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徽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探讨
2015-03-18史炜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安徽合肥230000
□ 史炜(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前言
安徽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就是基于这个根本特性并融合成为自己的特色,牢牢把握住一元训练理论的正确大方向,根据社会体育的特性,结合自身政治经济文化实际,采取各种灵活轻便的方式,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因材施教,选择最优的培养方案,最终目的是培养应用性人才。
1 、安徽社会体育发展的理论基石
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中,由于其竞技体育的深度被大大弱化了,所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必然要有着一定的广度,一定的延展,以“面的宽度”来代替传统竞技体育的“线的深度”。否则就成了毫无意义的大帮哄,失去了对应有的功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是一个广义的体育,在传统竞技体育中一家独大的体育锻炼,在社会体育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重点在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各个学科进行的相互交叉,这种相互交叉是很必要的。没有交叉,应用性人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多种学科交叉产生的综合素质,恰恰是社会体育所培养的应用性人才得以安身立命的饭碗。每个社会体育的应用性人才,在体育锻炼方面未必像竞技体育人才那样精专,但是他们在其他相关知识领域的延展融合的广度,以及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之后形成自己独有的观点,是传统竞技体育人才所难以望其项背的。这就是为什么奥运会举重冠军邹春兰无奈沦为搓澡师,她年年举重,月月举重,天天举重。除了举重,别的什么都不会,如果他在训练举重的时候看些养生的书,且不说教练会大发雷霆,队友会窃窃讥笑,就是她自己也逃不过心灵的谴责;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课为举重的学生,哪怕暂时失业了,他凭借体育知识,马上就可以再找家体育会馆,从事举重指导,从事体育咨询;他还可以凭借社会学和管理学知识,进入各级管理机构或者研究机构进行调查。他还可以凭借在学专业课的同时,学到举重相关的知识即保健知识和急救知识,进运动队帮助举重运动员解决伤病问题,他既懂体育,又懂医疗,肯定要比单纯的运动员或者队医要强;更有甚者,他可以从事举重产业的开发;这种应用性人才,是每个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都在大力培养的。
2 、社会体育发展的目的——培养应用性人才
社会体育降低了竞技体育的深度,延展了竞技体育的广度。这也决定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初衷都是以传统的竞技体育锻炼为载体学一些相关的知识。这也就要求各个高校对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应保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传统竞技体育可以把每个学生都千篇一律地批量生产塑造成传统竞技体育的运动员,但是社会体育专业不行,因为这样的话,人才非常单一,应用性人才无从谈起。
正因如此,所以各个采取的措施应该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精英性和大众性并重,采取轻便灵活的措施。社会体育专业从广义上说,其成功的标准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实现其初衷;从狭义上说,成功就是培养出社会体育领域精专的应用性人才。
安徽各个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其发展中要秉承社会体育的大方向和根本特性,这是根本的和必然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必须时时注意,事事注意同安徽自身实际,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气候因素,地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机地结合,形成一条有“安徽特色”的社会体育之路。
(1)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的结合。
安徽省社会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的结合,时时注意,事事注意。选择最便利的社会体育锻炼形式,配以最恰当的学科交叉,沟通最为联系紧密的相关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建立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培养出纵横捭阖的精专应用性人才。
安徽省各个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在日后的发展中,要充分地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实际情况,把一元训练理论的精神和安徽实际情况相结合,用最少的工作取得最大的效果才能培养出精专的应用性人才。
(2)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学术界和“野路子”的结合。
在安徽省各个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只要是对其发展有利的经验,都应该进行借鉴,哪怕不成体系,也能学到一些东西,真可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只有“世事洞明”,才能培养出“真学问”的应用性人才。
社会体育专业虽然是个应用性专业,但是学术界的学术成果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学术界既包括社会体育学术界,也包括竞技体育学术界对其有指导意义的那一部分。学术界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严谨细致,推理求证,而且每个课题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于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这点在体育上尤其明显,在二元训练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虽然是体育大国,但是方法不当,重点不在技术训练,而在于“基本功”的不断重复。所谓的体能训练往往比技术训练要多出好几倍。
安徽省的社会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学术界的最新成果,给予相当的关注,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只有这样,理论才是科学的革命的,对实践有着指导意义的。理论归根到底都要经历实践的检验,再加上社会体育专业本来就是一门应用性的专业。所以社会体育专业要时时注意观察周围实践,并把值得借鉴的成果纳入自己的体系。古语有云:偏方治大病。学术界固然重要,民间的一些所谓的“野路子”也不能忽略。君不见胡鸿飞、马俊仁、孙海平这些被称为“野路子”,不为学术界所赞同的人,往往能取得成绩。三人之行,必有我师焉。
安徽省各个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过程中,仅仅关注学术界是不够的,因为学术界有着自身所无法避免的缺点,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只做到普遍性,没有做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仅仅关注“野路子”也是不够的,因为“野路子”仅仅是一个个案,个案并不具备必然性,偶然性非常大,并且没有自身的体系,只是直观感觉,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要是想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必须做到学术界和“野路子”的结合,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并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验,只有以这种自己的经验,建立自己的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应用性人才。
总之,安徽各个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吸收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营养”,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在充分吸收外界“营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应用性的社会体育人才。
安徽省社会体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应用性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事注意大众性与精英性的结合实现各得其所的目标,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的结合实现事半功倍的目标,学术界和“野路子”的结合实现建立自我体系的目标。
3 、安徽省社会体育的前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社会对人的压抑日益明显。人们对于体育活动的热情以洪水猛兽般地日益地高涨,健身已经成为了一种消费的热点和生活的时尚甚至是对不满和抑郁的一种发泄。街谈巷议的重点话题和每个家庭的长远计划往往离不开健身。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健身房鳞次栉比,大众健身器材更是随处可见,各种规模的体育场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北京奥运会之后,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潮,我国体育正享受着极大的机遇,社会体育事业起步时间不长,发展潜力巨大。从2003年天津体育学院开始招收这个专业至今不到十年,社会体育事业的前景必将十分美好。
[1]张洪谭.相对论思想在运动训练理念中的萌发——茅鹏运动训练理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6.
[2]茅鹏,严政.程志理.一元训练理论(压缩修订版)——端正体育训练根本原则体系的一整套理论表述[J].体育与科学,20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