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2015-03-17胡淑明
陈 棉,胡淑明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陈 棉,胡淑明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业院校相继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但由于农业院校自身存在教育理念单一、学生认识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农业院校在全面推广人文素质教育十多年后仍然人文素质教育薄弱,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普遍不高。为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效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来推动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大学生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5.01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日趋多元化、复杂化,能否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把他们培养成诚实守信、乐观向上、知识丰富、视野开阔的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国家教委高教司下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后,许多高校也逐渐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素质教育随即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普遍展开。如今人文素质教育已在农业院校推行了十多年,大部分学校都在增设课程,改进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强高等农业院校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很有必要。
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从社会学和教育学角度来看,“素质”是人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这种品质是通过环境的影响、后天的学习形成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的方法,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这个内在品格包括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思维模式等,其核心是“如何做人”——做一个有良知、有智慧、有修养、有创新能力的人。
二、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单一
我国现有的很多农业高校,或是由综合性大学分离出来的农学专业与一些农业专科学校组合而成,或是由以农学专业为主的中专层次的农校升格而成,因此重专业轻人文的单一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这种教育理念上的单一直接导致很多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只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对学生外在的精神面貌及内在的思想品格培养不够重视。近些年来,又受就业压力大的影响,一些院校更是将那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学生就业过程中不显示优势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归为“无用之学”,在师资力量、课程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明显倾向于实用性明显、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日常教学活动中也只重视传授学生获得生存的专业技能,忽视人文知识对学生精神的陶冶,轻视对学生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创新精神的激发与锤炼。学校这种单一的“专门人才”教育理念,很容易把学生局限在狭小的专业技能学习圈内,致使一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丰富,人文知识贫乏,动手应用能力强,思维创新能力弱,创新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较差,在素质培养方面缺乏长远的和综合的眼光,就业选择上缺乏敬业、献身精神,害怕吃苦,贪图享受,不愿意到农村服务。
(二)学生认识不足
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接受的是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在升学指挥棒的带动下,教师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了课本知识的传授上,将学生学习内容局限于课本或考试范围内,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最关心的也是考试科目的学习情况。这种忽视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能力、创造性的应试培养模式,致使学生普遍知识面狭窄,缺少创新精神,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进入大学后,农业院校的学科设置相对单一,课程建设及师资力量方面偏重于理工类、农业类,校园内学术氛围浓郁,文化氛围不足。近年来,就业供需市场中用人单位占优势地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技能类的“硬”素质提出了较苛刻的要求,而对人文素质这种不好评价的“软”素质却无明确要求。学校的文化氛围及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关注程度。为了解农业院校学生对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学习兴趣,笔者在3所地方农业院校内做了“您最感兴趣的课程”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涉及到6个院系12个本科专业共计500 名学生,通过对收集上来的465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发现95.2%学生都对自身专业课及应用类课程感兴趣,其中计算机类、外语类的课程占居最受欢迎课程的前两位。人文素质类课程因缺乏实际操作性,在找工作中不占优势而被大部分学生所摈弃。在选择该类课程原因的调查中,65.6%的学生认为掌握实用性的知识更容易找到工作,只有34.4%的学生表示因对此类课程感兴趣所以选择。受这种实用至上观念的影响,农业院校的学生对人文社科课程普遍不重视,甚至部分学生排斥人文类课程的学习,人文类课堂迟到、缺席现象严重。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农业院校发展过程中为突出学科优势,彰显办学特色,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上往往优先考虑能突显学校特色、优势的“农”类学科,忽视本就处于弱势的人文素质类学科。在课程设置、资金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农”类学科和人文素质类学科明显存在比例失衡的问题,这种失衡问题在课程设置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大部分农业院校“农”类专业课程,以及“农”类基础类课程占到总课程比例的80%左右。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各地农业院校为提升本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已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设课比重,但这类课程在设课时一般都未经过充分论证,设置得比较随意、凌乱,未能形成科学而完善的课程体系。笔者在地方农业高校走访中发现,大部分学校四年制本科总学分均控制在 160~170左右,人文素质类课程由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两部分组成,总学分基本上都设在38分左右,大概占课程总学分的30%。表面上看人文素质类课程总量不少,但细分析这类课程的设置就会发现,思政、计算机、体育、形式与政策等全校必修的通识必修课的课程设课占人文素质类课程的18%左右,通识选修课包括专业基础类选修课和人文类选修课,农业院校的专业基础类选修课大概占8%左右,人文类选修课只占到4%左右,人文类选修课的设课明显偏少。受教育理论界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误解的影响,这些课程大都设置成30学时左右的概论、选讲、欣赏,课程内容广泛、杂乱,培养目标不明确,并且这类课程大多因人开课,有教师上就开设,没教师上就取消。农业类院校在人文素质类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这种“专”、“素”比例失衡及随意、凌乱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农业院校的发展,阻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就业都带来了不良影响,使农业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修改、完善农业院校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迫在眉睫。
三、提高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农业院校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在人文素质方面中存在的缺陷,要求其必须尽快转变教育理念,按照素质教育为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通过提高学生认识,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等方法尽快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努力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农业经济、科技发展、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对人文素质类课程全面、系统的讲授,可以促进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农业院校应根据国家关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对人文素质类课程进行分类,建立科学体系。如建立基础知识性课程体系,包括哲学、历史、文化;思政类课程体系,包括政策法令、思想教育;欣赏类课程体系,包括音乐、文学、美术等;应用类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类、语言类、社交类、写作类课程。每个体系都要设立体系核心课,并以必修课的形式面向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每门课的学时都不少于30学时。人文素质类核心课程都要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考核要求,改变学生认为这类课程不用投入多大精力,花费多少脑筋就能凑学分的错误观念。学生通过对素质类核心课程的学习,切实能达到优化知识体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提高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目的。核心课程外的素质课可按模块设置成全校公选课,根据自己学校情况规定学时、最高选修学分、最低选修学分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生只要选修了该课程,不管该课程对他毕业有没有影响,都要求他必须通过考核。这些素质类的公选课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课程体系的建立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课程融合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较完善的课程体系。
(二)改进教学方法
绝大部分农业院校的人文素质类课程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将提高学生素养、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道德修养等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因其单调、抽象,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尽快根据学科特点,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知识讲授时不仅要讲述基本理论,还要讲解思路、过程、方法,进行课堂实训。课堂教学中教师除讲授教学法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采用提问、分小组讨论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运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演讲、综述等方式汇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为他们锻炼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提供了机会。
此外,人文素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将声音、图像、文字编辑在一起的优势,使课堂教学过程直观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时,需要强调的是专题性和深度性。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建立网络课堂,让学生能随时通过上网来复习、讨论、交流学习问题,将有限的45分钟课堂学习、交流延长为全天候的学习、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时空距离,也为不少性格腼腆的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交流方式。
(三)改变学生认识
要想提高农业院校学生学习人文素质课的兴趣,除了教师平时多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从同学们都重视的就业入手加以引导,使其充分认识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任何专业技能性学习除了一些基本原理、定律外,其他技术性知识2~3年就有可能被淘汰,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合理宽广的知识结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必要的人文精神才是他们未来获取一切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根本。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聘录取的重要考察因素,要求大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具有创新思维、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和沟通能力等。而创新思维、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形成都与人文素质有关。所以,如果只重视学习现有课本上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不仅无法适应工作时不同岗位变化的需要,更无法应付未来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农业类大学生在校期间重视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职场竞争力,获得未来长期发展的持久力。
(四)“专”、“素”有效融合
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农业人才的摇篮,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农业院校学生必备的基础职业能力,是他们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基本工具,其对学生未来发展作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如果只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人文素质的教育,就会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社会责任心薄弱,不利于学生适应社会、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对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同等重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是减少专业教育,不能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采取消减一方的方法来扶植另一方的发展。必须认识到深厚的人文素养、宽阔的社科知识,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更深层次的学习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教育。所以农业院校在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时,除适量地增加人文素质类课程外,还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人文素质类教育与专业能力类教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专业课教师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将专业知识中蕴涵的人文内容和精神传授给学生。比如,在讲授一门专业课程前,可先介绍这门专业课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产生、确立、发展、成熟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介绍为本学科建立、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物,帮助学生树立百折不挠的坚毅品质,通过阐述所讲授学科在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激发学生献身专业,造福人类的热情。寓道于业,注重培养农科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热爱“三农”的情感,激发其为现代农业发展作贡献的使命感。
(五)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提到提高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提升课程的硬件工程,比如多媒体设备、优美的学校环境、图书馆图书存储量。而对教学软件,比如教育思想、教育氛围、特别是教师人文素养,重视度却不够高。与专业教师相比,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师要在拥有广泛的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拥有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很多农业院校的人文素质类课程是由行政人员或专业课教师兼职担任,这类教师普遍存在对所授课程重视不够,对教材和相关问题研究不深的问题。要提高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要组建一支人文知识面广、沟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要建立这样的队伍首先要对人文素质类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严格筛选,从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时间掌控能力这5项能力对担任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师进行考查,从中筛选出学术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开课。为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教学素养,学校可经常举办素质教学培训,比如聘请校外专家就教学某一专题对任课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培训;定期组织校内外任课教师就所任课程的经验及问题进行交流沟通;成立教学检查组,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监督,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鼓励教授、专家、教学名师积极从事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他们开设这类课程提供便利条件。
[ 1 ] 王莉,傅新禾.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探析[J].学理论,2010(17):201-203.
[ 2 ] 王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0.
[ 3 ] 熊亮,熊春林,韩冰.“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市场,2012(48):118-120.
[ 4 ] 黄锐清.我国高校农科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06.
[ 5 ] 杜家宝.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1):92-93.
(编辑:王 佳)
2014-12-24
陈 棉(1975-),女,河北新乐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G641
A
1008-6927(2015)04-00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