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水紫陶

2015-03-18

云南画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制陶建水成林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拍摄了“建水烧豆腐”,这个著名的“文献名邦”渐渐有着沦落为“吃货之都”的趋势。前往建水游玩的旅客,归途中携带着的大包小包,毫无疑问都是豆腐。

然而在几十年前,老饕们津津乐道的却是建水的汽锅。譬如汪曾祺说:“别处的汽锅蒸出来的鸡,都不如用建水汽锅做出的有味。”季羡林则在《悼念沈从文》中谈到建水汽锅:“虽系厨房用品,然却古朴高雅,简直可以成为案头清供,与商鼎周彝斗艳争辉。”

汪季二老所谈论的汽锅,正是建水紫陶的典型代表。时至今日,建水陶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我们在建水陶收藏家董荣义先生处,见到宋青瓷、元青花、明粗陶和清紫陶,一件件散发着古朴幽光的建水陶器转瞬间将我们带入悠长的时光流转之中。董先生告诉我们,清末民初时候,建水艺人重新发掘出宋代青瓷的刻填技术,将之与书画艺术有机结合,经无釉磨光,产品光洁照人,敲之铿锵有声。因土质因素,成品紫色为上品,故称建水紫陶。建水紫陶可谓建水陶中的集大成者,传承延续直到现在。

马成林 建水紫陶的守护者

在建水紫陶的发展形成时期,制陶大师向逢春功不可没。早在1921年,他的作品就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美术金奖。1953年,向氏作品与诸多名陶在北京展览,一举为建水紫陶夺得“四大名陶”之一的称号。

马成林是向逢春的再传弟子,居住在建水县城北的碗窑村——这也是千百年来建水艺人制陶的地方。马成林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陶区彝人,自幼受民间艺术熏陶,20岁进入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工作,从取泥炼泥起学习制陶各项工艺。24岁即制作“报春、玉兰、山茶、杜鹃”云南四大名花系列花缸陈列于人民大会堂。

马成林的作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有着别具风味的民族特色。他将商周青铜文明、古滇国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等多姿多彩的丰富文化揉进紫陶,把装饰性书画艺术与器型以及烧成后打磨的颜色相结合,雅器相溶,形神兼备。

在碗窑村马成林的工作室,这位老人向我们出示了厚厚一沓创作手稿。马成林说:“平时得到灵感,都会记录下来。将生活中、文化上、自然内的元素融入到陶瓷设计中去。”老人一生钟情于陶,活在陶的世界里,常常借助陶瓷传达自己的感悟。我们见到一件他新出的长壶,沉郁的色彩、肃穆的牛头雕刻以及独特的双耳设计,如同彝人的图腾柱。只有对民族文化的一往情深,才能铸就这样的作品。无怪乎著名陶艺家周晓兵这样评价:“马成林先生的作品有更多的人情味和人文思想,这也许就是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

徐荣洪 建水紫陶的中坚力量

已经是家传第五代的制陶艺人徐荣洪目前是建水县十个高级工艺美术师之一。徐荣洪是今天建水紫陶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地位,还是经历。

如同许多建水艺人一样,徐荣洪的制陶之路从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起步。“上世纪80年代进厂做学徒,一直到2000年离开,在陶厂做了将近20年。”20年的时间磨练技艺,徐荣洪已经对制陶这门技艺谙熟于心。2000年,国有的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亟待改革,几乎难以维持。徐荣洪与同事共8人离开老单位创办了建水县第一家私人陶厂——建水县兴仁陶厂。

然而,创业并不像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美好。建水紫陶尽管在圈内地位显赫,然而普通市场的认知度却不是太高。徐荣洪的企业只能是艰难度日。直到2002、2003年间,红河州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对旅游企业进行了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徐荣洪的陶厂以及建水紫陶搭上了旅游产品的便车,形势才有所好转。转眼到了2004年,云南普洱茶突然火爆起来,建水紫陶抓住机会与茶厂合作,生产茶具,顺势走上快速发展的路子。

或许徐荣洪骨子里只是个做陶的艺术家,他并不适合在商场上纵横捭阖。徐荣洪再度跳槽,离开了自己参与创办的陶厂,开了一个简单的工作室。

如今,徐荣洪除了去红河学院、云南工艺美术学校、建水商贸学院等高校讲课外,便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安静做陶。这位获奖无数的当代制陶大师在谈到建水紫陶的发展时却感叹连连:“太难了,创新难、造型难,只有在继承传统中寻找到合适的定位,形成区域化的独特性,使得建水紫陶不可被取代。”

肖春魁 建水紫陶的独行者

肖春魁别号“浪鬼”,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随马成林先生学艺,后进入云南艺术学院学习。在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之前,他还曾经是一名老师。

肖春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就茶壶而言,他做过“花壶”——将器型与花朵形状巧妙结合,仿生造型逼真,设计精巧独特;做过“碳壶”——使用木炭而非泥土做底料,烧制后打磨成形,成品古朴典雅,别有一番韵味;也做过“柴烧”——运用传统的龙窑和干柴烧制陶具,通过经验把握火候,尽量促成窑变,使陶具因温度不同出现不确定的颜色变化。肖春魁的一系列新鲜尝试确定了他在业界的地位,也为他带来了一些诸如“不守规矩”之类的负面评价。然而,或许正是这“不守规矩”,才能给建水紫陶趟出一条新路子。

肖春魁言谈中时常流露出对建水紫陶现状的担忧。“因为普洱茶的关系,建水紫陶火起来的速度太快,缺乏根基的积累,紫陶体系不健全。现在的建水紫陶,一是产品太单一,销售到市场上去的大多是茶具;二是行业不健康,大家都想着做艺术陶,不愿意做生活陶,整个行业有点‘虚火。”肖春魁表示,他下一步准备做生活陶,主要切入点是餐具。“做艺术陶是为收藏家服务,生活陶是为普通人服务。只有将生活陶发展好了,才能改变建水紫陶‘业内响亮、市场冷淡的局面。”

猜你喜欢

制陶建水成林
传承
力争上游
天高云淡
建水陶艺新观察
期盼
徜徉于文化旅程中的建水紫陶
浅谈制陶的艺术魅力
传承与创新:千年建水紫陶
西双版纳慢轮制陶
“小字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