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殖民理论视阈下的西方英雄主义

2015-03-1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英雄主义霸权大众

季 文

(安徽新华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近年来,西方文化以渲染“英雄主义”为主流文化代表,进行着经济攫取、文化的渗透和扩张,中国正处在传统英雄主义被淘汰,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英雄主义有待建构的现状 下,文化的冲突、否定传统价值观的过程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认同西方英雄主义,在他者与自我文化的碰撞中做到求同存异、取其精华,不仅维护了文化的稳定,也为和谐的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基础。

关于对西方英雄主义的研究,国内很多学者从各个层面和角度进行了诠释,潘天强教授就提出在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的特色,认为新的艺术形式中有许多可以渗透包含英雄主义价值观的空间。马小朝教授对中西英雄主义中的人物形象给予了不同的阐释,他认为西方悲剧精神的英雄主义人物形象体现在推动历史及殉难史上,而中国悲剧精神的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则倾向于忠实的伦理道德。胡为雄教授则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反思、研究英雄主义,指出随着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生活,英雄观也正发生着变化。国外学者对英雄主义的研究也不乏其数,卡莱尔从英雄本体论来解释英雄主义,将英雄概括为六类。他认为:“不妨说,(英雄主义)是芸芸众生踵武前贤、竭力仿效的典范和楷模”,而普列汉诺夫则强调社会决定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解释英雄主义在历史上的作用。他的核心论点是:“任何英雄主义都不能拨快历史的时针,不能改变历史事变的一般方向”。概括来说,大多数对西方英雄主义的探究都来自哲学、社会论、中西方文化冲突等多方面的表征。后殖民主义从理论上反思现代,文化殖民取代了政治殖民,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域,即东西方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与“他者”间的相互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如何基于西方英雄主义异质性的深层次剖析,将批判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合理结合,对“英雄”这一身份进行科学构建,承认在文化层面上的“混杂性”,正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剥离话语权、文化霸权,切入知识权,从后殖民主义这一角度来解读是有一定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一 西方英雄主义的表现特征

英雄主义是一种具有鲜明集体意识的价值观,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上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通过树立摹本,号召社会群体中的绝大部分人去模仿榜样人物,以期完成最终目的。西方英雄主义有以下两个最突出的表征:

(一)霸权色彩浓厚

西方借助于强大的经济和媒介力量自居为许多国家发展中的引导者、启蒙者,深信自己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并出于“使命感”向全世界积极推广,不仅自命不凡的充当“世界警察”、“家长角色”,更在这些国家的精神领域占据核心地位。西方英雄主义的霸权地位已经渗透在我国文化领域,影视传媒方面,如“蜘蛛侠”、“钢铁侠”、“阿凡达”等一批耳熟能详的影视英雄几乎家喻户晓;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影响了不止一代中国人;甚至在动漫产业中,变形金刚等一批英雄形象及网络游戏更是数不胜数。除此之外,在意识形态上也呈现了不同程度的霸权思想,“个人主义优先”的思想影响了国内一部分集体意识的价值观。

(二)英雄人物平民化特征显著

随着社会转型期间整个社会价值观的迷乱和以倡导个性发展和解放为主旨的现代性哲学思潮的涌起,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催生了平民化,平凡的思想观念更符合大众的需求。在毫不起眼的外表下,大众的心里都埋藏着英雄情结的种子,尤其是一直充满优越感的西方文化---喜欢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去“保护”别人,相信正义始终追随自己,尤其在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中大众的需求回归家庭,由此,一批平民英雄应运而生,阿甘、本杰明巴顿、甚至是“蜘蛛侠”,他们可能只是一个个普通的平民,因为突发事件或是特殊原因戏剧性地担起了重任,他们也会历经挫折,在徘徊犹豫的同时通过坚持、努力,重新找到自我,完成一次次自我的救赎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成为英雄人物。不仅迎合了商业需要和大众心理需求,也是民族无意识的体现,反映了大众心理的深层渴望、最普遍的自我意识和追求。

二 后殖民理论视角下西方英雄主义根源解构

后殖民理论是基于宗主国对其他国家进行霸权的一系列理论依据的汇总。葛兰西认为,具有较高民主程度的西方国家,避开浓厚的政治色彩,通过宣扬其在道德、精神层面上的领导地位,让他国人们接受他们的价值观来达到统治目的,即所谓的“文化霸权”;法兰克福学派则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凭借对媒体艺术等商业力量的垄断,控制大众日常生活甚至内心意识,取消个体批判和否定意识,使之成为“单向度”的被殖民对象;福柯的权利话语则为后殖民增添了“话语霸权”;萨义德将后殖民理论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借鉴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和福柯的权力话语分析,立足于多元化的立场,采用“混杂性”策略来消解西方霸权主义,霍米·巴巴等后殖民批评理论的代表者们认为,通过混杂性理论可真正实现多元化共存的局面。

宏观上看,随着中国不断的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快速提升,受到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方面的打击逐渐减弱,然而作为软实力的异质文化入侵则呈上升趋势。从表面上看,似乎比较温和,但隐含在其背后的权利话语、文化霸权不得不引起重视。不仅让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丧失,更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因此,正确的解构西方英雄主义“身份”尤为必要。具体来说,西方对“他者”尤其是东方的态度总是视为可任意处置、掠取、无主体意识的可用资源,其背后是根深蒂固的霸权思想和自我优越论。就中国自身而言,作为背负着太多沉重历史的民族,自我意识逐渐泯灭,在如今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体系不是完善,传统价值破坏严重,人们在社会建造时期的价值、道德重建上出现茫然、孤独无助感,此外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未能及时形成或提供新的认同方式,导致对“他者”主体意识有意无意地盲目认同,而西方日趋成熟的英雄主义在改变人们消极态度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重认同感、平民路线、超功利的特点更容易在潜移默化间使我们丧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话语权”。根据需求满足的规律,当人们拥有优质资源时,自然会放弃劣质资源;当资源紧缺时,劣质资源同样可以成为抢手的资源。

纵向分析,回顾西方国家的英雄主义发展史,从“普罗米修斯”、“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到“蜘蛛侠”、“钢铁侠”、“阿凡达”,其“英雄”身份的建构无一不受到历史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历史上,从古代西亚赫梯帝国、西亚古亚述帝国时期,到后来古希腊斯巴达国家、古罗马、新巴比伦王国形成,到后期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国家,期间贫民奴隶大起义、反波斯帝国侵略战争、斯巴达克起义、百年战争、泰勒起义、英国宪章运动、独立战争,等等。期间,英雄主义随着不同的时期也被赋予不同的历史重任。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是勇敢无畏、开拓抗争的英雄主义活性因素,自古希腊神话开始,对力、勇的崇拜由图腾具体到鲜活的生命,赋予英雄主义好战的战争观,这些在中西方的历史上都有着相似之处;弱肉强食的社会造就了劫掠的一面,由于西方社会体制的资本化,这些特征也一直如影随形;史诗中英雄主义中心是高于生命的个人荣誉和尊严,其中比较贴近现代价值观的是即使卑微的人也能通过实现自我价值来成为英雄,英雄的“平民化”,如荷马史诗中的斯蒂芬·克莱恩,以及战争中对领袖的忠诚体现在今后的社会秩序上,主要表现为自我约束、制约,这些特征也是西方英雄主义能够超越国界,迅猛捕获大众的魅力所在。

受到宗教的影响,以英国思想家卡莱尔为代表的英雄史观更倾向于唯心主义,也为后来强权主义、独裁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的融入都对传统的西方英雄主义提出了挑战。其中,共性的一点在于“死亡即永生”。尤其是圣经更让大众对死亡产生了荣誉感,树立了一种“意志坚强,无惧死亡”的英雄主义。这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英雄主义却被不当模仿,成为反英雄主义的“英雄主义”(西方国家是视为恐怖主义分子的自杀式暴力行为却被一些阿拉伯国家视为反抗西方强权的英雄)。在中国历史上,二战中的甲级战犯们却打着为自己国家的利益面对死亡无所畏惧的“英雄”的旗号,犯下滔天罪行,将泯灭人性良知定义为民族英雄,实际上却是做着罪恶的行径。

随着工业革命、科技不断刷新,在其并不漫长的历史下,快速的工业科技进程缔造了独一的国家优越感,西方利用其优越感和强势的经济实力在全球推广他们“唯一能拯救世界的英雄主义”,以此确立其世界话语权,试图通过霸权的方式将全球化转变为“西方化”。

文化上,中西方差异较大,其一便是宿命论,西方的宿命论提倡通过不断挑战自我来与命运抗争,而东方的宿命论中却大都是对命运的妥协或变通。这也是西方文化得以占领半壁江山的原因之一;其二,女英雄主义的局限性,在西方,即使是蛇发女妖美杜沙、吸血鬼莉莉丝仍被冠以英雄,而在中国,夏朝的妹喜、商朝的妲己、周朝的褒姒、春秋的西施、三国的貂婵等等却被称为女祸。其三,英雄主义中英雄的身份,西方的阿甘,一位平凡的平民,以其坚韧、坚持而被公认为英雄,这种“英雄平民化”更深入人心,易被普通人接受,满足大众的需求。

在中国,我们民族的英雄主义是一种君子所具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修身之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节操;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一直是渲染一种坚定不移的生存意志,是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的人生价值观。所要求的就是那种通体光明的“高大全”式的圣化的英雄,这使英雄人物的塑造被推向极端。

从后殖民视角出发,剥离掉西方英雄主义中的“文化霸权”,可得出以下积极特征:受到西方体制和文化的影响,西方英雄主义多倾向于个人化,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精神;以自立自强的态度,将独立奋斗作为唯一途径,坚持不懈,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社会正义;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以物质为核心的西方世界里,个人对得到他人认同、关注的渴望;危机意识一直在西方英雄主义里如影随形,大多数的西方英雄都产生于世界处于危机之时,他们不是天生神力,而是在关键时刻,克服内心的恐惧,唤醒自己潜在的力量和勇气,去担当每个人都应承担的责任感。刘毓庆曾说过:“西方崇拜的英雄主义的形象是一群具有冒险体验的个人独立奋斗的勇士们。”在树立英雄高大形象的同时,西方英雄主义并不属于完美主义,打破了东方英雄主义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美女绕膝、衣食无忧的传统认识,更具有现实性,这也是西方英雄主义的魅力所在。而中国英雄主义多关注完美化,有太多的悲剧情节,去个性化特征明显,倾向于神化色彩。中国英雄主义强调完美主义特征,英雄就该是完美的,否则就是亵渎;集体主义高于个人利益,包括生命。使得英雄与平凡人的距离瞬间到达天壤之别,何宗思曾说过:“一种道德达到无法企及的高度时,就是一种虚伪的道德。”实际上,塑造英雄的目的是为了让大众效仿,如果将英雄主义过于神化,就会本末倒置,甚至会造成无人能学,无人愿学的局面。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中国英雄主义的悲剧色彩浓厚,多数直至死后才能被冠以英雄的称号;在对英雄称号的冠名上,中西方也有着区别,中国英雄多由政府官方提出,而西方英雄则来源于民间机构,以确保英雄主义的广泛性和可被大众接受性。在西方的诸多奖项中,极负盛誉的诺贝尔奖就遵从诺贝尔生前规定:无论一个人的贡献有多大,诺贝尔奖永不颁给死去的人。旨在彰显对生命、人性的尊重。

三 西方英雄主义的哲学反思与借鉴

如何重构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大众需求的英雄主义,需要就中国国情反思过去、现状,反思不仅是必要条件,也是一种哲学方法。黑格尔曾说过:“哲学的认识方法只是一种——反思,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马克思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那开始。”反思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反思的价值中立原则

反思的价值中立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不能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极端方式,应立足世界性和科学性的“珠峰”,力求开拓宽容、多元共存的学术意境和实践语境。运用哲学方法去拉近差距,降解争议。从后殖民理论出发,重构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大众需求的英雄主义,不能摆脱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价值观,这就决定了无法照搬西方英雄主义,尤其是其中“以暴制暴”、“个人主义优先”的方式和基础,运用哲学的反思方法去客观地批判西方英雄主义的根源,对中国各种关于英雄主义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反省,揭示中西差异和矛盾,对西方值得借鉴的部分放下顾虑,积极吸收、科学引导。

(二)反思范围的全面性原则

反思范围的全面性原则体现在反思的主体不仅包括西方英雄主义,也要加入中国历史上存在的英雄主义。反思的内容还要囊括中西方英雄主义的根源,其中包括历史、科技、文化、宗教等多方面。过去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想统一,建构开阔的视野。就英雄主义而言,它大致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共存;既注重对社会的思考,也关注大众内心,尤其是近年来,大部分文化作品已经开始从反社会的思潮中逐渐回归家庭,追求平凡的美国生活,其实,对小人物的内心的过多关注标志着对最普遍的民众的关注;上层社会与平民共存,以此消除中西差异。

(三)反思的实践性原则

哲学的基本离不开实践,运用实践中的“社会大众的真正需求”来检验、指导现状和问题,这种情况下,理论、学术只能起引导作用,老百姓的买单才是王道,大众的肯定才是符合民情的英雄主义。

如马克思所说:“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既然现在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尽可能强大的反对派,根据常识可以判断:应该联合起来。”始终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历史紧密结合,保持对大众的关怀,将话语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以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代替狭隘的民族英雄主义,在母邦与不同异质文化的冲突下,剥离霸权,多元化与个性结合,相互理解、尊重、借鉴,承认“混杂性”,去除差异性,构建属于中国现实的英雄主义,降解“自我”的身份焦虑,发出自己的声音,摆脱被西方化。在新形势下塑造我们自己的平民英雄,传承中华精神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英雄主义,作为特定社会群体思维、科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应具有树立健康人格魅力的时代感、使命感。

[1]Edward Said.Culture and Imperialism[M].New York:Random House,1993.

[2]张剑.论《阿娟兄妹》中的“颓废言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3]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4]福柯.纪律与惩罚[M].纽约:兰德姆出版社,1979:105.

[5]罗曼·罗兰.巨人三传[A].托尔斯泰传[M].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28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74.

[7]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61:30.

[8]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振,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447.

[9]曾耀农.后殖民主义对新时期影视的影响[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0]章迪薇.主体性道德教育:一种道德的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9,(3).

[11]张其学.文化霸权:一种主体性研究[D].中山大学,2006.

[12]张心阳.美国人的英雄观[J].四川文学,2002,(10).

猜你喜欢

英雄主义霸权大众
永恒的英雄主义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量子霸权”之谜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