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中千手观音造型之演变(下)
2015-03-18田立勤
田立勤
编者按:千手观音传入中国在唐朝鼎盛时期,开元八年,南印度僧人金刚智应天竺国王之请,来到长安,成为大唐国师,他积极从事密宗经典的翻译,大肆传授密法,令密宗一时流行中国,密宗的千手观音正是此时出现的几种佛教造像之一。在我国众多菩萨形象中,观音的造型要比飞天及其他佛像民间信仰广泛得多。观音菩萨像中最为独特的又属千手千眼观世音像。所以,对于千手观音像造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挖掘整个佛教菩萨形象的历史演变进程。本刊上期分析了唐代到金代各时期千手千眼观音像的特点,本期将继续为大家解读元明清三代千手观音像的造型变化。
九、元代
元代的千手观音,如莫高窟第三窟《千手千眼观音经变》,构图为横幅长方形,纵高2米,横长2.4米,面积为4.8平方米。南北二壁的观音造像在构图、布局、人物等方面完全一样,相比之下,北壁比南壁艺术水平略高(见图14)。观音十一面,在正面耳廓后面各有一面,头顶发髻上排列着五个小面,中间较大的是恶面,恶面上面是一佛面,与一双大手臂高举的化佛配合在一起,好似一座尖型小塔,无比均衡相称。十一面又均为三眼。其20双手臂用细细的铁线描,仔细观看臂臂都出自观音之身,排列得巧妙自然,活灵活现,十分得体。其余小手,每手一眼,组合成圆形法光,看上去既像莲瓣编成的大花环,又像一轮红日发出万道光芒,观音好似站在花环和红日之中。构图完美,情调高雅,设计精巧无比。这两幅千手千眼观音像虽无榆林第三层的规模宏伟,但在人物造型和绘画技艺上堪称菩萨画像中的精品。
元代寺庙雕塑,多以藏传佛教造像为主,与汉化的佛教造像截然不同。在元代佛像中真正有鲜明时代风格的是藏传佛教造像,或称作“梵像”。梵像是指印度帕拉王朝的造像式样,它是融合了印度佛教和兴都教而成的特殊的密教风格。传世的元代千手大悲像均仪轨繁琐,制作严谨,有其独特的衣纹服饰,敦煌莫高窟第三号窟壁画千手观音即为其中典型例子。
十、明代
明代太祖朱元璋早年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得到高僧道衍的帮助,所以后来太祖废除唐宋以来鬻牒度僧的制度,给出家人大开方便之门,因此佛教虽未如唐代以前的盛况,但也没有毁佛的政治措施。在千手观音造像上,明代文化艺术特点明显有恢复、追溯唐宋风格的回归趋向,当然,表现手法也日趋世俗化、民间化、大众化。
明代的千手观音造型最有名的应该是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内须弥座上的泥塑千手观音菩萨立像(见图15),造像身高8.5米,是明洪武年间的代表作品。此千手观音像比例精确,肌肤细腻,身姿秀美,面目慈善饱满,额上以朱记为饰,坠耳环,戴项圈,胸前、膝间甚至双臂都饰繁富华贵的璎珞。全身衣饰流畅,天衣贴体,璎珞严身,有很强的装饰性,且采用对称的处理手法。44只手臂塑成圆形放射状,形成光背,酷似唐宋时代的千手观音壁画或雕像中的综合,有两手合十于胸前,另有两手上下相合于腹前,施禅定印,其余手臂如孔雀开屏一样从上、左、右三个方向伸展,每只手都雕得纤细柔美,各持器物,无一雷同。晋王朱桐斥资兴建崇善寺,此尊观音像的原型为晋王的母亲马皇后。观音像的面容丰满,体躯福泰,身上饰物不多,却充满了浓烈的非人间神奇气息,所表现的不仅是美的形体,还是凭借着神界的菩萨来表达人世间美的典型,在慈祥包容融融大度中闪耀着母性温婉善良的性格光辉。虽然已经六百多年过去,但此像依然雍容华贵,金碧辉煌。
山西省木造寺院的佛像保存较多,除太原崇善寺外,平遥县双林寺大雄宝殿西庑的主尊便是一尊富丽堂皇的彩塑千手观音(见图16)。此观音头戴龛形额子宝冠,额正中一朱记,胸佩珠宝璎珞,衣带款款下垂,下身围红裙,26只手臂手腕各戴宝钏,各有所携。人物面貌丰腴秀气,姿态生动自然,手势优美,璎珞、天衣、臂环、腕镯等饰物细腻而不繁琐。结跏趺坐式,四周布满数百尊小型悬塑菩萨像,多而不乱,繁而不杂。表情端庄矜持,神韵高雅含蓄,手指塑造纤细柔软,雕塑精湛。此尊主佛菩萨腰部纤细,额上不画第三只眼,千手掌中亦未画眼目,没有用千手掌环围而成的光背,宝冠之上未加多首,凡此种种,便可知当初密宗严密的仪轨已经渐渐淡化,甚至远远脱离,开始走向人间化、生活化的造像之路,高度展示了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才华。
此外,明代小型的石雕、铜铸像、木刻等造像留世异常丰富,鎏金铜像也非常之多,其中不乏千手观音的精品。
明代佛教造像已逐渐脱除密教神秘的外衣,千手观音的服饰也更加呈现世俗化,而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人间相和生活化的民俗造型。此间,千手观音菩萨的仪规甚少,大部分观音佩戴的璎珞、环钏并不多,衣纹和彩带的线条也并不繁复,但是人物造型的感情刻画却越来越细腻。在明代千手观音的制作中,在表现了它的时代特点的同时,在形象与表现手法上更趋重于写实,侧重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细节刻画。
十一、清代
清军入关以后,喇嘛教在朝廷大力支持下,几乎至高无上,“独尊喇嘛”,凡属皇室所修的殿宇均以其为典型,到处充满喇嘛教浓厚的彩色。承德市普宁寺大乘阁内的清代千手观音像(见图17)是现存中国境内最大的木雕彩漆观音像,高达22.28米。这尊观音像出自密宗多面广臂异相,宽额端鼻,双目慈祥但表情肃穆,衣纹流畅,天冠精美,璎珞细致,装饰豪华,花纹图案装饰色彩,均呈现清室皇家的作风。塑于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的这尊像,左右各有20只手,每只手心有一只眼,共40只手眼,分别持有法器。塑像重约120吨,耗用木材120余立方米。从造型及规模看,此造像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是古代匠师智慧的结晶,是清代宫廷藏传佛教艺术的珍品。
清代千手观音像的另一个特征是已具三度空间的表现手法,如在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罗汉殿内的由一棵银杏树所雕成的四面观音像(见图18)。此尊观音像造于乾隆年间(1736~1794年),高5米。正面观之,顶戴七宝五佛冠,面容饱满宽广,其手臂除胸前合十、腹前禅定印、肩上化佛手三双之外,其余千手呈放射状自身后放射而出。身上衣纹与璎珞,在简洁的刻纹中有细致流畅的表现。正面如此,其余三面亦复如是,总计手臂共1048只,是千手观音造型中塑造手臂最多的雕塑。
清代艺术创作方面的大趋势,主要以模仿为主,基本上很少有新创作。雕塑风格造型特点更加世俗化、民间化、大众化,艺术更加细腻繁琐。其中千手观音的造型、衣纹服饰等也呈现出更多的程式化趋势。所见千手观音造像中,藏传佛教形式居多。
十二、结束语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中国佛教中千手观音造型演变可归纳为如表1所示。
千余年来,自盛唐经宋元迄明清,历代观音造像中,千手观音的造像式样基本上面容表现特征为端正圆满、眉目低垂、神情慈悲。自盛唐创作了丰腴的容貌后,在沿袭宋代人间相的同时,千手观音像始终秉承一贯的丰满造型,即使是处于以椭圆形瘦长脸蛋为审美标准的宋代,千手观音的颜面依然不改初衷,这是与其他雕塑题材所不同之处。另外,真正完全依千手经等仪轨造作的观音像其实并不多见,古代艺术匠师们冲破了佛教造像的仪轨,塑造出许多充满浓厚生活情趣的千手观音造像,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宗教艺术的神秘感,使得佛像更为亲切感人。传世的千手观音造像,多是20手、26手、40手、42手等,真正立体写实的具千手者,仅一二孤例而已。初期的唐代千手观音多作浮雕或高浮雕状,将千手幻化成光轮,而千只手只作抽象的表现;到了宋明时期,逐渐演变成真实的、具体的手臂;到了清代,此种单面视觉效应似乎不能满足人们对法界周遍意识的艺术想象、理解与圆融美感的观感要求,再加上许多罗汉堂的布局之需求,因而有了四面千手观音更加立体的创作走向,反映出随社会时代的演变。
千手观音造像自唐代开创以来已历一千余年,随着时代的改变,从印度的犍陀罗文化开始,到笈多艺术形式的多元组合,微妙地、默默地影响着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最后融会贯通,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个性化、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服装和装饰形式,更为突出。随着佛教艺术形式的中国化的不断变化,造像的目的已经逐渐偏离了原始创作动机,在即使不是密宗传法的道场,也处处可见到那庄严而华丽的千手观音造像,她是慈悲和智慧的化身,也是两千年以来中国人审美和信仰的集中反映。我们在千手观音服饰及造像的探讨中领略历朝的特点,及人们在历代社会生活中对衣着服饰的艺术品位的不断提升与变化。千手观音造像的流传,一方面代表着佛教教义的直接传播,另一方面也渗透着我国历代民间社会生活的复杂影子,同时更反映出我们伟大的历代艺术家们的创造智慧。
今天,我们对千手千眼观音的理解,应该说更加丰富、广阔、深入和更具创新,尤其千手观音舞蹈创作的出现,创造性地将“千手观音”动态造像展示在人们眼前,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经典画卷。远远比飞天、反弹琵琶等佛文化舞蹈,更具丰富的艺术魅力与哲学内涵,大大超越了宗教范畴所包含的深度与广度,给我们当今的现代生活带来更加丰富的、现实的意义。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对佛界的探索、世人对佛教造像非凡的理解力和天才的创造力,还将继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演绎出更多新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