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入和输出理论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
2015-03-18潘海英
潘海英 宇 璐
(吉林大学,长春 130012)
【责任编辑陈庆斌】
基于输入和输出理论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
潘海英 宇 璐
(吉林大学,长春 130012)
随着我国外语教育不断发展和外语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与需求。本文基于Krashen的输入理论和Swain 的输出理论,结合对高校非专业英语研究生的需求调查,分析当前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提出新形势下以输入输出理论为指导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与模式。
语言输入;语言输出;输出需求;课程构建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在高校研究生培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作用。要实现研究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构建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输入”、“输出”理论,调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需求与课程选择”,分析实际“输出需求”与第二语言习得动机、效率之间的关系,结合“输入”与“输出”理论探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与原则。
1 第二语言习得中“输入”与“输出”理论
语言输入和输出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以Krashen (1985)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和Swain(1985) 的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最具代表性。
Krashen的输入假设重视语言环境,从习得者外部语言环境解释习得过程,强调可理解输入在习得中的作用。Krashen认为,足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理想条件,人们通过接触并理解略高于自己目前语言水平的材料输入而习得语言(即i+1, i 代表已经习得的语言水平)。他还提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情感过滤假说”,指出二语习得过程受许多情感因素影响(Krashen 1982)。其输入假说对二语习得的背景、前提和条件提供科学分析的理据,为二语习得与二语教学提供相当的理论依据与参考,但是Karashen的输入假说过分依赖于“语言输入”,忽视“语言输出”,认为“只有可理解输入在水平提高方面总是有效的,加强技能训练、增多纠错的次数和增加输出并不总能提高水平”(Krashen 1982:87)。
Swain根据对加拿大法语沉浸式教学的研究,提出输出假设:“语言输入是必要的, 但并不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要使学习者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仅靠可理解输入是不够的,还需要可理解输出;必须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现有语言资源, 思考将要输出的语言, 使它更恰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Swain发现“注意和触发”、“假设验证”和“元语言”3大功能,指出学习者通过注意个人语言输出与目的语间的差异,不断检测目的语的潜在假设,运用已学语言知识反思输出语言,进而达到修正语言输出的目的。(Swain 1995)他提出输出与二语习得模式:交际的需要→注意(内部与外部的输出反馈)→对输入的分析→输出(对需求的解决)(Swain, Lapkin 1995:388)。
事实上,输入与输出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没有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输出就无从谈起;一味输入而忽视输出, 则无法保证学习者语言使用的流利度和准确度。Swain在对接受浸润式法语教学的加拿大儿童进行研究后发现,由于缺乏语言输出的主观努力,即使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学习者依然在口语和书面表达方面存在大量语法、句法的错误。鉴于此,Swain提出语言习得的“输出假说”,认为包括口语、写作在内的语言输出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的句法结构和词语使用,从而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他从“注意和触发功能”、“假设验证功能”和“元语言功能”角度论述输出对于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指出学习者通过注意个人语言输出与目的语间的差异,不断检测目的语的潜在假设,运用已学语言知识反思输出语言,进而达到修正语言输出的目的。如果Krashen(1985) 的“可理解输入假说”强调语言材料输入的“意义”对于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那么Swain的“输出假说”则更倾向关注语言的“形式”,通过“迫使学习者从语义处理转向句法处理”(Swain 2001:159),给学习者提供使用语言表达的机会,从而实现目的语输出的自动化。关于输出对语言习得的作用,二语学界普遍持有肯定的态度,尽管随后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比如Izumi和Bigelow研究发现输出有助于语言习得,而Morgan-Short和 Bowden却没有发现输出的积极作用(Swain 2005)。但不可否认的是,输出既是输入的结果,又反作用于输入,可以视为另一种形式的输入,对外语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Gass, Selinker 2008)
无论是Krashen的输入假设还是Swain 的输出假设都从不同角度深刻分析和阐释第二语言习得,对第二语言教学有重要启示。本文认为无论过分强调“输入”还是“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中都很片面。“可理解性输入”与“可理解性输出”的结合与均衡是第二语言教学和课程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
2 基于“输出”与“输出驱动”的需求调查
文秋芳在“输入假说”基础上针对“中、高水平的外语学习者”在“正式的外语课堂教学”中提出包括说、写、译的“输出驱动假说”:(1)就教学过程而言,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输出驱动不仅可以促进接受性语言知识运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欲望。(2) 就教学目标而言,培养说、写、译产出性语言技能更符合社会需求,因此说、写、译产出性技能为显性考核目标,听、读接受性技能仅为隐性目标;根据社会就业的实际需要,学习者可以从说、写、译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输出技能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文秋芳 2013)
鉴于“输出”对习得的“驱动”作用,学生的“输出需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与构建中不可忽略。基于此,我们调查学生的“输出需求”,旨在了解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不同英语课程设置和语言技能的兴趣和需求情况,作为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构建的重要参考。
2.1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对象
本问卷主要包括语言技能和语言能力的需求、英语相关课程兴趣度、英语学习动机和对现有英语课程设置看法的调查,并附加主观问题“对研究生英语教学建议”。
调查对象选取吉林大学理、工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主要学科门类的270名在校硕士研究生(男135名、女135名),回收有效试卷229份(男115份、女114份)。从年龄上看,被试样本中25岁以下占样本总量的59.4%(n=136);25岁至30岁之间占样本总量的34,9%(n=79);其他年龄段分别为3.5%(n=8)和2.6% (n=6)。从英语水平看,调查对象中有166人(72.5%)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55人(24%)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2.2 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通过统计和分析样本数据发现,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对公共英语技能的认知和课程的选择不同。但其语言技能需求、学习动机和课程兴趣度具有一致性,对目前英语课程设置的问题与看法也较为集中。
对语言技能需求,虽然不同学科研究生对语言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和需求略有不同,但对口语和听力的需求呈相对集中趋势。对“第一重要的技能”一项,选择口语的人数最多(n=86):理学学生的排序为阅读(49.2%)、口语(27.0%)、听力(19.0%)、写作(3.2%)、翻译(1.6%),工学学生的排序为口语(45%)、阅读(20%)、听力(19%)、翻译(9%)、写作(7%),人文社会科学学生的排序为口语(31.6%)、翻译(28.9%)、阅读(15.8%)、听力(13.2%)、写作(10.5%)。对“第二重要技能”,选择听力的人数最多(共111人),理学、工学和人文学生对“听力”的选择都居首位(理学41.3%、工学54%、人文40.8%)。
对于课程的选择频率,理学学生对课程选择频率的排序是口语、文献阅读、学术写作、听力理解、英汉互译、应用写作,工学学生的选择频率排序是口语、听力理解、文献阅读、学术写作、英汉互译、应用写作,人文社会科学学生的排序是口语、听力理解、学术写作、文献阅读、应用写作、英汉互译。可以看出,学生对口语、听力、文献阅读和学术写作课程的选择比较集中。
同时,我们采用多选模式调查学生“现阶段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学生选择多项学习原因:4项(74人)、3项(53人)、5项(44人)、2项(21),选择1项的只有8人。这体现学生个人需求本身的多元化特征。各选项的选择频率分别为提高科研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110人)、学位课程需求(88人)、对英语学习感兴趣(75人)、通过英语等级考试(73人)、为出国学习打基础(61人)、获得奖学金需求(58人)、将来工作需求(51人)、喜欢英美文化(45人)及其他(3人)。通过选择频次的排序可以看出,学生主要学习原因仍源于学习和考试,且在学习原因和技能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
在对目前公共英语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我们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问卷调查的同时选取不同专业的7名学生访谈。通过分析问卷和访谈发现,学生普遍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不满意,对英语交际的有效性感到焦虑,对英语作文写作课程的认同度不高。
2.3对于学生需求的分析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整体统计和分析发现,学生对语言技能的“输出”需求直接影响其“输入”选择,对“口语”和“听力”的需求和选择比较集中。在语言技能重要性排序中,口语处于首位,听力处于第二位,这与学生整体的选课频次统计数据吻合。同时,我们访谈一些口语和听力授课教师,这两门课程的出勤率、学生课堂活跃度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都较好,这证明“输出”需求不仅影响“输入”选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输入”效果。
进一步细化分析数据之后,各项细微的差异和问题体现出来。我们对这些差异和问题进行系统归类和辅助性调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学科背景差异导致不同学科学生对语言技能的需求差异。理学的科研内容比重更大,阅读英语文献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有近半数的理科学生将“阅读能力”视为最重要的语言技能。相对而言,人文科学的内部差异较大,如历史、传媒、音乐等不同学科之间的需求差异较大,需求内容也呈多样化,所以人文学生对语言技能的选择相对均衡。(2)现有课程设置的不足导致技能需求与选课频度差异。通过分析语言技能和选课频次的具体排序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两个序列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人文学科学生的两个序列差异较大。经过比照“存在问题”的答案和进一步访谈,我们发现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对语言技能的需求,是导致二者之间差异的重要原因。(3)学生对语言技能需求的认知有待规划和提高。输出需求应该考虑学术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需求。从调查数据看,学生对语言技能的认知主要停留在个人需求、短期需求和表层需求上,对学术需求和长远的社会需求认知不足。同时,学习原因与技能需求两项统计之间的差异性也反映学生对自身英语技能的需求并不清晰,如“提高科研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被调查学生选择最多的学习原因;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大多数学生把“听”、“说”作为自身英语技能的主要需求,而对写作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际上,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术写作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技能,而这一语言技能又是学生最难以通过自学模式习得的。(王初明 2011)
3 “输入”与“输出”兼顾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构建
3.1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构建现状与问题
从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逐步进入课程改革阶段。依照 1992 年颁布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的有关标准,各大学纷纷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开始实行新一轮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计划。1992年《大纲》明确指出,“硕士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这一教学目标基本上确定此后我国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的整体框架以及教学内容。围绕上述培养目标,英语课程设置也从单一的语言基础性课程发展为基础课和提高课,如英语精读课、英语听说课、英语写译课等。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其基础性课程和选修课程逐步形成。这些课程在保证教学大纲的实施以及在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但通过分析学生问卷数据和师生访谈资料,结合当前各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情况,我们发现:目前高校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仍存在一定问题: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外语需求(个人需求、学术需求和社会需求),主要涉及课程设置重复性,语言基础训练比重不合理,教材和教学手段单一等。
目前的大多数国内高校的研究生英语基础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沿袭本科大学英语模式,语言基础训练占有太大比重。这些课程在语言基础学习阶段必不可少,但在研究生阶段,教学对象以及其对英语的需要均发生变化。目前硕士研究生入校时的英语水平与《大纲》制定时的研究生英语水平相比已有明显提高,绝大部分硕士研究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半甚至更多的研究生通过六级英语考试。大部分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打下一定语言基础,并具备相应的听、说、写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类似的课程设置在某种程度上必然造成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在很大的程度上浪费教学资源及学习时间。同时,语言基础训练比重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研究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教材和教学手段的使用提出异议,认为所用教材不能满足其语言技能学习的需求,教学手段略显落后。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很难达到理想学习效果的弊端。这与Swain对加拿大沉浸式法语教学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
3.2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构建的原则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构建应遵循“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相平衡的原则和理念;在课程难度的设计上,应参考并遵循“可理解性输入”原则。输入是语言学习和语言认知的基础,是语言学习的前提,没有足够的输入,学习者无法对语言形成感性认识,也就无从建立对语言的理性认知,更无法正确判断自身对语言输出的需求。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构建中,足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极为必要。在输入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N+1原则”,即略高出学生的现有水平。低于学生水平的输入没有实际意义,超出“可理解性”范围的输入又会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在课程类型设计上,输出需求应作为设置的重要参考依据。
(1)加强学生有效输入,构建多模态课程教学模式:高质足量的有效输入是外语学习的重要保障和基础。首先,要了解学生英语水平,使输入在难度水平上略高于大部分学生的水平;其次,要对输入量有明晰的认识和把握,要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师的课堂输入量,确保学生在一定的课外学习基础上可以全面掌握教师的输入内容;最后,要重视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对于国内的外语教学,教材是学生主要的语言输入来源,其中不仅包括课内教材还包括课外教材。对于研究生英语课程,课内应尽量选择内容新颖、题材广泛、有针对性的教材,同时应引导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充分利用报纸和网络等资源。在教学手段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刺激,构建“多模态”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语言输入的效果。
(2)强化学生需求引导,满足输出需求多样化:输出需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学习效果,对于学生的输出需求,要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通过课程类型的设置达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了解不同学科研究生对英语教学的意见和态度,实现英语教学与相关专业的互动,了解不同学科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对于英语教学的需求。同时,要对学生输出需求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规划自身的语言需求,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还可以通过定期的报告会、研讨会等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主动将社会需求、学术需求和自身需求3方面合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需求观。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多层次是满足学生需求的重要方式。首先,要调整现有课程的内部比重,合理设置基础课程比重,优化语言基础技能教学与语言运用培养的比例关系;其次,要充分开展并利用选修课程,设置丰富的技能型(如翻译、写作、口语等)与知识型(如文学、社会文化等)选修课,给予学生充分的灵活选择的权力;最后,要重视网络课堂建设。网络英语课程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时间与资料,更有利于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国际间的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网络英语课程虽然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但从国外的经验和目前已有网络课程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3)提高输出有效性,建设相对完善的输出平台: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有效输出,体现在输出的正确性、实践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在课程构建方面,建立合理的评估标准和模式,同时为学生搭建语言输出的平台以促进学生语言输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合理的评估标准和模式包括相应的考查内容、考查机制、题库建设等方面内容,提高学生知识的准确性,知识的准确性是有效输出的基础。建立输出平台应作为高校研究生英语课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课程构建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输出,为学生尽可能创造输出机会,如引导学生进行学术写作并投稿、与国外高校建立双向培养课程、开展与留学生外语教育相结合的双语课堂和任务型的课后内容布置等都是很好的模式。通过有效的输出,不仅能实现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输入的过程中对自身输出需求和输入需求进行再思考,建立正确的需求观,对学生的课程选择与学习起到积极的驱动作用。
4 结束语
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的探索的关键在于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课程设置模式的创新,而课程设置和建设的重点是如何因地制宜地规划和设计研究生英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达到培养研究生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要求。这样才能不断完善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促进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综合来看,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教育的各个环节如: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但综合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不难看出,语言输入是第一位的,是输出的基础;语言输出又能促进语言输入。更新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理念,强化课程设置的原则,可以从“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入手,以提高研究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前提,以对学生的整体外语水平的充分了解为基础,进一步细化各学科、各专业的公共英语课程需求,构建分层次、多元化与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相结合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
王初明.外语教学三大情结与语言习得有效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4).
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 2013(6).
Gass, S., Serlinker, L.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IntroductoryCourse[M].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8.
Krashen, S.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 Pergamon, 1982.
Krashen, S.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Harlow: Longman, 1985.
Long, M.Inpu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A].In: Gass S., Madden, C.(Eds.),Input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Rowley: Newbury House, 1985.
Swain, M., Lapkin, S.Problems in Output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ey Generate: A Step toward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Linguistics, 1995 (16).
Swain, 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Cook, G., Seidlhofer, B.(Eds.),PrincipleandPracticeinAppliedLinguistics[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Swain, M.Integrating Language and Content Teaching Through Collaborative Tasks[J].CanadianModernLanguageReview, 2001(1).
Swain, M.The Output Hypothesis: Theory and Research[A].In: Hinkel, E.(Ed.),HandbookonResearchinSecond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C].Mahwah: Lawrence Erlbaum, 2005.
ConstructionofEnglishTeachingforGraduateStudentsBasedonInputandOutputTheory
Pan Hai-ying Yu Lu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t is urgent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non-English major graduate students.We analyze problems and weaknesses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put out principles and models and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input and output in curriculum design, which are based on the survey of more than 260 non-English graduate students at Jilin University.
language input; language output; output demands;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定稿日期:2015-07-10
H319.3
A
1000-0100(2015)05-0118-5
* 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以输出为驱动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研究”(2013WY28)的阶段性成果。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