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传统礼仪思想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救赎

2015-03-17于丽萍周向军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礼仪人类传统

于丽萍 周向军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论中国传统礼仪思想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救赎

于丽萍 周向军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中国传统文化是善于不断自我反思和改进的文化。面对现代社会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西方人自有他们的思维方式,产生出了诸多忧虑,也开出了众多救急良药。同样,在我们传统礼仪思想的宝库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久经不衰的思想至今依然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传统礼仪思想;现代性;现代性反思

启蒙运动之后20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一个极丰裕、极舒适的物质世界。科学与理性成为社会的两大支柱,也是两个重要特征。其中,科学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另一种宗教。它就像一把国际通用的标尺,把一切抽象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的实践行动统统作了严格而细致的界定,如同清规戒律对人类的各种言行进行无情的宣判,使人变成了技术的奴隶。而理性却让人类的精神活动日渐萎缩,它代替了权威或传统文化制约着人们相互间的交往,而使人们在沟通、理解外在世界的事务,或作出价值判断的抉择时,越来越依赖自己的理性判断,甚至精确的计算。这就是现代社会带来的迷茫与困惑,人类除了感官上的享受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理想?

一、现代社会的人文特征

现代社会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社会,在科技、民主、自由旗帜的号召下,人类文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它是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或者是必选之路呢?众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作出了十分悲观的论述。其中,马克思从生产模式和生产关系互动的角度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如何把人类生活的各领域商品化,使得现代人处于一种疏离状态。韦伯以自己的睿智和学识,对现代社会作了全面的检视、深刻的分析和充满忧患意识的展望。他看到,现代文明受到资本主义洗礼后,展现在个人面前的生活世界,是一个解除魔咒的、世俗功利主义笼罩一切的世界。哈贝马斯、吉登斯、布迪厄、埃利亚斯、鲍曼等学者主要对现代社会进行了如下批判。

(一)科技的无限扩散

在以科技理性为主体的西方文化中,它将追求科学与个性独立、自由发展视为重要目标。科技将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断推向深入,带来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和人的智力、体力的巨大解放。①贾香花:《智性与德性交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并使人类在自然界中赢得了精神自信和生命自由。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产生了以工具取向为主导的理性崇拜,由此造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裂和对立。更为可怕的是,科技理性的独断把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纯粹工具式的关系。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现代人的眼里再不是有机的生命体,也不和人的存在有任何价值上的联系,而只是一些供人类使用、改进人的物质生活的物质材料罢了。人与人的关系也如此,人使用语言与其他人沟通,只是一些手段,其最终目标是满足一己的欲望,特别是感观层面的欲望。因此,有人感叹,科技的发展虽然带给人类物质生活上的高度享受,却同时建造了一个“铁笼”把人困于其中。

(二)商品市场的价值观全面侵蚀人类活动

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化推动下覆盖到世界各地,商品像幽灵般物化世界,商品市场经济运行的自主性、自发性和自足性,形成经济主体间表象上的平等自由关系,似乎人们是依照契约自由采取行动的,但周密的计划、坚定的目标都无法摆脱对盲目的、无法计算的社会总体的依附。①商逾:《从拜物教批判到工具理性批判》,《东岳论丛》2010年第7期。“看不见的手”主宰着商品交易过程,而人扮演着交换工具的角色,被物的法则所驾驭、奴役,甚至人类一些非经济地带也被严重商品化,如政治、爱情、友谊、亲情等等,因而严重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马克思更是表现了对商品社会的厌恶,拜物教的盛行,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极度空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都变成了赤裸裸、冷冰冰的交易。这种状况在福利社会的调节下虽然得到了一些扼制,但依然抵挡不住利益驱动下的欲望涌动。

(三)民主与自由思想高度膨胀

民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民主社会更加契合人性的需要,源自人性的自然情感冲破等级、习俗、传统的阻碍而成为光明正大的普遍风尚。身份平等的趋势使民众之间关系温和、认同增加因而产生真正的同情。②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700-705页。由此激发起一种平等激情,其好处是激励进取、完善自我、消除隔膜,为公民团结起来参与公共事务、服务国家奠定了精神基础。但也具有一些危害,正像托克维尔所说的那样,放纵对平等的追慕就会走向堕落。民主时代的人们欲望无穷而作茧自缚,心神似乎开放却无所安宁,思维四处出击但只限于表面,培养出千篇一律的平庸化商业性格,因而变得更加焦躁、沮丧和怨毒。

(四)极端个人主义的日益膨胀

现代社会鼓吹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重视个体的地位和尊严,个人的理性认知能力大大增强,充分发挥了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体能动性。过于推崇个性的结果是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许多人完全从个人角度思考问题,表现出极度的自私自利,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缺乏协作意识、团队精神,对他人的错误缺乏宽容,由此造成各种偏激行为的发生。

(五)竞争带来的实用主义盛行

竞争是现代社会的动力,它引导着人们为实现个人价值,竭尽全力去争夺有限的资源。从而促进了人类智力和能力的提高,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物质财富,并继续不断地拓展着人类的生存空间。这种竞争意识的日益发展,导致了实用主义的盛行。一切围绕实用的标准,在现实的人际沟通中,大多数人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目的去做协调工作的。行动之前,首先考虑这个“用”字,突出表现为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过度开发,以及对自然世界和人际关系的掠夺性经营。

二、现代性带来的精神困惑

有人说,金钱与权力是现代社会制约人的行为的主要媒介。其中,市场是经济系统对人的影响,主要通过金钱制约人类的行为或生活世界。国家通过科层式的行政架构所产生的权力来影响人的行为,这样的社会结构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诸多困惑。

(一)人类日益增强的疏离感

哈贝马斯曾宣言,以由市场经济和工具理性为主要成分的科层架构的社会组织或行政系统,影响并制约着人类的行为,加重人类存在的疏离感。③Habermas,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Two,trans.Thomas McCarthy Beacon Press,1987,pp.318-326.并且这种疏离感笼罩在人类上空,挥之不去,让人无可奈何。从宏观上来看,很多社会政策和文化事务采取功利态度,只重感性上的取舍,不作深层的反思和讨论。同时,政府以福利制度来满足或安抚人民的需要,特别是物质感官层次的需要,更加深了政治事务商品化这一扭曲现象。从微观上看,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邻居之间互不来往,社会信用缺失,人们互相猜疑,人际关系被笼罩上严重的功利色彩。

(二)生命意义的失落

现代社会文明化的进程实际上就是不再有人情味,但却十分理性化、系统化,它提倡个人的独立性和追求文化的多样性,导致崇高感的失落和生存意义的危机。失去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人们奔波在利益驱动的理想道路上,这条道路永远没有终点。欲望的口袋一旦打开,就永远无法填满。脚步越来越快,物质越来越丰富,然而人生越来越寂寞,在忙忙碌碌中消耗了生命,成功的背后却永远地失去了人间的温情。我们已经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为何?追求的理想何在?

(三)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个人理性认知能力和自主性增加的同时,系统对个人的制约也日益显著,但原本属于私人领域公共空间的非市场和非商品化的活动,被市场机制和科层化的权力侵蚀。由此出现了“生活世界殖民化”的现象,并带来了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张力之争。现代人过多地将精力集中在对物质的追求上,完全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待事物,人也被永不停歇的物质流给高度“事实化”,并进而遗忘了生活世界和情感精神领域的沟通与追求。

(四)现代社会结构对人类的精神压抑

格网式的分类统治成为现代性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有序而实施的各种干预似乎又促成了其他的失序,并带来失序的种种效应。人们被固定在无形的、被设计好的秩序之中,看似自由,却总难跳出自己的方格。而这种设计常常是科学和理性的、却又武断和冷酷的。鲍曼甚至将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也视为现代性的精心设计,他指出:“现代性对秩序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的宏大设计赋予了大屠杀以合法性,国家官僚体系赋予了它工具,社会的麻木则赋予了它道路畅通的信号。”①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生活在这种严密结构化的全球化社会中,像福柯所描述的,“世界是座大监狱”,我们无路可逃。现代人哪有什么精神的自由家园,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早已作古。布希亚也在《冷静的回忆》中发出了“我讨厌人们的忙忙碌碌,讨厌主动性、社会责任、胸怀大志、彼此竞争。”

三、中国传统礼仪思想对人类的精神关怀

中国传统礼仪一直注重对人类的心灵关怀,主要表现为它对秩序的尊重,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尤其强调人的精神世界的充实,将融融的温情灌注人间,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和谐有序的环境之中,其乐融融,物我两忘。传统礼仪源于祭祀活动,从一开始就融入了原始的是非善恶、长幼尊卑等社会道德和伦理关系之中,并长期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规范。这些礼仪思想充满着深刻的思想智慧,它不仅仅是一种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且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

(一)中国传统礼仪体现了柔性化的治国思想

中国传统礼仪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文化,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必须具备的一些道德品格。礼可以端正人的行为,可以表达人的修养和品性,可以兴国安邦。中国传统礼仪注重社会柔性规范,主要通过价值导向和价值判断对社会关系进行有效调控,并具有非直接强制性,突出表现为仁治、礼治、德治和人治四种思想。

1.仁治思想。仁本来是一种重要修养,但它和礼紧密联系。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是一个综合体。所谓“仁”就是充分重视个人品格修养,具有恻隐之心。体现为爱人、立人、达人、恕人,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可见,“礼”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所谓“义”就是在处置与他人关系时要遵守一般的道德原则,具有羞恶之心。“君子义以为质”、“义以为上”、“见义不为,无勇也”。所谓“礼”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要讲礼节,实际上是“仁”的外在表现,“礼”可以使君子的人格更趋完美,充分表达仁爱、善良之心,表达父慈子孝的人伦秩序,表达君礼臣忠、上下有序的国家秩序,从而实现社会和睦。所谓“智”就是君子要明智善断的德性,具有是非之心,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仁义不失、礼法不坠。所谓“信”就是君子要遵守取信于人的道德原则,具有真实之心,诚信本身就是一种待人之礼,要信守诺言,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②张锡勤:《中国古代诚信思想浅析》,《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1期。传统儒家通过纳仁入礼,赋予礼仪深刻的道德意蕴。礼成为“仁”的外化,即“仁”的具体化。强调人们通过内圣、内省和自律,对视、听、言、动进行约束,使之制约于礼教之中,逐步内化,久而成性,人人都能够信守仁义,做到“忠恕”、“爱人”,从而达到仁治。

2.礼治思想。在古代,礼仪还是统治社会的最高准则,是管理国家事务、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可以说,三黄五帝之礼基本上就是国家根本的政治制度,涵盖了当时的法律、道德、风俗和习惯。统治阶级高度重视礼仪的治国功能,正如《礼记礼运》中所说:“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礼者,夫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而“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礼是立法、司法的重要原则。礼仪对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规范作用,它可以通过“安上治民”达到防嫌隙、安人心、立法度、成风化的目的,从而使社会走上正轨。

3.德治思想。以德治国是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的目标,所谓“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德治就是用道德感化、礼仪教化、舆论导向等方式实现社会稳定。倡导“明德慎行”、“为政以德”。管仲在《牧民》一文中指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这“四维”就是礼义廉耻。礼仪与道德密切联系,“礼者,德之基也”,“人而无礼,焉以为德”,礼是德的载体和规范,德是礼的本质和目标。德治就是强调国君和国民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将道德作为衡量人类的最终标准。

4.人治思想。传统礼仪思想认为国家的治乱取决于圣王贤臣,能够团结一批优秀的统治阶级,高度重视统治者的表率作用和严格的自律意识。所谓“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所以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来治国理政,并用他们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带领人们实现国泰民安。人格的魅力在社会统治和一切事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一个仆从愿意为他的主人效劳尽忠,完全是因为感情的牵连,而不是什么责任、制度和利益的驱使。

(二)中国传统礼仪思想高度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传统礼仪思想中没有一句教人们如何获取个人利益的教条,如何去竞争获胜,如何去追逐身外之物,而是处处教人三思自省、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鼓励人们以丰富的精神世界立足于世。

1.以理想人格为终身追求。在中国古代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其拥有的物质财富,而更注重其丰富的精神世界。古人非常重视个人的身心修养。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大家公认的一种理想人格。要成为一个君子既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深刻的思想认识、良好的生活方式,更主要的还要有一种外在的礼仪风度。也就是要按照“士—君子—圣人”这样一个渐次递进的等级实现内外兼修。中国传统礼仪思想能够指引和帮助个人实现理想人格及人性修养,也就是塑造“君子”人格。儒家思想实际上是教人们如何成为“谦谦君子”的价值体系,以养人为本,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

2.学习和遵守礼仪是实现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无礼何以正身”、“身有礼则身修”,礼仪是一个君子必备的基本功,是做人的根本、做事的准则和与人交往的基础,是拥有高尚道德的保证。言行举止要“立于礼、行于礼、让于礼”,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

(三)中国传统礼仪思想更注重人的社会性和群体利益

西方现代社会是高度重视个体利益、个体思想,实现个体解放、身心自由的一种文化。而中国传统礼仪思想一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群体的一员,要对群体负责,在为共同利益作出牺牲和奉献中实现个体的价值。人如果只为自己的利益活着,他取得再大的成就也不值得骄傲和尊重,真正应该受到尊重的是那些全心全意为人类奉献牺牲的品德高尚者。

这种集体精神在西方社会学家的著作中也有体现,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高度重视集体精神,他说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创建一种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的结合形式,使每一个在这种结合形式下与全体相联合的人所服从的不过是他本人,而且同以往一样的自由”①隋洪波:《“自由人”的辩证行程——从〈爱弥尔〉看卢梭道德哲学的隐微教诲》,《理论界》2013年第1期。。也就是说,“每个结合者以及他所有的一切权利要全都换让给整个集体”。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指出,“要成为一名文明人,就是要与他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公正有序、组织有素、可以预期、可以计算的社会之中”。通过礼仪的熏陶,从外在的行为方式到内在的心理结构,从理性的自觉意识到情感生活的内涵与结构,从禁止到自我控制,使人获得全面发展。

四、中国传统礼仪思想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救赎

民主、自由、科学、竞争这些现代社会的元素固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显然是不够的,它只能使人成为永动的机器,在现代社会制度的推动下毫无感情地往前走。其结果是人类的智力不断突破,攻破了一个个世界难题,征服了自然的一个个角落,但冷漠与孤独随行左右,情感的失落在所难免。人类迫切需要感情的慰籍,需要重塑信仰,得到心灵的安抚。具有2000多年深厚积淀的中国传统礼仪思想在经历了狂妄与躁动、颠覆与反思之后,变得更加成熟,努力实现对现代社会的救赎。

(一)中国传统礼仪思想能够促进人格完善

中国传统礼仪思想对理想的人格进行了充分论述,在理想人格中,一个人应该具有“仁、义、礼、智、信、忠、孝、勇”等诸多品格,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商、智商、情商兼备。其中礼仪是人的本质属性,“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人格中缺乏任何一个元素都是不健全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礼作为一种最高的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能够全面地涵养人的发展。

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人情冷漠、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各种暴力恐怖事件不断发生的情况下,中国传统礼仪思想无疑是一剂良药。它给人类及时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自省、自爱、自立,修身养性,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回报社会。

(二)中国传统礼仪思想能够加强理性沟通

在现代社会,人们注重沿着自己的职业轨道高速发展,对并肩而行的路人往往视而不见,偶尔的交叉都是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进行着沟通交流。人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邻里互不相识,路见不平,绕道而行。在利益驱动面前,人们只把沟通用作谋生的工具。因此哈贝马斯严厉地批判了这种工具理性,提出了著名的沟通理性思想。其实他所提出的用三个有效宣称即真理宣称、正当宣称、真诚宣称,规范人的语言行为,在我们的传统礼仪思想中都有论及。“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中国传统礼仪思想所体现的尊重、自敬、敬人、宽容、平等、从俗、真诚、适度等思想,都是实现理性沟通的法宝。

理性沟通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缺乏的,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情况下,人们更应该加强交流与沟通,用自足的心态停下来享受一下人类的情感,体验一下人间的温情。那么通过礼仪所表达的理性沟通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懂礼仪就是要做到“温良恭俭让”,待人做事要温和恭敬礼让、善良谦和俭朴。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整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了隔阂与冲突。人人都能在谦和礼让中达成共识,汲取群体的温暖。

(三)中国传统礼仪思想能够实现社会和谐

和谐是传统礼仪思想的根本精神和最高诉求。礼仪在调控社会秩序时,通过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和文化认同,采用非直接强制性的方式更能够令人信服和满足。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工业污染加重,各种冲突频发、矛盾凸显,法治的冷漠和刚性容易使人丧失理性,国家在执法中导致矛盾激化的情况时有发生。礼仪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人际交往的纽带和化解矛盾的手段,在礼仪文化熏陶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心灵都能达到真正的和谐,达到《礼记》中所说的那种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刚柔相济、方圆结合的大同世界。

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生存、发展、人际交往和有效沟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良好的礼仪不仅有利于个人处理人际关系,而且对整个社会具有规范作用,“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礼仪思想提出了“敬天事人”的法则,对人类处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行了规范,如祭礼告诉我们如何敬仰天地神灵和祖宗的恩赐,军礼告诉我们如何对待战争、获取道义、彰显威仪,虽然这些规范是原始蒙昧的,但其思想初衷和部分做法依然具有深刻的当代意义。

(责任编辑:佘克)

G12

A

1003-4145[2015]08-0179-05

2015-06-21

于丽萍(1969—),女,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周向军(1952—),男,法学博士,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等。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ZD003)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礼仪人类传统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人类第一杀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