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速度探究
2015-03-17喻红阳赵婷婷
喻红阳, 赵婷婷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企业国际化速度探究
喻红阳, 赵婷婷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国际化速度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决策,关乎企业资源与能力的配置与企业绩效,而目前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研究却不明朗。通过剖析有关文献,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内涵与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从企业开始国际化的时间、资源配置速度、选择高级进入模式的速度、进入市场选择中心理距离的远近及速度等对其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做铺垫。
国际化; 国际化速度; 资源承诺
国际化速度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但目前对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为什么国际化”、“以什么方式国际化”,以及“到哪里去”,而与时间相关的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甚少(Eden, 2009)[1],对国际化速度的研究少且不统一,还没有形成基本的研究体系。本文通过对国际化速度相关研究进行剖析,进一步厘清国际化速度的内涵,为研究影响国际化速度的因素和不同国际化速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奠定基础。
1 研究企业国际化速度的重要性
1.1 企业国际化内涵复杂化带来国际化速度内涵的复杂化
关于企业国际化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杨丽丽、赵进,2009)[2],Welch & Luostarinen(1988)[3]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不断增加跨国经营涉入程度的过程,涉及企业什么时候开始国际化、选择哪个市场、通过什么模式、投入多少资源等关键战略选择。这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与时间有关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国际化,企业会呈现一种国际化的状态,亦即国际化程度。由于国际化的内涵是多维度的复杂概念,因此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解释角度也呈现不同的理解,这就为统一该研究提出了难题。
1.2 企业资源累积的时间压缩不经济要求企业慎重选择国际化速度
企业国际化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企业资源观视企业为资源与能力的集合,冗余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之一(Penrose ,1959[4]。但资源的累积会遭受时间压缩不经济的影响(Wernerfelt, 1984)[5]。所谓时间压缩不经济,是指重要的、特别是无形资源开发需要花很长时间和资源的投资,如果企业想要缩短这个时间,就会产生更高的成本。
企业刚开始国际化时,具有一定的资源与能力储备,在国际化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累积资源与能力。因此企业国际化不仅是利用现有资源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发展新能力的过程[7],时间压缩不经济在这个过程中会起作用。如果企业国际化进程太快,协调和管理成本会快速上涨,企业资源和能力跟不上,最终超过对外扩张能带来的收益,影响国际化绩效。有些研究证实了国际化太快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传统国际化速度与绩效之间是负相关关系[8-10],快速国际化成长会使中小企业陷入不稳定,因为它们的资源被摊薄了,它们的能力受到挑战[11]。因此,国际化速度与资源能力的适配是企业必须考虑的。
2 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内涵
“速度”应该有一个起点,还包括时间和距离状态,形容“速度”常常用“快”、“慢”、“均匀”、“加速”等词。基于此,Jones & Coviello(2005)[12]所定义的国际化速度是一个基于时间测度的概念,表明一个企业需要花多长时间可以达到特定的国际化水平。而Chang & Rhee(2011)[13]定义的国际化速度是从企业第一次FDI开始每年进入新国家的平均FDI的个数。Chang (2012)[14]将国际化扩张速度定义为两个连续进入模式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越短,速度越快,时间间隔越长,速度越慢。Gaba, Pan, Ungson(2002)[15]研究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时机,用连续测量指标来进行测量,即从1979年1月中国开始开放市场到美国企业实际进入中国市场所花时间的长短来衡量。
Vermeulen & Barkema (2002)[8]是首先比较全面地研究国际化速度的学者,他们定义的国际化速度是一定时间内企业海外扩张的数量,将企业第一次国际扩张和最后一次的国际扩张的时间计算出来,在这段时间内国外的子公司数量加总起来,再加以平均得出速度。Oviatt & McDougall(2005)[16]定义的国际化速度则包含深度、地理距离和承诺程度与首次进入国际市场时间。Prashantham & Young(2011)[17]用进入国家广度的速度与国际资源承诺速度来表示新创企业的国际化速度。Casillas and Acedo(2013)[18]认为国际化速度由三个维度组成:国际商业密度变化的速度、海外资源承诺变化的速度、国际市场广度的变化速度。
笔者将国际化速度定义为:企业涉入跨国经营的状态变化程度,这种变化可能是时间、进入模式、进入市场、投入资源与基于此的演进快慢等。
3 国际化速度的相关研究
不管是从单一维度还是多维度来定义国际化速度,其研究的着眼点都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开始国际化的时间、采用高级进入模式的时间、企业进入心理距离大的国际市场的速度、企业国际化大规模地投入资源的速度、企业国际化的节奏快慢。
3.1 企业开始国际化的时间
3.1.1 从企业成立时间长短来看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企业先在国内建立起垄断优势,再到国外市场进行投资,国内优势能够抵消在国外市场上的外来者劣势而取得成功。所以传统的国际化理论一般研究都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大而成熟的企业。上个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天生全球化企业。这些企业成立不久就进行国际化,并没有传统企业的特有优势。进入时间早,即首次进入国际市场的速度快,现有研究一般称之为“加速国际化”(或“早期国际化”、“快速国际化”)。天生全球化企业就是在这方面速度比较快的企业。Bell, McNaughton &Young(2001)[19]还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重生”全球化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内成立时间比较长,没有国际化的动机,但是突然开始了快速而密集的国际化。因此,Tuppura等(2008)[20]根据企业国际化的时间路径,将其分为:“天生”全球化企业、“重生”全球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
其实将天生全球化企业视为企业快速国际化并不全面。天生全球化企业只是开始国际化时间早,国际化后的进程如何尚不得而知,其国际化发展路径与传统上大而成熟的跨国企业是否一致?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目前仍然欠缺。
3.1.2 从企业开始国际化是否具备特有优势来看 传统的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需要拥有特有优势才能够抵消作为国外市场外来者的劣势。但是,目前却有大量的来自新兴市场的企业(包括天生全球化企业)自身在国内缺乏企业特有优势,却进入国际市场,不少企业还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这种被称为“快速国际化”的现象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澳大利亚学者Methews的研究形成对新兴国家企业国际化现象有力解释的主体理论。Mathews(2006)[21]发现来自亚太地区的龙跨国公司的典型特征就是通过组织创新而非技术创新快速国际化。Mathews通过LLL 分析框架来解释作为国际市场上后来者的龙跨国公司为什么可以在不具备传统企业特有优势的情况下快速国际化。Ge & Ding(2008)[22]、Bonaglia, Goldstein & Mathews (2007)[23]证实了新兴市场上的企业通过快速国际化加上战略与组织创新追求全球增长,揭示出这些企业成功的秘诀在于它们进入更能获利产业细分市场,采取战略将“迟到者”劣势变成竞争优势,将竞争看成建立能力的机会。
3.2 采用高级模式进入国际市场的速度
进入模式涉及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深度。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有很多种,不同进入模式下,企业的资源投入、面临的风险、市场涉入程度都不同。出口是一种低国际承诺的方式,因为企业可以比较容易地退出,遭受的财务损失比较小;许可与合资协议是一种中等程度的资源承诺形式;以销售办公室、制造工厂、收购等形式出现的FDI是一种较高的资源承诺形式(Johanson and Vahlne, 1977)[24],存在很高代价的退出壁垒,失败的成本与风险也比较大。Gao & Pan(2010)[25]认为资源承诺程度、控制和风险在合约安排中是最低的、在合资中属中等、在独资子公司是最高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
关于国际化的过程模型,Johanson & Vahlne(1977)[24]认为国内企业开始国际化时从低承诺模式开始(比如出口),通过出口企业获得国际化的经验,逐渐增加投资承诺,采取许可或合资的模式,随着经验的不断增加,再到FDI这种形式。过程模型认为企业是按顺序进行模式转换的,但对什么时候转换并没有专门研究。Hedlund & Kverneland (1985)[26]等发现有很多企业是蛙跳的,一开始就采取FDI的形式,或者没有按这几步走,中间节省了过程,直接采取合资、许可的形式。
对于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选择,涉及不同能力与资源投资、不同的风险,采取渐进模式是为了学习在国际市场上经营,降低风险与不确定性。如果中间不同的进入模式转换比较快,或者企业一开始就采取FDI模式,则可以认为其国际化速度比较快,可能存在资源与能力准备不足的风险。
3.3 进入心理距离大的国际市场的速度
心理距离、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地理距离是企业选择进入国家、对进入模式选择以及国际化绩效影响的重要因素。Davidson(1980)[27]发现企业更愿意到与母国文化相似的国家进行投资。Kogut & Singh(1988)[28]认为国家文化特征对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Gatignon and Anderson(1988)[29]认为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对企业产生不确定性,使企业用让位海外所有权来规避。地理距离特别对权益性的FDI有重要影响,远距离带来运输、旅途、通讯、母公司控制上的不便,也让人在心理上产生距离感,给国际化带来障碍。
“心理距离”是母国与东道国在制度、文化、语言和政治等方面的差异(Johanson and Vahlne,1977)[24],会直接影响企业国际化风险与资源投入。国际化渐进理论(Johanson and Vahlne,1977)[24]认为企业国际化应从心理距离近的国家开始,逐步到心理距离远的国家;Kogut & Singh (1988)[28]认为跨国企业从心理距离近的国家容易了解市场;Davidson (1980)[27]认为企业对外投资是从心理距离小的国家到心理距离大的国家;O′Grady and Lane (1996)[30]认为这个理论暗含的假设是“心理距离近的国家更相似”,而这种相似性让企业更容易管理,让企业从心理距离开始就增加了成功的把握。
国际化从心理距离近的国家开始也可能导致不良业绩甚至是失败(O′Grady & Lane,1996)[30]。也就是说,在心理距离近的国家经营企业并不一定容易,因为心理距离近的假设是两个国家的相似性,这会导致决策者忽视国家间差异。正如Johanson &Vahlne (1990)[31]所言,即使是心理距离近的国家(如加拿大与美国)看似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显著差异,如果没有准备,会阻碍对新市场的学习,业务也难以开展。O′Grady & Lane (1996)[30]对271个CEO的调查也证实了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文化距离比原先预想的更大。Benito and Gripsrud (1992)[32]通过对挪威93个企业201起海外投资的研究,没有发现文化距离与投资顺序之间的关系。Ellis(2007)[33]则认为心理距离与进入顺序之间受到了东道国市场大小的调节。
不管是心理距离还是文化距离,都有一个从近到远的过程。实际上,很多企业国际化并不是按照这种心理距离的模式来进行的,如果一个企业一开始就到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大的国家进行投资,我们可以认为其国际化速度快。而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对企业进入市场选择顺序或模式选择顺序到底产生哪些影响,目前的研究尚缺定论。
3.4 大规模投入资源的速度
资源投资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化的深度。在其他情况相同时,企业在海外市场投入的资源越多,对企业的战略影响越大。
渐进学习或阶段理论学者认为,企业对某个国外市场条件(市场规模、竞争密度等)的经验学习被认为是驱动企业资源承诺的关键因素。Johanson &Vahlne (1977)[24]认为企业在海外市场扩张遵从的是在地理上远近与资源承诺渐进的扩张过程,按照建立链模式进行。Kogut & Chang (1996)[34]与 Chang (1995)[35]研究发现企业投资一个海外市场是渐进的,即不断增加它的职能和业务线。投资渐进论者认为,渐进投资让企业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国外市场,渐次增加在这些市场上的资源承诺,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Pedersen & Petersen(1998)[36]研究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资源承诺的模式,即企业在国外市场的资源承诺是渐进,或者说资源承诺的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影响。Guillen (2003)[37]认为企业采取越高的资源承诺进入模式,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越大,从低承诺模式转向高承诺模式代表资源承诺升级,会导致企业国际化速度放慢。企业通过了解当地环境来累积进入经验,并由此感知同样的市场环境,降低国际化的不确定性 (Delios & Henisz,2003)[38],它更愿意采取更高承诺的进入方式进入该市场。而在海外市场有了更多的进入经验,企业扩展了在这个市场的经营能力,更能处理资源升级问题,其下一个进入速度也将更快。
3.5 国际化节奏快慢
国际化的节奏(rhythm)即国际化进程的规律性,是国际化过程中海外企业建立的平衡程度(Vermeulen & Barkema,2002)[8],包括从出口方式转变到国外建立销售公司所花费的时间、从国外销售公司到FDI的进度、采取平衡推进还是突进,进入下一个市场的时间间隔等。如从心理距离近的国家进入同样心理距离的国家,与从心理距离近的国家到进入心理距离远的国家所需时间应该有区别。另外,进入模式中不同模式转换的速度,模式与模式之间选择的间隔是长还是短。有的企业国际化每个阶段呈不均衡分布,时多时少,有的企业则各阶段发展周期比较平均,没有峰谷之分。
[1] Eden L. Letter from the Editor-in-Chief: tim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9,40:535-538.
[2] 杨丽丽,赵 进.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04):15-21.
[3] Welch L, Luostarinen R. Internationalization: evolution of a concept[J].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 1988,14(02):36-64.
[4] Edith Penrose.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5] Ingemar Dierickx, Karel Cool. 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 Management Science,1989,35(12):1 504-1 511.
[6] Bartlett C A, Ghoshal S. Managing across borders: The transnational solution (2nd ed.)[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7] Luo Y.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international expansion[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0,35: 355-378.
[8] Vermeulen F, Barkema H Pace, Rhythm, and Scope: process dependence in building a profitabl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 637-653.
[9] Christos Pitelis, Alain Verbeke. Edith penrose and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7,47:139-149.
[10] Ruihua Joy Jiang, Paul W. Beamish, Shige Makino. Time compression diseconomies in foreign expansion[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14,49:114-121.
[11] Chetty S, Campbell-Hunt C. Paths to internationalisation among small- to medium-sized firms: a global versus regional approach[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3,37: 796-820.
[12] Jones Marian V,Nicole E. Coviello.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ceptualizing an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of behaviour in tim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5,36:284-303.
[13] Chang S J,Rhee J H. Rapid FDI expans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11,42: 979-994.
[14] Chang B J. Strategies of post-entry foreign expansion: speed-up or slow-down[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2012,5(08):123-131.
[15] Vibha Gaba, Yigang Pan, Gerardo R Ungson. Timing of entry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an empirical study of u.s. fortune 500 firms in China[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2,33(01): 39-55,
[16] Benjamin M Oviatt, Patricia P McDougall. Defining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odeling the spee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J]. September , 2005:537-554.
[17] Prashantham S, Young S. Post-entry speed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March, 2011:275-292.
[18] Casillas J C, Acedo F J. Speed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3,15(01): 15-29.
[19] Bell J, McNaughton R, Young S. ‘Born-again global’ firms An extension to the ‘born global’ phenomen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01(07): 173-189.
[20] Anni Tuppura. Linking knowledge, entry timing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8,17: 473-487.
[21] Mathews J A. Dragon multinationals: New players in 21st century globalization[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6,23: 5-27.
[22] Ge G L, Ding D Z. A strategic analysis of surging chinese manufacturers: the case of galanz[J], Asia Pacific J Management, 2008,25: 667- 683.
[23] Bonaglia F, Goldstein A, Mathews J A. Accelera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by emerging markets′ multinationals: The case of the white goods sector[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7,42:369-383.
[24] Johanson J, Vahlne J 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 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77(08):22-32.
[25] Gao G Y, Pan Y G. The pace of MNEs′ sequential entries: Cumulative entry experience and the dynamic proces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10, 41:1 572-1 580.
[26] Hedlund Gunnar , Adne Kverneland. Are strategies for foreign markets changing? The case of Swedish investment in Japan[J].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1985,5(02): 41-59.
[27] Davidson W.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ctivity: Country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effec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0,1(02): 9-22.
[28] Kogut B, Singh H. The effect of national culture on choice of entry mo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8,19(03): 411-443.
[29] Gatignon H, Anderson E.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degree of control over foreign subsidiaries: an empirical test of a transaction cost explanation[J].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1988(04):305-336.
[30] O′Grady S, Lane H W. The Psychic Distance Paradox[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6,27: 309-333.
[31] Johanson J, Vahlne J E.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ization[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990,7(04): 11-24.
[32] Benito Gabriel R G, Gripsrud Geir. The expans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discrete rational location choices or a cultural learning proces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2,23(03):461-476.
[33] Paul D Ellis. Paths to foreign markets: Does distance to market affect firm internationalization[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7,16: 573-593.
[34] Kogut B, Chang S J. Platform Investments and Volatile Exchange rate: Direct invest in the US by Japanese electronic companie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 1996,78:221-231.
[35] Chang S J.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strategy of Japanese firms: Capability building through sequential entr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38(02): 383-407.
[36] Pedersen T, Petersen B. Explaining gradually increasing resource commitment to a foreign market[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998(07): 483-501.
[37] Guilen M F. Experience, imitation, and the sequence of foreign entry: Wholly owned and joint-venture manufacturing by South Korean firms and business groups in China, 1987-1995[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3,34(02): 185-198.
[38] Delios A, Heinsz W J. Policy uncertainty and the sequence of entry by Japanese firms, 1980-1998[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3,34(03): 227-241.
[责任编校: 张 众]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Speed of Enterprises
YU Hongyang, ZHAO Tingting
(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HubeiUniv.ofTech.,Wuhan430068,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for enterprise to decide the spee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deployment of resources and capacitie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enterprise.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speed is not yet clear,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papers on this topic. The paper offers an overview of previous research, and clarifies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peed and its importance on the topic. It sets up a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impac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peed on the choices of entry modes and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speed; resource commitment
2015-01-12
喻红阳(1969-), 女,湖北钟祥人,管理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战略管理
1003-4684(2015)03-0051-05
F27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