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

2015-03-18张淑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馆员文献学科

张淑军

(湖南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南 永州 425199)

一 学科馆员、学科服务的定义

学科馆员。学科馆员是指高校图书馆设专人(具有某种学科背景和图书馆学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与院系师生或对口学科的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特定学科领域的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文献信息,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学科服务。学科服务是一项开拓性的主动参与式的创新服务。它要求学科馆员深入到用户的科研或教学活动中,帮助他们发现和提供更多的专业资源和信息导航[1],它是以学科馆员为主导,学科馆员针对用户的研究课题或重点学科知识需求,自动提供针对性极强的学科专业化定制服务。

二 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

学科馆员最早出现于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跟踪服务,带动了美国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学科馆员服务项目,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之后美国和加拿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也相继推行了这种新的服务[2]。1998 年,清华大学图书馆最早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它预示着这一国际图书馆界公认的先进的工作方式——学科馆员制度,正式被引进我国的高校图书馆[3]。随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等相继也实行了这一制度, 在短短的几年内,有关学科馆员的研究工作得到了飞快的发展,这种制度的实施给读者提供了学科专业化服务,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更好的拓展开来,它有利地促进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化和读者服务质量的提高。随着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引入,学科服务成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学科馆员的参考咨询服务

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是学科馆员信息服务的重要特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而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一员,对相关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文献的种类、数量都相当熟悉,对于OPAC 的使用、一些常用的检索工具书刊的检索原理、检索方法和技巧都相当熟练,能够对读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准确地表达和阐释。学科馆员在解答读者问题的同时,能选取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综合使用图表、文字等表达工具,让知识内容更富有逻辑性、更有利于读者理解。同时,学科馆员作为与院系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对相关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也比较了解,能帮助读者定位、筛选、使用和评价信息资源,有效地指导读者对信息资源的使用。

(二)建立和拓宽学科馆员的互联网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迫使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要改变原有的传统信息服务方式,学科馆员与学校师生之间要进行交流与沟通,建立人际网络的拓展平台成为了必然趋势。学科馆员在学科化服务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管理交流平台进行信息的广泛传播与宣传,使知识管理交流平台不断扩大,为用户提供学科资源、学科知识服务。拓宽学科馆员的人际交流网络,必须促使学科馆员团队成员能够经常而广泛的交谈,促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隐性知识是来自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感知,是平时个人工作和生活经验的总结[4],它是实践的结果,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能力。图书馆应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交流平台,以促进隐性知识的充分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在当前图书情报业面临着信息泛滥和知识无序的危机,更需要学科馆员去扩大人际网,变文献提供为知识推送,为读者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服务。

(三)学科馆员应参与学术研究

学科馆员不仅仅是一个服务性职业,也是一个研究性职业。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基本上都具备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学基础知识或某一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具有与读者良好交流沟通的能力、分析和提炼用户所需学科信息的能力、整理娴熟的信息发现和文献检索技能等,它们是学科馆员参与学术研究工作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核心能力。由此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直接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去势为必然,在参与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有关项目的知识,一旦科研出现了研究性障碍,能够及时解决。一方面,学科馆员可以为项目研究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料,同时又可以在前期的项目研究上做部分基础理论研究,为项目的定题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进行适应学科用户需求的优化与改造,并能及时为科研项目组成员提供最新的文献检索信息,为科研带来最新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对项目研究进行广泛调研,设计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从定量方面为项目的研究提供依据。定期跟踪项目研究的进展,及时解决科研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信息需求,为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知识需求与保障。

三 加强对学科馆员素质的培养

“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的形象代表,因而不仅仅要求其具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也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所以要加强对学科馆员素质的培养。首先必须要进行强化其职业道德的教育,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其次,要爱岗敬业,有“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观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一步到位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再次,要有良好的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乐观的情绪。作为一个学科馆员每天在一个枯燥的环境中长期工作,不免会产生厌倦、急躁的情绪,因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必不可少。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激发对工作的热情,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1]费宇萍,王艳.中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文献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78-82.

[2]高云燕.谈学科馆员及学科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208-210.

[3]彭艳.对学科馆员工作职责和发展定位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5):96-99.

[4]张秀芝.隐性知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运用[J].潍坊学院学报,2010,(10):154-155.

[5]宛凯林.图书馆馆藏资源配置中弹性指标的建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7):15-16.

猜你喜欢

馆员文献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