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奈尔的昆虫展

2015-03-18张镝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前半部竹节虫康奈尔大学

张镝

每年秋天,康奈尔大学的昆虫学系都会如期举办一次名为“insectapalooza”的展览。这个有点儿怪异的英语单词前半部分的“insecta”指昆虫,而后半部分的“palooza”意思是疯狂的聚会,所以合起来的意思是昆虫盛会。

这的确是一场独一无二的昆虫盛会。从渺小的蚂蚁到巨大的锹甲,从斑斓的蝴蝶到灰暗的蝎子,从纤细的竹节虫到粗壮的捕鸟蛛,从好动的蜜蜂到隐忍的螳螂,从翱翔的蜻蜓到行动迟缓的马陆……琳琅满目的虫子在玻璃箱里自由自在地活动着,让人目不暇接。昆虫学系的师生们则站在展台后面,自豪地为参观者详细介绍那些形态各异的神奇虫子,并随时为人们答疑解惑。

参观者人数众多,很多都是全家人一起来的。小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谈论着,用好奇甚至惊异的眼神注视着那些精力旺盛的虫子们。一些展厅里的无害昆虫,比如枯叶螳螂和竹节虫,是允许被拿出展箱展示的——工作人员会把它们轻轻地放在你的手上。这不,有个小小孩也好奇地凑近讲解员,然后回头问爸爸妈妈可不可以碰那枯叶螳螂,大人们往往回应一个充满鼓励与期待的微笑。小小孩有些羞怯地伸出手,目光紧紧锁定那只螳螂,直到它被稳稳地放在自己手上。那只枯叶螳螂毫不介意,神态自若地立在小小孩手上,一动不动地歇着。小小孩开始惊喜地咯咯笑了起来,用柔软的手指轻轻地摸摸螳螂那带锯齿的前爪,一点儿也不害怕。

想想看,如果是中国父母,可能大多数是不会主动让自己的孩子去接触那些奇形怪状的虫子的。弱小的虫子总成为人们的攻击或防范的对象,只要是对人“有害”的都要赶尽杀绝,或者敬而远之。其实不管是什么昆虫,甚至不管是什么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只是不断探寻着与这些同根生的大自然的孩子和平共处的恰当方式。

在我看来,康奈尔大学的昆虫展不仅是一种展览,更成为昆虫们充分展示自己风采的一场知识盛宴,成为人类了解其他物种的大课堂。在这里,我感觉人与昆虫之间没有什么不平等,有的只是一个相互认识的平台。在人与任何物种之间,其实都应该这样。

佳作点评

看康奈尔大学的昆虫展览,引发了小作者的思考和感悟。文章前半部分以叙为主,描写生动细致,重点突出≥后半部分将中国父母与美国父母的做法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地引发议论,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人与其他物种本是同根生,应该和平共处、平等相待。整篇文章结构紧凑,详略得当,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实为佳作。

(杨晓亮)

猜你喜欢

前半部竹节虫康奈尔大学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竹节虫
《论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章前半部分新解
你不懂竹节虫
书写中国留洋科学家传记不应迷恋博士学位
美国康奈尔大学创业教育生态化及其启示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
好长的竹节虫!
神奇的眼睛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七月中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