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教师的反思修养
2015-03-17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枢镇新寨小学王红云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枢镇新寨小学 王红云
作为教师,身处三尺讲台,传承着人类知识文明,塑造着一代代人的灵魂,做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任重而道远。尤其在复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更肩负着神圣而严肃的使命,为不辱使命,工作中的反思也便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知其不足而补,知其不当而改,补而完美,改而确真,这样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教师自身教法技巧日趋提高,也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优良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绝不能滥竽充数,亦或是误人子弟。
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亦即现在所讲的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看似简单做起难,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反思修养呢?这是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话题,现结合我的自身实际和肤浅体会就这一话题站在教师的角度拙述如后,权作我教学工作中的一次反思实践,与同仁共享,祈前辈指导。
一、思想层面的反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传道首当其冲,可谓是教师工作的灵魂了。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传道,教师就得正身。论语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甘于奉献,不断进取,春风化雨才会在教育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发挥出实际而有效的楷模作用,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最终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为祖国培育出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也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说传道是教师工作的灵魂,那么授业解惑便成了教师工作的实际载体了,这一载体是教师日常工作中的血肉,所以教师工作又不能外乎开以下几个层面的反思了。
二、知识层面的反思
首先,思考一下自身知识结构。
每个教师在进入教师行列之时就已经具备了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了,这暂且称之为固有知识吧,这正像一池死水,俗话说:“死水不经瓢舀”,再说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思维层次、发展层次各不相同的学生,而且时代在发展,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如果我们教师只会用自身固有的那点“死水”去给学生解渴,去进行我们的工作的话,那我们的教学工作就真正成了应付,真正成了杯水车薪。这种吃老本的观念、这种不思进取的态度、这种一成不变的做法对教师、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会有辱教师圣名,会误人子弟。
其次,思考一下自身知识优化。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得好,池塘之水为何总那么清澈?主要就是因为它的源头时常有新鲜的流水补充进来。那么,作为身在讲台的一线教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工作得心应手呢?从知识层面来讲,我们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一方面,积极参加相应的业务培训学习、教学观摩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这些学习活动中借鉴他人之法为己所用,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师自身角度讲也算是更加丰富、优化了自己的知识内涵了吧;另一方面,在生活、工作中养成多读书,多学习的习惯,这不仅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楷模作用,更能在读书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拓宽自身知识的涉历面,加深对各种知识的领悟力,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
再说,作为一名教师,本身就是知识的传播者,真的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文化人,如果不不断学习,自己的知识捉襟见肘,在教学工作中就会出现黔驴技穷的尴尬,那时山穷水尽疑无路,哪还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从知识层面来讲应该摒弃吃老本的陈旧观念,不断学习,不断丰富优化自身知识。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和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从知识层面上让自己努力做到“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胜似闲庭信步;去留无意,望云卷云舒,相伴晨钟暮鼓。”有备无患,有了日常的学习积累在需用之时能“闲庭信步”,而工作之余又能在“晨钟暮鼓”中静心亲近书香,既可修心养性,还可备来日之需。
总之,教师要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一方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结合工作实际学会反思,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文化上、政治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的道德素质,真正为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奠定红而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结合工作实际学会反思,通过学习不断地在知识文化上、业务文化上充实自己,让自己的半亩方塘因有活水来而能清如洗,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的知识素养,真正为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奠定专而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