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庆馀诗歌用韵考

2015-03-17唐安庆

关键词:韵部声韵王力

唐安庆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朱庆馀诗歌用韵考

唐安庆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通过对朱庆馀171首近体诗的用韵情况分析,可以归纳为23个韵部,基本上合于王力先生关于隋唐音系的特点,是隋唐音韵分合、转移情况的有力证明。诗人朱庆馀用韵较工整、简单,呈现出“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晚唐诗人用韵情况。

朱庆馀;诗歌;用韵;特点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唐朝诗人,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入长安应试,曾作《闺意献张水部》(又名《近试上张籍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和之云:“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进士及第,老大成名,官至秘书省校书郎。

朱庆馀诗学张籍,尤工近体,诗意清新,描写细致。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后隐居,曾与姚合、贾岛、陈标等交遊,书写了较多酬唱之作。宋刘克庄在《后村诗话后集》云:“张洎序项斯诗云:‘元和中,张水部为律格,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惟朱庆馀一人亲受其旨,沿流而下,则有任蕃、陈标、章孝标、司空图等,咸及门焉。’”朱庆馀生活年代处于中晚唐,对他的诗歌用韵进行研究,可以考察唐代这一转折期的语音的实际状况。

《全唐诗》存朱庆馀诗两卷,共177首。今以中华书局1999年版的《全唐诗》[1]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的《朱庆馀诗集》[2]为参照本来相互补益,对朱庆馀的诗歌进行用韵研究。在177首诗歌中,其中有5首古体诗,还有1首有缺失,因此,本文就其171首近体诗进行诗歌用韵分析。

一 朱庆馀近体诗用韵归纳

通过进行韵部的系联,且遵照了王力先生《汉语语音史》[3],将朱庆馀的诗歌归纳为23个韵部,并将其为分为阳声韵和阴声韵进行具体分析。其中阴声韵占12部,阳声韵占11部,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阴声韵。

(1)模部:模虞两韵。

①模韵:孤涂枯都姑。①

②虞韵:无。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2次,其中模独用1次,模虞同用1次。

(2)鱼部:鱼韵。

①鱼韵:书3如2除鱼疏虚初。②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3次,鱼韵独用3次。

(3)侯部:尤侯幽三韵。

①尤韵:游4秋3愁3流2舟2俦收州稠。

②侯韵:头3楼2瓯。

③幽韵:幽。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7次,其中尤独用2次,尤侯同用4次,尤侯幽同用1次。“尤侯幽同用,是从汉代就开始了的。在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称为幽部;在隋唐时代称为候部。”[3]

(4)歌部:歌戈过三韵。

①歌韵:多4歌2和2何2峨萝。

②戈韵:波3。

③过韵:过(去声)5。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5次,其中歌过同用1次,歌戈过同用4次。“歌部[α]分化为歌麻两部。一等属歌部[α],二三等属麻部[a]。”[3]

(5)豪部:豪韵。

①豪韵:毛2袍2高2刀涛。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2次,豪独用2次。出现由等呼的不同引起的韵部的分化情况,“宵部[ou]分化为豪宵肴三部。一等属豪部[αu],二等属肴部[au],三四等属宵部[u]”。

(6)咍部:咍灰两韵。

①咍韵:来9开9才4苔3埃2栽台。

②灰韵:回6杯4催3媒陪。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11次,其中咍独用2次,咍灰同用9

次。

(7)麻部:麻佳两韵。

①麻韵:家4花4沙3斜3赊2遮2嗟。

②佳韵:涯2佳。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6次,其中麻独用3次,麻佳同用3次。“麻佳同用”是朱庆馀诗中较特别的。隋唐诗中大都是皆、佳通押,《广韵》里也将皆、佳定为同用。“到了中唐,佳韵中一部分牙、喉音字失掉收尾音i跑入麻韵”,[3]也就出现了麻、佳韵字相押的情况。

(8)肴部:肴韵。

①肴韵:茅巢匏梢。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1次,肴独用1次。

(9)宵部:宵萧两韵。

①宵韵:遥3蕉飘苗朝。

②萧韵:条2寥僚雕。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3次,宵萧同用3次。

(10)微部:微韵。

①微韵:归4微2稀2机2闱辉衣扉违飞。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5次,微独用5次。

(11)脂部:支脂之三韵。

①支韵:知4骑2随2垂2碑2枝疲亏岐儿。

②脂韵:迟5维2遗2追2衰麋。

③之韵:时11诗8期7祠2疑2旗2司丝。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18次,其中支独用2次,之独用3次,支之同用3次,脂之同用8次,支脂之同用2次。可见隋到中唐,有些等呼相同的韵部合流了,“之支脂三部[i,ie,ei]合并为脂部[i]”。[3]

(12)齐部:齐韵。

①齐韵:齐2低2蹄鞮蹊题迷西。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3次,齐独用3次。

2.阳声韵。

(1)东部:东钟两韵。

①东韵:中11同8风6通3东3红2丛2翁宫笼虫。

②钟韵:容钟重(送气)。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12次,其中东独用11次,东钟同用1次。

(2)阳部:阳唐两韵。

①阳韵:阳4乡2床2忘2湘方墙伤章张场霜尝梁香粮。

②唐韵:堂3荒2黄2行(胡郎切)郎塘廊光。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9次,阳唐同用9次。

(3)寒部:寒桓两韵。

①寒韵:寒8看5残3安2难2丹干单弹阑。

②桓韵:欢2峦。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9次,其中寒独用6次,寒桓同用3次。

(4)删部:删山两韵。

①删韵:还(户关切)2关2攀班。

②山韵:闲5山5间4。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5次,删山同用5次。

(5)庚部:清庚两韵。

①庚韵:明9行(户庚切)9生7平3荣2英惊兄京卿。

②清韵:情8清6名5声5城5程3轻2盈2成2晴营倾。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20次,其中清独用1次,清庚同用19次。“耕部[eη]分化为庚青两部。二三等属庚部[eη],四等属青部[iη]。”[3]

(6)元部:元韵。

①元韵:轩言。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1次,元独用1次。

(7)仙部:先仙两韵。

①先韵:年8天7边3眠2烟颠田贤前。

②仙韵:船5然3缘3禅3鲜2篇2传蝉泉钱仙。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15次,其中先独用3次,先仙同用12次。

(8)文部:文韵。

①文韵:君2云2闻军分坟。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2次,文独用2次。

(9)青部:青韵。

①青韵:亭青。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1次,青独用1次。

(10)真部:真淳两韵。

①真韵:人17贫8尘7新6频6身6亲4真3邻3滨鳞。

②淳韵:春3淳旬循。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19次,其中真独用15次,真淳同用4次。

(11)侵覃部:侵韵。

①侵韵:深9吟7林6心6寻4沈(直深切)3阴3襟2音2砧侵。

②覃韵:簪2。

朱庆馀诗歌押这部12次,其中侵独用10次,覃侵同用2次。“覃侵同用”也是朱庆馀诗中的特别之处。隋唐时一般是覃谈同用,侵独用。海晏《汉魏六朝韵谱》里说道:“而在魏晋宋时期,覃和侵通押,绝少和谈通押。”[4]可见,朱庆馀的诗歌用韵中保有了些许魏晋宋时的用韵现象。

3.三种用韵标准的体现。

唐代近体诗有三种用韵标准,即押官韵、押通用韵、例外用韵。官韵是写作的一般标准;通用韵仅限于平时写作,且为数不少;例外用韵为例较少,多因方音、语音变化引起。

(1)押官韵。

朱庆馀诗歌押官韵是占大部分的,23个韵部中有19个韵部押官韵,占约82%,大体上合于王力先生所考的唐代韵部。如支脂之同用,微独用;鱼独用,虞模同用;齐独用;咍灰同用;真淳同用;文独用;寒桓同用;删山同用;先仙同用;宵萧同用,肴独用,豪独用;歌戈同用;阳唐同用;庚清同用,青独用;尤侯幽同用。

(2)押通用韵。

所谓通用韵就是唐代官韵没规定这些韵为同用韵,但就《切韵》或《唐韵》的音系,在音理上可以相押且唐人近体诗中也有相押的例子,这些音理上讲得通而和官韵不合的相押韵的就叫做押通韵。

朱庆馀诗歌押韵中的“东钟同用”就可以看作押通用韵现象。唐代官韵东独用,东钟同用,但东、冬、钟同用的也不少。东钟主要元音相同,冬钟主要元音相同,东冬主要元音相同,所以在唐代近体诗也相押东、冬、钟的证实下,可以说东、冬、钟可以认为是通用韵。

而在晚唐——五代这一时期里却出现了大量东冬钟合部的现象,可以说朱庆馀诗歌中的“东钟同用”是语音向前发展变化的一个阶段性现象。

(3)例外用韵。

由于方言、音近、语音变化等诸多原因,诗人用韵会不符合上述的官韵和通用韵,就看做是例外用韵。

朱庆馀诗中的“麻佳同用”“覃侵同用”就可看做是例外用韵。麻在唐时为独用韵,但因方音之原,佳韵部分字失去收尾音,即佳[a:i→a:],就与麻韵的主要元音合,继而把佳韵及其去声韵中的“佳、挂、画”等读入麻韵及其去声韵。

而“覃侵同用”在朱庆馀所处的时代也算例外用韵的现象,但这样的用韵不无道理。参看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中的魏晋南北朝音系,说道“侵的一等字(南谭)和二等字(咸鹹)转入了覃部”,[3]可见这时期覃侵通押,关系是很密切的。朱庆馀诗歌中出现的“覃侵同用”可以看做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音韵的一定程度上的保留。

二 朱庆馀诗歌用韵特点

朱庆馀诗歌可以分为23个韵部,阴声韵12部,阳声韵11部,基本上合于王力先生关于隋唐音系的特点,是隋唐音韵分合、转移情况的有力证明。但分析朱庆馀诗歌用韵情况可以看到诗人的用韵特点。

1.诗歌用韵比较工整简单,大都押平声韵,无入声韵。其中阴声韵押66次,占约38.59%;阳声韵押105次,占约61.40%。从韵部次数来看,朱庆馀用韵热衷于庚部、真部、脂部、仙部,分别达到了20次、19次、18次、15次。

2.诗歌在选择具体押韵字的时候也是采用常见字,很少有生僻字,且对某些字多次重复采用。如17次用“人”; 11次用“时”“中”;9次用“来”“开”“明”“行(户庚切)”“深”;8次用“诗”“同”“寒”“情”“贫”“年”。朱庆馀诗歌内容多是日常生活的讲诉、或是与友人交遊唱和的诗作,从韵脚字的频繁使用状况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看出诗歌内容的朴实,诗人基于平淡的写作态度。

3.诗歌用韵的特别之处:“东钟同用”“覃侵同用”反映了语音发展变化的轨迹。保留了魏晋南北朝时的“覃侵通押”,而晚唐时“东冬钟合部”已经大量出现,可见,朱庆馀诗歌用韵情况呈现出“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现象,这也是语音发展必然经历的阶段。

三 结语

对唐时诗人朱庆馀171首诗歌的用韵研究,可见朱庆馀既承袭了魏晋南北朝时的用韵,如“覃侵通押”;又向晚唐用韵规律迈进,如“东冬钟合部”,诗歌用韵较规范,同时呈现出了诗歌的整体风貌。经过这样的用韵分析,加深了对中晚唐时诗人用韵情况的了解,体现了诗人用韵的时代性。

注释

①参考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和《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做韵脚字的归类。

②韵脚字右下角的数字代表该字在朱庆馀近体诗中出现的总次数,未标明的表示一次。

[1](清)彭定求.全唐诗·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5906—5936.

[2]朱庆馀.朱庆馀诗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3]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葛毅卿.隋唐音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Use of Rhyme in the Poems of Zhu Qingyu

Tang Anq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530004,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hyme of 171pieces of poems written by Zhu Qingyu,we can summarize them as 23 categories of rhyme.The conclusion is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hymes in the poem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y to which Mr.Wang li has explained.It is a proof of rhyme division,metastasis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The rhyme used by Zhu Qingyu is neat,simple,showing a“transitional phenomena nexus”.These are use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use of rhyme in the poems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in China.

Zhu Qingyu;poems;rhyming;characteristics

H113

A

1672-6758(2015)04-0136-3

(责任编辑:宋瑞斌)

唐安庆,在读硕士,广西大学文学院2013级。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Class No.:H113 Document Mark:A

猜你喜欢

韵部声韵王力
保险理赔知多少
九江县民歌三声腔的统计与分析
王力手迹
从淄博方言看聊斋俚曲的儿化问题
论《中华通韵》15韵部的科学性
艺术百家:王力
为王力先生一辩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李绅诗歌用韵考
彭泽县桐城方言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