见下也;虚心无有者,见不足也。”所谓“见下”、“见不足”、“自下”、“自后”、“自小”、“自少”,都是“见小”的不同说法。

“见”读若“现”的现象,在《老子》中也非仅“见小曰明”一例。比如,七十七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也读作“现”,如果作see解释,无论如何都是不通的。老子强调,圣人是“不欲见贤”的,一个人即便是个圣贤,也不应该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让众人觉出他是个圣贤。真正的圣贤,应该和光同尘,不炫己长,不形人短。一个到处驰骋的“圣贤”,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圣贤。“见”在老子那里还有进一步的引申义,如“自知不自见”之“见”,意为显摆、炫耀。老子反对自我炫耀,他的人格理想是“被褐怀玉”、“光而不耀”。《尚书·尧典》赞尧“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这是一种光芒四射的形象,但老子却宁愿混同于平凡而不起眼的一粒顽石。二十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在二十二章中又反着说了一遍)。“不自见”云云都是反对显扬自我,主张把“我”敛藏起来,进而“无”掉。此处的“自见者不明”,恰与“见小曰明”构成了反衬关系。

众所周知,《老子》三十二、六十六章提倡师法江海之居后处下。居后处下,也是“见小”。第八章亦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水的一个特性是“处众人之所恶”,而众人讨厌的便是低下处。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世人总想让自己冒出来,成为“人上人”,水却总是哪个地方低,就往哪个地方流。“居善地”,高亨曾认为义不可解,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古今或解为随遇而安,或解为善于择地而居(如儒家之“里仁”),或解为止于至善。“居善地”实即“处众人之所恶”,它不是选择一个优越的实际地理位置,而是在面向世界时保持柔弱不争的姿态和谦卑处下的精神。老子建议人君乃至天下人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并非劝人放弃志向与追求,实际上往低处流恰恰是往高处走;沉潜得越低,也就越崇高。“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三十九章),“大者宜为下”(六十一章),显然,“贱”是自贱,“下”是自下,它们说的也是“见小”。

推开来讲,老子提出的知雄守雌、抟气至柔、挫锐解纷、不宰不割等主张,其实与“见小”相通,说的都是个体对自我的节制。老子哲学是一种守柔的哲学。《吕氏春秋·不二》用一个“柔”字来概括老子学说,是比较到位的。《老子》十章:“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抟”,传世本皆作“專”(专),帛乙、汉简皆作“榑”,当为“摶”(抟)之借字。古今多将“专”作本字读,释为专一或不杂,是一种误读;也有学者指出当作“抟”,但大都释为结聚、积累,亦非正解。《说文解字》:“抟,以手圜之也”。古者有女娲抟土造人之传说,秦时瑯邪台刻石有“抟心揖志”一说。“抟”隐约有凝敛、挤压义,喻抑制而不使之膨胀。气,即“心使气曰强”之“气”。抟气,即统帅、主宰自身之气,使气不妄作,或不为气所役使;确切地说,是将刚强忿戾之气化除净尽,达到“柔”②可见,“抟气至柔”是一种制气说,将方刚之血气导于平和。它是对自身所做的精神修养工夫,不能往养生、气功方面理解,也不同于孟子的养气说。牟锺鉴先生认为:“‘专气致柔’是讲积精累气,使身体柔和如婴儿,恢复生命的青春,由此发展出后来的炼精化气之说,成为后世气功之源头。”“唯有道家兼重形神之养,探讨健身长寿之道,给后人留下丰富的养生文化资源。老子便是养生之祖,他的修道理论,既有生命哲学,又有养生方法,主张形神结合,强调炼气与澄神,为后来道家和道教的炼养术奠定了基础。”(见氏著《老子新说》,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年,第33页)此论非是。。柔不是弱,而是示弱。六十七章“三宝”中的“俭”是收敛,而不是一直以来所理解的节俭。《说文解字》:“俭,约也。”段玉裁注:“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老子说“俭故能广”,“广”含有向外扩的意味,与之相对的“俭”即是向内敛。可见,柔、俭谈的都是收敛自我,即权力的自我节制和对他者的包容③关于老子的宽容精神,可参看拙文《论老子无弃的胸怀》,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

当然,古今也有极个别人多多少少体悟出了“见小曰明”的用意,如南宋林希逸认为:“所见者大,能敛而小,则为至明;所主者刚,退而守柔,则为至强。即‘不自见故明,不自矜故长’也”[15]。一个“敛”字,表明林希逸的理解取向不同于他人,尽管他未能把“见小”说清楚。近有西方学者将“见小”译为Tomanifest smallness,与Showing off being great相反[16],这种译法是比较准确的,然而极为少见。

四、余 论

还有一点尚需说明,“见小曰明”的“曰”,也不宜解释成“则”。若如宋代董思靖所理解的:“见与守是用功处,明与强乃效验处”[17],那么,见小、守柔便只有工具价值,而不再是一贯的姿态。因此,“曰”不宜解释成“则”,而应该直译成“叫做”。老子的主要意思不是说,一个人只要见小守柔,过一段时间即能成其为“强”、“大”,而是说“见小”就是大,“守柔”便是强。王弼注:“守强不强,守柔乃强也”,非常准确。三十三章说“自胜者强”,控制他者不是强者,只有战胜自我的占有欲和支配欲,才是强者。同理,老子心目中的“大者”恰恰不是常人眼中的大者,而是见小者、不为大者。而个体主动地把自我拉低,是为了让他者进入到自我的视野中。这也是庄子“虚而待物”之一义,用苏东坡的诗句来表达,即“空故纳万境”。反过来,只有强者、大者才能“下”,此即《庄子·渔父》所说:“彼非至人,不能下人。”

老子本人的理想与世人追逐的目标截然不同,不可混淆。历史上很多人将他的有关思想误解为阴谋权术,而与权谋说相似的是曲线策略论(亦可称之为“殊途同归论”)。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老子不过是绕个弯儿,通过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方式攫取与他人同样的希求目标。张岱年先生指出:“老子的无为,是损之以求益;其后身,乃所以先身;其外身,乃所以存身;其不贵生,乃所以全生;其守柔,乃所以胜刚。”[18]这么理解原是不错的,但如果不进一步加以界定,就会引发误解。唐君毅先生的老子研究有许多真知灼见,但笔者无法同意他的这一说法:“老子之所言之道之异于世人,即非必其‘目标之道’之不同,而可说惟是‘所以达同一目标’之‘方法上之道’不同而已。”[19]笔者以为,按老子的方法行事与按常规方法行事,所获得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假如按照老子的方法,到头来必定会发现结果并不是他原先汲汲追求的世俗目标,故“同一目标”的说法似是而非。

就老子和他心目中的圣人而言,他们只是按非常规方式做了,至于这么做会获得什么样的好处,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在一系列对子中,老子似乎想从“反”走向“正”,但仔细辨析之下,他实在认为“反”就是“正”。比如,见小就是大,守柔便是强,这叫“自胜者强”。见小守柔是不变的操守,而不是偶尔为之,装装样子,也不是通过见小守柔走向强大(尽管世人这么做时,一般会获得这样的效果)。“柔弱胜刚强”,也不是说柔能克刚、柔能战胜刚,而是说示弱的姿态胜过、优于逞强的态度,不能把它等同为《尚书·洪范》所说的“柔克”④按,古人多认为对立面虽然相因而有,但在地位上有轻重之分,比如儒家重刚,道家重柔。上博简《亘先》:“凡多采物先者有善,有治无乱。……先有中,焉有外;先有小,焉有大;先有柔,焉有刚;先有圆,焉有方;先有晦,焉有明;先有短,焉有长。”(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95页)“物先”即“亘先”,与“道”的地位相当。“焉”意为乃。简的作者认为对立面有先后之分,这种先不是时间上的先(chronologically anterior),而应理解为优先之先(ontologically superior)。这种思想是在道家影响下形成的。王弼《周易·复·彖》注:“静非对动”,而为动之本,更是一个明例。。老子不求胜人,惟求自胜,没有丝毫的躁气和竞心,正如《庄子·天下》所评:“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老子对“道隐无名”、“功遂身退”、“功成而弗居”的再三强调,也证明他们随时可以退出,彻底地放弃不争。这是区别于常人行为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

如果非得说老子要“益”,也应该明确他要“益”什么。老子是要拔转世人的价值取向,放弃原来的营营,转而追求另一种意义上的“盈”、“大”、“强”。用他自己的术语来表示,就是超越“人之道”,去合“天之道”;从“人之道”退场,是向“天之道”升进。

[1]吴澄.道德真经吴澄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4.

[2]焦竑.老子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9.

[3]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辑本[M].北京:中华书局,1979:46.

[4]安乐哲,郝大维.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M].何金俐,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208.

[5]Wing-Tsit Chan.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9:164.

[6]朱得之.老子通义[M].刻本.靖江:朱氏浩然斋:卷2.

[7]蒋锡昌.老子校诂[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323.

[8]道藏:第13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等,1988:478.

[9]道藏:第12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等,1988:170.

[10]朱维焕.老子道德经阐释[M].台北:学生书局,2001:184.

[11]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王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200.

[1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0.

[13]陆世鸿.老子现代语解[M].上海:中华书局,1944:62.

[14]丁福保.老子道德经笺注[M].上海:医学书局,1927:35.

[15]林希逸.老子鬳斋口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7.

[16]RudolfG.Wagner.A Chinese Reading of the Daodejing:Wang Bi’s Commentary on the Laoziwith Critical Textand Translation[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3:297.

[17]道藏:第12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848.

[18]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91.

[1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1[M].台北:学生书局,1978:304.

猜你喜欢

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安居乐业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漫画
漫画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寻找老子【三】
大愚者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