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作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5-03-18曾德聪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 曾德聪(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58)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体育教师越来越重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意义,然而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并没有把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真正认识到。下面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合作学习的理论,就合作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1 、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活动的互动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不但要实现对体育知识以及运动技能注重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还要把实现学生情感领域的目标作为合作学习的重点。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还要能学到一定的社会技能。要想实现合作学习活动的这些目标,教师就必须要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还有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切记教学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学生,坚持在教学中不但需要合作精神,还要有竞争的意识,同时把这些理念运用到学生的个人行为上,使得教学组合优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始终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适当的说一些激励学生的话语,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合理分组,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进取精神
2.1 、单元分组
我们在教学某一个单元的内容时采用单元分组模式,其特点是小组的存在仅限于本单元,一旦结束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那么这个小组的合作也将不再继续。单元分组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的分组标准是不同的技能水平,根据每个学生技能水平的差异来进行分组,注意不能把学生的爱好和他的体育技能混淆;第二种方式的分组标准是共同的爱好,我们可以把拥有相同爱好的学生分为一组,这里需要注意同一组的学生虽然爱好一样但是他们的技能水平却层次不齐;第三种方式的分组标准是相同的技能水平,我们可以把在某一项技能上水平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这种分组方式的特点是虽然同一组的学生技能水平相当,但是他们每个人的爱好却不一样。通过单元分组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对各种体育运动的喜爱,使学生在各项运动中的技能水平都能够不断地提高和加强,从而使学生可以全方位的发展。
2.2 、稳定分组
稳定分组采用的标准是相同的体能状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健康等因素,把体能状况差不多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分组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稳定分组的方式使同一组的学生虽然体能状况基本一致,但是他们却拥有不同的爱好,而且技能水平也不同。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教师对不同小组的学生根据其体能状况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
2.3 、灵活分组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节课的特点进行灵活分组。其特点是分组持续的时间比较短。灵活分组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的分组标准是随机分组,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到某一教学环节时,让学生随机报数,然后根据报数情况自由组合成为一组。这种随机分组方式可以保证每个小组之间都有一个比较均衡的实力水平,在开展小组比赛活动时可以做到公平公正;第二种方式的分组标准是搭配分组,我们可以在一个小组中搭配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这样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地提升。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教授武术一课时,就可以让一个小组里面既有动作比较熟练的学生,也有动作不太熟练的学生,这样教师在小组教学时,那些动作熟练的学生可以帮助动作不太熟练的学生学习武术,通过小组内这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方式,既帮助教师把教学时间节省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有小组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第三种方式的分组标准是学生的技能水平,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不同来进行分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某一个教学环中采用灵活分组后,在进行分组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把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处理好。
3 、灵活制定小组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学生才会有动力。所以我们将学生分组完,每个小组都要通过讨论明确自己小组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把本小组成员的学习动力激发出来。同时正确的练习方法也是保证小组能否顺利完成既定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作为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把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地积极发挥出来,同时作为教师不能置身小组之外,也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参与到每个小组中,正确的指导和点拨每个小组设计的练习方法,给出一些相应的建议,但是不要直接帮某些小组制定练习方法,这样学生自己就不能自我思考,缺乏创新意识。
4 、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
体育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因为体育课上学生需要运动才能学习,学生一旦动起来就会有不可控制的情况发生。所以在体育课堂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就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照本宣科,按照教案讲课,要懂得变通,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学某一课时,先提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知道这一节课需要达到什么水平,然后让每个小组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指定学习方法,采用互帮互学的方式进行训练。小组内学习的具体方法是先在小组内找一个学生示范,其他人跟着学习,也可以是小组内的成员先自己练习,然后再把自己练习时的经验和感受相互交流一下,这样可以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练习中的错误,使小组成员都能够掌握动作的技巧,从而提高整个小组的运动技能。除了可以采用这些方法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每节课所讲授的内容的特点,灵活地采取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得到提高。
5 、通过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验证小组的练习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练习完了就结束了,这样时间久了学生会失去兴趣,只是应付性的完成老师要求的练习。所以教师要在每个小组练习完成之后,对每个小组练习的成果组织学生进行展示,看看每个小组是否完成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在小组展示时,也不要限制学生展示的形式,鼓励小组学生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例如,这个小组采用集体形式展示学习成果,那个小组也可以选择某个人来展示他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可以是挨个展示,也可是教师抽样展示。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竞赛,表演以及测验的环节让学生展示,通过这些环节也可以考察学生小组学习的成果。最重要的是在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要表扬那些表现突出的小组,让他们可以继续保持。当然也要鼓励那些表现不太好的小组,让他们继续保持积极参与的兴趣,当然也要让他们明白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下次展示时可以做到更好。
6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我们要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价,让他们要有小组表现好了就是自己表现好了,小组表现不好就是自己表现不好的观念,始终让他们记得大家是一个整体。这样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更加凝聚,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默契,最终使小组里的每个学生都能够进步。教师评价每个小组时,方式不是唯一的,可以让每个小组在学期结束时,小组自己先评价,也可以让小组之间互相评价,还可以让教师点评。在评价时,教师最好把这三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这样小组成员就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快速地发展。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已经是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的一个趋势,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1]刘莉莉.合作学习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2]陈兰.高中生物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李振国.高校篮球选项课“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章红兰.运用教学设计手段优化体育教学过程[J].湖北体育科技,2002.
[5]吴凤娟.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