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原、本体、本质、辩证与有无
——论老子“道”论意涵的五个维度

2015-03-17刘洋

关键词:本原老子本质

刘洋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300387)

本原、本体、本质、辩证与有无
——论老子“道”论意涵的五个维度

刘洋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300387)

“道”论作为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由本原、本体、本质、辩证与有无五个维度出发,对“道”论的意涵进行阐释,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一尝试对于我们从宇宙本原、根本存在、自然本质、辩证法思想、“有”和“无”的义理来把握“道”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道”论的传统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说明。

本原;本体;本质;辩证;有无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是一位具有创新思维和革新胆识的思想家。他以其独特的视角、豪迈的气度、开创性的精神提出了作为哲学最高范畴的“道”。“道”的原初意义自然是指人们所行走的道路,后来引申为规律、规则、真理等多种含义。老子之“道”作为一种本质的存在,包罗万象、恒久不息。它是老子用来诠释其全部哲学的特有方式,也是其思想的核心和最终归宿。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对老子的“道”论做过研究,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但由于方法、义理阐释、文本解读方面的错误,导致对“道”的考释与结论有很大的不同。[1]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本原、本体、本质、辩证与有无五个方面对老子的“道”论进行探析,希望可以对“道”的意涵提供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一 “道”为万物之奥

“道”的本原论,指的是探讨宇宙生成的理论和观念。当然本原论的这一说法来自西方哲学,它是由于人类对原始宗教和神话的信仰而来。[2]老子以其超然的智慧、革新的勇气,创造了一个比天和地更高的存在——“道”。他认为“道”化生万物,“道”无论在品位上,还是在时序上都先于任何东西。[3]老子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无法摆脱宗教和神话的影响,故而,他迫切地需要从宏观的哲学体系上寻求一种最原始、最高级的存在,这才是他本原论的最初意义。

“道”不仅是天地之初那种既混沌又虚无飘渺的形态,也是整个世界的存在根据和最终归宿。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25章)“道”是浑然天成的东西,它的出现早于天地,其他事物都要以“道”的意志为转移。听不见其声音,也看不到其形态,它永久长存而不停息,永不衰竭而循环运行,这就是世界万物的根本所在,我无法得知它的名字,就勉强称之为“道”。总之,“道”不是单一的物,而是缔造万物且附着于万物之上的运行规则,“道”离不开物又超脱于物,它与物彼此相依,无法分离。

世间万物都产生于“道”,归根于“道”,“道”是一切生命元的源泉活水。作为万物始基的“道”,具有一种独特的、天然的超越性,它没有时空的限制先于任何存在而存在,“道”作为万物之宗是永恒的、根本的,它是万物产生、变化、发展的依据和动力。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6章)又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第52章)虚空神变而永不停息,这就是微妙的生命元始。老子以理性推理认为“道”是产生世界万物的根源,这里的“道”就相当于西方哲学意义上的逻各斯,由此带来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良好开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子是一位无神论者,他的“道”并非无端的臆想,而是有其特定依据的。

对于“道”生万物的过程、方式,老子也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这个过程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合而言之,宇宙一太极也;分而观之,一物一太极也”,[4]这个逻辑过程是,由混沌的世界演变,析出一气,一气又化分出阴阳,阴阳运转成为天地,天地无限繁衍就变成了无数形态的世界万物。至于世界万物具体的发展变化,老子也给予了精彩的描述。“道”生万物,德润万物,万物体现化了“道”,形势成就了“道”。所以,万物莫不遵“道”而重德。“道”与德都对万物的生长、变化不加干预而顺应其自然本性,这是老子所认为的方式和规则。

“道”生化万物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动态过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遵循“道”的缓慢过程,世界万物都离不开自身特

定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使得万物的存在成为一个不断向更高级别进化的过程,他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第16章)“道”的宇宙观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万物变化发展的大致轮廓,尽管它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逻辑错误。但是,在同时代的思想家那里,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道”的本原说为即将展开的高度理性化的思维推演奠定了足够坚实的基础。

二 “道”是存在之存在

本原所探求的是事物基质和元素的来源,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逐渐引伸出事物的动力、原因等概念,故而,我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就会发生变化。这就自然会涉及到作为理性思维范畴的本体问题。本体为其他范畴的存在提供了根据和基础,任何其他的范畴均无法离开本体而作为独立的存在。这也符合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传统哲学所要回答的本体论问题就是“所以然”,老子认为这个所以然就是“道”。万物抛弃“道”,就没有理由成为先于天地的存在。老子的“道”不仅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在逻辑上和渊源上还是世界存在的本质和依据。由此可见,老子言道是构成世界的实体,天地万物都是短暂有限的。[5]关注本体论是进行“道”论研究的必然要求。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25章)在老子眼中,哲学上并不存在具体的物;“大”,指的是“至高无上,罗而无外,无所不包”,这里是说“道”包罗万象,具有普遍性、一般性和整体性。但是它并不是一种空无,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21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只好“强为之名”。由此可见老子所言的“道”是一般的、永久的、不变的、运动不息的,是无法穷尽其内涵的客观实在。“道”实际上是一种至高至上的终极存在,没有任何其他事物能够高出其左右。

老子说,“渊兮似万物之宗”(第4章),“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第34章),“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51章)。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道”是一种纯粹意义的哲学原理,它对于具体的物来讲是绝对的,这一点符合本体论的意义。道也不是通过经验归纳出来的,不是非此即彼;老子之“道”是最高的“道”,作为统帅的“道”,而不是某一具体化的“道”。所以老子说“道常无名”(第32章)“道隐无名”(第41章)。“道”又常常是无法言说的存在,我们没有办法用具体的含义、概念对其进行说明。老子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由此可见,“道”有着积极和消极两重意义。在哲学上,本体只能通过感知、阐释对其进行把握,“道”是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自然就有了“道”的消极意义。“道”的消极性并不能抹杀其积极意义,毕竟没有了这种不确定性,“道”也就不存在了。老子整体性、一般性、理性化的“道”当然体现着本体论的意义。

三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理念的背后,总是蕴含着某种天人合一的观念。不过,老子的“道”体现出的是一种对自然由衷地认同,这一点不同于儒家所追求的人化基础上天与人相统一的价值。在“道”之前,“天”才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天的意志和能量导致了万物的生成和发展,“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老子以其独创性的“道”来对抗当时整个社会流行的天道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胆大妄为的疯狂做法。“道法自然”,自然也就成为了老子思想的本质。自此,中国知识分子思考问题就有了比较严格的边界,它影响了人类胆大妄为、肆意破坏自然的思想暗流。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亲近自然的价值取向也就出现了。老子以后,无数的思想家对这一取向进行阐发,这一做法对于丰富自然的内涵起了极大的作用。直至今天,这种文化传播和发展也带来了对老子“自然”观的曲解与误解,对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老子自然的概念进行考辩。

“道”的本质是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诚然,自然不可能在范畴和境界上高于“道’。它们是形式和本质的关系,任何形式都无法脱离其内在的本质,本质不存,形式也就没有了意义。从层次上来讲,两者是共同的,“道”是形式,自然是内容。“道”离开了自然就成了一种虚无,自然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我们也不能对自然只是泛泛的理解,自然与人为是对立的,自然是告知我们需要尊重规律,可自然又不仅仅意味着规律。自然更加强调事物的内在性质,不仅仅是看重外在的关系。自然是一种和谐的、自在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是静止的,它按照自身的运转法则在有序地运行着。

现代人类生态危机在哲学上提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6]老子所讲的自然明确提出反对超自然和狂妄自大的人为。老子对自然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合理的阐释和说明,告诫人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我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人类没有理由不尊重自然规律,更需要以谨慎的精神尊重客观规律,使人类的活动与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种态度在今天中国的社会语境中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因为本身环境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总之,老子所提倡的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动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四 “道”的辩证性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老子以其独特的眼光和视野看到事物及其对立面总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老子的确无愧于辩证法大师这个称号,他将矛盾的思想引入“道”。“道”具有极强的辩证性,没有这种辩证性,老子的“道”就不会有多元的含义和功能。辩证性是“道”的固有内涵。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58章)。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相对性,细微的事物经过一定形式的变化就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宏大效果;貌似行将消逝的事物却可能重新获得勃勃生机;貌似正在成长的事物却常常蕴含着失败的因子。正是因为这种辩证性,“道”才能先于天地而生、永不停歇。

1.动态的体系。

老子的“道”论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几十对相反相成的辩证命题,极大地丰富和锻炼了我们的视野和理性思维。这些命题我们可以像如数家珍那样,很自然地出现在我们的思维里,像有名无名、无为无不为、阴阳、天之道人之道、奇正、有无等等。这种充满辩证的智慧,几乎散见于《老子》的每一章。无视这些辩证性的语句,很容易导致对老子思想的误读,从而无法完整地把握老子的“道”论思想。老子认为事物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会向着自己的对立面无止无休地转化。这种辩证观使得老子的“道”论构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的哲学体系。

2.宏观的辩证法。

老子发现了万物世界和人类思维规律的内在法则,他以其高超的智慧和敏锐的眼光发现了物极必反这一规律,他的宏观辩证法由此就产生了。事物的存在都会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量就会达到一定的度,事物也就会在质上发生变化。“反者,道之动”(第40章),就论证了上面的这一发现。这一发现实质上描绘了事物的正反两方面的相互转化。“道”所规范的运动虽然极难把握道,但运动中所包含的复杂矛盾仍然离不开其内在的辩证统一性。第16章云“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这一论述与25章的内容构成了相互印证,当然,后者更为准确地表明了万物运动的最终趋势。

3.政治与道德辩证法。

老子所发现的辩证法内涵丰富、包罗万象,他关注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政治领域,他说:“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第65章)依靠智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难,不用智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鸿运。学会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就实践了“道”的原则。善治所依靠的不是超级人工智慧,一个比较完善的政治共同体所依靠的是自然的选择,这种过程极其复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涉及到伦理实践,他也深刻地看到了善恶、美丑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又是变动不居的。政治和道德领域的辩证法,启示我们要关注细微的变化,积极推动事物向合理的方向转化。

五 “有无相生”的认识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老子的“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体,“有”和“无”揭示了“道”的内在性质和内涵,在老子思想结构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致虚极,守静笃”(第16章),王弼注:言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也。[7]“无”,老子主张人要抛弃本身的主观性,以宁静的最高程度来观照事物。“有”,老子则主张人们从感观出发、现象出发,强调对理性思维的把握,实现“有”和“无”的最终统一。将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够达到于有处可观无,于无处可以观有的至高境界,这样我们就能深刻领会到“有”和“无”其实就是“道”的一体两面,从而更好地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把握。从“有”和“无”的哲学思辨过程,我们就能够很轻易地发现老子的认识论原则。

天地万物从有还无,是很自然的事实;无中生有,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8]然而,在老子的“道”论中,“有”和“无”都是“道”论的表现形式。“有”表现“道”是存在者的存在,体现了“道”的功能性,相对于“无”,它是万事万物具体的生成过程,蕴含着稳定性;“无”并不是不存在,它是一种无规则的存在,较之于“有”,它是世界形成过程中原初状态,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因此,“道”具有“有”和“无”两种内在规定性。“有”和“无”是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呈现的不同形态,两者也同样诠释了“道”相反相成的辩证性。

《老子》有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完整地看待老子的思想,其实,“有”与“无”的统一才是最根本的,这一认识对把握他的认识论及其重要。对上面两句话的理解一定要放到老子整个思想体系中,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就会片面地理解老子的思想。完整地看待老子的思想,其实,“有”与“无”的统一才是最根本的。“道”区别于普通事物,它不是具体化的物,“无名”意味着“道”是不可言说,用语言无法说明的,只是我们不得已给它一个称谓而已,但这并不是“道”的全部。“无名”等同于“无”。与此相对应,“有名”相当于“有”。“有名”离不开“无名”,无疑,这一点是肯定的,“有”和“无”相互论证、相互说明、相互依赖。说老子的“道”是“无”,这无疑是一种解读上的误会。在老子看来,“道”其实是处于一种居中的态度,它既不倾向于“有”,也不倾向于“无”,在这一点上,老子是毫无偏颇的。

六 “道”论的传统价值与现实意义

以上对老子“道”论的简要解读,只是一些小小的思考,它至少能为我们考究老子的思想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毫无疑问,老子的“道”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难以估价的意义,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此,中国古代的传统知识分子就有了“内圣外王”的人生追求,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士人。“道”论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种品第极高的精神境界。同时,“道治”的理念主张统治者要自然无为,它和儒家思想相得益彰,共同成为君主统治的核心思想。

尽管众多学者对老子的“道”论思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毕竟老子“道”论的提出仍然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以,老子的“道”论也有它的局限性和自发性,这使得“道”论有着极大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也恰恰是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老子思想的价值意义,为我们传统文化增添了有益的因子。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汲取老子思想中的营养,剔除其不合理因素,对于我们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实践难题,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1]田文军.“道论”论新探[J].社会科学,2011(8).

[2]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9.

[3]陈鼓应.误解的澄清——代序[A].老子译注及评

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5.

[4]徐梵澄.老子臆解[M].中华书局,1988:63.

[5]刘小枫.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的相遇[M].北京:三联书店,1996:371.

[6]刘文英.老子道论的现代分疏与解读[J].南开大学学报,2002(2).

[7]刘建生.道德经精解[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2: 70.

[8]南怀瑾.老子他说[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社,1996:46.

Cosmism,Ontology,Nature,Dialectics,Existence and Nothingness—Five Dimensions of Taoism of Lao-tzu

Liu Y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Taoism,as the core conception of philosophy of Lao-tzu,indic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had been reached to a new level.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ain the ideas of cosmism,ontology,nature,dialectics,existence and nothingness.The theory of existence and nothingnes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us and the article also studied the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aoism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cosmism;ontology;nature;dialectics;existence and nothingness

B223.1

A

1672-6758(2015)04-0032-4

(责任编辑:宋瑞斌)

刘洋,在读硕士,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Class No.:B223.1 Document Mark:A

猜你喜欢

本原老子本质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本原Heronian三角形的一个注记
回归本质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回归教育本原的生物学教学
童年的本质
『闭卷』询问让人大监督回归本原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