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魅力与学术尊严中的哲学人生
——刘同舫教授学术访谈录
2015-03-17刘同舫于尚艳
刘同舫, 于尚艳
·名家访谈·
精神魅力与学术尊严中的哲学人生
——刘同舫教授学术访谈录
刘同舫, 于尚艳
刘同舫,1966年生于湖北省天门市。1983—1987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1996年于华中师范大学攻读全日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并获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受聘于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后与政法系合并为政法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担任助教,1998年、2004年、2008年先后晋升为讲师、副教授和教授。2007—2010年于华中科技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并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带头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目前,兼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广东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理事、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常务副主任等社会职务,被国内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2014年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入选中央九部委联合选拔的“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顾军人才”;2009年入选广东省委宣传部思想战线“十百千工程”优秀人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及其中国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实践问题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近年来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34篇;独撰学术专著、主编教材7部;主持国家级、部省级课题10项,优秀等级结题5项、免于鉴定2项;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部省级以上奖励9项;指导学生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2项,指导学生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
多年来,刘同舫教授潜心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其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等问题的深度探讨已以专著、论文、学术访谈和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呈现于学界,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刘教授的学术核心观点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其专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类解放境界》(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和《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论文《启蒙理性及现代性: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载《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被《新华文摘》2012年第2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5期主体转载、《光明日报》理论版2012年10月9日论点摘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中国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被《新华文摘》2010年第24期主体转载)、《人类解放的进程与社会形态的嬗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6期主体转载、《光明日报》理论版2008年6月10日论点摘登)等作品中。
本刊此次对刘教授的采访,不仅着重于全面了解刘教授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多维度思考,尤其关注他对人类解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深入探讨,与此同时,还特别呈现了刘教授严谨的治学特点及独特的育人方式,以期为年轻学者在学人品格、学术态度、为师之道等方面提供借鉴,带来裨益。
一、学术主题:哲学视野的转向与人类解放理论的探讨
于(尚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刘教授您好,很高兴有机会采访您。近年来您的学术成果接连不断,引起了不少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我们注意到,在您的研究领域中可以找到一个核心关键词——人类解放,这与您在初期的学术研究中倾向于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探讨现实问题是否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关联?
刘(同舫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我学术研究发展的全过程看,研究视角整体有一个由具体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的总体变化过程,这与不同时期现实生活给予我对哲学和人生的思考有着一定的联系。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上看,对具体、微观问题的研究是重要的,它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度探讨;对抽象、宏观问题的研究则具有更为广泛的学科影响力,它凸显问题研究的广度和高度。应该说,同一主题不同维度的研究对一个学者的学术生涯来说,可以各自相对独立。但我认为,两者互为前提是基本的关系,无论是宏观的大课题还是微观的小课题,我都力图能够求真务实,大题小做、小题深做。
我个人从事学术事业的初期,恰逢网络科技开始迅猛发展,我意识到,技术充斥构建的不仅是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着问题的矛盾世界。面对这种现实境遇,我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在部门哲学和分支哲学上,倾向于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来思考网络科技时代所应当引起关注的重大问题,将视角与哲学世界观的基本要素结合起来探索技术哲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例如,着眼网络问题思考网络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以矫正在网络社会中可能存在的网络堕落现象;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现实生存性质进行思考,揭示科学技术活动在本质上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强调在历史的视野下辩证地把握理性和非理性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张力问题;对技术的本性进行思考,认识到技术的工具性实质上是人性与物性的统一,但两者之间不同程度的彰显而导致的失衡,是造成技术化过程中种种危机和困境的原因所在;思考现实的人的生存方式问题,将技术的边界和人的底线结合起来探讨,寻找克服技术的非人性效应的可能出路。由此,我开始揭示技术与政治的双向互动关系,尝试提出诗意化对待自然以及构建生态社会政治。同时,引进和深度评析了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芬伯格的技术政治学观点,探索技术的民主化转化,即如何将技术从承载维护资本主义统治阶层特权地位的特定价值转化成为支撑维护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利益的人文价值;提出对技术民主转化的深度评析关键在于技术转化的微政治学,而责任文化是技术的民主化转化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由现实科技的发展问题辐射出对技术与生存的哲学思考,在提出现实困境的同时挖掘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我早期对人以及社会现实的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径路,相关观点的阐述主要呈现在我学术研究初期的论文成果之中,如《技术的理性与非理性——关于技术合理性的思考》《技术发展的非人性效应及其克服》《技术与政治的双向互动》《激进民主的理性重建与技术转化的微政治学——芬伯格的技术政治学评析》《怨恨的滋生和技术合理性秩序的建构》《怨恨对技术合理性的反叛》,等等。
于:您的研究转向让不少学者耳目一新,您转向后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文本不同维度的解读、整体性理解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的视野以及跨学科应用问题的探索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刘:重大的时代问题引导了我的学术转向,以致在研究的视野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技术的辐射性视角转向对人类发展的宏观方向,注重对具有学科意义的学科整体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及跨学科探索,从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两个维度来研究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主要包含三大板块的内容。
一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研究。通过重读经典文本,我以结构化、规范化的手法厘清了马克思对人类解放必然性论证的逻辑叙述与历史叙述;探讨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与社会形态理论之间的内在关联;阐释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源泉、演进逻辑、多重维度的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张力,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后续效应、理论延伸、现实追问等;分析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展现了马克思认识人类社会的根本方法、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路径和社会形态嬗变的根本目的。我以为,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人类解放的意义,创建现实性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对深度透视相关现实问题、深化实践探索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这一领域的研究,较为集中地呈现于以下成果之中:专著《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类解放境界》;论文《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人类解放的进程与社会形态的嬗变》《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从显性到隐性的主奴辩证法——<精神现象学>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系注解》等。
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及其中国意义研究。我认为,构建现实性的马克思人类解放体系,不能局限于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耕耘,还应当将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本土意识与中国自身的本土问题结合起来,发掘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对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着重突破中国语境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细碎化的人物和文本的局部研究,从整体视角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从问题逻辑的角度切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和研究中面临的紧迫问题,结合国内学术界研究中的争论,把问题逻辑性地贯穿起来集中讨论,尤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和“为什么要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两大问题做出了回答;运用“家族相似”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性质、理论对象、理论特质、历史和逻辑边界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而是与正统马克思主义不同的另一种马克思主义解释框架,在这个意义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获得了开放性的哲学内涵。我的论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中国意义》尤其突出了这方面的思考与观点。
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问题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彰显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在实践中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应用研究,拉近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如把人置于马克思人类解放的视域中来讨论教育的技术化倾向、教育公正、教育目的等问题,有利于树立马克思“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观念;强调面对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变“被动回应”的消极态度为“主动挑战”的积极态度,在挑战当代社会思潮中,真正发挥作为普遍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基于此,在以马克思人类解放作为终极追求的前提下,我拓展性地尝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相结合,在《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人类解放视域中的教育价值合理性探析》《罗尔斯教育公正理论情结及方法论原则批判》《康德道德观及其对现实道德教育困境的开解》等论文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讨了教育公正、教育目的、心理学的技术主义倾向及其反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思潮的关系等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现实应用研究。
总体而言,我的思想是前后一致的,研究核心始终没有逃离“人”的问题。出于对世界性社会制度矛盾困境的焦虑及对人类命运、人类社会共同福祉的关切,“人”的问题的研究成为贯穿我学术研究始终的唯一主题,只是在不同的研究阶段,由于自身所积累的理论素材广度以及自我学识深度的不同而使得我所探索的视野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近年来,我将研究重心放在“人”的类群体上,即关于“一般人”“一切人”的解放与发展的哲学本体论追问,焦点越来越集中于更为宏观、宏大叙事的普遍性层面,与此同时,我逐渐将与人的生存相关的技术问题探讨由显性变成隐性而潜含于宏观层面的研究之中。可以说,我学术探索初期形成的基本观点构成了后来学术见解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验证。
二、现实交锋:研究价值与学术理想的碰撞
于:在现实话语中定位哲学,是关乎哲学研究的态度问题,不同的学者关注点有所不同。您将哲学的学术探讨落脚于“人”的问题,着眼于人类解放的问题上,您的这一哲学研究选题应该有您的考量标准和缘由,您是如何看待这个命题的意义和价值的?
刘:潜心学术研究二十余载,社会现实的迁移变换与身体力行的生活实践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理论对实践所蕴藏着的指导力量。我时常在想,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工作者,只有在开启巨大的理论思想资源、投注于“顶层设计”之中的同时,普适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与各个领域,才能在历史的境遇下真正引导社会的跨越式变革,才能最终实现人类本真意义上的解放。因此,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求理论的智慧火花,试图寻找这种指导力量与社会现实的连接点从而释放、超越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不断的积累和探索使我在马克思的理论魅力和人格魅力中找到了契合点。马克思毕生执着于人类解放的信仰与追求,他将解放全人类视为生命里全部的主题,这与当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在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宝藏中构建现实性人类解放的思想体系,与当前历史境遇下的人的现状与发展需求相结合,深入挖掘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对真正意义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当前,对马克思学说的深刻探究,关键在于把握人类解放思想的深层内涵,在新的环境下使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从隐性的思想变为显性的精神,成为推动当今社会发展的本质力量。
或许有的人会不解甚至误认为人类解放这个命题太遥远而与现实相脱节,实则不然。人类解放是所有人应当追求的终极目标,必须深刻认识人类解放的现实性,才能充分体会到人类解放的重大意义。为此,首先必须对人类解放有正确的解读,这里涉及“人类”和“解放”两个关键词。对人的理解包含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作为类的人等三个层面,我们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是在三个层面最后的层次上实现对自然限度的超越和社会关系的超越;解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强调人发展的超越性,“全面”突出人发展的丰富性。人类解放作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时也体现为一种运动过程,是目标和过程的有机统一。人类解放的过程性特征,必然要求将人类解放的目标分成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身阶段性的分目标,且阶段性目标与人类解放的总目标相一致并以其为指引。我们今天研究人类解放,就是要明确人类解放的总目标,设计出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发展目标以及通达目标的可能途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部署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中国梦”的努力实现,既是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发展任务,也是人类解放总目标之下的若干个分目标,它们与人类解放的方向一致,人类解放的实现有赖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目标的一步步推进、一步步完成。
可以说,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所完成的工作都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主题具有一致性。无论我们是在进行“顶层设计”的探讨还是摸着石头过河,都是人类解放一步一个脚印的尝试,都是为了实现人类解放最终目的的现实努力。显然,我们对人类解放主题的深入研究是有价值的,它不仅有理论的依据,而且有实践的意义。作为研究者,当前关注这个问题的落脚点应在探讨“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焦点上。我的学术研究正是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追问:在现实社会中,深入探讨理想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关系,探索如何将理想转化为现实,又通过现实实现达到理想。
于:人类解放及其信仰确实是个深远的永恒主题,需要我们一代代人一步步去完成和实现。我很好奇的是,您的学术理想是什么?您所理解的人类解放的实质内涵与您所执着追求的学术理想或人生课题是否有一定的联系?
刘:我想,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理想应当是通过学术研究,打造学术的精品之作、创世之作,以至于产生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我做学问应该谈不上有什么学术理想,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当然希望有可能做一些“改变世界”的工作,如果没有可能,也可以在与学界友人、与我的学生进行学术探讨中找到快乐。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曾经指出:“要对卡尔·马克思进行思考或写点什么,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有学术研究基本上都是不容易的,都是寂寞的。学术研究必须有一种执着精神,耐得住寂寞,要让“超越的心灵”在寂寞中提炼“隔离的智慧”(台湾哲学家殷海光语),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定位。我只是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希望能够影响我身边的人——我的学生、我的朋友以及与我一同信仰人类解放的人,以不同的方式为人类解放事业做点自己的贡献。
我曾经在我的专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类解放境界》中讨论过信仰的问题,我认为,信仰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价值,这种超越性的价值具备高于现实的意义,信仰的力量因来源于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向往所凝聚而成的向心力而变得难以比拟,由此,抓住了信仰力量的主心骨,便是掌握了改造世界强大的助推器。在这个信仰多元化的时代里,为广大民众创建有价值的追逐力量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作为信仰之源是人类自身发展最深层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变迁中历史进步的不竭动力,能够深入浅出地普适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岗位上的人们之中,为人们所理解和信奉,成为人们生活和实践的根本追求,那么,在历史发展中彰显马克思人类解放核心主题的庞大威力时,或许它将成为理想与现实最具有爆发力的契合点。人们将人类解放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和重大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就愈来愈接近真实解放的“边缘”。通过对现实状况和热点问题的关注,我回归学术,将人类解放这个重大课题的根源考究及其实现方式探索作为最重要且艰巨的任务。我想,当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共同追问愈加深刻时,相互碰撞的智慧火花或许能够在某一个范围之内获得现实的肯定和推进。而当学术的研究能够嵌入现实,对身边的人与事产生影响的时候,学术的魅力将也彰显得更加绚烂,这对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和动力。
三、问题意识:从现实和对话中发掘学术问题
于:从您的学术经历可以看出,“问题意识”贯穿于您学术研究的全过程,是您学术研究的关键。您在学术发展中一直强调“问题意识”,那么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应当如何理解?
刘:发掘问题意识,关涉到学术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学术界出现一种虚假繁荣的景象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研究缺乏思想的“时尚”,缺乏“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足而使学术研究贬值,殊不知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什么是问题意识?我以为,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是学者通过对深藏在客观事实与万千现象背后的矛盾及其复杂性的敏锐感知,从而产生解释或解决矛盾的自觉与体悟,它体现了学者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创造性,体现了学者在学与思之间构筑彼此相通的桥梁的细致性、深刻性。一个完整的问题意识大致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等若干环节。培养问题意识,首先必须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在一定的学识积累和生活历练之中,才易于发现问题。
获取知识,需要阅读,而阅读的关键在于把握继承和批判的关系。在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我认为要有接受、继承、借鉴的心态与精神。我特别强调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在研读学科经典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具有独树一帜地位的权威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引导性观点;关注本专业所属一级学科顶尖刊物的最新成果,如哲学一级学科中的《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杂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杂志,因为它们像镜子一样反映了学术发展动向,代表了该学科的最高研究水准。积极阅读,尤其精读与我们兴趣点相关的论文,有利于我们透视学术前沿,把握学者的研究状况,也有利于我们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凝练“问题意识”。在研读这些论文时,还要注意把握学者的问题意识、研究视角、结构框架、逻辑思维、写作方式以及语言措辞等,并分类做好笔记,以便深入学习、接受、继承、借鉴与消化。特别是对年轻的学者而言,首先应该尊重前贤,抱着学习的态度和精神对待其他学者及其学术成果。没有“我注六经”作基础,就不可能有“六经注我”。当然,这并不排斥对某些学术问题提出质疑,甚至批判。看书不能看什么信什么,不能成为“俘虏”,要提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要用批判的态度和怀疑的精神来表达坚定的学术信念,做到“和而不同”。获取知识、从事研究的过程最忌讳的就是跟随大众、随波逐流,学术成果能够有所突破往往总是建立在反流行之道而行之的基础上。只有经过深刻而有力的批判才有可能真正拥有充满学术思想的力量。但是,批判性思维不等于摆出一副横扫一切、推翻一切的姿态对待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没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与学术积累不能妄自得出结论。批判性思维的前提在于讲道理,通过讲道理才能认清是非观念,并提出有价值的思想。批判性思维的精髓在于自我批判,只有不断审视自我、反思自我,才能真正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不善于批判自我的人,其批判性思维是片面的。
于:问题时常潜伏在经典作家和学者的思维品质之中,有待于我们在研读批判中深入挖掘。实际上,产生问题和疑问较为容易,而产生有质量的问题并不容易,您认为有质量的“问题”从何而来、如何把握呢?
刘:学术研究始于问题,问题既来源于现实世界,也来源于对话探究。一方面,问题来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从对现实世界的关切中不断形成“问题意识”,尤其是“中国问题意识”,从社会发展的成就以及凸显的矛盾中凝练问题,经过体会、感悟、酝酿和探索来感知现实,最终形成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学术成果。要认真阅读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这部大“书”,在复杂而综合的现实世界中体会学问与现实之间的内在关联,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只在书房里进行思考,要在现实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理性批判中求得真知。李泽厚先生把他的思想叫作“吃饭的哲学”,就是强调做学问要接地气,在其美学、伦理学主张背后的现实关怀是十分明显的,这种为民生立言的哲学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现实世界的种种困惑常常“垂青”我们,只有在充满困惑而又不甘困惑中,深入现实,从现实中汲取理论素养,把现实中的重大问题提升为理论问题来思考,才能够显明问题的当代性,形成有价值、有生命力、贴近现实的高质量的理论文本,才能从现实世界中升华出智慧,介入或参与公共政策研究,发挥“思想库”作用。对于当代中国学人来说,它不仅要求我们能够传承“中学”和“西学”两个传统,而且需要我们在这两个传统之间的张力中去体会蕴含于当代中国实践经验中通往未来的新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不仅是对过去的解释,同时也参与着对未来的创造。
与此同时,问题还来源于对话,并在对话中得以生成和提升,在对话、思想碰撞与论辩中激活创意、磨砺思想之锋。学术对话是全方位的:可以与历史、现实对话;可以与理论、实践对话;可以与他人、自我对话;可以与经典、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话;可以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新成果对话,等等。学术对话也是多层次的:最为直接的对话,是学者个体在自我学术研究活动中与不同学者的对话,向老一辈学者学习对问题研究的深刻性,向青年学者学习对问题思考视野的开阔性;较高层次的对话,是通过阅读与历史上卓越思想家的对话,它可以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准;更高层次的对话,是与学术传统、学术流派之间的对话,是概念与概念、范畴与范畴的对话,是学科内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最高层面的对话是学术理想、学术方法及跨学科之间的对话,它关系到自身研究方法及学科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所以,既要加强学科内部之间的对话,又要走出学科内部的对话,这样才能形成高质量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
就我自身而言,我力求在治学上不拘泥于哲学内部的领域分野,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系统性探索。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例如,在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我发现不少学人的专著、文章、博士论文等都时常引用罗尔斯的教育公正理论作为正面阐述的佐证,但现实中它却没能使教育公正问题得到切实的改善和解决。因此,我大胆设想了这样一个问题:罗尔斯的教育公正理论是否能真正对我们的教育公正问题起到实际的作用,或者说它是否适合于解释中国当前教育体制之下的公正问题,对我们的教育现状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指导作用?针对这一题,我从批判性的视角形成了论文《罗尔斯教育公正理论情结及方法论原则批判》,从抽象的理论前提——人性的虚拟假设、片面的理论视角——尺度统一的正义原则以及乌托邦式的理论归宿——平均主义的倾向三个维度呈现了我的观点。又如,在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时,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我发现,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倾向于孤立、零散地思考西方个别人物的理论观点,而对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歧较多,整体性把握较为欠缺。一系列的问题浮现在我眼前: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否应该加强整体性视角的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带着这些疑问,我尝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形成成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中国意义》,直面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揭示其研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四、哲学人生:严谨治学之道与学术生命的延续
于:问题意识和自身独到的见解,应该说有利于呈现学术成果,形成学术资源共同分享。但是,不“精细”的成果容易走向缺乏学术规范的歧途。我们知道,对学术问题的把握和探究张弛有度、严谨缜密,是您从事科研和治学一贯的作风。您能否从学术规范的角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学术态度?
刘:当前,学术规范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扭曲,产生了不少诸如学术失范、学术失真等令人忧心的现实问题,着实需要引起重视。无论是从学术研究者自身学术涵养和学术受益的角度上看,还是从为学术界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促使学术在思想撞击中走向发展的高层次高水平的角度上看,学术规范愈来愈凸显其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对学术及其规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理解的过程。研究生阶段,我对学术的了解比较肤浅、零散和朦胧。后来,通过针对性更强的专业积累和学术攀岩,我逐渐对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术尊严与学术规范的内涵要义,渐而形成了学术规范的自觉意识。
学术规范的符合问题,归根到底是学术尊严的维护问题,是理论工作者的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学术具有规范性和严谨性,这是由学术本身的内涵及其自我规定性决定的。只有用严谨、严肃的态度去做学问,才有可能通过学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接近客观事实,发现客观真理。学术规范问题,直接关系到学者的学术理念与学术品格的形成和巩固。因此,以一种维护学术尊严的严谨自律的学术态度,通过规范性和原创性的话语表达来展现学者的创作意境,是学术规范的本质所在。这也是我们在从事学术研究过程中,张扬学术自由的同时必须强调的关键要点。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我更青睐于原创性的一些思考,我以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凝练出原创性的结晶以形成学术成果,不仅是根源性意义上的一种学术自觉和学术规约,更是对学术尊严的捍卫、对自我学术探究之路的激励和挑战。
于:在惊叹您学术事业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留意到您指导的学生的学术成绩,作为博士生导师,想必您对学生的栽培倾尽了心力。最后,还想请您结合科研工作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以及您自己的人生体会和感悟,谈谈您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这能够让成长中的年轻人从中汲取“营养成分”,也为他们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刘:身为集教学、科研和育人的责任于一身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成就感并不仅仅在于自己的学问所产生的影响力,还在于培养学术与科研的同路人,在于引导同路人进行学术思考与探索。
在我看来,一个负责任的导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有智慧的学生,导师的职责,不外乎引导学生走进学术,授予学生学术使命感,关心学生的生活。
导师对学生的学术指导,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教学与科研之余,我与学生联系比较频繁,我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指导。我以为,每位学生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导师的关键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潜力与资质,启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授之以学术方法,引导学生在寻学过程中找到规范严谨的治学之道,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在具体的指导和接触中,我以平等的学术情怀与学生交流各种意见和见解,从对话交流、经典研讨、论文写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尊重学生,以包容的心境和学习的心态与学生分享思想资源,共同探讨学术焦点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不仅使学生收获了知识,也时常为我带来学术灵感,是师生共赢的学术交流方式。
人的一生,时常会因为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句话的影响改变了人生的发展轨迹和奋斗方向,这是耳濡目染的力量,我颇有感触。因而,在与学生的学术交流和生活交往过程中,我十分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希望通过自己的治学态度、为人处世、人生心境感染学生,为学生传递学业和生活的正能量,尤其引导学生树立学术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学术使命感,贵在精神引领,重在学术创造,引领学生用踏踏实实的行动领悟科学研究的深远意义、解读潜心学术的内在价值、发掘学术研究的原创力,这是学术之源传承发展的强大内力,也是展现精神魅力与学术尊严的重要路径。
学术道路上,培养同路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更是学术使命感之于导师的重任,是延续学术生命之所在。引导学生走上学术的道路,看到学生学有所成,我很是欣慰。学生们潜心积累、厚积薄发的点滴进步,不仅是学术魅力与尊严的释放,更是学术生命的延续和人类文明成果的传递。学术生命的延续不仅仅是各个时代思想巨人们毕生创造力的累积,更重要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学术追随者一步一个脚印,孜孜不倦地追逐与推动着学术研究的繁荣发展。培养有潜力的学术同路人如同增强学界的造血功能,为学界酿造新鲜血液,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这也是我平凡工作中的人生追求。
我经常教诲学生,学术的世界就像一盘中国象棋,个人是这盘棋中的小卒,需要一步一步往前走,每天进步一点点;而学术的人生则像一盘围棋,你无法想象你的潜力有多大,当你走得越远越宽广,你的收获和影响就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学术人生中,要以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踏踏实实进行研究,怀揣“百花齐放”的包容胸襟,坚持严密求证的学术精神,享受简单而纯粹的科研生活,彰显理论的力量与精神的魅力,维护学术的尊严,延续无止境的学术生命。这是每一个从事学术事业的学者的责任,也是哲学人生境界的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于尚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