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治水理念的发展和演变

2015-03-17孙佩锋

关键词:水利理念发展

孙佩锋

(枣庄学院思政部,山东枣庄277160)

我国治水理念的发展和演变

孙佩锋

(枣庄学院思政部,山东枣庄277160)

我国的治水理念随着治水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完善。当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理念逐渐形成,人文精神渗透于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依法治水理念逐渐形成,对水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经济水利理念也在向民生水利理念转变,我国的水利建设正摆脱于经济利益的短见,向关注经济与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同时,逐步实现了从破坏、开发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有机结合转变,这些理念对促进水利乃至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治水理念;水文化;人水和谐;民生水利

自古以来,我国的治水实践就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形成了一些先进的治水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治水理念在治水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提升,比如民生水利、依法治水、人水和谐理念等逐渐形成和完善,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一、从非持续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演变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是: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这种发展要在后代人身上同样可持续。我国在1993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率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我国水利的发展也由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单纯的科学精神向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转变。

(一)可持续发展水利理念的嬗变

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基本内涵是把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从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发展中推进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古代,由于生产力落后,其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基本的生存问题,因而满足最基本的生存是人类生产的目标,这也决定了水利工作的任务就是兴利除害。对水的治理和利用,基本的要求就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抗洪抗旱,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为了满足无休止的欲望,在大肆掠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向自然界排放了超出其承载力的大量废物。对于我国来说,各种水污染事件无不说明对水资源的危害已经转嫁到我们自身的生存,并危及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各种水灾害、水污染等问题反思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

水利本身是以“物”为中心,是钢筋混凝土的组合体,但人类社会的发展绝不是以“物”为中心,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之上的世界观,只能是“用”,缺乏了“美”,缺乏了人的灵气和德之美。这种以“物”为中心的理念在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当前,我国水利建设思维方式正从“物”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上,具体表现为治水从绝对走向相对、从单一性走向多义性、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等。意即水利建设非局限于治水、用水,而是要从人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出发,从水利本身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出发,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志趣、道德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通过以“客体”为中心向以“主体”为中心转变,以水利的发展向以人的“德、智、美”为中心的发展转变,以水利本身包含的美、才、智以及内在的德,实现以水利发展促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水利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二)从单纯科学精神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转变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的结果。“目前,高度发达的水利科学技术和极度匮乏的水利人文内涵之间的矛盾,科技水利与人文水利的严重脱节,是现代水利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1]传统水利建设往往局限于真理尺度,即注重工程本身的技术问题,水利工程就是技术和钢筋混凝土的结合物,不仅工程的外在样式千篇一律,往往仅重视工程安全和传统功能的发挥,较少考虑工程建设中的文化内涵、社会环境和生态多样化的要求。随着水问题的增多,人们对水工程、水环境进行科学的反思,水利科学的范式开始向“人文化”范式转化。在水利满足科学的“真”时,更要满足人文的“善、美”,把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作为水利追求的最高理想。为追求“真、善、美”的最高水利理想,我国逐渐形成了水科学与公众的双向交流机制:一方面将水知识以水文化的方式传播给社会,另一方面将社会对科学的需求和兴趣纳入水科学的研究领域,使水科学真正成为社会的科学、人文的科学。为努力实现水科学应用的人性化,在满足除害兴利要求的同时,水利建设更加重视其文化功能,重视其精神引导和愉悦功能,提高水利工程对生态和文化的承载能力,实现水、水工程与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的有机结合,把水利工程与当地人文风情、河流历史、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把文化元素渗透到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到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大到诸如三峡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小到诸如城市的排污沟渠的改善,我们的水利不仅展示建筑美学,而且也彰显现代水利建设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功能。

(三)从关注工程本身向关注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转变

传统水利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关注工程本身的质量安全和传统功能。以三门峡水利枢纽为例,工程最初的设计功能为灌溉、发电、防汛防凌,运作方式为“蓄水拦沙”。但由于缺乏对泥沙淤积等问题的考虑,导致泥沙淤积严重,影响了库区的农业生产和枢纽的发电功能。1962年,国务院批准工程的运作方式改为“泄洪排沙”,1973年后,又采用“蓄清排浑”的运作方式。工程建成之后,先后进行多次改建工作,其中1964年、1969年和1990年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改建工作。三次运作方式的改变和三次比较大的改建,一方面说明传统水利建设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充分说明了我国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治水理念逐步形成。我国当代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关注工程安全和传统功能的发挥,而且关注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比如三峡水利枢纽,建设了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确定108个专业监测点,1689个群测群防点。为减少水质变坏,国家环保局编制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明确了生活污水、垃圾、工业污染等防治目标。在工程建设以前,科研工作者调研论证了三峡工程对当地陆生动植物和水生动植物可能存在的影响,并制订了主要针对国家保护植物的保护措施,对白鳍豚、白鲟、中华鲟等6种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开展了相应地研究,并制定和实施保护措施。可见,三峡水利工程从设计施工到后续管理维护,充分体现了水利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的水利设施的生态化程度较低,生态调度程度也较低,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建设还需要加强和完善。例如我国8万余座水库中,仅有20世纪80年代以前修建的60余座修建了过鱼设施,并且还未能正常发挥作用。水库下泄的人工化、低温水、过饱和气体等对河流生态系统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因此,建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体系,多途径多措施恢复和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实现水利工程与周围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是水利等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从“人治水”到“法治水”理念的转变

法律法规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人类价值理念的体现。对于水利事业来说,法律法规也是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性保障,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对水的价值的认知能力,更体现了真理性认知与价值性认知的统一。

(一)水利法制化体系逐渐形成

自古以来,我国就比较重视水法律法规的建设。春秋时期的“无曲防”是我国最早的水利管理法规,唐代制定的《水部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全国性的水利法律法规,宋代制定的《农田水利约束》和《农田利害条约》是我国最早的农田水利法规,也是第一部鼓励和规范农田水利建设的行政性法规。随着水利法律法规的建设,水管理的机构体系也逐渐形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水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水利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等一系列规范水事活动的法律、法规相继颁布,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法律法规体系。水利投资体制、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水价管理体系、水利风景区管理

和评价体系以及用水定额、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节水型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思想,水利部门藉此契机,正不断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贯穿到治水、兴水、节水、管水的全过程,加强水利建设的顶层设计。当前我国各类水事活动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水进程进一步加快。水法律法规等制度性建设已成为现代社会法治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保障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水管理的“简、放”与“管”有机结合

为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促进水利行政审批与许可事项的规范性和制度性,水利部全面清理水利行政审批项目,取消了“一些不必管、不该管、实际上也管不好的水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给予取消和转变或调整管理方式”[2]14,从2001年到2014年,水利部将106项水利行政审批项目逐渐减为42项[3]。为进一步规范水行政许可行为,水利部加快水利行政许可配套制度的建设,先后颁布和实施了《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水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等,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都及时制定了水行政许可的听证、咨询论证、检查监督、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水利部通过以上制度建设,有效地规范了行政许可制度,促进了水政的公开透明,为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务院为监督管理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贯彻和落实,2014年1月颁发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从管“官”上提高水利部门依法治水和依法管水的能力,促进水利部门自觉地把水利建设统一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来。

不断完善的水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治水理念健康发展的标志,推动了我国防洪工作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水土保持从重点治理向预防保护、综合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转变,水利建设从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水行政管理从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技手段转变等。这些理念的转变,反过来也促进我国水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合力推动我国依法治水局面的形成。

三、从人水对抗理念向人水和谐理念转变

水也有着自己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集合体,承载着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自然生命是社会生命的基础,自然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没有自然生命就无所谓社会生命,也就失去了社会价值。水的社会价值是自然价值的延续,无社会价值的自然资源也无所谓的价值之说。学者们提出的“河流辩证法”“河流伦理”“水灾害双重理论”等,说明我们对水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并不断推动水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我国治水实践中的实现。

(一)从对抗洪水向利用洪水转变

长期以来,洪涝灾害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人们视洪水为“猛兽”,“对抗”成为人们对洪水的态度。现在,人们提出了“河流辩证法”等理论,即要求人们辩证地看待洪水,把洪水不利的一面转化为积极的一面加以充分利用,充分利用洪水对环境的净化功能、抗旱功能等。水利部提出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即从单纯的工程治水到利用水资源,这是从“抗洪”到利用洪水理念转变的重要体现。

追求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是辩证看待水的结果,在古代中国就有很好的体现。大禹采取疏导的方式治水,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所体现出的“道法自然”思想,秦朝时期充分利用地形修建了“世界船闸之父”—灵渠,西汉贾让治河三策中的“上策”,明代潘季驯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等,都是我国人水和谐治水理念的体现。但当代的人水和谐不同于传统的人水和谐,传统的人水和谐局限于水利工程如何利用地形和如何利用工程解决水流动问题,当代的人水和谐理念,不仅体现在工程与地形的关系上,而且体现在工程与社会、生态的关系上,体现在水与人的关系上。

(二)从与水争地向与水让地转变

历史上,围湖造田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粮食的增产增收、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有重要意义。现在,围湖造田的弊端逐渐显现:一些湖泊面积不断减少甚至消失,湖泊的蓄洪排洪功能逐渐衰退,湖泊水环境及周围环境逐渐恶化等,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比如建国初期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丹阳湖,现在仅剩下一条窄窄的河道。固城湖和丹阳湖的圩渠内,由于与外界失去了水交换,活水变成了死水,水质不断变差。由于圩渠地势比周围的河流和湖泊水平面低,雨水季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极易受到洪水的威胁。面对围湖造田所带来的问题,政府制定并实施了退田还湖的政策。“1998年以后,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恢复水面积2 900 km2,这是我国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与水争地,自觉主动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4]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对外发展,造成大量河道被占用,由此带来城市内涝、生活废水无法排出而被

臭水沟环绕等问题。城市建设与城市河道建设协调发展提上日程,政府不惜斥巨资改造河道。比如南京投资几十亿治理秦淮河,绍兴把多年淤积的河道重新挖掘打通,使死水变成活水,臭水变成清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为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三)从防止水危害人向防止人破坏水转变

人类治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以解决人类生存安全和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原始水利阶段;其后是以建设工程来改造河川,调蓄洪水,制止洪水为害的传统治水阶段;再发展到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治水阶段。[5]人类治水的历史,就是人主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演变历史,也是人类生态文明不断发展的历史。在传统社会,为了维护基本生命的存在,对水的态度是畏惧和对抗,防止水对人的危害是生产生活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对水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把水视为洪水猛兽转变为把水视为生命般珍贵,从防止水危害人转变为防止人破坏水。水是生命之源,政府通过立法、制定规章制度等综合立体的措施,保护水资源,体现出当前在防止人破坏水方面的努力。

四、从经济水利向民生水利理念转变

以经济为中心是我国自然经济色彩浓厚和生产力水平低决定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建设开始从以经济为中心向以民生为中心转变,我国的治水理念也随之转变,民生水利理念逐渐形成。

(一)从自发解决群众饮用水问题向自觉解决群众饮用水问题转变

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基本不存在水污染问题,居民饮用水一般直接就湖泊、江河取水。在干旱少雨地区,以及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采取挖井取水的办法解决饮用水问题。一般由农民或村民自己组织挖井取水,其中的政府行为比较弱,体现出明显的自发性。现在,我国的治水工作更加注重民生,注重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把获得洁净卫生的饮用水作为居民的基本权利,积极主动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问题。

首先,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保障解决人民群众的饮用水问题。1989年多部委联合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在《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基础之上,我国卫生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饮用水安全。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水利部时指出:“让百姓喝上干净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也事关政府公信力,是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农村特别是中西部自然条件差、人口居住分散的情况,要注意摸清底数,对遗漏的,也要科学提出目标,如期完成。……特别要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批重大调水工程、大型水库和节水灌溉骨干渠网,有效解决区域性缺水。”[6]我国政府多次实施跨流域调水,比如引黄济青、引滦入津以及基本完成的南水北调工程等,来解决缺水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挖井、铺设自来水管道,力争村村通自来水、喝上健康洁净的水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经过多年努力,“不仅城市、城镇全部普及了自来水,到世纪之交,发达地区的农村也基本普及了自来水,很多地区也在创造条件向普及自来水发展。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帮助和支持群众打井,推广建造水窖的技术,使人民群众喝上了‘幸福水’。在这些水利工程中,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利民性质体现得更加全面、完整”[5]。再次,通过节水保障用水安全。比如天津市,通过将节水目标和责任落实到每个用水者身上,发挥水价在促进节水中的作用,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公众的参与度等方式节水,取得非常好的成效。当然,还通过植树造林、退田还湖、设立水源保护区等方式解决洪涝干旱和饮用水安全问题。这些措施,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和把保护居民生命安全作为治水重点的思路,是民生水利理念在现实中地运用和发展。

当然,我国在饮用水安全方面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全国90%的城市水域水污染严重,每天约有1亿吨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部分农村供水标准低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社会发展。习近平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时强调:“希望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7]增强爱水的观念,提高节水、保水意识,不仅是水利部门的义务,也是全社会每个人的义务,民生水利不仅是水利部门的理念,也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理念。

(二)从保障饮用水安全向满足饮水、观水、赏水等需要转变

对当前的中国人来说,精神生活的追求已经超越了物质需要。我国政府的治水理念也随着社会和人民的发展要求,从满足用水安全转向不仅满足用水安全也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的需求转变。水利部部长陈雷指出:“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充分

发挥水、河流、水利工程的文化功能,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对生态和文化的承载能力,实现水、水工程与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的有机结合,疏浚河道,改善水质,活化水体,建设水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8]3我国的水利部门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审美需要,从改善水质、美化环境出发,正逐步开展以丰富人民群众的休闲需要、美化城市、发展旅游、振兴文化为目的的水利景观建设。

水景观建设兼顾水工程的景观之美、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深厚的历史积淀,既可以保障水安全,又具有休闲娱乐、陶冶情操之功效。水景观建设,有助于把无形的水文化以有形的水景观为载体而得到彰显,提升城市精神文明的同时,也昭示着我国水文化事业的重大进步。今天,水景观建设也从城市逐渐推广到农村,比如山东临沂的竹泉村,无不显示出淳朴中的浪漫,天人一体的心灵浸润,体现出我国水利景观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五、从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向满足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转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恢复国民经济是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时代的要求。现在,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治水理念也从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向满足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转变。

(一)合理解决水利建设与征地补偿和移民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土地又是农业的基础,也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但历史上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政府征地的随意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在阶级社会并不存在征地问题,也无需做出补偿。社会主义的中国,党的民权思想不断增强,党的执政理念从执政党的权力转向人民的权利,在水利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水利工程建设用地有征有偿。

大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建设,需要大量移民搬迁,在党和政府正确的领导下,人民群众体现了顾大局、识大体的团结协作精神。特别是三峡移民,规模大、时间长、人口多,党和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筹安排,有征有偿,在关注移民基本生活的同时,重点关注移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党和政府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正确、合理解决工程建设与征地和移民的关系问题,深入贯彻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合法、合理、有序地开展征地补偿、移民迁移工作,不仅促进了三峡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也维护了社会的团结稳定。

(二)正确协调工业用水与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的关系

无粮不稳,无工不富。同量的水用在工业上所创造的金钱价值比用在农业上创造的金钱价值要多几十倍。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其价值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正确解决工业用水与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的关系显然很有必要。《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明确规定: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到120立方米、65立方米,均比2008年降低50%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到70立方米、40立方米,均比2020年降低40%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国务院要求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当前,“农业节水支援工业,工业用水反哺农业”已成为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协调发展的模式。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宁夏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确立了以农业节水支援工业、工业用水反哺农业的工作新思路,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查研究,制定了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结构调整目标,科学合理地增加工业用水,减少农业用水。通过建立节水增效农业、生态移民和充分有效利用黄河水等方式方法,来协调工业用水与农业用水、生活用水之间的关系[9]。

(三)从服务农业向服务整个国民经济转变

传统水利与当代水利,虽然都主张“水利是农业的基础”,但其着眼点有着范围大小的不同。传统水利着眼于农业经济,当代水利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这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决定的。传统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国。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改变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和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水资源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水利在满足粮食安全的同时,还要满足饮用水安全、防洪安全、经济发展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需要。尉天骄教授认为:“……水之利害涉及的不仅是农

业生产,而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利工作的视野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拓展,确立了为国民经济服务这一当代水利理念。”[5]

随着社会的发展,协调发展的治水理念也必将在治水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实现可持续的人水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从破坏、开发到开发、利用和保护有机结合的理念转变

过度的开发导致了水资源的破坏,破坏反过来又促进开发新的水资源,依次往复,最终导致水资源的危机。针对弊病,我国逐渐形成从破坏、开发到开发、利用和保护有机结合的治水理念。这种理念也体现在对水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

(一)从毁林开荒向封山育林转变

水资源危机,不仅是用水地区污染、过度开采等造成的,也是水资源上游的林、草、湿地遭到严重破坏的结果。21世纪之前的中国,滥采滥伐、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的现象较为严重,破坏了水源地的植被,损害了植物的水涵养功能,增加了洪涝干旱的危害,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会导致水利工程泥沙淤积的问题,使工程的部分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所以,保护水资源,应从点到面,即从污染点到整个流域的保护;从点到线,即从下游到整个上下游的保护。

为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开展了设置水源地保护区、封山育林等工作。如设置两河源头自然生态保护区,保护长江和黄河源头的自然生态,缓解水土流失问题。2004年颁布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对长江中上游的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工作做了制度上的规定。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黄河已经多年没有断流,这已充分证明在黄河中上游封山育林、植被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

(二)从忽视到重视水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精神渊源,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水文化遗产中包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历史上,我国存在着过度追求物质忽视精神,追求经济忽视文化的现象,导致我国在整理、发掘、保护水文化遗产方面的力度不够。也正是由于缺乏保护和管理,一些古代的水利工程逐渐丧失其本来面目,甚至消失;和水有关的风俗习惯也淡出视野。例如京杭大运河已经失去部分航运功能;新疆的坎儿井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一些以水著名的城镇也只留下些许痕迹让人凭吊。现在,随着我国对文化在促进社会发展中价值的重视,水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也逐渐被重视。“古今中外,优秀的水利工程不仅体现了高超的技术水平,也包含着先进的理念和文化精神,这样的水利工程,本身的文化内涵深厚,因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效益。”[10]开发、利用和保护水文化遗产的建设性活动逐渐开展。2010年水利部编制了《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保护规划》,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水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共识与理念。对灵渠、都江堰的保护利用,对大运河的疏通、维护以及申遗等工作,体现了我国水文化领域中开发、利用和保护有机结合的理念,也是文化治国理念的充分体现。

中国治水理念的转变,其实质是人民群众在治水实践中对人与水、国民经济与水、自然与水之间关系的认识的丰富和完善,是从全面和发展的角度认识人与水、国民经济与水以及自然与水的关系,是治水实践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的结果。

[1]郑大俊,王浩然.现代水利嵌入水文化价值理念的战略思考[J].鄱阳湖学刊,2012(5):85.

[2]水利部直属机关党委.水利部2005年调研报告集[C].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水利部行政审批事项公开目录[EB/OL].http://www. mwr.gov.cn/zwzc/tzgg/tzgs/201402/t20140217_548535. html.

[4]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治水思路[J].水利发展研究,2007(6):13.

[5]尉天骄.当代中国水利事业的新面貌:新中国水文化精神研究之一[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1):4-8.

[6]李克强赴水利部考察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利[EB/ OL].http://sn.people.com.cn/n/2014/1126/c190216-23019269.html.

[7]习近平.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 12/12/c_ 1113626203.htm.

[8]陈雷.弘扬和发展先进水文化,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9]曹曙光,何亦萍.农业节水支援工业,工业节水反哺农业[EB/OL].http://news.Sina.com.cn/o/2008-01-22/ 082813303631s.shtml.

[10]孙佩锋,尉天骄.从中外比较视角看当前中国水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2):13-15.

(责任编辑:杨华轲)

On Development Ideas of Water-control in China

SUN Peife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Zaozhuang University,Zaozhuang 277160,China)

Water management philosophy is enriched and developed constantly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water control.Now,it is gradually formed that the philosoph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water control.And the philosophies of water control also formed,which provid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Attitude to the water has changed fundamentally.The transformation that the ideas of water control have happened now.The transformation is important from the China’s traditional economy water conservancy to the philosophy of people’s livelihood water conservancy.Such as to solve the people drinking water problems consciously,as well as drinking water,appreciating water and water tours organic combination.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 China is emerging from economic interests center.The Chinese government now are working on the corre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water conservancy and requisition of land,agriculture,industry and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All the transformation has promoted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hilosophies of water control;water culture;philosophies of human-water harmony;the people’s livelihood water conservancy

K122

A

1008—4444(2015)05—0005—06

2014-02-10

孙佩锋(1974—),男,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思政部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水文化。

猜你喜欢

水利理念发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