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开”工业4..0的华丽外衣
2015-03-18
2014年,“工业4.0”如一股巨浪,席卷了包括印刷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瞬时成为新时代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中心,当然要积极应对这一趋势。而未来工业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够尽早将技术与关键业务融合,让技术充分服务于业务,谁才能够率先掌握技术推动发展的真谛,获得竞争优势,占领战略高地。
正在进入的“工业4.0”时代,即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其本质就是物联网。实则,无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是“再工业化”、“工业4.0”,其都与中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异曲同工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充分地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而更加重要的是,要分析其背后的使能元素,包括但不限于新技术的突破,看看这些元素在中国制造业将如何表现,如何结合中国实情来推行。
“工业4.0”只是一个概念,真正主宰这次系统提升的不是软件系统,而是人。离开了人的主导,任何愿景都将无法实现,如梦幻泡影。
“工业4.0”在印刷行业“作用”
作为指引未来工业生产的一个全新概念,“工业4.0”的思路是:在工厂生产新的系统的过程中,产品的组件直接与生产系统沟通,发出接下来针对生产过程的指令,这样将改变整个制造过程,让整个系统更加智能,联网更加紧密,不同组件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反应更加迅速。
对中国印刷制造业,有以下几个建议。第一,要深入了解制造过程,知道别人如何设计制造系统;第二,要了解装备,然后从装备的角度去做差异化,寻求能够达到更大的单位价值的方法;第三,要思考如何去提高产品价值、发现新的价值;第四,不同水平的企业从基础管理抓起,从规范化、标准化、“两化融合”等方面分别逐步着手落实。
直面“工业4.0”,扒开其“华丽”的外衣,探寻切合中国印刷制造业发展实际的最佳途径,引领技术与管理的发展,将成为我国印刷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总体而言,传统的行业边界将消融,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物联网、服务网和数据网将取代传统封闭性的制造系统,成为未来工业的基础。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这些理念对于我们思考探索中国印刷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和路径都应有所启迪、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