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教结合”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03-18孙世超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孙世超 袁 吉(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高校“体教结合”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孙世超 袁 吉(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当前高校“体教结合”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在具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高校“体教结合”存在着对“体教结合”内涵认识不足,运行制度、学生生源、学训方面存在问题,竞赛体系不完整、训练经费缺乏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首先要正确“体教结合”真正内涵,突破原有的体制障碍,建立高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科学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保障学习时间的对策。高校“体教结合”是我国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
高校 体教结合 培养模式
前言
回顾新中国 60年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但随着竞技体育朝着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这种竞技培养模式没有融入教育的固有缺陷便暴露出来,比如学训矛盾突出、运动员淘汰率高、运动员片面发展、学历层次低、成材率低、出路不畅、后备人才后继乏人等等问题,在体育中融入教育势在必行。比如据统计,截至2009年7月,全国累计已停训待安置退役运动员4343人,而2010年预计新增退役人数2193名,其中45%的退役运动员得不到及时安置。优秀运动员的一些资料表明,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运动员体能开发和技术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运动水平的高低。文化素质高,体能潜力就挖掘得更充分,运动水平提高就快,因而竞技成绩就高。体教结合”是早在1985年,由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针对学校业余体育训练提出了意见并做出了规划,确立了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指导思想,“体教结合”思想由此萌发。并且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又随之下发了《全国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试点学校时报审批暂行办法》和《关于开展业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的通知,随之我国大、中、小学校开始积极筹办运动队,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打下了基础。1987年4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并且确立了52所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试点普通高校,至此,“体教结合”模式才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在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体教结合”模式已经运行将近30年,2002年7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第4方面第17条中指出: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养。迄今为止,全国共有235所普通高校经教育部批准可以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在2004年国务院召开的会议上专门提出了今后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员由以前的体育部门为主改为教育部门为主,更加加快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不断摸索和前进过程中,诚然取得过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在其中运行中也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做出相应对策,使高校“体教结合”模式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方式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在吉林大学院图书馆查阅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等多部著作,并通过“体教结合”、“高校”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和百度搜索网进行检索,系统的收集与查阅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期刊100余篇,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逻辑分析法
运用了归纳、演绎、比较、综合等一系列逻辑分析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校“体教结合”的意义
史康成先生指出:“‘体教结合’问题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实际上涉及到我国训练体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涉及到我国竞技体育如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部门单独、封闭式办学体制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优秀运动队服务的办学体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体教结合”的意义一是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二是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第三个方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既要满足运动员作为生物人的需要,也要满足运动员作为社会人的需要。高校拥有体育教育的师资、场地、科研等优势,应当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2、高校“体教结合”当前所面临的的问题
2.2.1、对“体教结合”真正内涵认识不足
“体教结合”被赋予的涵义是“专业化的竞技运动和教育机构的结合”从目前高校“体教结合”的实施情况来看,对我国“体教结合”的真正内涵认识不足,许多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追求短期目标和利益,把省体工队运动员的学籍挂靠在自己学校下,一旦教育系统有比赛,这些运动员便理应参加,而这些运动员基本不在学校接受正常的文化课教育,基本都呆在运动队里训练、比赛,到最后拿到的文凭也仅仅是一张注水的文凭。像这种“体教结合”只是为体育披上了教育的外衣,苏长青认为一些运动员同时成了大学生,但却往往很少光顾学校,只是到最后拿到一个注水的文凭。体教结合仍是只体不教体育、教育两张皮。并不是“体教结合”的真正意义,不利于高校高水平队伍的建设,更与“体教结合”初衷相违背。
2.2.2、高校“体教结合”制度问题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本应是顺应社会发展、运动员培养方式多元化的需要。高校在资源、培养全面人才和毕业生就业前景等方面具有优势,对竞技后备人才吸引力也在不断加大。但是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又基于我国基本国情,我国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受举国体制的影响,改革极为缓慢,高校拥有着良好师资队伍,拥有着知识丰富、技能丰富的教练员,应当为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发挥优势。但是现有的管理体制却没有对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保障,由于缺乏制度保障,高校“体教结合”发展缓慢甚至走向错误的方向,最后受伤害的只能是中国的体育事业。
2.2.3、高校“体教结合”生源问题
高校进行“体教结合”首要解决的就是生源问题,现实的情况是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绝大多数集中在体育系统, 普通中学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整体水平较低,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生源有以下四种
体工队退役运动员
体工队退役运动员可以优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技术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水平,进而在比赛中获取优异成绩,但是这些运动员大多数已过运动巅峰时期,再加上训练的伤病积累,运动成绩普遍下降。
体工队现役运动员
高校对这类运动员的招收基本都是采用“挂靠”形式,他们都是已经注册过的专业运动员,都是以训练为主,只是在学校挂名,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并没有实质性作用。
各个省市业余体校的学生
专业队都会对业余体校学生进行选拔,有发展前途的苗子会被选中进入省队甚至国家队,而基本没什么前途的学生才会选择进入高校,这一类学生虽然较早进行专业训练,但是由于发展潜力不足,所以是基本不可能有高水平运动技术水平。
高中体育特长生
高中的体育特长生从小接受教育,很系统的进行学习,文化程度较高,理应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最佳生源,但是大多数特长生接受专业训练较晚,能具有高水平的特长生则又是少之又少。
由此可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在中学竞技体育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上,生源质量得不到保证。
2.2.4、高校“体教结合”中运动员的学训矛盾
运动员的学训矛盾普遍存在,如何正确解决这一问题,是影响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重要因素。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份既是学生、又是运动员,在正常接收文化课教育,完成学业的前提下,还要代表学校参加各类重大体育竞赛活动。当前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运动员在各大比赛中争创佳绩,为学校争取荣誉,这样一来便会出现一味的强调运动训练的重要性,忽视文化课的学习,最终耽误学业,与“体教结合”的初衷相违背。
2.2.5、高校“体教结合”实施中缺乏经费保证,没有独立完整的竞赛体系,场地器材受限制
首先,在教育系统里面缺乏独立的竞赛体系,竞赛制度也不完善,而在体育系统里又由于种种原因高校运动员不能参加,教育系统里比赛较少,主要是4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或是省市的大学生运动会等,而且比赛缺乏统一规划,竞赛层析不合理,运动员参赛资格审查程序也有漏洞。十运会百米亚军胡凯,在土耳其获得男子百米冠军后对记者说与省、市专业队相比,我们的训练条件还很艰苦,由于学校没有室内训练场,每年冬天,教练员都带着我们四处借场地训练。
此外,高校开展竞技比赛筹资运作也不好,没有多方面经费来源,比赛冒名顶替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高校高水平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很多运动员得不到大赛锻炼,没有机会参加大赛,例如清华大学著名教练员于芬领衔的跳水队,运动员纷纷流向专业队、国家队。所以说教育系统独立竞赛体系的缺乏,经费短缺是影响高校“体教结合”的重要原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高校“体教结合”办高水平运动队是当前世界体育社会化的一个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我国高校“体教结合”是为了解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诸多问题的有益探索。简单的运动训练和文化课结合是不能够解决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的问题,在当前新的社会历史阶段,“体教结合”也应有其新的内涵,当前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与体育部门提出的“体教结合”有着许多差异。“体教结合”的观念应不断提升,真正的以人为本,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才是高校进行“体教结合”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3.2、建议
3.2.1、转变旧思想,正确理解“体教结合”内涵
高校进行“体教结合”是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是在接受正常文化教育基础上,新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体教结合”的真正内涵并不是体育与教育的简单结合,更不是部分专业运动员进入学校,为学校争取荣誉,最后获得一个“注水”的文凭。“体教结合”是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既是竞技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9],我国竞技体育迅猛发展得益于举国体制的影响,但我国现在要逐步的进行转型,而高校“体教结合”的道路还需要很长的发展过程。
3.2.2、突破体制障碍,充分发挥高校办高水平的优势
应当充分重视高校办高水平队,有效的利用高校人才、科研等优势,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当建立领导协调小组,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既适应运动训练规律,又符合教育规律,必要的话出台相关政策以及法律制度来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导,为高校办高水平对提供保障。
3.2.3、尝试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培养道路,建设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借鉴国外竞技体育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在中学有着雄厚的体育后备人才,但是我国高校却没有在中学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因此,在经济条件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丰富的学校,可以在小学、中学建立高校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苗子试点学校,而高校教练员应给与充分指导训练,构建属于自身的培养体系,即小学打基础、中学发展专项、大学出成绩,以高校为中心,在高校进行“体教结合”的同时,加大对中小学生的培养,从小就进行”体教结合“,形成良好的氛围,清华大学胡凯就是一个很好榜样,使学生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高校”体教结合”培养高质量的后备人才。
3.2.4、先进的训练理念作为指导,压缩训练时间,学训并重
我国训练指导思想一直都是大运动量,“三从一大” 据孙海平介绍,奥运冠军刘翔每天就只训练3个小时,刘翔依然保持着世界一流竞技水平。这些说明传统的大训练量不符合竞技训练规律,所以应加强科学训练,提高训练效率。
此外,对运动员的管理体制上采取弹性措施,就是把学生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由学校统一管理,采用学分制,学生可以延长学制,但是对学习的质量与普通学生无异。采取了弹性学籍管理体制,既保证了运动员的训练、参赛时间,也使他们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弥补落下的文化课程,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种双赢的举措。
[1]朱彦.中国运动员现状[EB/OL]. http://mobile.yzdsb.com.cn/,2011,18(7).
[2]毕弘.改革运动队文化教育之我见[J].体育文史.1998(4):17-18.
[3]陈最新,胡宝萍.影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因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34-35.
[4]史康成.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M].北京:2001.
[5]王正伦.“体教结合”辨析—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新视野[J].体育文化导刊. 2005.(1):19-21.
[6] 仇军.陈伟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来源与构成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4):36-39.
[7]潘前.试论北京奥运会后高校竞技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99-101.
[8]举国体制需要/清华们的声音[EB/OL].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11526.
[9]周映春.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体教结合”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1(1):85-86.
[10]邓民威.广东省体教结合运行现状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