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规模化蕉园不同喷药方式工作效率和成本分析

2015-03-17迟志广余赟方昭张江周李宝深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5年4期

迟志广 余赟 方昭 张江周 李宝深

摘 要:广西蕉园根据规模不同,适宜采用不同的喷药方式。对于面积集中且较大(大于70 hm2)的蕉园,建议采用管道式打药系统喷药;对于面积小于30 hm2的小蕉园,适宜采用车载式和推车式打药机喷药;对于面积在30~70 hm2的中等蕉园,可根据自身情况考虑喷药方式,若地势适于铺设管道,可采用管道式喷药系统,如蕉园配有后推车、拖拉机等车辆,则采用车载式喷药更能充分利用设备。

关键词:规模化蕉园 喷药方式 工作效率和成本

香蕉为大型草本植物,本身易受病虫害危害,每年3月份开始,香蕉逐渐进入病虫害高发期,喷药便成为蕉园生产的首要工作。目前,随着广西蕉园经营模式的不断发展,蕉园喷药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从2009年开始,种植面积超过70 hm2的香蕉大基地在广西蕉区成为主流。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广西蕉园总面积超过12万 hm2,面积超过70 hm2的大基地所占比例超过两成。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喷药设备从单人操作的背负式打药机逐渐发展为覆盖面积不断增大的推车式喷药机和车载式喷药机,甚至是覆盖全园的管道式喷药系统。不同于小蕉园注重个人操作的精细化管理,大基地的生产模式要求人力与先进设备的完美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的效率。先进的设备成本更高,但雇工费用随之减少,使用简单的设备则需要更多的人工,因此权衡生产设备与雇工的总体费用是每个蕉园都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基地生产模式下几种主流的喷药方式所需的设备与人工成本,为大基地规模化喷药操作提供生产建议。

1 几种主要的喷药方式

1.1 背负式喷药机喷药

背负式喷药机是最常见的喷药方式,广泛应用于散户、小蕉园的喷药操作,也应用于大基地香蕉护蕾期分批次、零散植株的喷药操作。但由于喷药效率低,耗费人工大,不适用于大基地植保期的全园喷药操作。

1.2 推车式喷药机喷药

推车式喷药机由推车架、配药桶、泵机、出药管等几部分组成,组装方便,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改装。机身轻便灵活,可随时调节压力,适应各种复杂地形。配药桶容量较小,约为0.15 t左右,大面积喷药操作时需反复配药。市场价格约为2000~5000元。

1.3 车载式喷药机喷药

车载式喷药机与推车式喷药机极为相似,不同点在于将推车改进为拖拉机或后推车,每车最多装备2台泵机,配药桶容量扩大为1 t左右,机动能力大幅提高,但车辆费用较高。

1.4 管道式喷药系统喷药

管道式喷药系统与目前蕉园普遍使用的水肥一体化系统类似,由泵房、配药池、管路系统组成。泵房根据蕉园面积装备多台泵机提供压力。配药池通常为容量8~10 t的水泥池,负责配制溶解农药。管路系统遍布整个蕉园,将配药池中的农药输送到田间地头,地头设出药阀门,与喷药枪连接后即可喷药。管道式喷药系统前期设备投入成本高,管路系统残存药量较大,但可极大地节省人工成本,提高喷药效率。

2 不同喷药方式工作效率分析

以67 hm2的蕉园为例进行效率分析。广西规模蕉园的典型模式为“场长—管理员—承包户”的管理模式,每户承包户(夫妻2人)管理面积为4~4.7 hm2,全园约有16户承包户,每4户由一个管理员管理,场长负责全场工作安排。喷药时,管理员负责配药,承包户一人负责拖动喷药管,一人持喷枪喷药。经计算,2.35 MPa的正常工作压力下,喷枪流量约为0.5 t/h,每株香蕉平均喷药耗时8 s,每株香蕉平均消耗农药1 kg,种植密度125株/667 m2,需药量125 kg/667 m2。泵机通常有2条出药管,可同时带动2杆喷枪,故推车式喷药机可2条喷枪同时工作,车载式喷药机可4杆喷枪同时工作,管道式喷药机不受出药口限制,但在额定工作压力和流量下,一般每个泵机可带动4杆喷枪同时工作。3种喷药方式的效率对比见表1。

从表1可知,单机喷药效率管道式喷药系统最高,且配药次数最少。反复配药是影响喷药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推车式喷药全场总计配药次数高达834次,极度考验配药人员的耐心和细心。另外,推车式喷药与车载式喷药在配药时必须停机,使喷药的工人在地头等候,严重浪费了人工,而管道式喷药可通过修建二级池解决这一问题。推车式和车载式喷药机每台机都需要一个固定人员来负责配药工作,而管道式喷药系统只需一个人就可以负责全场的配药工作,也节省了大量人工。

3 成本核算

根据广西金穗农业集团蕉园生产现状,3种不同喷药方式所需的设备有差异:推车式需泵4台;车载式需后推车2辆+吨桶2个+泵4台;管道式需泵4台+管道25 km+配药池2个,管道式还因管道铺设方式不同分为地下管道式和地表管道式。结合后期使用状况,对不同喷药方式的成本进行了核算,详见表2。可以看出,在67 hm2蕉园中,综合衡量设备与人工成本,使用地下管道式喷药系统的单年成本最低,其次为车载式喷药,推车式喷药成本最高。另外,使用管道式喷药系统最大的优点在于全场单轮喷药时间最少,仅需2~3 d即可完成,这对于处于雨季(6~11月)时期的广西蕉园来说尤为重要。雨季时期,广西地区平均每3 d就会有一场降雨,雨天无法喷药,如果因下雨而中断喷药,会使全场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短时间内完成全场喷药工作非常重要,是保证药效的前提。而推车式与车载式喷药都需要较长的周期来完成一轮喷药工作,在雨季很难找到超过一周的晴天来进行喷药,并且,在蕉园的现蕾高峰期,喷药工作用时太长会严重影响到护蕾工作的开展,降低整个蕉园的生产进度。

4 结论与建议

对于面积集中且较大(大于67 hm2)的蕉园,不适合全部采用推车式喷药机或车载式喷药机喷药。建议在蕉园主区铺设PPR管道,采用管道式喷药系统喷药,边缘地块或地形复杂不易铺设管道的地块,可以采用车载式或推车式喷药机特殊管理。

对于面积小于30 hm2的小蕉园,可以不必铺设管道式喷药系统喷药,车载式和推车式喷药机既可以满足蕉园的喷药需求,也降低了设备成本。

对于面积在30~70 hm2的中等蕉园,可根据自身情况考虑喷药方式,若地势适于铺设管道,可采用管道式喷药系统,如蕉园配有后推车、拖拉机等车辆,则采用车载式喷药更能充分利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