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谚语复制和传播的模因分析

2015-03-17萍,彭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异义模因谚语

何 萍,彭 颖

(华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7)

根据gene 一词仿造而成meme(模因)由Richard Dawkins 首创,意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韦氏字典》释义为“在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散播开来的思想、行为、格调或语用习惯”。因此,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1]。

谚语是人们在认知和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一个民族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传说乃至风俗习惯等都是谚语生成的土壤。换言之,谚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都是谚语生成的文化理据。本文就英语谚语的复制和传播进行模因论视角探析。

一、谚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模因有利于谚语的发展, 因为语言模因揭示了谚语复制和传播的规律。何自然[2]曾指出,自然语言中的模因是从教育和知识传播、 语言本身的运用以及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得以体现。谚语也不例外。

首先, 模因自我复制的途径是从一个人的大脑复制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从人的大脑复制到书本,又从书本传播到人的大脑[1]。当我们从学校和书本中学会谚语,并在日常交往中反复使用或运用,谚语的语言模因便自然呈现, 故教育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谚语的复制和传播。如:

(1)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

该谚语被习得后,the mother of 成为语言模因因子,不断被复制和传播,并被其他的表达复制,形成新谚语的表达。如:

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勤勉是成功之母。

Knowledge is the mother of all virtue. 知识是美德之母。

上述各句都是基于“失败是成功之母”而生成的表达,这就是一种语言模因现象。何自然曾分析了“爱你没商量”、“宰你没商量”语言模因形成的理据。从其分析可见,the mother of 跟“……没商量”一样,都是因为词语在语用中频频被复制和传播, 最后才形成一个活跃的语言模因,最终生成许多新的表达。这些语言模因的形成与教育和知识传授的力度分不开。

此外, 谚语本身的运用也会促使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存在于人脑中的语言在语用中可能不断重复、增减、变换、传递,或从一组旧的模因集合组成新的模因集合。比如在父权盛行时,“父、子”通常是性别的泛称,因此谚语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不仅用来褒贬儿子,也适用于褒贬女儿。自女性话语权得到正视后, 该谚语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生成了新的表达:Like mother,like daughter.(有其母必有其女),甚至还出现其他相似表达:

(2)Like master,like man.有其主必有其仆。

Like tree,like fruit.什么树结什么果。

综上,father,son 原本是谚语的核心模因因子, 由于语言本身的运用, 出现其他诸如mother,daughter,master,man,tree,fruit 等新的语言模因。这说明,语言本身的运用会促成语言模因的生成,从而丰富谚语的表达。

最后,交际和交流也能促进语言模因的生成。一种语言模因可以通过交际和交流在另一种语言中传播。 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因人们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态度而对某些语言模因表现出抗拒或接受。如“微”原指小、细、轻、少等,也可表示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如微米、微安培。而今,“微”成了一个时尚的语言模因现象,用于命名很多新生事物,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时代。“微”作为一个语言模因在时下被复制和传播。就模因本身而言,这体现了语言模因实现自我复制和生存的过程。这种模因现象在英语谚语中也有体现。谚语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燕不成夏), 原本出自公元四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是“One swallow does notmakeaspring,nor does one fine day”。燕子是一种候鸟,南半球变冷,北半球回暖时,燕子便从南向北飞。大约在春天接近尾声时燕子先飞到希腊,然后于初夏飞到英国。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原话用的是spring,而到了英国,则把spring 改成了summer。这就是一种因地理环境不同而导致谚语发生变换的语言模因现象。 该谚语的复制和传播见证了语言模因实现自我生存的过程。

总之,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这种模因可以通过字、词、句乃至篇章呈现出来。不过,语言模因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异,这种变异方式各异,或表现为传递过程的形式变异,或表现为传递内容的变异。

二、谚语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

谚语的语言模因在复制、 传播的过程中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会出现新的集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制体。这种新的模因复制体通常经由两种传递方式所得,一表现为“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模因,二表现为“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模因[2]。

(一)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模因传递方式

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模因指表达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的表现形式多样, 但其内容却始终同一。该方式包含“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和“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两种模式[3]。所谓“相同信息的直接传播”指,信息可以在合适的场合不改动信息内容而直接传递。因为模因犹如“病毒(viruses)”一样,可以感染其他人的大脑,或者传染到其他人的大脑中,而一旦被这种“病毒”所感染,它们就会寄生在人的头脑中,在往后的岁月里,此人又会将这种“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或者他的下一代。这种病毒会改变被传染者的行为,并同时引导他们着力去宣扬这种行为模式。[4]比如各种引文、经典台词、名言警句等。[3]经过千锤百炼才定型的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当遇到与原语相似或相近的语境,语言模因就往往以直接的方式来自我复制和传播,诸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家是心之所归) 等经典谚语常被直接引用,不做任何改动被直接传播。

所谓相同信息的异形传递, 是一种以复制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它以纵向递进的方式传播。尽管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信息变异, 与原始形式及其表面意义大相径庭,或者说信息在复制过程中出现模因的移植,但这些变化并不影响原始信息, 复制出来的仍是复制前的内容。[3]比如,表达“不劳则无获”的英语谚语有很多:

(3)No pain,no gain.

No mill,no meal.

No sweat,no sweet.

除例(1)中的pain(付出)与gain(得到)能直接传递“不劳则无获”的意思外,其他几句全部使用了借代手法,如sweat 代替辛勤的劳动、sweet 代替甜蜜的收获,mill 代替劳动、meal 代替成果来传递“不劳则无获”之意。

(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模因传递方式

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模因指, 采用同一的表现形式,但分别按照需要表达不同的内容。这种表现型模因有三种模式:同构异义嫁接模式、同音异义嫁接模式和同形联想嫁接模式。[3]

1.同构异义嫁接模式

这一模式指语言模因的结构和形式都不变, 但内容变了,为另外的词语所取代。[2]比如,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这一经典谚语问世后,mother 被视为 “促使人们去做某件事或促成人们做成某件事的根源或动力”的模因因子。依据该语义,人们选取了许多具有类似语义功能的词,如soul、root、sport 并以同构异义嫁接的方式创造出来更多谚语。如:

(4)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守时是立业之本。

Idleness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闲散乃万恶之源。

War is the sport of kings.战争是帝王的娱乐。

2.同音异义嫁接模式

该模式指,语言模因在保留原来结构的情况下,以同音异义的方式嫁接。该模式常被用于汉语广告语。比如“千里江铃(陵)一日还”利用汉字同音特征来宣传江铃牌汽车的速度。[3]这种语言模因的方式在英语谚语的表达中也时有出现。如:

(5)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s one weak. 七天不进水,人就会虚弱。

seven days 为 “一周 (week)”, 句子巧妙地采用weak 和week 同音之效果,向人们呈现喝水的重要。

3.同形联想嫁接模式

该模式指语言形式没有变化, 但嫁接于不同场合会导致产生不同的意义联想。比如一则商业广告词“做女人,挺好”,就是通过模因的联想嫁接来招徕顾客。[2]英语谚语也使用这种同形联想来突显谚语表达上的诙谐、幽默之感或讽刺之意。

(6)Women have a wonderful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but little sense of right and left.女性对善恶感觉惊人,对左右感觉麻木。

句中right 一词兼有“正确”、“右边”之意,right 置于不同的语境,尽管形式相同,却可以让人产生联想。该谚语借用同形联想,增加了表达的幽默感。

综上,谚语的模仿、复制不可能是完全的“克隆”,它更多时候体现的是模因集合的重组。 在这些重组的模因集合里,有些模因保存了原有的内容,但以不同形式呈现; 另一些模因则根据相同的形式放进不同的内容来扩展。

三、结语

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 模因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本文从模因论视角,分析了英语谚语演变、复制、流传和传播的特点。早在2009年,张运桥和严敏芬在《外语艺术教育研究》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有关《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的评价。文章最后指出,原作者在阐释语言模因的强大解释力时, 共使用了22个例子来加以论证,但汉语例子占了20个,英文例子仅有2个。两位作者指出,原作者在选例方面的欠缺,认为原作者过于偏重模因理论对汉语语言研究的解释力。[5]本文的研究正好弥补了模因论对英语语言研究领域的不足。研究证明,语言模因不局限于汉语,对英语同样具有解释力。我们还相信,模因论具有普遍性,对其他语言也应该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注释:

文中所有英语谚语均出自卢思源的《英语一日一谚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1]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何自然.语用学探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3]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轮·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30th Anniversary Ed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5]张运桥,等.《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评价[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3):36-38.

猜你喜欢

异义模因谚语
韩汉同形完全异义词略考
古今异义词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论俄语同音异义词及其翻译
说说谚语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谚语趣画(一)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
论音同异义隐喻认知与大学英语词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