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据性的评价分析*

2015-03-18

外语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汉语言来源语篇

杜 海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 150080)

【责任编辑王松鹤】

汉语言据性的评价分析*

杜 海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 150080)

言据性指说话者在交际过程中表述的信息来源和对信息可靠性的承诺。本文依据评价理论子系统中的介入和态度来分析汉语据素在表述信息来源和可靠性方面的评价意义。言据性与介入系统具有相似性,这是本研究的理据所在。运用国外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推动前者的本土化进程,则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汉语言据性;评价理论;评价意义

1 引言

从Franz Boas 开始关注印第安语语法可以表示命题的信息来源和肯定程度(杨林秀 2013)到正式将言据性及据素作为语言研究热点的过程中,功能语言学发挥过重要作用。Martin和Rose (2003) 在系统功能框架中重新解释人际功能。言据性(evidentiality)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能体现说话人对信息来源的态度。评价理论将Halliday的语言纯理功能中说话人的意义潜势、说话人对人和事的态度与推断、情感及社会和角色关系联结为一体,是一种人际功能系统资源,分为态度、介入和级差3个子系统,分别表达语篇中的磋商情感、价值溯源以及态度和介入的力度(岳颖 2012)。言据性意义是人际意义潜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房红梅 方伟琴 2012)。人们可以根据表达和交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言据性意义。描写客观世界的言据范畴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应于表达人的主观情态范畴——对不同信息来源可靠性的评价(余光武 2010)。言据性实质上是研究说话人或作者对信息的态度(晋小涵 2013)。汉语言据性的表现形式较为复杂,有言据性句式和词汇标记等。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指导研究汉语言据性意义。

2 言据性的定义及相关理论研究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经常直接陈述所持信息,有时说明信息来源:如亲眼所见、有所耳闻、道听途说或者推测冥想而得。有时,人们也会直接表达对信息可靠程度的态度。凡此种种叫做言据性。言据性主要从言据性标记据素(evidentials)角度考察。

言据性的定义一直见仁见智。胡壮麟(1994)搜集、整理传信范畴意义:Sapir认为言据性是说话者知识的来源或本质(Sapir 1921:114),Willett 则看成标记认识性情态的部分内容(Willett 1988:52),Chafe 直接当成知识的来源和知识态度(Chafe 1986:262)。

Chafe 将言据性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前者指获取知识的证据;后者指“对知识的判断”,除证据外,还包括对知识的判断(知识来源、获取知识的方式、知识的信度、语言资源与说话人期待匹配的知识状态)。Willett (1988) 将证源类型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前者是通过听觉、视觉或其他感官验证的证据,后者指通过转述或推论得到的证据。在Anderson看来,言据性成分是人们进行表达事实性宣称时用到的各种证据。Anderson认为,言据性成分的存在是一种特定的语法现象。言据性意义是以言据性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基础搭建的完整语义认知空间图(map of mental space)。该图显示,各种言据性成分定位的根据是其语义的“亲疏” 关系。语义相同,距离近;语义不同,距离远。其言据性成分图表明一些言据性成分的历史演变轨迹,对言据性成分的比较也有用处。对于英语和汉语(有可独立使用的词或词组表达言据性的语言),Anderson 划分标准来鉴别这些语言成分在特定句子里是否是言据性成分。Palmer 将情态分为命题和事件两大类,把认识情态和言据性归为命题情态。分别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的判断和对某个潜在未来行为的态度。根据Palmer的分类,言据性指说话人掌握的命题真实性状况的证据,分为感知类和报道类,前者是通过视觉、非视觉和听觉得到证据,后者包括认识的、报道的和感知的3个次分类构成。Aikhenvald 认为,言据性和言据性成分的作用是给出信息来源,核心意义是获得信息的方式。Aikhenvald主张言据性独立于命题情态之外。言据性是一个独立范畴,不是任何情态或时、体的次范畴;言据性成分可能获得可靠性和可能性,但不必然;每种语言都有表达信息来源的方式。

按照国外学者的理解,结合汉语句法形式(汉语没有屈折变化),可以将言据性定义为说话者或作者呈现出来的信息或知识来源、可靠度以及对信息可信度的投入。

3 评价理论

评价研究(Appraisal Studies)涉及人际功能及其重要性,并且有明确表达评价意义的语言资源。Martin和White 的评价理论侧重小句中以语气和情态为基础的互动。评价系统内部包括介入(engagement)、态度(attitude)和级差(graduation)3个子系统。评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作者/说话者在语篇中对所呈现材料和交际对象所持立场的主体存在,即如何表达赞成/反对、热爱/憎恨、表扬/批评;如何影响读者/听众的感受,它关注由语篇建构的社团的共同情感和价值以及激发这些情感、品位和评价的语言机制,关注作者/说话者如何为自身诠释特殊权威身份或角色,与现实的或潜在的读者/听众建立联盟或疏远关系;如何为语篇建构潜在的或现实的观众/听众(Martin, White 2005)。

用评价理论研究汉语言据性的依据在于:言据性在包括汉语在内的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通过对汉语相应据素表达的分析,能够让我们了解汉语言据性评价意义的基本特征,推动国外评价理论的本土化进程。

4 汉语言据性的评价意义

现代汉语中言据性的表达和英语一样,不具备像美洲印第安语在陈述一个命题时通过动词后加词缀来表明其信息来源。按吕叔湘的分类,现代汉语中的言据性表达在“传信”和“传疑”范畴下。胡壮麟借Chafe 和Nichols 的观点,从知识来源和认知方式讨论汉语言据性的类型:从信息来源角度看,汉语言据性分为感官、言语、假设和文化传统;从信息认知方式角度,分为归纳、传闻、演绎和信念(乐耀 2011)。张柏江(1997)认为,汉语言据性有交代信息来源、对事实真实性的态度和对事件的确信程度。他的贡献是提出汉语言据性的“确认性标记”(certainty marker)和“测度性标记”(uncertainty marker)。朱永生(2006)根据Aikhenvald 的主张,把汉语言据性分为“目击型”(eyewitness)和“非目击型”(non-eyewitness),前者对应信息有第一手证据,后者对应信息没有第一手证据。他举例分析汉语言据性范畴和言据性的形式标记,并且从理论上讨论汉语言据性范畴的程度和取向。张成福、余光武(2003)把汉语言据性表达形式分为现行的、引证的、推断的和转述的,以汉语插入语为例考察4类表达形式。陶红印(2007)基于语料库考察言据性,对近义词“好像”、“似乎”和“仿佛”进行言据性研究。陈颖(2009)运用主观性理论对汉语言据性的类型实施较为全面的分类描写,清晰地凸现出汉语言据性范畴表达方式的概貌。赖小玉(2009)把汉语言据性分为感知、推理和传闻:感知类指信息来源于说话者的感觉,主要由感官动词体现,如“看见”、“ 听见”等;推理类指通过说话人对信息来源的推理得到,推理依据是常识和现实证据,主要由认知动词“觉得”、“认为”等和情态副词“可能”、“必然”等体现;传闻类表明信息来源于除说话者之外的其他人,包括表明和不表明具体来源的传闻,一般由“根据……”等短语结构实现。也有人把插入语列为汉语言据性的唯一表达方式,认为现代汉语存在言据范畴的证据就是插入语,并且从言据范畴的语法意义和表达两个层次证明插入语是汉语言据范畴唯一的合理存在形式。蔡冰、余光武(2007)对英语插入语句法进行研究,勾勒出汉语言据性的大致轮廓,以插入语为中心,说明汉语的4类言据性项目。他们认为,生成语法的研究证明插入语的产生就是一种纯句法的过程。这种论述对我们研究汉语插入语的言据性功能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房红梅(2005)从人际功能方面阐述言据性问题。她认为,言据性能够体现出语言使用者对世界的认识角度以及说者与听者在特定语境中动态的言语交流,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人际意义和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可以通过言据性得以体现和协调。徐梦迪、牛保义(2009)研究言据性和据素的语用理论基础,且对广告语中的据素进行语用功能分析,揭示出广告语运用据素更好地引导消费者的方式。

4.1 介入层面上的汉语言据性

介入和言据性具有重合性。 Martin和White (2005)认为,及物性系统特别是表达信息来源的及物性过程,体现人际功能。他们在介入系统中把言据性看成一种介入资源,涉及这种主观性如何建立、商讨和发挥修辞作用。介入系统反映某一语场(discourse field)中说话人或作者声音与话语中其他声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刘世生 刘立华2012)。Bakhtin认为,意义不属于单个说话者,它在不同说话者之间的给予和获得中产生。语言使用是一种互动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语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说话人想要构建怎样的“主体间关系”(鞠玉梅 2010)。介入系统包含所有处于主体间关系的语篇和说话人的声音资源(White 2001)。介入系统分析单声(monoglossic)和多声(heteroglossic)两种形式,前者是直接陈述信息且其中无据素,不是间接引语或与他人或他自己的对话,因此不在我们考虑范畴。介入系统是用来描述把某一话语或语篇构建为一个多声场所的意义类型。例如:

① 人脉很重要,能得到师兄、师姐的推荐,一般都会成功。

② 我认为人脉很重要,能得到师兄、师姐的推荐,一般都会成功。

例①是无任何言据成分的单声,它排除所有可能的其他声音。这种断言会增加读者强烈的主观负担,会使许多人际关系承担风险。例②使用第一人称且有认知动词据素,这种言据策略行使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费尼根(Finegan)认为,主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说话者视角、情感和认识3者上。无论说话者情感如何,也无论说话者对所提供信息持肯定或者否定态度,其言语都必然带有主观性成分。(崔林 成晓光 2014)

言据性和评价理论都关注说话者立场、观点和态度。言据性聚焦在说话者对所言信息可信度的承诺。评价理论旨在说话人的社会定位和评价语言蕴含的思想价值。两者都关注信息来源。知识态度表达示说话人对知识的判断,而信息来源也反映对知识的判断(王天华 2010)。Chafe对言据性进行广义分类的5个指标中提到可信度。在他看来,信息来源的不同决定其可信度的差异,不同程度的可信度体现在可信和不可信为两极的连续体上。汉语言据性使用的据素动词在可信程度上同样具有连续体。例如:

③ 记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位老太太一生只到三个地方:娘家、婆家和途径的一个小村庄。(CCL北京大学中国语言中心语料库)

④ 据专家称,该船坞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将拥有建造大型船舶的能力。(同上)

⑤ 有人说,他批评草案是 “想搏出位,捞点钱”,那简直就是人身攻击了。(同上)

“听说”、“据专家说”、“有人说”是评价理论中介入子系统的典型表达式,在言据性方面分别表达不同的信息来源,表现的可信度也有所不同。一方面,汉语据素本身意义不同,“听说”是“听他人所说”,方式是“听”,是感官动词,是获取第一手信息的途径,信源是“他人所说”。另一方面,所“说” 来源何处,也是决定可信度大小的重要指标。例④中据素“据专家称”和“据说”、“听说”等的可信度大不一样。例⑤“有人说”据素的评价意义是摘引,语篇作用可以使说话者“逃避”话语责任。

4.11话语收缩

话语收缩作为介入系统的子系统包括宣称(proclaim)和否认(disclaim)。宣称中子系统分别是同意(concur)、断言(pronounce)和赞同(endorse)。

汉语言据性在“同意”方面的据素有“自然地”、“很明显地”、“公认的”和“当然”等。例如:

⑥ 在教育行业,南北地区工资待遇有很大差别,作为北方教师,我们能不能因工资待遇低就轻视教学和科研呢?我们显然不会那么做……(CCL北京大学中国语言中心语料库)

⑦ 在销售领域中,消费群体会根据商品的价格决定是否采取购买行为。而公认的做法是买涨不买跌……(同上)

据素“显然”和“公认的”指说话者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排除其他选择和立场,获得话语收缩。汉语言据性在“断言”方面的据素有“我们坚信”、“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你不得不同意”、“实际上”、“事情的真相是”等。例如:

⑧ 到底怎么做才能救中国?我们坚信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救中国。(CCL北京大学中国语言中心语料库)

⑨ 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事物,才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 (同上)

例⑧通过使用据素“我们坚信”使说话者插入语篇并对所说负责。例⑨通过据素“实际上”构成说话者通过自己的声音公开介入语篇,宣称观点和命题的证据。因此,凡是对信息提出挑战和抛弃都会降低人际功能,多声的选择余地也会收缩(Martin, White 2005)。汉语言据性在“赞同”方面的据素有“证明”、“展示”、“说明”、“发现”和“指出”等。例如:

⑩ 柏拉图很早以前就指出,每个个人为了具有具体性,必须是质的体现,他也就因此受到牵连……(CCL北京大学中国语言中心语料库)

这两个例子使用传闻类据素,说话者表明自己赞同该信息来源者的观点。句中的命题置于个人主观性中,表示其内在声音对该命题负责的态度。宣称通常采取显性策略协调听者或读者与说话者或作者的关系,在信息可信度方面对听者或读者进行劝说。这种策略达到的劝说效果不佳,而在介入系统中的引发和摘引效果较好。否认和言据性联系较少,暂不讨论。

4.12 话语扩展

话语扩展(expand)由引发和摘引两个话语策略完成。“引发”对多声选择提供较宽泛的话语空间。说话者声音以引发话语选择来扩展会话空间。语篇中“引发”的词汇语法标记包含表达可靠性的据素,如“可能”、“ 兴许” 和“大概”等;表达信度的据素,如“我个人想是”、“我个人认为”、“这表明”;演绎类据素,如“应该”和“应当”等。

“摘引”通过作者使自己的声音从命题中分离出来并把它归因于一些外部信息来源来实现,由“承认”和“距离”构成。“承认”指作者的声音指明其是多个可能声音中的一个,因此为其他多个声音的可能性扩展空间。大部分传闻类据素可以作为“承认”的策略。此时,汉语据素表现为“某某宣称”、“某某认为”、“按照、据某某的说法”和“某某同意”等。例如:

上述例子使用据素“怀特认为”和“尼赫鲁宣称”,作者的声音处于中立位置,可以使其他声音得以参与,进而表达作者自己的声音。“承认”可以使作者或说话者中立。作者主要使用表示“承认”的外部信息资源这类据素,而他本人更可能对信息采取中立。据此,作者同时尊重读者可能的反对意见。这种介入方式使作者和读者在心理上结盟,实现调节语篇的效果(Martin, White 2005)。

“距离”是指作者利用距离资源使自己和信息分离,使信息具有潜在公开性、可以质疑或商讨等特点。作者使用距离策略,可以接纳或至少可以允许其他可选观点的存在,从而降低人际代价。“距离”常用报道类汉语言据动词“声称”和 “可以说”。例如:

这些据素均是评价理论中的摘引范畴,是话语扩展的策略,即说话者明显把话语中的某些观点通过他人的话语呈现出来,说话者的话语则退居次席(刘世生 刘立华 2012)。摘引在话语中实现的典型情况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说话者通过改变说话立场中某种观点的摘引或转移,表达不同观点或不能确信某观点时为自己留出一定的“后退”空间。此时,观点的可信度也会随着“信源”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4.2 态度层面上的汉语言据性

言据性就是说话者对知识的来源和态度以及对其介入程度的说明(崔林 成晓光2014)。Martin 认为,“态度是表达情感的方式”,态度系统涉及3种意义区域:情感、道德和美学,态度分情感、判断和鉴赏3个子系统。Martin和White (2005) 认为情感涉及人们的感情,判断涉及人们对行为的态度,鉴赏则是对一些现象是否有价值的评估。表面上,言据性和情感表达似乎无关,但据素的确有表示态度的功能。

4.21情感

方红梅(2005)认为,情感表面上和言据性研究无关,只表达人们对事物的基本感情,如“喜欢与否”、“高兴与否”和“安全与否”等;与对信息来源和信度的承诺程度无关,据素表达说话者关于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立场,并不体现说话者的情感,但在实际言语交际过程中的确会用情感类据素表示对信息源和信度的承诺。例如,汉语有报道类动词“暗示出”、“谴责道”等。按Martin和Rose(2003)的观点,上述两个词分别表示“不喜欢的否定情感”和“表达非现实的情感愿望”。

4.22 判断

判断系统表达对人或其行为的态度,包括社会尊重和社会认可两个子系统。前者指人有多坚定,后者指人有多诚实。两者可以用于分析学术语篇的言据性,因为都与可信度有关。但这里的可信度不是指信息的可信度,而是指人性格的可信度。在学术语篇中,说话者越坚定,其陈述越可靠。试比较汉语据素“认为”和“建议”。

仅仅“建议”,没有通过“认为”大胆“提出”更加坚定、确信的主张,两者之间的差别可见一斑。

4.23 鉴赏

Martin 和White 把鉴赏分为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和价值(valuation)。 从元功能角度看,反应是人际意义取向,构成是篇章意义取向,价值是概念意义取向。相应汉语据素有“特别是”、“出乎意料的是”、“显然”、“不得不承认”和“实际上”等。

这种据素表达对信息的担心态度。鉴赏包含积极和消极评价意义。

5 结束语

言据性具有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体现人际意义与实现人际功能的手段之一(房红梅2012),所有语言都具有言据性特征。本文从评价理论的两大方面讨论汉语言据性的评价意义。评价理论为此提供介入和态度两大视角。言据性的一个属性是信度与预期度,由介入系统承担;另一个属性是人们对信息可信度的态度。本文有助于我们将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有效运用于汉语研究。

崔 林 成晓光.言据性动因的多维理论[J].外国问题研究, 2014(1).

房红梅 方伟琴.言据性的人际功能阐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3).

晋小涵.现代汉语实据性的认知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鞠玉梅.通过辞评概念透视伯克的语言哲学[J].现代外语, 2010(1).

刘世生 刘立华.评价研究视角下的话语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

王天华.论言据性的语义范围[J].外语学刊, 2010(1).

杨林秀.国内言据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西大学学报, 2013(6).

余光武.言据范畴的语义与表达层次初探——基于汉语语料的考察[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2).

乐 耀.国内传信范畴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 2011(1).

岳 颖.评价理论中“级差”的语篇功能研究概述[J].外语学刊, 2012(2).

Aikhenvald, A.Y., Dixon, R.M.W.StudiesinEvidentiality[M].Ar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3.

Aikhenvald, A.Y.Evidentiality[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Chafe, W.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d Academic Writing[A].In: Chafe, W., Nichols, J.(Eds.),Evidentiality:TheLinguisticCodingofEpistemology[C].Norwood, NJ: Ablex, 1986.

Chafe, W., Nichols, J.Evidentiality:TheLinguisticCodingofEpistemology[M].Norwood, N.J.: Ablex Pub.Corp, 1986.

Finegan, E.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An Introduction[A].In: Stein.D., Wright, S.(Eds.),SubjectivityandSubjectivisation:LinguisticPerspectives[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Jakobson, R.Shifter,VerbalCategories,andtheRussianVerb[C].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Martin, J.R.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A].In: Hunston, S., Thompson, G.(Eds.),EvaluationinText[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Martin, J.R.,White, P.R.R.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London: Palgrave, 2005.

Palmer, F.R.MoodandModal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2001.

Sapir, E.Language: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Speech[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 1921.

Willett, T.A Cross-linguistic Survey of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Evidentiality[J].StudiesinLanguage, 1988(12).

TheEvaluativeAnalysisofEvidentialityinChinese

Du Hai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Evidentiality refers to the speaker’s expression of information source and his commitment to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Based on the subcategories of Appraisal Theory, engagement and attitude, this research respectively approaches the evaluative meanings of source and reliability of information in Chinese evidentials.Evidentiality shares much of the common characters with Engagement, and this is where the theoretical evidence is based.This paper aims to use foreign linguistic theories to analysis Chinese in order to promote its localization.

evidentiality in Chinese; Appraisal Theory; evaluative meanings

定稿日期:2015-05-03

H030

A

1000-0100(2015)05-0057-5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评价语义的语法结构对比研究”(13BYY020)的阶段性成果。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5.012

猜你喜欢

汉语言来源语篇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