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月亮”意象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2015-03-17苗祎菅国坤
苗祎,菅国坤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450046; 2.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济源 454650)
唐诗中“月亮”意象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苗祎1,菅国坤2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450046; 2.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济源 454650)
摘要:内容、体裁丰富多样的唐诗,不仅仅表达诗人个体的情感、意绪和心境,更多地表达了经过千百年发展、积淀下来的中国诗人代代相承相继的共有的情感、意绪和心境。唐诗中“月亮”意象丰富而多彩多姿的意蕴,是深刻而高远的艺术创意和千古诗心的丰厚载体。“月亮”在诗歌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已成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抒情、达意、释怀的一种文化符号、情感载体和心灵止泊的温馨港湾。
关键词:唐诗;月亮;文化情感;意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三百》就是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历经多个朝代,诗歌在唐代发展到顶峰,尤其是五、七言古今体诗。唐代诗人在宽广丰厚的诗作中,不仅仅表达诗人个体的情感、意绪和心境,更多地表达了经过千百年发展、积淀下来的中国诗人代代相承的共有的情感心境,共有的精神意绪,共有的心灵境界。于是,在唐诗中,我们渐渐清晰而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新大陆,发现了隐含在语言、技法、风格、流派背后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的、情感的千古诗心;于是,我们对唐诗有了历史而又现代的诠释,深刻而又高远的解读;于是,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唐诗那博大的胸怀、宽广的视野、深厚的魅力和承前启后的千古诗心。
唐诗中的“月亮”意象,就是值得我们进行历史而又现代地诠释、深刻而又细腻地解读的艺术创意和千古诗心的丰厚载体。“月亮”在诗歌演进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发展、丰富,成为炎黄子孙抒情、达意、释怀的一种文化符号与情感载体,是历代文人墨客心灵止泊的温馨港湾。
一、 以“月亮”为探寻宇宙与追问人生的载体
在呈现“月亮”这一文化情感意象的作品中,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具典型意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称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1]69
《春江花月夜》成就了张若虚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单凭这首诗,张若虚就足以跻身初唐众多杰出的大诗人的行列。这首诗通过描写春、江、花、月、夜之美景和对明月的追问,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无穷、人生苦短、珍惜生命、热爱自然,以及游子和思妇的离别相思之情等丰富内蕴。
诗的前十六句为第一层,集中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思考,对明月的追问: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2]64
诗人在江边仰望空中皎洁明亮的圆月,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遐想、思索和疑问。在这些遐想、思索和疑问中,最大的也是最难解答的疑问,那就是人与月亮、人与宇宙的关系了。“江畔何人初见月”,何人在江边最先看见月亮的呢?“江月何年初照人”,江上的明月是哪一年最早照耀江边的人呢?这是对月亮最早出现的时间和江边最早看见月亮的人是谁的追问。这是一个最难回答而又无需回答的大问题。诗人所要表达的是一个亘古至今代代追问、代代深思的一个人生与宇宙的大命题,如同英国诗人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终极追问:生存还是死亡,那是个问题。诗人的追问与深思的结果与答案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短暂,宇宙无穷。人生短暂,但可以代代相承相继以至于无穷无尽;月亮、宇宙虽然永恒而无穷尽,但年年岁岁没有变化,“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人则是代代相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人类的代代传承进化,可以和宇宙、月亮的永恒相媲美,甚而人类的代代传承进化要优越于永恒不变的月亮。诗人的这一解答也是对千百年来人类的追问一个独特而又极具典型意义的解答,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遐想是美丽而又悠远的,联想是丰富而又浪漫的,追问是深邃而又睿智的。他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月亮”意象丰富、悠远、深邃的思考和美丽、浪漫、睿智的想象,极大地丰富了“月亮”在唐诗中的文化情感意义,拓展了诗歌表情达意的空间。
在因“月亮”而产生的对“宇宙与人生的探寻与追问”中,李白的《把酒问月》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2]358
浩浩长空,明月朗照,那轮月亮永远是人间一个诱人遐想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劈头一问,表现了诗人对那无限时空、浩瀚星际里的奥秘神往长思和迷惑已久的复杂情感。开篇一问,极富气势,统摄全篇。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令人产生“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叹。然而,当人们行走时,她又深情地万里相随,依依相伴。在这首诗中,李白以生花妙笔、瑰丽想象写出明月与人即可亲又神秘的亦远亦近、若即若离、“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奇妙之感。
这首诗的最精彩之处,是诗人对月亮、宇宙、人生的遐想和哲理探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 ,同时也隐含着“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同时也隐含着“古月依旧照今人”。这两句构思巧妙,诗意丰厚,既有回环之美,又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人今人如恒河沙数,如同逝水;然而长空浩月,古今为一。空中那轮明月既照古人又照今人,令人感叹:明月不老总长照,人生短暂如流水。这两句将明月常在而人生苦短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诗中对天发问,对月遐想,对宇宙探寻,对人生思索,发出了宇宙无限、人生短暂的感喟;同时,又塑造了一个崇高、美好、深情、永恒、神秘的月亮意象。
二、以 “月亮” 抒写伤离别、盼相聚的千古情思
在唐诗中,通过咏月来表达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的诗很多。诗人或直抒胸臆,或融情于景,通过赏月、咏月,将一腔情思寄寓文字,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以月写游子、思妇相思之情
在唐诗中,“月亮”这一文化情感意象是既普适又丰富的。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第二部分,集中描写月光照耀中的游子思妇共伤离别、同盼团聚的情怀意绪。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2]64
皎洁清幽的月光下,明月楼中的思妇思念着千里之外扁舟上的游子;扁舟上的游子在千里之外思念着月光下徘徊的思妇。这既是一种相思,两地离愁;又是两地共一月,相思如夜长。明月是游子思妇相思相诉的意象,是他们相思情感的共同寄托。明月在静静地低头倾听两人深情的诉说,又在默默深情地传递着两人的心声,同时又在用柔和的月光同情和抚慰着离人的忧伤。
在这种意境中,月亮已不再与人世人情孤悬与隔绝,不再是人的异己的独立存在,而是与人类人情密切融合的一种情感载体、文化载体。月亮已经是由人类情感所倾注、所滋润过的宇宙生命体,是人类文化情感的映照。
(二)以月写乡情
月亮从一开始进入诗歌就代表着一种相思,一种情爱。诗人往往借月抒怀,已经把月亮和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3]。
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279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巧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言,自然简洁地写出了远客思乡既普适又丰富的情感。诗人在夜深人静后,仍难以入眠,不知不觉间,明亮的月光照到了窗前,皎洁的月光引得诗人抬头仰望空中的明月。秋月是圆圆的、明亮的,又是清冷的、孤独的,它最容易触动孤身远客的思乡情怀。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诗人想到了故乡,想到了亲人、朋友,乃至少年的趣事、青年的豪迈……诗中弥漫着浓浓的乡情。明朝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数·内编》卷六)这首《静夜思》就是一个典范。
(三)以月写亲情
唐诗中借月亮这一美好意象抒写浓浓亲情的作品很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2]493
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八月。当时,诗人将妻子儿女留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只身一人前往灵武(今属甘肃)“保驾”肃宗,途中,不幸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作为俘虏的诗人在长安望月思亲而作。诗人不仅思念更是惦念滞留在鄜州的妻子。“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今夜的鄜州,月亮一定也是这么圆。然而,“我”陷敌手,不能照顾妻子儿女,却让妻子独自望月牵挂思念着“我”。妻子的孤独与对我的牵挂思念,我是深深感受得到的,但遥想我那年幼的儿女啊,他们还不懂得母亲此刻在牵挂思念着身在长安的父亲啊。诗人通过月亮来寄托自己对家中妻儿的思念,表达诗人对夫妻团圆、亲人相聚的企盼,以及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向往。
(四)以月写爱情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脍炙人口、传唱久远的诗歌不胜枚举,其中,歌咏的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爱情的诗歌历久弥新,耐人寻味。
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2]81
这是一首月夜怀情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阔大,景色优美,是千古佳句。“天涯共此时”写出了月亮的媒介作用,当月亮冉冉升起的时候,普天下的人无论在海角、在天涯,都能共同分享这圆圆的月亮,沐浴这皎洁的月光。“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而对于那些分离两地的情人来说,月圆之夜是很难度过的。因为月圆人不圆,望月思团圆,相思难耐,因而会抱怨月光太亮,月夜漫长,整个夜晚都会因思念远方的爱人而不能入眠。毫无疑问,这是一首以月寄托相思的千古佳作。
(五)以月写友情
友情是人世间最珍贵的财富,也是最能超越时空的情感。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这样咏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318
诗人在题目中点明了写这首诗的原由。听说王昌龄贬官龙标尉,诗人心有不平而写了这首诗,以表同情和关切。前两句写景兼点时令,景物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饱含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恨,既切合事境,又融情于景。“闻道”表达听到此事的惊诧惋惜;“过五溪”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字面不着悲痛之语,但悲痛之情跃然纸上。后两句直抒胸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共婵娟。所以,遥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随风飘到龙标县,送到自己朋友的身边。这后两句之中含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倾诉,无人能解,只好将愁思托之于明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共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也只有依靠和拜托明月才能将愁思寄予朋友,别无他法。这两句诗与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以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表情达意相近相似,互为映照,互为诠释[4]。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使本来无知无觉、无情无意的月亮,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乐于助人、富于同情心的知心朋友!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诗人的请求,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送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并安慰那不幸贬官的朋友。在诗中,月亮是位多么温柔、体贴、多情的朋友啊!
(六)以月亮为朋友
在唐代诗人的笔下,山川风物、鱼虫鸟兽皆有灵性,自然界的万物也成了诗人情感、人格、志趣的最好关照。远如楚辞成就卓著的屈原,近如东晋田园诗代表作者陶渊明,更有其间如曹植等无数诗歌名家,他们寄情山水的诗风、借物明志的诗品,他们物我一体的艺术创意、志存高远的千古诗心,无不超越时空,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绵延,不断被谱写出新篇章。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2]383
诗人在春日花间,独饮无伴,气氛有些单调冷清。于是诗人突发奇想,把天上的月亮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一起拉过来,连同诗人自己在内,就凑成了三个人。但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亮不会饮酒,影子也不会饮酒,尽管不能像三人共饮那样热闹,但因有月和影相伴,也可以在春季花开时节及时行乐,以免独自一个人的冷清,也能开怀畅饮。“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酒兴大发,既歌且舞。歌时,月光围绕在诗人身边,依依相伴,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影子也紧随着诗人在转动,虽然显得动作零乱,但也在努力与诗人共舞。诗人清醒时,月与影伴随诗人共同欢欣歌舞,直到诗人大醉,躺在床上时,月亮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离去。诗中,把月亮和身影写得如同亲密无间的朋友一样,依依相伴,寸步不离,一往情深,月亮、月影、诗人合而为一,中国文人孤寂、清高、落寞的千古情怀萦绕在诗中,虽然“行乐须及春”,只能“相期邈云汉”。
三、“月亮”——团圆、和谐、幸福的文化意蕴
中秋节,亦可称月亮节、赏月节、团圆节、思乡节。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节日。因中秋月最圆,月亮又被赋予了团圆、团聚的文化内涵。在这一天,亲友团聚,全家团圆,宴饮赏月。中秋赏月之际,历代诗人常常写诗填词抒怀言志,前后相继,积淀发展而形成一种赏月文化或称月亮文化。这正如当代作家周涛在《明月文》中所说:“那轮月亮,那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月亮,正是一颗高悬碧空、心迹朗朗的中国心。中国人的风韵,中国人的审美,中国人的情态,全在那轮月亮的涵盖里。一句话,中国的古老文化是月亮文化。”[5]的确,天上那一轮圆月,寄托着古往今来炎黄子孙多少情思,多少祈盼。
在唐诗中,中秋咏月的诗也很多。这类诗除了表达个人的思绪之外,也抒发了诗人对团聚团圆、安宁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盼。
如王建的《中秋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843
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看见树上栖息的寒鸦,甚至看见绽放的桂花被细密的露水轻轻濡湿。写完眼前的景色,做好了铺垫,诗人才去点明主题。值此中秋佳节,多少家庭、多少远在他乡的游子都在抬头仰望着这轮明月。“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多少人在思念离家在外、漂泊远方的亲人。几家欢乐,几家愁;谁家有游子,谁家有离愁。
又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2]992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当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江州司马,居住在浔阳。同是中秋,同是明月,如今的环境与当年清澈优美的曲江,与繁花满树、仕女如云的杏园有天壤之别,怎不令人黯然神伤。伫立远望,看得见月亮,却看不见遥远的故乡,不能与亲人团聚。中秋过几度,何时还故乡?诗人通过今昔对比,强烈表达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忧伤之情。
又如朱庆馀的《旅中秋月有怀》:
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
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
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
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2]1071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而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此时总是分外伤感。佳节是别人的,孤独是自己的。此番离愁,个中滋味,只能寄予“数宵千里梦”,令人“倍可伤”!
四、结语
一部唐诗,处处见月。尽管各有各的写法,各有各的寄托,各有各的情怀,但个个身上沐浴着月亮的皎洁光辉,处处闪烁着月亮所赠予的灵感妙思。那些咏月的不朽诗篇,传诵了千年,它们已融合为明亮月光中的一缕;那些诗人的思想情感,千年后的今天还在鲜活地烛照着华夏子孙的心灵,温暖着无数游子漂泊的灵魂,真可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6]。
月亮不仅一直默默地、悄悄地、深情地陪伴着我们,而且还在不断地提升着我们的眼界,拓展着我们的心胸,陶冶着我们的情怀……月亮昭示着我们:大自然那壮丽的山川草木、云烟月色,不仅是与人类生命意义上的密切相关的存在,而且又是文化情感意义上的共生共存。自然界的每一道山川,每一片飞花,每一缕星光,都在映照着人类的情感心灵。因此,人类与自然应当是一种息息相关乃至相通相融的亲密和谐关系。只有人类与自然的大和谐,才会有人类社会的大和谐。
这正是中国山水诗、唐代山水诗的诗魂之所在。它们表达的不仅仅是某一个时代、某一个诗人的情感与心灵,而更多的是在表达着千百年来中国诗人代代相承的共有的情感、共有的志趣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诗心。
参考文献:
[1] 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 俞平伯,萧涤非,周汝昌,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3] 三水.古人写中秋[EB/OL].[2015-10-1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ff0bfb0100baje.html
[4] 田海慧.送你一轮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读[EB/OL].[2015-10-12].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051f030100s3pr.html
[5] 周涛.明月文[N].人民日报·副刊,2009-01-10(8).
[6] 周涛.苍茫云海中秋月[J].文苑(经典美文),2009(10):59-61.
(责任编辑:王菊芹)
On Unique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Moon
in the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MIAO Yi, JIAN Guokun
(1.College of Marxism,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6, China;
2.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yuan 454650,China)
Abstract:The genre rich variety contents of the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not only express the poet individual emotions and state of mind, but more expressed the accumulation of Chinese poets patrimony 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emotion and state of mind.In the tang dynasty “moon” image of rich and colorful connotation, is the art of deep and high creativity and historic poetry of carrier."Mo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poetry has become the sentiment and fluent of Chinese nation in two thousand years.It is a cultural symbol carrier, emotion and soul check from the warm harbor.
Key words:the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moon;cultural emotion; image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44(2015)06—0113—04
作者简介:苗祎(1963—),男,河南原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菅国坤(1954—),男,内蒙古巴林左旗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12-01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