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人转的发展与演变
2015-03-18刘大权
刘大权
【摘 要】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对唱,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其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如今,二人转发展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在表演上做到“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得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的五功综合,雅俗共赏。
【关键词】二人转;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17-01
二人转在河北及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及河北省的莲花落发展而成,演员是由跑秧歌的艺人演变成二人转艺人的。早期的二人转演员均由男性扮演(20世纪20年代后才出现女演员),其中一男演员扮成女装,叫唱“上装”的,也叫唱“包头”的,另一男演员扮成戏曲中的“丑”行,叫唱“下装”的,也叫唱“丑”的。由于二人转艺人多数来自跑秧歌的(跑秧歌:自清朝中期至民国期间,河北及辽宁均有秧歌会),艺人们白天跑秧歌,晚上住的地方比较困难,所以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唱些小曲和民歌,当时叫“唱秧歌”(现在东北农村还称二人转团体为“秧歌班子”),当时唱的都是一些恭喜发财之类的曲子,并无成本大套的曲目。
从清朝后期到民国初期,二人转艺人们经过了近百年的演出实践,已由原来唱民歌小曲发展到有一定数量的曲目,同时由于一部分河北梆子艺人和河北莲花落艺人大量涌进二人转艺人队伍,使二人转增加了很多剧目,也给二人转在表演上带来了很多的戏曲动作,如简单的“起霸”、“翻身”、“卧鱼”和一些“登式”、“亮相”,但这些戏曲动作的运用也只是简单地模仿而已,而二人转的表演仍以大秧歌及在大秧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场舞”(也叫“浪三场”)为主。“三场舞”和所表演的二人转曲目在情节上并无多大关系,它是二人转艺人展现其舞蹈技能的一种形式和手段,是证明表演者造诣的标志,也是当时观众对二人转艺术的审美要求。“三场舞”不贯穿于二人转剧情之中,是在所表演的二人转中间单独地表演一段“三场舞”,这在当时是二人转普遍的表演形式,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二人转的演出队伍通常由一名艺术水平较高的艺人组织7至9人成立二人转班子,这名组织者叫“班头”或叫“挑班的”。这个时期的二人转在农村比较活跃,一方面是由于东北地区的农民对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参加演出的艺人多是农民出身,他们唱二人转远比租种土地容易养家糊口,而更主要的是由于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本就起源于农村的缘故。这时的二人转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并已形成了南靠“浪”(浪:当地农民称扭秧歌为浪秧歌)、北靠“唱”的两大区域性流派。“南派”以辽宁大部及河北北部为主,个别地区还加上了“单鼓舞”(单鼓舞:满族的一种宗教舞蹈),作为二人转的主要表演风格,在唱腔的运用上除一些民歌外,主要使用“三节板”,这种风格一直流传至今,当时的代表性艺人有:王云龙、张凤池、叶纪武等一批很有影响的二人转艺人。“北派”以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为主。20世纪30至40年代“北派”的代表性艺人有:吉林省的李春山、黑龙江的胡景岐、赵忠臣等一批老艺人。
二人转在发展过程中由原来的打场子卖艺到走向剧场化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艺人们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特别是成为剧场艺术后基本上形成了以下几种出场形式:一种是“登诗头子”,也叫“喊诗头子”或叫“打着上”,即唱“下装”的在锣鼓的伴奏下上场,念一幅对或四句诗,然后再把“上装”请上来;另一种是“说着上”,即唱“下装”的一边说着快板或一边说着“口”(笑话)上场,说完之后再把唱“上装”的请上来;还有一种叫“一边上”,也叫“双着上”,即“上装”、“下装”同在上场门上场,做一些舞蹈动作,至台中间再唱一段民歌或小曲,然后再唱正戏;另外还有一种叫“两边上”,就是两个演员在舞台两侧同时上场并做一些舞蹈动作或走上一段圆场,在台中间定相造型后唱正戏。
这几种二人转出场动作“南”、“北”两派都用,并一直沿用至今。从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产生到20世纪40年代,二人转的主要观众都是农民,二人转艺人也以农村为主要活动范围,但也有一部分二人转艺人把活动范围转移到了城市。他们先在县城农民较多的地方,如“车马店”(车马店是专供农民特别是车把式食宿的地方),后来又转到城区或城乡结合部,20世纪30至40年代沈阳市的北市场、长春的四马路、哈尔滨的道外等一些地方都有二人转艺人的足迹,这部分的艺人为二人转的发展特别是为二人转发展成为剧场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