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简明易识有益书法传承
2015-03-18新疆哈密市第七中学王尚金
新疆哈密市第七中学 王尚金
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名族艺术,一支毛笔承载了中国千年文化,在古代社会是何等辉煌,一千多年不衰,他像新疆的大漠胡杨一样书写了千年不死的传奇,甚至到民国之时,不管政要商贾,还是文人墨客,多数人写得一手好字,为什么到了现代,政治精英具备的诗文和书法素养逐渐衰弱了,辉煌过一千多年的书法艺术因此被历史逐渐淡化了,沦落为一种“过时的艺术”,跟时下热门的艺术种类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为了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为了扭转书法衰落的趋势,作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学校理应承担一份责任,而作为一名书法教师更应肩付一份责任。
书法为什么会走向衰落,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好好深思,其原因深刻复杂,在此我不做探讨,我所思考的是我们继承的方法有没有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传承书法?把书法搞成混沌深奥的玄学有利于书法的传承吗?这些问题对于传承书法的人们都值得反思。以下是我反思的结果,也是我个人的观点。
中国文字当首重识别,次重书写,写易辨易识的字对于书法传承有重要意义。何也?识别是懂得的基础,如果写的字大部分不认识,欣赏书法就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虽说书画同源,但不能书画等同,绘画可以高抽象的,但书法不宜搞迷魂阵。记得一次书法展览会上,一个参展人员看完一幅书法作品后在旁唏嘘长叹一声说:“好是好,就是大部分字都不认识。”当字写得认识都很困难的时候,是否有利于书法的继承呢?答案可想而知。作为一个中学一线书法教师,我深有体会,当一个学生面对难认的字,他的思维可能是模糊的;看到易认的字,他的思维可能是清晰的。容易识别就容易懂,懂了才容易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一切就迎刃而解了。相反字写得不易识别就不易懂,不易懂就容易放弃。尤其对于初学书法的学生,选帖一定要选楷书,首选欧、颜、柳三家法帖。从简处学起,从易处学起,才不会抹杀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书法教材,在编写时一定要选完美无缺的字,因为书法家写的字不一定都好,有的文物价值大,但艺术价值并不大,有的两者具备,如果选过草不易识别的字可能会误导学生。王羲之的书法为什么能获得极好的评价?研究了《兰亭序》《圣教序》里的字,就可以发现王羲之的字大多清爽秀气,易于识别,当代大书法家启功的字虽然与王羲之的字风格迥然,但启功的书法风格也是清爽易识的。而那些难于辨认的草书作品也可能是书法中的阳春白雪,但它不具备让普通大众接受的特质,书法只有面向大众,书法的传承才有希望。
对于中小学的学生,对艺术的认知能力有限,重点是把字写得平正端庄,初步打好书法的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从楷书着手,之后再学行书,楷书犹如婴儿刚刚学站立也,行书犹如婴儿刚刚会走路,站尚不稳,让婴儿学跑步,焉有不摔倒的。因此学习书法是持之以恒的事,不可以一蹴而就。
从书法的作用上讲,写容易识别的字有利于文化传播,有利于后世的研究。在古代朝廷的诏书都用楷书写成的,以体现文书的重要性,也显示了楷书的优越性。相传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时的稿纸整整放了一屋子,这些稿纸都是用楷书写成的。重要的资料如果用草书写的,以后使用这些资料就会极不方便。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难以识别的书法作品的认识也是似是而非的,也影响学生对艺术感知的思维流畅性。当所学的内容给学生的感觉是艰涩难懂的,就会影响学生的兴趣,一旦兴趣变弱,就会影响书法的继承。
滔滔江河,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书法要不要与时俱进?如果一味的按部就班,没有创新,谁敢说书法有着美好的未来。现在好多书者,一写字就写繁体字,一写字大多数不认识,这有利于书法的传承吗?如果仅给圈内人士看,那它的市场就太小了,如果给大众看,让大众看得懂,书法的市场就会大些,传承也会后继有人。历史选择了简体字,说明简体字有它的优势,有人可能说,繁体字笔画均匀,写出来美观,繁体字的确有此优势,但问题是当代社会普及的是简体字,繁体字对于国学水平不高的人识别较困难。我觉得书法家也应该与时俱进,尽量少写繁体字,多写简化字,在秦代官方流行的是小篆,到了汉代被隶书取代,难道汉代的书法家还都用隶书吗?事实上汉代留下的隶书较多,而篆书并不多,这充分说明汉代书法家也是与时俱进的。其实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非常酷爱的知识分子,繁体字我大部分认识,也会写许多繁体字,但在书法教学中我坚持少写繁体字,当然我并不否定繁体字,只是尽量少用繁体字。因为字体的难易识别关系书法继承。作为一名书法教师,学生继承好我们感到欣慰,继承不好,我们感到忧虑。我相信只要我们方法得当,书法面向大众化,二十一世纪书法艺术也许会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