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集团企业财务集成管理的实施应用

2015-03-17张徕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3期

张徕

[摘 要]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不能满足集团化企业要求的情况下,基于此,对财务核成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具体地阐述依据企业管理的财务主体不同而产生的三种实施应用。

[关键词]财务集成管理;资金集中;核算集中;财务集中

doi: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会计工作已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不少集团企业也明显强化了管理会计的意识和建设。在一个会计主体内自行组织人员 “编审凭证→登记账薄→编制会计报表→汇总到总公司”收集财务数据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集团企业资金控制、成本核算、预算控制等多方面管理的需要。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对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技术建立新型的财务集成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共识和趋势。

1 财务集成管理的定义

财务集成管理是以企业集团财务为核心,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实现方式建立财务共享信息中心实时收集和处理各公司经营数据,供集团总部可以真实、及时、全面地掌控各个单位的财务数据。从集团高层可以对整个集团进行财务分析,辅助集团高层进行战略决策,以实现集团收益最大化和风险可控的双重目标。

2 财务集成管理的实施应用

笔者结合自身集团企业财务工作的实践经验,对财务核成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尝试地阐述依据企业管理的财务主体而异的三种实施应用。

2.1 资金集中

资金一般被视为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资金集中管理是实行财务集成管理的一种重要实施路径,而整个集团的资金就是资金集中管理的核心主体。

2.1.1 设立会计机构或会计岗位

资金集中管理一般需要在集团总部设立“资金结算中心”。但其不直接干预下属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只是借助于统一的资金集中平台参与集团各成员企业资金运营。条件不成熟的集团企业可暂不设立单独的结算中心,只在集团总部设置资金结算岗位并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

2.1.2 对应的标准和信息技术

资金集中管理的标准化工作主要是建立并健全相关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流程如资金审核制度、业务审批权限、资金结算制度等。

而信息技术除了必要的软硬件外还需要资金管理系统、与银行之间相连的银企互连系统等信息系统。

2.1.3 对应的管理模式

资金集中不单单是统收统支,而是各成员公司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把资金余额归集到集团企业结算中心账户,在集团总部形成“资金池”后进行三个“统一”管理,即统一集中、统一结算、统一借贷,促进集团资金的科学合理安排和高效运转。

2.1.4 预期达到的目标

第一,加强对资金的管控力度,降低资金使用风险。集团总部及时归集各公司营运资金,准确全局地监控整体资金状况,防范了资金违规行为,降低了资金风险;灵活地把握集团资金的运作和融资布署,为集团扩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投资等重大决策提供依据,降低了集团的经营风险。

第二,加强对资金的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团总部 “资金池”缩短了收入资金归集时间,减少了资金周转环节;减少了各公司闲置和分散的资金,降低了资金不必要的沉淀和短缺;增强了内部资金的相互调剂,降低了资金的浪费与机会成本;提高了资金利用的灵活性,提升了资金利用率,发挥了资金最大效益。

第三,加强对资金的信贷能力,节约资金使用成本。资金集中使集团整体盘活资金存量,改变存贷双高的现象,统一融资集中管理,可降低集团的资金使用成本;资金集中扩大了资金的规模效益,与银行间博弈中可以取得更大的优势地位,提高集团公司整体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获取更优惠的融资政策。

2.2 核算集中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石,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信息来源。集中核算是实行财务集成管理的一种重要实施路径,而整个集团的会计核算就是核算集中的核心主体。

2.2.1 设立会计机构或会计岗位

核算集中需要在集团总部设立“会计核算中心”,即借助于统一的财务信息平台建立一个标准统一、核算规范、数据一体、报表自动的核算中心,通过对集团各成员企业财务数据的实时跟踪,实现集团财务核算工作的集中管理和监控。条件不成熟的集团企业可暂不设立单独的会计核算中心,但需要在各成员企业中设置相应的会计核算岗位并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

2.2.2 对应的标准和信息技术

集团首先需要统一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科目体系、财务核算基础、财务核算制度、财务核算流程等等制度标准;其次除了标准的软硬件外还需要核算账务处理、报表生成、固定资产管理、应收应付管理等信息平台的运用。

2.2.3 对应的管理模式

集团化核算集中管理将整个集团各成员公司纳入统一的会计核算中心进行核算,运用会计信息系统严格按照集团统一标准进行核算,能够使得所有资料数据按权限得到共享,保障了集团会计核算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可比性。

2.2.4 预期达到的目标

第一,核算集中需要解决了组织机构职能管理模式下会计信息滞后的现象,不必下属单位账务处理后经过组织程序上报,可以“一站式”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使集团的各项决策更具时效性。

第二,在强大的网络平台支撑下财务信息通过“实时”快速反馈至集团总部服务器中,使各成员公司会计核算过程透明化,追溯到业务发生时的最原始单据,减少信息处理环节,实现信息对称共享,有效防止粉饰会计信息的行为产生;而且规范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等制度使会计核算规范准确,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

第三,制定统一的基础设置规范、统一的财务核算体系、统一的财务报表体系等,从而把集团各个单位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消灭信息的异同和孤立,使得财务数据的上报数据具备了可比性。endprint

第四,集中核算能够做到集团核算数据及时、信息真实、报表统一,可以快速敏锐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集团企业的管理与核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进一步财务管理集中创造有利条件。

2.3 财务集中

财务集中是企业进行会计活动的最终目的。财务集中管理是企业财务集成管理的最高管理模式,而管理主体就是集中的财务管理。

2.3.1 设立会计机构或会计岗位

财务集中,即指在财务管理上实现全集团的集中管理,在集团总部设置财务管理中心,统一对整个集团结合业务管理对资产情况、经营情况、投筹资情况、股利分配等财务状况进行财务分析及监管,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3.2 对应的标准和信息技术

财务集中标准化工作主要是建立并健全相应财务管理制度,如全面预算制度、业绩考核制度等。另外,需要全面预算系统、财务预警系统、业绩考核系统、财务分析决策系统等为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信息技术保障。

2.3.3 对应的管理模式

财务集中是以集团财务管理为核心,通过一定的技术实现方式将集团总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融为一体,收集有关集团财务的全面信息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业绩考绩评价、财务决策分析等具体管理手段进行集团财务管理。

2.3.4 预期达到的目标

第一,运用财务集中管理可以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集团预算和实际情况,使集团公司能全面掌握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偏差和目标而及时调整经营活动,以提升集团整体管理水平。

第二,集团可通过财务集中管理对整体战略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各成员企业经营目标,量化规范集团总部对成员公司责权利的安排;而动力和约束机制促使每一个责任主体向整体战略目标努力,并通过严密的预警指标系统,又保证整体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

第三,集团高层可通过财务决策分析系统等信息技术及时了解、判断和评估集团的经营情况,经过科学分析专注于关键业务、有问题的业务以及这些业务的变化趋势上,以确保决策质量。

3 结 语

集团企业财务集成模式,即将整个集团作为一盘棋,根据目标不同在集团总部设置整个集团的不同管理主体。在实践中,企业集团不但需要考虑集团自身管理幅度和管理需求,还需要考虑网络环境、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功能支持度等因素。所以企业集团在实施财务集成模式时可对以上三种应用采取自由组合、也可循序渐进,逐步构建一种量身定造的财务集成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在资金上,将整合集团资金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资金,调剂资源;在核算上,将统一集团会计核算,更快速、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优化管理;在战略上,将增强企业财务管理,增加预算和绩效管理,提高对集团决策的支持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4.

[2]财政部企业司编.企业信息化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黄群.浅析企业集团实行财务集中核算的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143.

[4]李隆文.集团公司下的财务集中核算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3):98-99.

[5]郑益明.浅谈中石化会计核算新模式[J].投资与合作,2012(11):40.

[6]杨育龙.谈企业集团会计一级集中核算体系的构建和实施[J].会计之友,2011(2):116-117.

[7]解红梅.集中核算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强化策略初探[J].中国经贸,2012(22):151-152.

[8]赵艳华.财务集中核算在中石化集团的应用及效果[J].时代金融,2011(7):17-18.

[9] 陈海永.企业管理工作中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意义及措施[J].中国商贸,2012(30):78-79.

[收稿日期]2014-12-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