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过程管理的毕业实习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2015-03-17温卫敏陈桂林赵生慧
温卫敏,陈桂林,赵生慧
面向过程管理的毕业实习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温卫敏,陈桂林,赵生慧
摘要:为保障毕业实习的质量,在分析影响毕业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面向过程管理的毕业实习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其管理体系下的毕业实习评价机制,并以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为例实践证明了其效果明显,有力保障了毕业实习的质量。
关键词:毕业实习;过程管理;质量
毕业实习是学生就业前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应用中技术问题的一场角色转换体验,是获取工作技能和经验,塑造创新意识的实践教学途径。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1],毕业实习作为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如何保障毕业实习的质量,不断发掘毕业实习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已成实践教学管理重要的议题之一。
本文针对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引入了ISO9000:2000基于过程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2],在分析了影响毕业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面向过程管理的毕业实习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其管理体系下的毕业实习评价机制,通过近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的实践证明,其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效果明显,有力保障了毕业实习的质量。
1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
目前,计算机专业大多数学生在大学第五个学期开始确定其学习方向,不同的学习方向,对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同样会影响到毕业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实习内容。毕业实习的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实际运用,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在生产实践中检验对方向的专业知识把握程度,使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质量的因素较多,总的来看,其主要因素包括主体因素、场所因素、社会因素和信息因素等,不失一般性,四大因素虽有不同但又相互作用,互为一体[3],其关系如图1-1所示。
1.1 毕业实习的主体因素
毕业实习涉及的实体对象较广,其主体主要包括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其中学校是毕业实习方案的制定者、实习计划的实施者,质量监控和保证的监督者,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实习,由所在学院根据学校毕业实习相关规定,制定符合计算机专业的实习计划,指导老师有学院和用人单位共同负责,学校层面可对其实习过程监督、实习结果和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并反馈学院层面得到积极响应,不断完善和提高实习质量。其主要因子在学校是否制定了较完善的毕业实习各项规章和制定,是否建立了较完善的毕业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指导老师是否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否把握本专业先进技术发展动态,熟悉市场应用规律,引导行业发展方向。
学生是毕业实习的核心对象,是学校培养塑造的作品,是未来专业应用和行业发展的生力军,其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对问题的独立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影响其毕业实习的质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方向较多,学习侧重点不同(如软件方向、嵌入式方向、网络方向、计算机图形方向等)实习安排时不能一刀切,否则,会因为专业基础不同,不能对口实习。另外,本专业的学生为工科,男生较多,个性化易凸显,不善于交流,实习时个人角色转变较慢,对自己放松要求,这些将影响其毕业实习目标的实现。而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员工期望值较高,希望他们能尽快进入职场角色,熟悉本职业务,经验丰富,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1.2 毕业实习的场所因素
实习基地是毕业实习的重要场所,实习基地无论校内的还是校外的,都应该具备毕业实习所需要的必要软硬环境,能满足完成实习任务的基本要求和有经验教师指导,能提供学生住宿、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条件。实习基地对毕业实习的学生更为重要,不仅可以将已有的知识应用于设计和开发,完成企业的项目,还可以以此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一般和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密切,学生实习任务以企业的具体项目为驱动,计算机专业实习的企业大都是信息产业(如计算机、通信、IT、软件、消费电子、集成电路、互联网等),企业往往因技术保密或商业竞争等原因,只注重实习学生岗位工作,淡化了业务的指导和技术的传授,从而降低了学生通过毕业实习获得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可能性。
1.3 毕业实习的社会因素
毕业实习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对未来职场的定位,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对而言,社会环境同样影响实习期间的学生,学生在实习过程就要踏入社会,但还是学生,社会不良风气同样冲击实习学生脆弱的底线,如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社会上部分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职业道德概念模糊,责任心差,房价不可思议的飙升,种种炫富等易使学生产生心理不平衡,或心理落差,导致学生不能坚定毕业实习的目标和就业的信心,或回避就业,或沉溺于网络游戏。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可提高毕业实习的效果,但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具备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品质,坚定梦想,传递正能量。
1.4 毕业实习的信息因素
信息沟通贯穿整个毕业实习过程,从毕业实习动员,安全教育,实习基地选择和安排,实习实施、任务下达、过程监控到成果反馈,实习主体间都需要的信息交流,因此,毕业实习过程中保持信息沟通的畅通非常重要。学院要与实习基地保持信息畅通,指导老师要与学院及实习基地保持信息畅通,学生要与指导老师及同学保持信息畅通等。建立毕业实习信息交流平台确保各实体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无障碍,是提高毕业实习必不可少的因素。
毕业实习牵涉了各个主体间的诉求,只有处理好各个诉求的关系,利用毕业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4],解决影响毕业实习质量的各因素矛盾,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力因素,才能保障毕业实习的质量。
图1 影响毕业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关系图
2面向过程管理的毕业实习质量保障管理体系
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将毕业实习作为一个系统,按照企业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标准,管理和控制毕业实习整个体系,其输入为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输出为具备专业素养[5],掌握专业技能,胜任岗位要求,富有创新意识,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为达到输出要求,在中间系统处理(实习过程)必须加强质量管控,细化工作环节,明确阶段任务,完善管理制度、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保障信息畅通和有效反馈,确保实施有效。过程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符合实习过程管理的要求,将毕业实习过程划分为四个有序的阶段,各阶段首尾衔接,互为条件,形成闭合的PDCA循环系统,其结构图如2-1所示。
图2 面向过程管理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质量保障管理体系结构图
2.1 计划与组织
毕业实习工作开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校级、院级关于毕业实习的各项制度建设和实习指导意见;实习基地的建设;指导老师的选拔和培养;实习岗位的设置;实习模式的选择,学生实习前的各项教育,专业实习计划等。涉及实体对象主要有学校、学院、指导老师、学生和实习单位。为保障个实体对象的信息交流畅通,建立基于Web的毕业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实习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平台可提供实习基地基本信息(实习基地的数量、地址、功能、岗位职能和数量,设备与环境、适合专业方向等);指导老师基本信息(专业、职称、研究方向,指导人数等),毕业实习学生基本信息(人数、专业方向,可选的实习模式等),学生可在线选择实习基地、岗位和指导老师,并在线完成实习前的各项教育(思想教育、职场礼仪、安全教育、角色转换)。根据信息平台的各种数据信息,编制毕业实习计划。
建立责权明确的三层架构毕业实习管理组织模式,第一层为学校层面,学校须重视毕业实习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注重毕业实习经费的投入,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毕业实习总体规划和规定,明确实习的目标和责任,制定较完善的毕业实习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其层主要负责毕业实习策略的制定,实习质量管控与考评;第二层为学院和实习基地层面,学院积极与地方对口的用人单位联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出发点,探索毕业实习基地建设新方案,依据互惠合作,实现双赢的根本原则,不断深化合作,建立以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联合培养人才合作模式,负责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第三层为指导老师和学生,学生是毕业实习的受益对象,实习的过程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指导老师一般有学院和实习基地共同担任,负责毕业实习具体实施、过程指导、考勤、质量监控、信息发布和反馈、参与考核和质量评价等。
2.2 实施与管理
毕业实习的实施和管理关系到实习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是毕业实习过程管理的重要部分。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做好毕业实习动员工作,强化学生对毕业实习的认识,明确实习的目标和意义,加强思想教育,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氛围,加强自我修养,塑造职业道德和品质,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②指导老师应严格执行毕业实习计划,根据实习大纲完成各项实习任务,认真组织学生理会岗位要求和项目计划,严格实习各个步骤和环节,做好实习记录和指导记录,发现实习过程的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对学生实习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规范个人行为习惯,注重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信息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困难,加强质量监控力度,确保实习过程老师指导的实时性,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实习过程材料的真实性;③学院和实习基地要保障实习经费的投入和合理使用,不断改善实习环境,更新设备,对实习过程跟踪监管,确保实习计划的有效实施,做好实习材料的归纳、分析、总结和反馈,及时完善实习计划,更新信息平台内容,提供在线支持和服务。
2.3 过程监控与反馈
毕业实习的过程监控与反馈主要完成对各个实习环节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控,分析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原因,探索解决的方案,及时反馈结果,完善毕业实习下一循环的各环节。建立社会与学校、学院与实习基地、指导老师、学生四维一体的毕业实习过程监控和反馈体系,如图2-2所示,确保了毕业实习的质量。引入社会(或第三方机构)参与毕业实习质量的监控和反馈,有利于提高办学的透明度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同时鞭策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加快学校办学能力的提高,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综合素质较高、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门性特色人才。
图3 四位一体的毕业实习过程监控与反馈体系
2.4 过程优化与改进
通过对毕业实习过程各个环节的监控和反馈,针对毕业实习过程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并在下一年度毕业实习中实施,改进实习计划和管理模式。优化各实体对象间的关系,尽可能满足实体对象的主要关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优化和改进应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不断改进毕业实习管理模式;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基础,努力促进校企合作背景下实习基地建设;以毕业实习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平台,建立学校、实
习单位(基地)、指导老师和学生的信息交流反馈体系;以人性化、易操作、好实施、重过程、保质量为原则,大胆尝试毕业实习管理模式和考评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毕业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
3面向过程管理的毕业实习质量评价
毕业实习质量评价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毕业实习计划、方案设计、过程实施、实习材料、实习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价[6],并引入社会(或第三方)评价因素,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毕业实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找出毕业实习过程中优缺点,将优点发扬光大,缺点或不足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并实施再验证,也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通过对毕业实习质量的评价,特别是社会(第三方)评价和反馈,有利于促进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重视,增加实习投入,加大对毕业实习的监管,从而提高毕业实习的质量。
一个公平、合理的毕业实习评价体系主要考虑到社会(或第三方)、学校、学院、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和学生等实体对象评价的标准、评价指标选择、考核项选择和权重。并利用毕业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毕业实习的在线评价。由于不同专业、不同实体对象其评价考核项有所不同,须设计适合各个实体对象的质量评价表。本文以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质量评价表(社会或第三方用表)为例,如表3-1所示。
表1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质量评价表(社会或第三方用表) 部分内容
4实施效果
以滁州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为例。其专业所在学院通过加强毕业实习的过程管理,建立了毕业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平衡了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的各项因素,建立面向过程管理的毕业实习质量保障管理体系,建立了毕业实习院长负责制,在学校毕业实习相关制度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管理规范》,《毕业实习学生守则》,《毕业实习质量保障体系》,《毕业实习质量监控规程》,《毕业实习信息反馈流程及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成立了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小组。近年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先后建立10多个综合性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有中国三大信息通信公司(电信、移动、联通)、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Oracle教育中心等,先后获批省级示范实验中心一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一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一个,信息网络实践教学基地一个。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逐年上升,其选题做到与实践生产相结合,以企业项目或学校科研项目为课题,真题真做,通过毕业实习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在学校实践教学质量评比中,连续多年其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名列前茅。历届毕业生受到IT企事业单位的青睐,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并在工作中迅速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或负责人。面向过程管理的毕业实习质量保障管理体系的实施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5结束语
毕业实习工作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实习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态度。为提高毕业实习的质量,从影响毕业实习质量的各因素出发,建立面向过程管理的毕业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了毕业实习计划、实施、结果等过程的监管和控制,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解决了各个环节信息沟通障碍,有效地保障了毕业生实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N].中国教育报,2010-7-30.
[2]赵树果,魏英立. 基于 PDCA 循环的毕业设计 (论文) 过程管理及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 (6): 45-47.
[3]李红梅,卢苇,陈旭东,邢薇薇.毕业实习与设计过程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167-171.
[4]陈幼明, 王立群.计算机专业分散式毕业实习过程控制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145-146.
[5]安振武. 独立学院毕业实习过程管理的应用研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77-78.
[6]邬燕,周国忠.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3):29-30.
责任编辑:刘海涛
有的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认为继续固守门户之见,依靠“自下而上”、“单打独斗”的方式开展野外实习新模式探索,很难从体制和机制上根本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顽固问题。在新形式下,迫切需要在教育部和国家基金委支持下,地学类各专业把建立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纳入议事日程。通过自上而下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整合全国各片区相关高校的地学优势资源,共同推动综合自然对野外实习朝规范性、开放性、创新性方向发展,使之成为培养合格的地学工作者和高素质创新型地学人才的重要突破口。
收稿日期:2014-11-02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2jyxm525)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3jyxm232);滁州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3jyz003)滁州学院校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3jyy005)
作者简介:温卫敏,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师;陈桂林,赵生慧,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5)02-0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