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比德于玉
2015-03-17王亮
王亮
它原本只是一颗顽石,最初与人类相遇时,人们只惊羡于它的色泽与温润的触感。几千年来,它不知惊艳了多少双眼睛,温暖了多少双手。在人们的观赏、把玩中,它将其独特的德行沁入了人们的内心。它走过漫长的旅程,一直被人视若珍宝,但或许它想告诉人们的一如它未被雕琢前的那样质朴。玉,有德蕴其中,君子自比之。
爱玉,是中华民族一贯的传统。自古以来,玉深受历代统治者和各阶层民众的钟爱。这种执著甚至痴迷的爱历经八千年风雨变迁而始终不改。但经历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以后,中国人爱玉的侧重点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的眼光集中在玉的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上,古人则对玉的文化内涵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古代,“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代的君子之所以一定要佩玉,是因为玉不仅是大自然的精华,还具备君子一般的品德,所以古语有云:“君子比德于玉焉。”德这东西太抽象,不好表现也无法描述。但是玉可以。玉有石的坚实,石无玉的通透;玉有石的刚劲,石无玉的温润;玉有石的质地,石无玉的细腻。玉的物质属性恰好和古人所推崇的德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以玉比德成为可能。佩戴、把玩,时时看得见、摸得着,便于随时随地躬省自身。
那么,玉到底有哪些品德呢?
管仲第一个总结玉德
在春秋时期以前,人们对玉的认识基本上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从春秋时期开始,古人对玉的认识逐渐走向理性,玉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上第一个对玉德进行系统论述的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管仲是治国奇才,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著有《管子》一书。在《管子》中,他首次对玉德进行赞美,指出玉有九德。
管仲说,玉所以贵重,是因为它表现出九种品德,温润而有光泽,是它的“仁”;清澈而有纹理,是它的“知”;坚硬不屈,是它的“义”;棱角分明而不伤人,是它的“行”;鲜明而无污垢,是它的“洁”;可折而不可屈,是它的“勇”;缺点和优点都表现出来,是它的“精”,华美的光泽相互渗透而不互相侵犯,是它的“容”;敲击起来,其声音清扬远闻、纯而不乱,是它的“辞”。所以君主把玉看得很贵重,把玉收藏起来作为宝贝,把玉剖开,制作成信物、吉祥物,以充分体现玉的九种品德。
玉与儒家思想结缘
孔子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在管仲去世一百多年后,对玉德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并在美玉上刻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认为玉的品德就是君子的品德,表现为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个方面。
可能是担心管仲和孔子总结的玉德太多太复杂,一般人难以理解,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德作了简化。按他的解释,玉有五德:温润是仁,通过表面的纹理可以知道里面的结构是义,声音悠扬远闻是智可折不可屈是勇,锐利而不伤人是洁。
时至今日,以玉德自省之人少之又少,反倒是做玉石生意的人常将“君子比德于玉焉”挂在口头作为售卖的噱头,不能不让人汗颜。
品性如玉,方能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经得起人生辉煌时的顺风顺水,也挺得住潮落时的寂寞悲凉。高潮时举止言行决不颐指气使、飞扬跋扈,懂得与人为善、平和待人的处世方式;潮落时则又能如一块璞玉,尽管尘土蒙住了光泽,内里依旧晶莹剔透,并于再次出世时焕发出淡定后的温润光泽,如莲花吐芳,幽然无形,绵延不绝。这样一种玉的人格特质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所推崇的并为之不断修炼自身以期接近或达到的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