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里时光交错的故乡记忆
2015-03-18摄影何林隆
文/王 鑫 摄影/何林隆
崇德里时光交错的故乡记忆
文/王 鑫 摄影/何林隆
窗口的驿站暖灯,照亮了茫茫城市里的回家路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容《乡愁》
斑驳老旧的墙面是崇德里往昔的记忆
一日三餐,喝茶聊天,归家安眠——这曾经是成都人最擅长的平淡生活,而如今却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难觅踪影。川籍艺术家王亥改建崇德故里街区,就是试图在城市的喧嚣中重新找到那条“谈茶、吃过、驻下”的回家路,并重拾那些散落在时光交错里的故乡记忆。
百年崇德里 老巷旧回忆
位于锦江区镋钯街的崇德里始建于1925年,由三十多处院落、巷弄组成,鳞次栉比的院落与曲折蜿蜒的小巷有机地组成了这片充满历史味道的街区。曾几何时,这条阅尽百年沧桑的巷弄显得破败不堪,那满目肆意生长的藤蔓、青砖灰瓦下被岁月打磨过的古旧石雕,以及那一根根腐朽风化的木椽头,都将这里与十米开外繁华的都市中心隔离开来,形成云泥之别的两重天地。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也在这里被恣意地打上了独特的“崇德里”印记。
其实向上追溯,最多不超过100年,崇德里也曾经繁华热闹过。在吴世先先生主编的《成都城区街名通览》中这样记载着:“南起镗钯街、红石柱横街交会口接红石柱正街,北止东大街,长239米、宽2米,泥石路面,平房院落民居。该地为清代协台衙门故址。1925年,有商人王崇德买大部住地取名崇德里。”抗战期间,崇德里中最著名的院落便是崇德里3号——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李劼人创办的嘉乐纸厂成都办事处。
“现在初入社会,尚无事业可言。近正在成都方面集资组织造纸公司,拟作中国西南部文化运动之踏实基础。”在《少年中国学会》调查表中,李劼人如此写道。为满足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的四川用纸的需要,李劼人在乐山开办了四川第一家机制纸厂嘉乐纸厂,而嘉乐纸厂的成都办事处就位于崇德里。此外,1939年,抗战时期成都文化界最重要的组织“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成立,云集了当时成都的进步文化人,李劼人担任理事长,协会的办公处与联络处也是设在此处。这些典故让崇德里变得很有意义,可以说这座老宅子也见证了成都诸多历史与沧桑。回忆当年,李劼人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后就会在晚上去悦来茶馆看戏,几十年如一日。这条古老的巷弄,不知陪伴李劼人走过了多少月明星稀的夜晚。“更阑静,夜色衰,月明如水浸楼台。”这句名句,出自川剧经典剧目《情探》,如今,“情探”是崇德里的微信公号名字,风情典雅,诗意十足。
“现在的这道门并不是崇德里早先的大门,当年崇德里的大门在东大街。”离崇德里不到百米的耿家巷,李文忠先生已经在这居住了三十多年,他既是崇德里几十年的老邻居,也是四川省对外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关于崇德里的故事,他再熟悉不过了:“八十八年前,一个叫王崇德的商人在成都买下一块地,修建了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崇德里。‘里’是指‘里弄’,带有江南的意味。”
在李文忠的记忆中,当年完整的崇德里是由三十多个院落环抱而成的老宅群。但在李文忠的眼中,崇德里最有纪念意义的,并不是那些古老的特色建筑,而是曾经居住在那里面的人。崇德里聚集了许多名流大家,“成都骨科医院的创始人杨天鹏在崇德里住了多年,并将骨科医院的住院部设在了自己的住处。著名画家李行百在崇德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而川剧丑角泰斗刘成基也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除此之外,为人熟知的成都著名作家、美食家车辐也在崇德里住过。“当时的崇德里会聚了众多进步人士,他们来拜访住在院落里的大家,相互交流、探讨。可以说,这些都带动了以崇德里为圆心的一个圈,既包括文化,也含有医学。”每每谈起这些从崇德里走出去的大家,李文忠的眉眼间总是充满了掩饰不住的自豪。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待到本世纪初,崇德里的大部分建筑都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如今重建的不过是当年的十分之一左右。对此,成都房管局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建议对崇德里进行挂牌保护,并根据其原有川西民居建筑风格进行保护性修缮。2013年,成都政府将崇德里纳入了历史建筑项目中。于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号称“一个城市的回家路”的崇德里新概念建筑群就此出现。打造一新的崇德里最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回家路”概念代表了成都老城生活的精髓,仿佛一只时空匣子,矗立在那里,里面包含了百年崇德里的无数故事与回忆,将会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处精神坐标。
一个城市的回家路
近百年的时光弹指一瞬,昔日熙熙攘攘的繁华长街如今仅剩下一条60余米的残巷、两三个老旧院落以及一幢破败的宿舍楼。2013年,成都将崇德里纳入历史建筑项目中,开始了对它的修缮保护工作,而担纲崇德里设计改造大任的正是川籍艺术家王亥。
成都是一个艺术家聚居的城市,这些艺术家有的是受这个城市气质的吸引感召不远千里而来,有的是土生土长、生于斯爱于斯的本土艺术家。而王亥和他们又不太一样,他既不属于这里,却又未曾远离这里:在成都度过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之后,1987年,王亥移居香港,20余年之后回来,他以不动一柱一梁的理念改造重塑百年老街,让崇德里三座曾经破烂不堪的百年老院得以重生,为成都人留下了一段宝贵历史记忆的同时,也为成都人探寻现代城市的回家之路。王亥说,这也了却了自己对这个城市的乡愁。
王亥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同届同学如今大多是中国美术界泰斗级人物,比如罗中立、何多苓等,都算他的老友。他八十年代前往香港,做过艺术工作室,开过私房菜馆,也主持过香港电台节目,可谓玩转了香港的艺术圈、文艺圈和美食圈,但王亥却始终保留着一个成都人心底最淳朴的理想家园。在香港待了二十多年的他,至今仍旧操着一口四川味浓厚的普通话,也不会说粤语,顽固地在身上保留着故乡的影子。他与其他艺术家不同的是,这位土生土长的成都人身上兼具了故乡文化和城市工业化二者的强烈碰撞。
一个城市的回家路
移居香港二十余年,其间游遍世界各大主要城市,最终,王亥和夫人决定回成都定居。这种魂牵梦萦,便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乡愁。一片叶子,一块石头,一扇尚未找到的门,这是《天使,望故乡》里对应“故乡”概念的象征符号。托马斯·沃尔夫还写过另一本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You Can't Go Home Again》,标题很能代表大多数知识分子的看法:所谓故乡,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对此,王亥深以为然。
王亥在华兴上街长大,老成都的印象填满了他的少年时光。但经过二十余年的沧桑巨变,少年时期的故乡,如今已经变成一座陌生的城市:金河路再也找不到儿时游泳的金河,青石桥下的玉河和河上拱桥而今徒留一个名不副实的“青石桥”街名。二十余年说长不长,却造成了文化上和心理上的断裂,这些裂痕不时冒出来,戳痛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艺术家的乡愁。而接手崇德里改造这个项目,便是王亥试图将这份乡愁具象化,将记忆中的老成都保留下哪怕一角。因此,有着百年沧桑历史的崇德里,将王亥的乡愁和设计发挥到了极致。
在改造前,王亥记忆中的崇德里充满破败感,一些地方朽得“扶都扶不起来”。王亥说:“最开始我接手崇德里项目时,这个街巷已经是一个60米深的残巷了,只剩下三个院落和一个教工宿舍。”然而即便如此,王亥依然反对全部拆光再做旧的打造方式,而是坚持在原址上修缮。“哪怕是残片,哪怕是废墟,它也是独一无二的,历史就是唯一的。”历史建筑一旦消失将永不存在。于是,在这样的理念下,王亥不让任何人动这三个院子的柱子,因为“柱子就是我的命根子”。如今在崇德里,还能看到表面颜色不一的木头补丁,那是修缮时把柱、梁、榫头的腐坏部分去掉,嵌一块新木头进去恢复功能,梁实在不行才加根新的。“漆了做旧”在他看来不可理喻,“新的就是新的,旧的就是旧的,交代得清清楚楚,多美”。在崇德里,为了把一根柱子留下来,400万人民币一套的德国殿堂级厨具Bulthaup也被切割成U形。“没办法,你厨具再顶级,也得给历史让位。”对此,王亥不以为然地说。
事实上,这种实施选择性拆除改造,最大限度地保留修复历史建筑的改造方式,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公认。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院士、成都籍著名学者张隆溪教授,最近几次回成都,都要造访崇德里,对于以这里为代表的崇德里改造,张教授称赞不已,认为其把成都元素与国际视野结合得非常到位。张教授认为,崇德里改造中贯穿的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有机更新”,这说明成都人的创意设计格局很高。所谓“有机更新”,实际就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住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和文脉,该落架的落架整修,该编号的就编号拆下来,修好了再按原来的顺序还原。如此整修完毕的古建筑,设计的作用就是查漏补缺,不越位不抢位。于是,这样梳妆打扮好的老城历史文脉和城市肌理都保存下来了,诗意画意的栖居就有了可能性。
谈茶
吃过
驻下
如今改造一新的崇德里,俨然成为这座城市里一处能让人产生怀旧感的地方:一砖一瓦还是近百年前的一砖一瓦,房梁也依然是近百年前的旧房梁,只是更换了特别朽坏的部分,让现代的设计感融入原汁原味的老成都院落里,并最终演变成三处用来喝茶、吃饭和住宿的地方,而这三处最普通的建筑也有了三个与之相符的名字:谈茶、吃过、驻下。
【“谈茶”】
“谈茶”茶舍设有一文化沙龙,以国内和国际学界均享有盛誉的文化学者张隆溪先生的名字命名。不定期设立的“张隆溪文化沙龙”及其他口述聚谈,皆用“自媒体”形式记录辑集,录制为文献档案,作为口述史专辑留存,并可供媒体采用,以达到文化传播之目的。
【“吃过”】
“吃过”食舍与Bulthaup共创的“川菜工作坊”,由Bulthaup亚洲总代理麦迪森(香港)有限公司与崇德里项目合作,破天荒推出家居“厨房工作坊”概念,与传统川菜菜式一并展陈。在烹饪与用餐过程中,客人可以随意转换为参与者,亲身体验烹调之乐趣,用器之随心。
【“驻下”】
“驻下”酒店共有12个房间,这些房间虽然风格不一,但全都利落简洁,通体的白色和原木色给整个酒店营造出平和的气氛,极简的设计师家具、灯具同样带给空间安静的味道,是一家让人很容易安定下来的酒店。
“谈茶”“吃过”“驻下”
补满补丁的柱子是王亥的得意之作
老旧而熟悉的气息正是崇德里的标志
窗明几净的“吃过”私房菜馆
走进崇德里,古旧的巷子珍藏了时光的点滴回忆。两旁的砖墙已有细小裂缝,墙角处的一蓬蓬野草茂盛生长,1号院门楣上的门牌斑驳却不破旧。巨大的标牌上,“谈茶,吃过,驻下”,几个简洁明快的方块字提醒你:相较于百年前的崇德里,如今这里已然是一处全新的天地。
“谈茶”茶舍位于崇德里1号院,是一栋灰色小砖砌成的砖楼,外墙看上去很旧,老房子的气息扑面而来,但一走进里面就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推门走进去,让人眼前一亮。白色钢结构横梁与古老的木头椽枋穿插在一起,竟也如此协调;巨大的玻璃屋顶让阳光倾泻而下,老房子特有的大开间和层高结构,让这间茶室显得更加通透宽敞。整间茶室只有21个茶位,只售红茶和花茶两种,只有一个价格28元,之所以品种如此单一,就是为了向老四川茶馆致敬。此外,这里也谢绝食品,谢绝棋牌,因此显得简单而安静。这里的茶具也绝不花哨,纯白的骨瓷盖碗,亮点是盖上竟然是黑丝绳结成的盘花钮。这是王亥的得意之作,专门找景德镇的工厂订制的。从环境上看,这里类似于老四川的茶馆格局,处处开敞,适合不太私密的谈话。茶室会不定期的举行各种文化讲座与活动。一般来说,喜欢在这里喝茶的人多数是设计师和艺术家,因此在这里时常能看到这两类人活跃于此。
与“谈茶”相邻的是位于3号院的“吃过”私房菜馆。这家私房菜馆的环境氛围非常不错,厨房是开放式的,餐桌就在旁边,无论是装潢还是用餐餐具,都很有来头:厨具来自意大利,家具来自丹麦;房屋设计都很有工业感;所有食材出自本地,新鲜生态。另外,这里不提供菜单,每个人的菜品都是一样的,餐标200元/人,只有36个餐位,每个季节会有不同的菜品提供但餐标不变。客人可以在一旁欣赏,兴之所至,也可以挽袖上前与厨师切磋一下厨艺,这样的互动体验使用餐有了家宴的感觉。
“吃过”的菜品分前菜、主菜和小吃三类。前菜有夫妻肺片、松子贡菜、家常小卤、香卤豆筋等,主菜有红烧牛肉、麻婆豆腐、粉蒸排骨、小炒肉、豌豆汤等,小吃只有钟水饺和酿圆子。从菜品上来看,这里做的几乎都是家常菜,寻常却充满温馨。坐在老宅子里,用精美而简洁的餐具用餐,吃的是最熟悉不过的家常菜,身旁围坐的是乡音萦绕的朋友,在王亥看来,这也许就是记忆中的家常味道了。
只有12个房间的“驻下”酒店由原来的职工宿舍楼改建而成,而这家精品设计酒店就位于5号院4号楼。这栋楼深得王亥的喜爱,这种老旧的宿舍,在成都几乎都灭绝了,以至于王亥将自己家也搬到了酒店楼上去,和这12家房客住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家庭式氛围。酒店用的是精品酒店的管理模式,住在里面可以体验成都小院和包豪斯两种风格。酒店附近就是居民楼老房子,居民楼或高或低,错落有致的风景成了成都生活缩影,给窗外增色不少。设计师王亥的用心是:希望住客能置身寻常巷陌之中,进入简朴而传统的民家居住空间,体验地道的成都生活场景。同时,酒店的内部设施又极尽舒适,当你坐在富有现代设计感的真皮躺椅上,身边的木头柱子可能已有百年历史。
“驻下”酒店的房间一共有5个房型可以选择,分别是120平方米、72平方米、55平方米、50平方米和38平方米。和星级酒店相比,这里最大的不同就是非常有设计范儿。大到房间格局,小到一个杯子。看似简单,其实都出自名师之手。另外,套房里还有个很大的工作间,工作间里有一个长条的超大工作桌和大书柜等,还有个小型迷你吧供客人免费使用,吧台里有咖啡机、咖啡胶囊和茶叶供人选择,处处都流淌出设计的细节之美。
走廊尽头的墙面上,保留着“5·12”地震留下的痕迹
著名艺术家、设计师王亥
摄影家齐鸿曾多次拍过旧时的崇德里,如今又用相机全程记录了改建过程。这些摄影作品如今被巧妙融入了崇德里的布局之中,仿佛本来就是这里的一部分。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崇德里院落,掠过白墙上的黑白老成都照片,让人恍若隔世。老院落改造前的模样如此这般以光影的形式透进现实,映入杯中成为倒影,杯中的茶水便也有了岁月的醇厚绵长,让人顿生前世今生之感。“我们修复了老房子,恢复了最成都的一面;又为它注入了新形态,这是国际化的一面。这样的改建与初衷基本吻合。”王亥说。
漫步在崇德里的巷弄之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这里流淌出的浓浓乡情。而这,也正是艺术家王亥重点突出的地方。时光荏苒,崇德里既是时光的旁观者,又是时光的塑造者。即便岁月悄然爬上了它的枝头,但是又抵挡不住它的涅槃新生。新的崇德里,将它的朽木与苦痛,斑驳与美梦,过往与未来一一展现给了成都人。如今,在这座小院里喝茶、打盹、摆龙门阵的人们,又何尝不是那些面对滚滚红尘,笑忘沧海的白发迷途人呢?而念及王亥少年时理想是做哲学家,你也会觉得:即使没有成为哲学家,做个艺术家,亲手还原自己对于故乡的记忆,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责任编辑/三金 设计/金三)
一个城市的回家路
——对话著名艺术家、设计师王亥
Q:崇德里落户在传统的老民居中,属于旧建筑改造和重生的经典案例。在你的价值观中,作为旧建筑的传统民居的价值到底在哪儿?
王亥:我作为五十年代出生的成都人,老成都对我而言是最初的身份记忆。我认为城市里面生活的一群人,他们的记忆就是这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崇德里的保护,我和我的合作伙伴确定了一个主题:“一个城市的回家路”。实际就是我的回家路,讲起来有一点伤感,回家,家已经不在了。现在,崇德里保留下来的也只有60多米了。如今,崇德里是从镋钯街穿到东大街,但是最好的院子已经全部被拆掉,剩下三个。以前,镋钯街是一个院落群,如今,院落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残骸,所以,我很希望能够保留下来,保留一点点成都的记忆。城市的保护实际上就意味着保护历史,保护群体的记忆和文化。
Q:凡是到过崇德里的朋友都说这里比较亲切,有很雅致的人文气质。但是,新的空间的使用属性和以前肯定是有矛盾的,这个矛盾你是怎么解决的?
王亥:这涉及对空间的阅读和理解的问题,特别对于旧建筑,更是如此。首先要理解空间,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但是必须理解,理解之后才能产生策略。凡是能存留下来的旧建筑,它已经具有了审美性,我们需要植入的是功能而不是审美。我把这个问题想得非常清楚,我们努力留下来的旧建筑是不需要装饰也无法复制的,因为它是时间和历史的沉积,这是审美中最有冲击力的一部分,剩下的就是功能,旧建筑的改建只解决功能就好了。功能和审美是两回事,必须彻底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