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SNS)在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可行性研究
2015-03-17孙立伟邹红丽
魏 菲,孙立伟,邹红丽
(1.河北工业大学 图书馆,天津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01;3.河北工业大学 现代化教学中心,天津300401)
社交网络(SNS)在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可行性研究
魏菲1,孙立伟2,邹红丽3
(1.河北工业大学 图书馆,天津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01;3.河北工业大学 现代化教学中心,天津300401)
近几年,社交网络在互联网上日渐盛行,由于社交网站与图书馆均具有参与人数众多,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高校图书馆利用SNS进行服务拓展成为可能。但目前大部分论著关注的重点多是SNS为图书馆带来的机遇、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模式等,鲜有文章从个别地域出发探讨SNS与本地域高校图书馆结合的具体可行性。本文以河北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详实的数据,对其运用SNS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社交网络在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工作中运行的可行性。
SNS;河北;高校图书馆;可行性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人作为主体的作用被更加真实地突显出来,互联网终端上的每一个用户都不再仅仅是被动的受众,他同时也是互联网内容的缔造者,拥有更加广博而充实的主观能动性。时代的发展催生出一系列新兴科技以适应它滚滚前进的步伐,正是在这一背景上,SNS应运而生。
2003年7月,Myspace的创建及其短时间内迅猛发展的态势给了现代图书馆学界一个新的启发。由于其开放互动的特性与图书馆服务有诸多相似之处,故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将馆务服务与SNS相结合以拓展其服务空间。截止目前,全球已有数以千计的包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马来西亚开放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国外大学及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国内大学在内的高校图书馆在国内外各种形式的SNS上开设网站并对外服务。因此可说图书馆与SNS的结合打破了几千年来其对外服务的惯例,在图书馆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当前,国内研究人员对社交网络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社交网络应运而生的背景及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以人人网为例从“知识共享”、“信息传播”、“沟通交流”、“信息收集”四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与读者交互情况进行的研究[2];图书馆利用SNS平台进行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3];SNS在图书馆应用领域的研究[4][5];还有学者就图书馆发展SNS的具体模式如“引进来”或“走出去”进行分析等[6][7]。可见不少学者已对图书馆与社交网络结合开展服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理论上二者结合有切实可行性。但由于我国地域广博,各区域发展不均衡,因此十分有必要针对个别地域分析一下二者结合的可行性,但目前却鲜有学者提及。
本研究旨在通过详实的数据,调查分析河北高校学生对社交网络SNS及SNS与高校图书馆关系的了解现状,探讨社交网络给河北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并为河北高校图书馆利用SNS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一些建议。
一、SNS的起源及特性
SNS理论最早起源于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于1967年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该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5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通常指社会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广义上讲SNS作为一种应用服务,其基础是建立一个平台,即社交网站,利用社交软件等工具建立和运作的网络站点[8]。至今最著名的社交网站有国外的Myspace、Facebook、Twitter及国内的人人网、豆瓣网、开心网等等。
SNS的特征有很多,具体来讲,它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一、真实性。SNS的最大特点就是个人信息的真实化,只有实现了用户信息的可靠、真实,才能保证沟通交流的质量,降低人际沟通的成本和风险[9];二、广泛性。不同类型的用户均可在SNS这个网络平台上聚合,这些用户又可利用其自身的人脉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此种传播方式有利于拉动更多的人访问该网站。三、个性化。用户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定制SNS上的信息,如上传自己的日志、图片、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编辑重组,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来设置页面效果等等。这些信息使得该用户在SNS上的虚拟形象更加鲜明,也可借此向他人展示现实中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四、群组化。在SNS系统中的用户,并非一窝蜂的聚集在一起,他们之间有着强烈的群组倾向。在SNS中,SNS网站的运营者经常以“网络”和“群组”来划分,前者是基于地域、学校、公司等的硬性划分,后者是基于兴趣爱好的软性划分[10]。
二、高校图书馆与SNS结合的必然性及运用情况
(一)必然性
SNS自身的特性使得Web2.0下的图书馆工作与其合作成为可能。图书馆工作中一以贯之的开放、包容、参与、注重读者互动的品格在社交网络中均可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二者合作的理论基础。科技的进步使得图书馆面向读者进行入馆咨询借阅的实体服务形式变得越来越狭窄,现代化的读者对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可以说高校图书馆与社交网络的结合是时代的产物。另外,图书馆利用SNS拓展其服务领域的技术需求相对不高,成本花费也较低。如将豆瓣网与图书馆的OPAC相结合。图书馆只需要在自己的管理系统中融合豆瓣的API,就可以获取图书的内容简介,页面预览和读者评论等内容,为读者借阅提供选择,使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提升读者阅读兴趣[11]。同时,在与社交网络结合之后,高校图书馆不仅使自身的信息服务向更宽广的网络虚拟领域延伸,而且,读者还可以通过SNS平台进行图书馆个人信息的私人定制,如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书评、查阅最新馆务动态等等。因此,可以说社交网络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这种新的信息交流和积累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牢牢地吸引着读者。
(二)高校图书馆对SNS的运用
1.以信息共享的形式有效提高图书馆的书刊借阅水平
高校图书馆内各类文献资源类目众多且数量庞大,读者借阅之前一般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公共检索系统进行书刊检索。而该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也仅限书名、著者、出版社、标准书号、藏书部门、索书号及流通状态等等,对书目内容鲜有提及。面对数目众多的相似书刊,读者只能凭借书名进行区分选取,大大降低了读者选书的准确性。与SNS结合之后,读者进行书目检索时,不仅对常规书目信息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看到社交网络上针对此书的书评,因此,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这些评价来选取最适合自己的图书,这便减少了图书选取时的盲目性,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
2.读者、图书馆、出版商三位一体,搭建全新图书荐购平台
旧式的图书馆采购事宜,完全是图书馆与出版商个人的行为,由于没有读者的参与或参与性很小,导致图书的采购具有很强的盲目性,有些热门图书采购量较少,满足不了广大读者的需求,而读者鲜有翻阅的图书却大量购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在与社交网络结合之后,图书馆可以在社交网站主页上创建一个模块,将读者与出版商直接联系在一起。在此平台上,读者可将认为的好书发布出来,各出版商也可将各自出版的新书好书推荐给读者,通过与读者的互动来制定自己的出版计划,而图书馆也可在综合考虑二者观点之后,做出自己的采购安排,真正使采购资金落到实处,满足读者的需求。
3.实时发布馆务动态,积极反馈问询信息,与读者沟通零距离
在高校图书馆中加入读者喜闻乐见的SNS形式能够极大地提高用户的活跃度,读者的参与性强了,图书馆便可实时发布一些馆务动态来积极宣传自己的活动,如利用社区、讨论组等分门别类地讨论图书馆的各类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在参考咨询模块及时回答读者的各种问询;及时发布图书馆组织的各类讲座信息,介绍主讲人相关情况及讲座内容,之后积极与读者互动搜集讲座所取得的效果,在读者当中产生的影响等等。可见,通过SNS,高校图书馆与读者真正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实现了零距离的接触,这对高校图书馆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能是很有帮助的。
三、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对 SNS的认知度分析
社交网络SNS与高校图书馆均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与读者的互动、关注知识共享等等,这些特性使二者在理论层面上合作有了可能。但着眼现实,身处高校的大学生们是否了解SNS,是否能接受图书馆利用SNS的新形式,及接受程度如何,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笔者以河北省五所具有代表性的本科院校为例,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间先后发放500份调研问卷,地域涉及天津、石家庄、保定三地,由于网络发放问卷回收率低,故本次问卷以最传统的分发纸质问卷并现场回收的形式。具体方式为:A课题组成员发放;B委托相关地区的朋友发放;C委托相关院校教师及学生发放。问卷由分发人在相关院校自习室、寝室及校园内部随机发放,采用问卷答毕立即回收的形式以保证问卷的回收率。问卷调研完毕后,由各分发人通过快递的形式邮寄回课题组汇总,最后由课题组成员将调研结果逐一录入问卷星进行分析比对。
此调研问卷内容涉及了解SNS的途径、使用时间、使用类型、数量、使用目的、对SNS与高校图书馆的了解程度等方面,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比对,总结出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对SNS的认知具有以下特征:
(一)大部分高校学生了解 SNS,且通过朋友、同学等推荐而接触的学生较多
在随机抽取的被调查学生中,有33.8%的人不太了解社交网络;54.6%的人对其有初步的了解;11.6%的人十分了解社交网络,可见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对社交网络还是有所接触与了解的。同时,在这部分人中,通过朋友、同学、网友推荐而接触SNS的学生在所有学生中所占比例最高达40%;其它如上网偶然发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通过广告或论坛信息等的比例均未超过25%,由此可见,同学或朋友直接推荐对社交网站的传播很重要。
(二)使用SNS的高校学生日渐增多,联系朋友、休闲娱乐是其主要目的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使用四年及以上的学生占21.4%;三年以内的为8.8%、两年以内的为13.8%、一年以内的为15.6%、使用半年以内的占18.6%;由此可见社交网络近几年的使用率在高校大学生中有逐年增加的态势。而且,通过对调研问卷的分析,在使用社交网站的诸多原因中,以联系老朋友或同学同事为最多,达53.8%;其次为休闲娱乐,占全部比例的46.8%;然后是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占39.6%;其它原因均不足30%。可见,高校大学生运用社交网络大部分还是以联系结交朋友,休闲娱乐为主。
(三)使用社交网站的数量以二至三家为多,大型综合性SNS网站受欢迎
在被调查者中,仅使用一家的占28.8%,同时使用2至3家的比例占52%;使用4至5家的占16.8%,使用6至10家的均不足2%。可知高校大学生所用社交网站多集中于两到三家。此外,问卷中有四种类型的社交网站供被调查者选择:一是大型综合性的 SNS网站如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等;二是针对特定地域人群的社交网站如暨阳家园;三是针对特定行业人群或兴趣人群的SNS网站如职内网、中国围棋网等;第四种为其它类型的社交网站。由调查结果可知,使用第一种网站的人数最多,占到63.6%,第二种与第三种相对较少,分别为10.8%与17.4%,第四种最少。由此可见、国内越著名的大型社交网站越受学生青睐。
(四)使用SNS的时间以半小时内为最多,对其成为自己生活一部分的认同度不同
从调查结果分析,每天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有33%的人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其后一个小时以内、两个小时以内、三个小时以内、四个小时及以上的人数程逐级递减的态势,分别为28%、20.6%、9%、5.2%、4.2%。同时认同SNS是自己生活一部分的被调查者占41.4%;不认为是的占22.8%;介于二者之间,是不是均可的为35.8%。可见社交网络在高校学生心中的认同度也是相当高的。
(五)对SNS与高校图书馆关系的了解与利用SNS延伸图书馆服务的期望比例失调
虽然高校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了解很深,但由于图书馆宣传力度不够,很有可能导致这部分学生对图书馆与其结合的新形式并不知情,而我们调研的数据也恰恰佐证了这一观点。在被调查者中有60.2%的人并不了解社交网络与图书馆的关系;初步了解的占34%,而十分了解的仅仅占所有人数的5.8%。我们也列出了图书馆利用SNS延伸服务的常用类目,结果显示希望二者结合应用于读者互动与资源共享上的比例最高为62.8%;希望应用于新书推荐的占59.4%;应用于参考咨询的为53%;应用于宣传推广图书馆的活动与服务及应用于图书馆知识社区的建立的比例均在40%左右。因此可知,被调查学生对图书馆与社交网络结合延伸各方面服务的期望值还是颇高的。
四、社交网络在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受众人群年轻化,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
高校大学生的年龄段大体介于18~27岁之间,其中尤以18~22岁的本科生居多,这部分年轻人思想开放,性格活泼,不墨守成规,喜好钻研新生事物,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往往要比中年人和老年人快得多。社交网络之所以在短短十几年内发展得如此迅猛,与其将自己的受众定位为年轻人的思想不无关系。因此,高校大学生天生是SNS迅速发展的温床,高校图书馆利用SNS拓展服务具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条件。
(二)社交网络在河北高校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调查问卷中,使用社交网络在三年以内、两年以内、一年以内、半年以内的人员比例分别在8%、13%、15%、18%左右,不难看出,河北高校大学生每年使用社交网络的人数正在逐年递增,这说明社交网络在河北大学生中的普及面越来越广,这种新颖、时尚、便利、高效、注重成员间互动的新型社交方式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所接受与喜爱。
(三)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利于SNS的迅速传播
调研问卷中,通过朋友、同学推荐而知晓社交网络的学生人数最多,这说明SNS的传播之初大多还是依赖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河北各高校大学寝室人数往往以6~8人居多,且每幢学生公寓往往由几百个这样的学生寝室个体组成,因此他们的居住场所较为集中。同时,大学生们每日的课程量也很多,同一年级,甚至不同年级,不同系别的学生接触的机会也较为频繁,这些客观因素使得社交网络在河北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中这种一对多,进而多对多的传播方式是SNS能在高校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
(四)对社交网络的了解与对社交网络和图书馆关系的了解反差巨大,高校图书馆利用SNS开展服务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调研问卷的分析不难看出,大部分人对社交网络还是有一定的接触与了解的,这部分人的比例占全部被调查总人数的66%左右。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社交网络与高校图书馆的关系并不知情,这部分人竟占到全部被调查人数的60%之多。因此可见,在当下这个人人皆参与的Web2.0网络时代,社交网络的发展正处于旺季,但高校图书馆借助其拓展自己服务的宣传力度显然不够,这便导致许多(包括正在使用SNS的)在校大学生对二者关系的理解一知半解或根本不理解,这是高校图书馆利用SNS开展工作中的一个不足,值得重视。
前文所述,了解社交网络的大学生很多,不了解社交网络与图书馆关系的人也很多,但若在这部分不了解的人群中加大宣传高校图书馆与社交网络关系的力度,使他们逐步扭转传统图书馆在自己心中的形象,逐渐认识到二者结合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将越来越多的河北高校大学生吸引到这种图书馆与社交网络结合的新兴服务模式中去,无疑这部分不太了解二者关系的年轻大学生将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巨大市场,进而这部分人又可拉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交网络上的图书馆服务中来,这种滚雪球式的营销效应将大大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
五、河北高校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延伸服务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河北高校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延伸服务的重视度
在河北高校中,已有不少图书馆在人人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官方主页,如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主页建立于2012年5月31日、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主页建立于2013年3月26日、河北大学图书馆主页建立于2014 年3月30日、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主页建立于2011年11月3日(注:由于各别图书馆主页没有标注具体建立日期,故以其主页上所显示的最早日期为准。)但就目前查到的状态来看,各高校图书馆在其主页上往往很长时间都未更新,大多数为2014年7月前,极个别为2015年3月,期间主页的更新频率也往往不高,较北京大学图书馆主页等一流院校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提高河北高校图书馆对社交网站的重视度成当务之急,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专门馆员负责管理社交网站上本馆的公共主页,及时更新日志、发布图书馆最新通知,活动,及时解答读者在线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到与读者的良好互动,做好公共主页的每日维护。
2.大一新生是融入高校的新鲜血液,也是图书馆进行宣传的重点,其对高校图书馆利用SNS服务的认识度是顺利开展图书馆SNS服务的有利保障。不少河北高校图书馆均开设有针对新生的入馆教育课程,建议将社交网站上本馆的公共主页宣传内容加入其中,通过馆员在课堂上的宣讲来提高新生对其公共主页的重视。
3.建议在本馆大厅必要位置设置展牌,介绍本馆社交网站上公共主页的功能及为读者带来的便利,使读者切身感受到公共主页的存在,而不是只停留于虚拟网络之中的概念。
4.建议在本校图书馆主页(非社交网站主页)上添加社交网站上本馆公共主页链接,方便读者进入。
(二)结合年轻人特点,增加必要娱乐性因素,提高其公共主页的关注度
大学生们年轻、活跃、喜好流行音乐、跳舞、追星等紧跟时代潮流,高校图书馆应将这一特征有利地利用起来,在SNS公共主页中适当添加时尚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主页内容,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们切实感受到SNS上的高校图书馆并不是保守的存在,而是一个与时俱进,有活力有生气的主体。如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将学生读者戏称为“童鞋”,电子科技学院图书馆在发布一段通知时写到“……进入了备考四六级和准备迎接期末的肆虐的状态……,主页君只能遗憾地说……”,并在通知中适当加入伤心、大哭、谄笑的表情,使学生们在捧腹的同时了解了通知内容。北京大学图书馆向全校师生征集闭馆音乐“图书馆闭馆音乐由你做主!”,在中国抗日战争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时发布中国抗日战争视频等等。
(三)高校图书馆与社交网络的结合尽量选择大型综合性的社交网站
高校学生使用SNS网站,大部分集中于2到3家大型综合性网站,如人人网、豆瓣网等。现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均在人人网上建立主页,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只以“图书馆”为关键词的搜索截止目前就有1387个结果,远超其它类型SNS网站。大型综合性网站功能齐全、实力雄厚,可为河北各高校图书馆的首选。
六、结语
在当下这个人人皆参与,共创网络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社交网络的盛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正以全新的姿态改变着整个社会的交流方式。身处象牙塔的河北高校大学生们对社交网络彰显个性,注重互动与表达的交往方式越来越认可与喜爱,社交网络已不可逆转地成为大部分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省内高校图书馆一定要抓住这个时代所赐予的良机,积极探索与社交网络结合的新形式,服务的新内容,不断开拓自身,力主创新,逐步改变高校大学生对传统图书馆坐等读者上门的偏见,进一步转变服务模式,做到由“请进来”到“走出去”,冲破时空的界限,努力把高校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诠释得更好。
[1]王捷.SNS带给图书馆的机遇和挑战 [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5):26-28.
[2]张巧娜,连萍萍,戴莲治.高校图书馆利用SNS与读者交互情况调查 [J].情报杂志,2013(7):179-182.
[3]王鹏程,胡媛.基于 SNS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模型构建[J].情报科学,2013(4):16-19.
[4]梁爽.SNS在图书馆应用综述[J].图书馆学刊,2012(1):139-142.
[5]姚向阳.基于 SNS的国内高校图书馆互动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5):36-39.
[6]武琳,冯园媛.SNS在图书馆的应用及发展策略 [J].图书情报工作,2010(19):24-27.
[7]黄佩,王翠萍.国内外SNS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综述 [J].图书情报工作,2013(11):132-136.
[8]Boyd D M,Ellison N B.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history,and scholarship[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8(13):210-230.
[9]陈卉.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流行原因分析 [J].新闻世界,2009 (5):114-115.
[10]谢松辰.SNS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0(05):68-69.
[11]李灿.从豆瓣网看Web2.0时代OPAC的改进 [J].图书馆学研究,2010(8):53-55.
Feasibility of Using SN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of Hebei Province
WEI Fei1,SUN Li-wei2,ZOU Hong-li3
(1.Library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401,China;2.School of Architecture&Art Design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3.Moden Educational Center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SNS has gained popularity on the Internet in recent years.As Both SNS and libraries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it is possible for libraries to use SNS to expand services.However,most literature focuses on the opportunity and application of SNS in libraries,there has been little literature exploring the feasibility of SNS in local libra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region.With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ebei Province as research objects,we investigated the application of SNS and explore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SNS in library service.
SNS;Hebei;libraries of Hebei universities;feasibility
G250.76
A
1674-7356(2015)-04-0087-06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5.04.017
2015-07-08
2014年度中经网河北省高校图书馆调研基金项目(201405Y)
魏菲(1979-),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古籍整理。
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3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20151023.0931.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