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白领身份认同的理论进路

2015-03-17林晓兰

关键词:中产阶层白领阶层

林晓兰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上海 201418)

作为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都市白领是中产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白领的身份认同,在不同的维度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从社会结构视角看,表现为以收入水平为基础的阶层认同;从消费主义视角看,表现为以时尚建构为表征的消费认同;从功能主义视角,表现为以保守内敛为胎记的政治认同;而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则表现为以职业分工为特质的性别认同。开展对都市白领尤其是都市青年白领身份认同的社会学研究,为认识和解读社会结构变动和中产阶层陷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对于检验和反思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的理论进路与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身份认同理论回顾

认同是个体行动的指南,也是社会运行的基础。认同这一概念涉及的是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这些常常被认为是冲突或对立的关系。①Jean-Claude Deschamps and Thierry Devos.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In Stephen Worchel, J.Francisco Morales, Dario Paez and Jean-Claude Deschamps(eds).Social ident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8,PP.1-6.认同大致可以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类。自我认同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符号互动论。人们会用自己或他人在某些社群的成员资格(group membership)来建构自己或他人的认同。依据社群成员资格来建构的认同被称为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而依据个人的独特素质而建构的认同被称为个人认同(personal identity)。①Hogg, M.A.Social Identity, Self-categor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Small Groups.In Sh.Ng,C.Candlin&C-y.Chiu(ed.).Language Matters:Communication,Culture,and Social Identity.Hong Kong: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2004,PP.221-243.

自我认同即个人认同,是指自己对自我现况、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情境、未来希望、工作状态等各层面的觉知,统合而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结构,亦即追求自我统一性及连续性的感觉。自我身份认同的理论主要有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的自我发展理论、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和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符号互动论等。社会认同,是个人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的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知识,亦即个体身为一个群体成员这方面的自我观念。个人用来定义自身社会身份的总和就是社会认同。社会身份认同的理论主要有泰弗尔(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菲尼(Phinney)的种族身份认同理论和伯克(Kenneth Burke)的认同控制理论等。从本质上来说,身份认同就是人们对“我是谁”、“我是谁”的意义、“我属于哪个群体”、“我群和他群之间有什么差别”等问题的浓缩。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行为不能单从个人心理素质来解释,要较全面地理解社会行为,必须研究人们如何建构自己和他人的身份(identities)。②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可见,认同是一种有边界的意识。个人认同只是活跃于个人经验并镶嵌于个人身体中的社会实在。身份认同建立之后,人们会把自己视为某个群体的成员,而不是独立的个体。同样,人们把他人编进某个群体之中后,也会将其视为该群体成员。这时候,人们会忽略群体内个体的差异性,而强调其同质性,对外群体则强调其差异性。③廉思:《“蚁族”身份认同研究》,《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2期。就个人层次而言,认同是一个人在混沌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个人能够据之对外在环境做出积极的防御;就社会层次而言,认同是一个基本的及普遍拥有的信仰、规范及价值的综合,它能抵抗外在事物对其自身环境与成员的威胁并维系自身。④Hans J.Mol.Identity and the Sacred.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6,P.65.

现有的社会认同理论为不同群体成员的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然而,这些理论大多建立在西方的社会基础之上,对身份的理解和中国语境中的身份还有很大差异。通常看来,国内对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文化政治中身份认同的研究,如全球化、某国国民身份认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是对边缘性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如对新生代农民工、网络虚拟者等人群身份认同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三是对文艺作品中某个典型主角或争议性人物的身份认同探析。但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多是理论层面的调查描述和某些宏观政策的探讨,缺少实证研究。⑤张淑华、李海莹等:《身份认同研究综述》,《心理研究》2012年第5期。我国学界对身份认同的理论研究,多聚焦在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及其相互关系上。身份认同的经验研究,多聚焦在对边缘性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上,如移民、流动人口、农民工、基督徒、乞丐、蚁族等。近年来,中产阶层身份认同的研究方兴未艾。开展对中国社会身份认同的调查,了解各种认同的形成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这些认同在特定环境下将如何反应和变化,这在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⑥张萌萌:《西方身份认同研究述评》,《云梦学刊》2011年第2期。

二、社会结构视角:以收入水平为基础的阶层认同

从社会结构视角看,收入水平是都市白领阶层认同的首要基础。阶层认同是阶级意识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概念。 主观阶层认同(status identification),亦称“阶层归属感”,它反映的是“个人对其自身在整个社会的阶层结构中所处位置的一种感知和认识”,是构成人们主观阶层意识(strata consciousness)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①Jackman,Mary R.&Robert Jackman.“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 38,1973,PP.569-582.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Ceorg Lukacs)曾指出:“阶级意识既不是组成阶级的单个人所思考或感觉的东西的总和,也不是其平均数。而且整个阶级在历史上有意义的活动,最终是由这种意识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人的思想所决定的——这些行动只能根据这种意识来理解。”②[匈牙利]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吉登斯(Anthony Geddens)认为,阶级认识并不表明阶级成员有能动的自我群体的认同以及有排他的倾向,它是阶级成员间因共同生活背景而自然产生出相似性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而阶级意识则是有明确的共同体的心理边界,是必须区分“我们”和“他们”的。③Giddens.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London:Hutchinson&Co.Ltd.1973:112-113.麦克尔·曼(M Mann)认为,成熟的阶级意识包含阶级认同、阶级对抗、阶级总体性和替代社会等四个递进发展的要素。④Mann.Consciousness and Action among the Western Working Class.London:Macmil2lan,1973:13.米尔斯则认为:“阶级意识应当包括:对本阶级利益的理性认识;对其他阶级不合理性的认识及有意识的反对;对运用集体政治手段达到集体政治目的以实现自己利益的认识,及随时行动的准备。”⑤[美]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在美国,“白领阶层”或称“中产阶层”,就是“普通族”的同义词,相当于中国人说的“老百姓”或“收入一般的人”,是富豪和穷人之间的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1940年《财富》杂志在美国做过一项调查,有8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可见,人们主观的阶层认同,既受到收入、职业、教育和家庭背景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参照比较体系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依据客观指标定义的白领阶层,与人们主观认同的社会“中层”,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中间阶层,正在经历着从传统中产阶层向新型中产阶层的转变。这个中产阶层虽然比例不大,但却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一旦有更加宽松的政治环境、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继续发展和普及,这支中产阶层的队伍就会迅速发展壮大。李春玲通过调查得出,有46.8%的人自我认同为中间阶层。⑥李春玲:《中产阶层:中国社会值得关注的人群》,转载自中国网,http://www.chinaaelections.org/readnews.asp?。赵延东发现,中国自认为处于社会“中层”的公众比例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低,在其他国家中自认为处于社会“中层”的比例均在50%以上,而这一比例在中国却仅为46.9%。⑦赵延东:《“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成因及后果》,《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李培林则认为,社会下层倾向于把自己看成“下层”,自雇佣者阶层把自己看成“上层”。如果将阶层结构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中间阶层的阶层地位认同变得清晰而明确,且这种认同与自身客观阶层地位相对吻合。⑧李培林:《研究中国当代社会冲突意识的七个发现》,《理论参考》2006年第5期;李培林、张翼:《中国中间阶层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2008年第2期。

由此观之,社会认同是有关某个群体的共同认同,它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群体成员相信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某些共同性和相似特征。周晓虹根据调查得出,几乎近75%的人回答“中国已经出现了中产阶层”,或者说“处于中间阶层的形成阶段”。⑨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79-80、87页。从中间阶层的经济标准、文化素养、职业标准、生活方式、休闲方式和政治参与等方面,可以看出社会大众所认同的是一个怎样的中间阶层。李强的最新研究表明,2010年中国白领阶层占比达到13.34%。⑩李强:《我国正在形成“土字型社会结构”》,《北京日报》2015年5月25日。李培林、张翼的研究则表明,按照收入分层标准进行测算,早在2005年,中国中等收入层就占17.8%。⑪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2008年第2期。可见,在都市白领的身份认同问题上,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们的主观自我定位与客观分层之间的不一致;二是处于社会中下层人员所感觉到的相对剥夺感;三是中间阶层的自我认同有向下倾斜的趋势,而低收入阶层的自我阶层认同却有向上攀附的趋势。①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三、消费主义视角:以时尚建构为表征的消费认同

从消费主义视角来看,时尚建构是都市白领消费认同的基本表征。在消费社会,身份的建构通常是通过商品消费的过程加以体现的。消费过程不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过程,而且是社会表达和社会交流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身份认同常常随着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不断获得修正和重塑。②刘泓:《广告传播对受众身份的建构》,《东南学术》2009年第4期。在现代社会,由于消费角色和地位的凸现,消费越来越成为彰显个体财富、权力、地位的重要标识。③赵玲:《消费身份建构意义的伦理批判》,《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白领阶层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在消费领域,都市白领阶层被视为“消费前卫”。④周晓虹:《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首先,在消费理念方面,都市白领追求“享乐主义”,崇尚“享受生活”,趋向于炫耀性消费。都市白领阶层颠覆了传统的勤俭节约理念,不再止步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李庆真在对“月光族”及“年清族”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现代都市青年白领的生活已经不再延续传统社会所倡导的精神享受至高无上的生活价值取向。在需求层次上,不仅有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更重要的表现为对有形物质的需求。⑤李庆真:《从“月光族”到“年清族”——都市白领阶层消费理念分析》,《青年研究》2005年第11期。夏建中等基于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白领群体的研究中发现,白领群体在个性化和炫耀性消费观方面都明显高于普通人平均水平,而在实用性消费观方面则低于普通大众。⑥夏建中、姚志杰:《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一项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周晓虹则认为,白领阶层具有较强的投资理财意识;消费注重个性化和文化品味;普遍接受了“分期付款”等现代消费方式;更为重视教育、旅游和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⑦周晓虹:《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可见,都市白领主张合理消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超前消费。

其次,在消费结构方面,都市白领的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支出,明显高于生存性消费支出,并且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王建平指出,都市白领阶层的消费出现生存必需性消费向“非必需化”扩张、享受性消费增加、发展性消费日趋多样化且消费比例将不断增大的现象。⑧王建平:《分化与区隔:中国城市中产阶层消费特征及其社会效应》,《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刘毅指出,中国白领阶层的消费结构,体现出强烈的发展需要与现实性。⑨刘毅:《中产阶层消费结构变迁及特征——基于珠江三角洲城镇住户调查的分析》,《经济学家》2008年第3期。朱雨可等研究发现,从1985年至2005年,白领阶层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方面的支出比重都有所下降,而在医疗、交通、教育、居住等方面的比重有所增加。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设备用品方面的支出减少越多,而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交通通讯方面的消费支出却增加得越多。⑩朱雨可、邹红:《中国社会流动中的新中间阶层消费需求变迁》,《消费经济》2008年第2期。都市白领追求舒适、享受和有文化层次的生活方式,并对住房、汽车和其它中高档家庭耐用品具有强烈拥有欲望⑪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更倾向于追求名牌、价格档次较高的商品。来丰发现,在文化和旅游消费方面,白领阶层媒介消费的形态正逐渐从传统媒介向数字技术支持的新媒介形态发展,都市白领对新兴媒体的追捧逐渐高涨。⑫来丰:《上海市白领人群媒介消费现状与特征——2010年上海市白领文化消费调查报告节选》,《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

最后,在都市白领的消费选择中,教育支出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主义的持续影响,文化消费的内容日渐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教育消费比重增长迅速、书报杂志消费异军突起、文娱消费浪潮不断高涨、旅游消费持续升温、休闲消费成为时尚。①张太原:《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以北京为例》,《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期。夏建中等指出,都市白领群体并没有完全脱离普通大众的日常消费构成,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仍然是生活的重点,但其对教育的重视位于前位,并且文化程度越高越重视教育。②夏建中、姚志杰:《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一项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陈曙红在对教育消费的研究中发现,都市白领是教育消费的主流,他们不仅重视自身文化的提高,而且在对下一代的教育消费也极为重视。在“文凭社会”的宏观背景下,通过教育消费而获得体制化的文化资本,并将其运作转换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其他的符号资本,成为都市白领教育消费的主要动因。③陈曙红:《新中产阶级的教育消费及其动因探析》,《学术交流》2006年第9期。作为中产阶层的典型代表,竞争的社会使都市白领不断去更新知识,以维持自身在知识上的领先地位,其对文化资本的追求是其显著特征。

四、功能主义视角:以保守内敛为胎记的政治认同

从功能主义视角看,保守内敛是都市白领政治认同的重要胎记。中产阶层的政治冷漠,一直是西方政治学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都市白领后卫形象的具体表征。大体来看,以周晓虹、陆学艺、李强、陈冠任等为代表的“稳定器说”、以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程巍等为代表的“颠覆器说”和以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等为代表的“异化器说”,是国内外关于都市白领阶层政治功能的主要观点。④胡联合、胡鞍钢:《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指出,中产阶级比任何其他阶级都较为稳定,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9页。托克维尔认为,中产阶级拥有的东西甚多,害怕失去既得利益,他们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天然力量。⑥[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7、800页。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认为,白领阶层作为富裕阶级(有闲阶级)的一部分,生来就是保守阶级,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他们是“社会结构中保守主义或复归倾向的代表者或媒介物”。⑦[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百受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0-281页。西美尔(Georg Simmel)认为,一个以中间等级占多数或优势的社会是“可持续”稳定的社会,中间等级起着缓冲地带或者防震垫的作用,中间等级天然就是一个中间斡旋阶级。⑧[德]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458页。米尔斯则认为,从整体上来看,中产阶级具有“政治后卫”与“消费前卫”的特征。⑨[美]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6-327页。

贺琳凯认为,我国都市白领具有对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有较高的认同感,社会政治生活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较低,政治参与方式偏重于手段性而非目标性等显著特征。⑩贺琳凯:《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特征与政治功能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黄相怀认为,崛起中的中国都市白领对中国的政治有着极有利的作用,有利于政治稳定、政治民主化及政治认同。⑪黄相怀:《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学解读》,《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第2期。孙龙基于北京业主群体的调查表明,当前都市白领阶层是一个在政治态度上相对比较保守的群体。⑫孙龙:《当前城市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基于北京业主群体的调查与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李春明认为,都市白领阶层具有支持改革的政治认知倾向、民主与法治的政治文化价值观、积极参与的政治文化态度,对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发挥着规范性导向、价值性导向和结构性导向的功能。⑬李春明:《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文化发展功能及其实现机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与此相反,激进派学者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白领阶层的政治态度并不保守,并且新白领阶层比老白领阶层更具改造社会的风险。①张翼:《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齐杏发认为,中国都市白领有着较强的民主意识,这点尤其是与多数海外关于中国中产阶层的判断明显相左。其中,内源型白领阶层与市场化白领阶层在政治态度上无显著差异。老白领阶层对现实的政治参与兴趣不大,而新白领阶层对现实政治参与较为支持。②齐杏发:《当前中国中产阶层政治态度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李友梅则认为,都市白领的社会参与行动有限,但在冷漠、疏离的外表下仍然有待机而动的热情。这一在“群体快速组合”与“内部调整流动”的交互性过程中生长起来的社会阶层,具有“强政治取向”、“弱政治参与”共存的复杂的社会心态。③李友梅:《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五、女性主义视角:以职业分工为特质的性别认同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职业分工是都市白领性别认同的显著特质。西方的白领概念,首先是在职业上具有专业性特点的脑力劳动者,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在特定的社区内处于当地收入水平的中等层次。因而,职业的性别隔离、女性阶层的社会流动、收入水平以及社会地位等,大多是以职业分工为基础的,这正是都市白领性别认同的展开维度。

首先,职业的性别隔离强化了都市白领的性别认同。职业是现代社会分层体系的重要因素,决定了个人在社会上的大体位置,而男性和女性在职业结构中的分布状态又决定了性别分层的基本形态。大量研究发现,职业领域存在着广泛的性别隔离现象,这种现象在各个国家中普遍存在并长期持续。④童梅:《社会网络与女性职业性别隔离》,《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4期。职业的性别隔离水平,分为水平性的职业隔离和垂直性的职业隔离。水平性的职业隔离,即行业性别职业隔离,是指一些行业属于男性行业,以男性为主,而另一些行业属于女性行业,以女性为主。垂直的职业隔离,则是指同一行业中男性往往处于上层,女性往往处于下层,男性薪酬普遍高于女性。⑤崔岩:《性别职业隔离视野中的现代都市女性白领研究——以广州市某股份制银行为例》,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格罗斯(Gross)指出,现代西方社会的劳动力市场是性别隔离(occupational gender segregation)的,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女性劳动力都集中在一些低收入、低声望的“女性化”职业里。⑥Edward Gross.“Plus,Ca Change...?The Sexual Structure of Occupations over Time.”Social Problems,1968,P.16.在几乎所有职业包括女性职业中,在具有较高的技术、责任、地位和收入的职位上,女性人数所占比例低于男性所占比例,并且越往金字塔的上方,女性所占比例相对于男性有不断下降的趋势。⑦蓝李焰:《女性就业的边缘化——中国目前的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原因》,《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9期。蔡禾等指出,对女性隔离的职业数目远多于对男性隔离的职业数目,白领职业对女性的隔离程度大于蓝领职业。体制外单位对女性的隔离大于体制内,沿海省份的职业性别隔离程度高于内陆省份。⑧蔡禾、吴小平:《社会变迁与职业的性别不平等》,《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

其次,都市白领在职场发展与身份流动中,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分野。李春玲通过研究发现,上世纪90年代,在各类白领职业中,女性劳动力的比例迅速上升,中高层白领职业中的女性比例上升尤为突出,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甚至超过了男性。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以来,女性向白领职业领域的扩张似乎趋于停滞,在中高层白领职业中的比例没有上升反而轻微下降,在低层白领职业中的比例也只是略微上升;在白领职业的性别隔离现象逐步减弱的同时,蓝领和半蓝领职业中的性别隔离却在持续维持。⑨李春玲:《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作为一种权威性资源,职业是都市白领特别是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行动起点。个人奋斗、代际传承或联姻庇护,是都市女性白领职业获得的可能方式;职场竞争与工作投入、职业晋升与业余充电,是她们职业坚守和身份维持的人力投资;而她们始终存在基于身份比较的职业流动,使她们的身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身份的流动性,使她们时刻关注自己的职业声望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流动的方向与可能,职业流动的风险与约束,型构了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再生产机制。①林晓兰、唐有财:《都市女性白领的职场发展与身份流动——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框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最后,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和谐的两性生态关系是都市白领性别认同的一种可行路径。生态女性主义在批判性重构女性-自然和人类-自然的关系中,努力发掘相互性自我中存在的理性。在身份理论建构中,它能摆脱本质主义和二元对立的羁绊,为我们提供一种打破和质疑统治意识形态话语的人类身份和人类与非人类自然关系的模式。②戴桂玉:《西方生态女性主义主体身份建构理论研究》,《学术研究》2011年第12期。在性别分工和双性和谐的视野中,单调唯一的性别角色论已经淡化。如何实现生命的丰富多元,实现女性作为人类另一半的自我价值,最终达成两性生态关系的和谐,才是生态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因而,都市白领性别认同的清晰抑或模糊,已经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现实命题。在本土化的身份情境中,都市女性白领试图在工作和生活的多面,寻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冲破身份建构的困境,赋予职业身份以新意,走出物化身份的困境,实现交往身份的新生,不断突破“小我”,走向“大我”,找寻迷失的自我主体地位,这正是她们身份建构的协同策略。③林晓兰:《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以上海外企为例》,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5页。

六、简短的结语

在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作为部分中产阶层,都市白领的职业状况、收入水平、社会交往及婚育观念,都应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开展都市白领身份认同的社会学研究,通过对一些典型地区或典型行业的经验调查入手,探索都市白领身份认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逻辑,分析都市白领身份认同的心理机制,从职场竞争、消费行为、社会交往等方面立体呈现都市白领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展开维度,探寻他们在身份建构过程中地位恐慌的形成机理以及身份突围的协同策略,无疑是中国中产阶层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因而,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两个维度,探讨都市白领在我国当下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分析和反思都市白领在职业分层、收入分化、身份区分、关系建构等方面的行动逻辑,关系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从阶层地位来看,相对静止的社会流动和越来越相对固化的社会结构,是都市白领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外在约束;从心理机制来看,都市白领身份认同在个体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冲突竞合与和谐共生是同步的;从女性主义角度看,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比男性白领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从主体性回归的角度看,如何跳出身份循环的怪圈,开展身份突围与身份重构,是都市白领面临的重大人生议题。

猜你喜欢

中产阶层白领阶层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全新皇冠:为中国中产阶层而造
小白领的搞笑生活
► 乾羽:房产依赖背后是中产阶层的“被中产”
实用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