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眠中的“惯性定律”

2015-03-17杜寒雨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年3期
关键词:脑干节律闹钟

杜寒雨

现代人尤其是学生经常晚睡,所以到了早上常常没等到自然醒,便要被迫匆匆起床了。而且,刚刚起床后,人们总是不愿意说话,甚至有人脾气还会很暴躁,一个小时内都不愿意理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是“睡眠惯性”在作怪。睡眠惯性又称睡眠惰性,指的就是起床后不愿理人的迷迷糊糊状态。实际上,睡眠惯性不仅使得人睡醒后情绪不佳,还会影响人的认知和感觉能力,使人的行为发生紊乱。

物理学定律告诉我们,质量越大,身体的惯性就会越大。而对于睡眠惯性来讲,则是醒得越猛,惯性就越大。尽管有时我们感觉醒得挺快,但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有的人觉得自己起床40分钟后就会完全清醒,但实际上他们的认知能力要在好几个小时之后才会恢复。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人脑从睡眠模式到清醒模式,有一個循序渐进的过程。负责处理基础生理功能的是脑干。虽然脑干中的觉醒中枢可以瞬间被激活,但是我们大脑皮层区域,尤其是参与决策并对行为进行控制的前额叶皮层,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成功启动。

那么,醒来后做点事情,比方说吃个早餐、冲个澡、打开室内所有的灯,这些事情能不能把自己从睡眠惯性中唤醒呢?还是没用。即使做这些事情,也无法改变一个人处于睡眠惯性中的状态。

谁都知道,自然醒是醒来的最好状态。但是,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生物学家将自然醒的时间与被迫醒的时间差称作“社交时差”。科学家发现,社交时差长短与睡觉时间长短没关系,而与什么时间睡觉息息相关——只要没在最适合身体休息的时间睡觉,便会产生社交时差。根据一项对65000人的跟踪调查结果,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都有严重的社交时差,他们的时差长达2个多小时。而其余的人虽然社交时差比前者少,但也有1个小时。社交时差的存在会引发很多健康问题。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都会因睡眠不足而找上你。

那么,睡眠惯性能消除吗?

好消息是,能!这是与运动惯性截然不同的地方。方法也非常简单,让身体跟着自然光的节律走。研究发现,在野外露营的人,他们在缺少人工光源和闹钟的情况下,变得更容易入睡,也更容易起床,而且,他们的睡眠惯性明显降低,比过去以其他方式醒来的状态清醒得多。

晚上早点睡觉,早上正常醒来,不靠闹钟,靠生物节律,这才是我们赐予身体的最好礼物。虽然平时这很难实现,但至少在周末,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一下吧。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猜你喜欢

脑干节律闹钟
多彩创意闹钟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天然闹钟
小闹钟的提醒
能帮我设个闹钟不等四则
蚬木扦插苗人工幼林生长节律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慢性给予GHRP-6对小鼠跑轮运动日节律的影响
模拟微重力对NIH3T3细胞近日节律基因的影响
原发性脑干出血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