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之我见
2015-03-17广西贺州市太白路小学黄奖英
广西贺州市太白路小学 黄奖英
一、设计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数学教材的特点,包含着丰富的可产生学生兴趣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源泉。”教师应利用这些因素,有效发挥教材中潜力作用,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出示一组数,让学生判断能否被5整除,教师和学生进行比赛,看谁又对又快,学生都用竖式计算,而教师看一眼就知道结果,学生感到很好奇,特别想知道老师的秘籍是什么,于是有很强的求知欲。又如,教学人民币的计算,学生难以掌握,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个购物的情景,摆出一些物品标上价钱,让一些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其他学生进行购物,让学生说出带了多少钱去买东西,花了多少钱,还找回多少钱,通过模拟购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较容易掌握人民币的计算。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情境的创设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尤其是利用多媒体设计教学情景,利用配音、动漫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二、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体验生活中有数学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广的学科,学生如果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价值,学生就会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于是产生学习兴趣。如学生在学习平移,旋转后,让学生举例在生活中见到的哪些现象是平移,哪些现象属于旋转,学生情绪高涨,列举了很多例子,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抽屉的推拉,电梯的升降等都属于平移,而方向盘的转动,风扇的转动,钟面时针、分针的走动等都属于旋转。又如,计算的教学,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教学时可以设计成有趣的活动,如鸽子送信,给动物找家,夺红旗,开火车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了知识。
(二)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如教学“10的组成”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把小棒分成2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学生通过摆一摆,很快归纳出10的组成。通过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很快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知识获取的整个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三、在评价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有机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对学习具有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设计多种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应设计适合不同层次水平的作业,使广大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成绩,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业设计有基础题,这类题可以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完成,还有提高题可以让中等生来做,另外就是开放题,可以让成绩较好,脑子较灵活的学生去做,这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鼓励性评价,体验成功
教学中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你的回答很独特”“你的回答很有创意”等,对于回答错的学生,教师不能批评他而是鼓励他再想想一定能想出来或者请其他小朋友帮帮他,这样就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培养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精神。
小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会对学好数学产生很强的自信心,从而轻轻松松地掌握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