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俗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具体思路
2015-03-18林识音
林识音,刘 菁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论民俗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具体思路
林识音,刘 菁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实现民俗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意义深远。民俗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具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一是挖掘民俗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资源;二是搭建民俗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平台;三是创新民俗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方法。
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路
民俗存在于民众,民俗是被民众传播的生活文化事象,民俗的核心在于传统,世代传承。民俗具有广大的受众基础,因此,它具有传播的广泛性和传承的持久性,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同时,体验教育方兴未艾,已成为一种提高教育吸引力和增强教学活力的方法。当今的大学生,民俗意识淡薄,往往立志做浸染于外来文化的“国际人”,却不屑做通晓民俗的“乡土人”。加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如人意,急需开拓创新。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特定教育对象,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将体验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教育方式。这是一种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由关注知识向关注经验的重大转变,同时更强调关切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大学生的人格生成。本文将着眼于实践层面,对民俗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略陈一管之见,欲成抛砖引玉之功。
一、挖掘民俗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资源
民俗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有深入挖掘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视角,整合教育力量,才能把民俗充分运用于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一)辨风正俗,坚持正确价值取向
风俗习惯是一种公众心理定势的表现形式,如果不加以研究,鉴别好坏,它就不仅不能加以利用,反而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桎梏。民俗世界包罗万象,既有积极向上的良俗、又有愚昧陈腐的陋俗。不同民俗,本质和功能也不尽相同。同时,一种民俗事象可能是精华和糟粕的综合体。从对社会作用的角度来说,民俗有正功能,还有负功能,而判定的标准是由社会文化的实践需要和认识水平决定的。基于此,我们应该辨风正俗,以正视听。摈弃虚无主义、颓废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衍生的部分都市民俗和某些落后、愚昧的民俗,发挥民俗资源的正功能因素,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健康人格生成。
(二)移风易俗,坚持动态发展视角
当今社会,如何在民俗不断演变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方向性引导,辩证审视、合理扬弃、科学利用各种民俗资源?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最值得关切的问题。由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民俗也在“随时而动”、“因时而变”。正如春节燃放鞭炮驱赶“年兽”的习俗因污染空气,电子鞭炮应运而生;火葬习俗,逐渐以其简便易行、科学实用而取代土葬、水葬、天葬等旧俗;旧式婚礼的繁缛和陈腐演变成文明婚俗。这正是现代生态文明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影响。这种演变过程必然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具有普遍性和综合功能的节日民俗或礼俗会更加广泛传播,如母亲节、情人节、圣诞节等国际化节日。随着,都市文明在为全社会更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卷入了一股民俗演进的新潮流。“现在,最值得密切注视的是:我国都市如何去分解涌进来的西方大都市文化,如何优选并吸收,消化其中优良的营养成分,如何分辨和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1]如何把控这股都市旋风对大学生的影响,业已成为民俗运用于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崭新课题。
(三)整合力量,坚持构建教育合力
民俗运用于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关键立足于学生的民俗文化背景,基于民俗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特性,强调亲历体验,实践性强。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构筑的教育合力正是运用过程不可或缺的有效资源。
教育者方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和以辅导员为主的学生工作者承担。通过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学生工作体系,强化学生体验,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其中,教育者只是引导和组织者,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者要有整合民俗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同感能力,具备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能。受教育者方面,学生需要充分进行自我教育。世界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要主动引导大学生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组织体验民俗活动,在良俗文化的浸染体验中形成高度的思想自觉、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可充分利用高校学生同乡会是具有浓厚民俗色彩的群体。区域群体易产生情感共鸣和共同认知,形成群体内部紧密的连接,但也易造成与其他大学生的疏远与隔离。学生工作者可引导同乡会之间以民俗为切入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集体创设情境、交流想法,逐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社会观和人生观。
二、搭建民俗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平台
“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图景思维的信息源可以是实际生活场景,也可以是图片、影像,或者语言文字符号信息。”[2](P194)平台就是“蓄水池”,汇集各类图景思维的信息源。
(一)民俗实地体察
民俗来源于生活世界。运用民俗资源,便要注重充分利用公共文化场所,组织体验者去往民俗广场、民俗博物馆、民俗节日庆典场所、民俗村进行实地体察。实地体察民俗是为体验者提供自发体验的全真平台。从祭祀典礼感受肃穆庄严,从节日民俗感受宏大场面,从生产民俗和职业民俗感受劳动者的勤勉。可以通过与当地居民深入交谈,收集故事、传说、歌谣、游戏,体察民间信仰和风土人情。实地场景中民俗资源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会有效地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例如,清明节展现的缅怀先祖和先烈的节日民俗既是一种感恩教育,革命教育,同时也有利于家族团结和国家振兴。这充分发挥了民俗的维系功能。
(二)民俗情境创设
创设民俗情境是打造定制体验的设计平台。通过让体验者融入情境在角色体验中激发情感,在具有感染力的场景画面中,诱发和唤醒其道德体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创设的民俗情境要让大学生感受强烈的真实性、情感性、启迪性,要能够找到“体验点”,就是“找到能够建立新旧思想品德和政治修养等方面理论知识的桥梁和联系点,找准能引起大学生知行共鸣的特定情形和情境。”[3]可观看《印象刘三姐》等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和《舌尖上的中国》、《中国民俗大观》等纪录片,还可以开展对歌、仪式模拟等小游戏的形式来打造民俗情境,让受教育者融入情境中,在情境中明确价值诉求。
(三)民俗网络媒介建构
通过建构民俗网络媒介,可以铺设广泛体验的巨大平台。近来,随着新媒体的运用与不断创新,大学生更加有表达观点和交流感受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强化体验和实现自我教育。一方面,网络媒介平台获取民俗资源的便捷性,有利于从各地民俗中挖掘教育资源,把民俗真正放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加以充分理解,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分享平台能够实现教育覆盖面、影响力最大化。当代大学生生于互联网时代,普遍习惯于“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式。通过微信、微博、网站、bbs、博客、QQ群组公众平台建构网上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文化传播站等,互通互联各方民俗资源和教育力量,可建立兴趣小组和讨论交流小组,开展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
三、创新民俗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过程需经历注意、理解和接受三个环节。实地体验法侧重注意环节,案例体验法和演绎体验法关注理解环节,交流体验法强调接受环节。四种方法可以综合运用,并不完全独立,都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其中教育者只是引导和组织者。
(一)实地体验法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首先在于引起注意,打开感知通道,带来冲击感,激发情感共鸣。主体的主观需要、愿望、兴趣以及爱好程度,还有信息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表达的形式状况,都影响着主体对教育内容的注意力。实地体验法,主要通过民俗博物馆、民俗村、民俗主题文化公园、民俗博览会等具象的民俗资源,可以与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整合。实地体验感受是被实地场景唤醒而形成的体验,必然与体验者的人生阅历和民俗文化背景有关。而由于体验者的特殊性和实地场景的复杂性,体验感受往往具有多样性。导引者不要完全企图控制和设计体验线索,可通过跟踪记录观察,促使体验者表达体验感受来总结体验结果。
(二)案例体验法
案例体验法,由组织者引导体验者对选定的主题,归纳整合资料准备相关案例,利用多媒体形式讲演,体验民俗文化,最后由导引者进行点评和引导。案例体验能够聚焦问题,针对性强,思辨性强。通过学生们接触大量社会真实民俗案例,对各类民俗事象所展示的爱国思想、法制精神、德育思想、和谐理念加以深入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良俗和陋俗的辨识能力。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组织引导学生收集各类民俗禁忌,联系生活分享各种禁忌体验,分析村规民约等民俗事象的规范作用,有利于学生在今后言行中更加敬畏规则和遵循规范。组织者也可安排在课堂上开展分组讨论,或者分派课后任务,从不同视角去分析同意案例,来巩固认知。
(三)演绎体验法
演绎体验法,引导者组织体验者就科学选定的主题收集民俗题材,进行反映良俗的各种表演形式的创造和演绎,如演唱民俗歌曲、表演民俗庆典仪式、朗诵民俗童谣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深入浅出之效。演绎体验法运用时,选定主题应该由导引者和体验者再协商选定,否则影响演绎的热情和思考的深度。演绎体验法通常是通过角色扮演进行的,它是一种“使扮演者暂时地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规范和态度行事,以增进扮演者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实施自己角色行为的方法”。[4]大学生此时的角色扮演来源于现实, 以民俗风情为载体,依据现实生活的逻辑进行设计,冲破时空的限制,具有易操作性。
(四)交流体验法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向理想信念和道德认知的塑造。这不只是知识教育,更是经验教育。民俗运用于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杜威的“经验教育观”,需要交流者间充分交流互动来扩展和深化体验。在交流体验过程中,通过体验者对于民俗事项的感受和议题的讨论交流,激发情感,生发认知。可以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思想道德情感的交流互动,自然而然启发受教育者;也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开展自我教育,交流共享体验。为保持交流双方的热情和兴趣,要创设一种平等和轻松的交流环境。交流体验过程中, “当体验者之间具有较多的一致性而缺乏差异性时,容易出现道德脱敏现象,而降低道德体验的诱发性”。[2](P317)这就要求交流者注意民俗文化获取和感受的差异性。比如,分别以都市风俗和农村民俗影响交流者,以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熏陶交流者。在体验者交流期间,教育者要引导他们及时总结,表达感受,理解教育内涵并内化为自我意识,从心理上逐渐接受教育内容并逐步外化为个人行为。
[1]乌丙安.民俗文化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29.
[2]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蒋文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探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4]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4.
2095-4654(2015)09-0088-03
2015-06-17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俗的伦理分析”(13YBA341)
G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