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创新

2015-03-18宋江浩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4期
关键词:师资体育专业

□宋江浩(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创新

□宋江浩(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摘要:高等教育形式的飞速发展,使得体育教育专业发展面临危机。体育院系人才培养趋向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前景密不可分,基于现行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效果最为关键,以使其适应于中国后奥运时代下,社会对体育教育事业所提出的新要求,这也是目前中国体育院系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创新,并提出实用性应用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创新

体育师资培养于我国早已历时百年,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中国学校教育规模随之扩大,这时体育师资需求量逐渐增加,中国设立师范院校且开设体育教育专业较早,体育教育专业始终为体育院校主要专业,同时也为国内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体育师资人才,这对体育专业其他学科建设有着良好的指导性,也促进了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教育改革深化使得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我国创立的体育教育专业学校逐年增多,其规模更是不断扩大,基础教育的层层收缩及融合,使得体育师资培养饱和,此方面人才市场更是竞争激励,因此就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创新进行深层分析,对国内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1、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概论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使得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这时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更应注重各方面策略的精益求精。就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态势来讲,其主要随着社会而同步发展,社会的进步而经济提升快速,这时体育人才则呈现出多样化需求,这也说明是给体育人才提供了生存的机会,社会对于体育人才需求在持续上升。这时则造成诸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在体育教师岗位上就业,但是在广义体育位置上已谋职。这表明该专业应快速扩展其专业培养口径,使其人才能够适应于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变化则应着眼于本质上制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

2、培养模式的主要指导思想及依据

现代化发展下培养适应于其需求的体育师资,这可谓是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关键内容。随着国内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渐加深,打破了传统式基于竞技及提升运动成绩的教材教学体系,最终转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质为主的教学内容及方式,尤其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总体改革及持续加深,充分推进了应是体育的转型,形成健身体育及终身体育方式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实现了多途径师资培养,这也打破了传统式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格局。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应快速跟上社会现代化发展,满足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及体育教育改革的各方面需求,注重基础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推进自身改革,充分提升教学水平,这也是为现代化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体育师资。现代化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构建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及发展纲要,再加上国务院所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等,其典型课程设计理论为社会本位及学校本位和学生本位。

3、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创新

3.1、人才及市场一体化融合模式

应注重人才及市场一体化融合模式的构建,着眼于社会发展需求来修订、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是所有人才培养的大基地,其学生培养最终目标就是学生可否适应于社会发展需求,社会中的生存及发展则是专业教育最主要的内容,这也是其立足的根本及教育水平提升的重点。有学者曾提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应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及专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主要是学校及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对未来社会竞争的适应力、本领、能力,再加上适应本职工作的能力,这些都是适应社会所需的能力。国家政策及社会因素对学生社会适应力有着极大的影响及约束。因此应深层掌握社会,才可洞悉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社会性需求,从而展开针对性人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可谓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出发点及其归宿。设置健全完善的课程体系,减少某些适应不了现代化发展的课程,让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发展基调一致,着眼于社会及人才市场需求调节学习科目,确保人才培养及社会需求的完美结合,从而使得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2、拉长专业人才培养生物链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加深,学生报考学校及选择专业动机性出现了本质上的变化。有关调查显示,近年诸多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其对体育教师这份职业并不热爱,往往都是有大学上就行。同时,很多对体育运动及体育教师这份职业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却因为各类原因没能报考,这时则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考生往往均是临时突击型的。学生在入学之后则个人目标定位专业思想不稳固且学习没有积极性,这时专业培养及深化教育则很难实现。这也使得专业意义上的体育运动,演变为与舞蹈及杂技和绘画等各种复杂活动类型相同,成为了技艺性身体活动。可以说体育运动技艺的优秀,表明其具备更大的行业职位竞争优势。体育教育专业应是需要经历早期培养及训练的一个专业,早期体育基本训练的缺失严重影响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这时也就很难适应社会对体育教师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我国应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不顺畅的问题,要充分扩展学生成才之道,可基于本科以提升学生学历层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及行业竞争力。

3.3、数字化授课模式

基于基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技能创新,注重数字化授课模式的构建,推进体育技能教学水平的提升及科学化进展。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计算机的应用,使用计算机来生动模拟运动技术,可将实验室置于运动场,这样可详细监控学生各个动作技能教学,此方式可得到良好的效果。实践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实验室的建设及逐渐发展,可深层更新人们对体育课程的陈旧看法,更新其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不断尝试各类体育教育技能创新研究,不断发展其强大的生命力及实用性。

3.4、实践创新型学习模式

基于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实践创新型学习模式,以便提

升人才培养质量及水平。早期教学改革仅是对教师教学的改革,学生学习活动方面极少涉及,这也就是过于强调教改,却忽视了学改。应该说学改才是教改的重要内容,因为各项教学活动最终受益者都是学生。学校教育中应注重教师教学质量观念转变及自身角色转换,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基于具体问题构建适应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管理策略及考试改革制度。实践创新型学习模式方面,国内近年进行了诸多研究,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教学指导思想上应注重将素质教育、专业培养融为一体,再者是知识技能传授及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还有将教学及科研融为一体。教学中应多采用教学程序,且深层掌握学习教学及学导式教学与合作式教学。

4、结束语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创新应打破传统式单一培养模式,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师资及人才,确保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可满足现代化人才市场需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创新对该专业来讲有着极大现实意义,为此专业人才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及条件,这样也充分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及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孙义良,王兵,周贤江,唐宏贵,高治.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5).

[2]徐波.对构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0).

[3]马勇,饶平,刘勇,蒋炳宪.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理论构建[J].价值工程,2014,(21).

[4]鄢锋,洪玫.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6).

[5]张可,刘琳.基于就业导向下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创新研究[J].云梦学刊,2015,(4).

猜你喜欢

师资体育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