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发展愿景与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高”高层论坛综述
2015-03-17王维国
王维国
(河北经贸大学社会管理德治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61)
社会治理的发展愿景与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高”高层论坛综述
王维国
(河北经贸大学社会管理德治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61)
2014年6月21日,由河北经贸大学社会管理德治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高”高层论坛在石家庄召开。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城市学院院长李建华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河北经贸大学党委书记王莹教授,《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杨义芹研究员,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戴长江,河北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周英等出席论坛并做主题发言。来自北京、天津、湖南和河北的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实际部门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与会嘉宾围绕下述问题进行了多维度、多层面的研讨,达到了开阔学术视野,促进交流合作,形成创新合力的目的。
一、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高
1.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基本内涵及互动关系。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认为:社会治理体系是指代表国家和政府的传能体系,包括官僚机构体系、法制、政治文化、道德和传统文化资源,等等。社会治理能力表现为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统治集团掌握和运用社会治理传能系统的能力、能量和方法。比如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意识形态构建和运用能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成社会治理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一方面,构建治理体系本身就是社会治理能力的首要任务,没有一个健全、完备的治理体系表明社会治理能力的重大缺失。另一方面,构建起了健全、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但对体系的操作、运作方式不得当,领导集团和政治领袖自身的能力有缺陷,该体系最后的效应也会打折扣。
2.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历史回顾与现实问题。万俊人教授认为,古代中国在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方面有着丰厚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中华文明能绵延五千年不中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治理本身的完备性、有效性。进入近代,无论是军阀诸强,还是蒋介石政权,其治理体系都是不健全的。新中国的诞生使得中国的社会治理真正进入相对完整的时期。他还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指出了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治理者自身的政治合法性;二是治理方式的正当性;三是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的有效性;四是德治和法治问题。
3.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高的时代境遇与现代意义。湖南城市学院院长李建华教授认为:当前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高面临着一个特殊的时代境遇:一是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既没有思想准备又没有经济基础,是一种强迫性的现代化。二是后现代性。就是我们的社会治理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三是信息化。实际上就是大数据时代可能从根本上瓦解我们的价值信仰。四是网络化。现在部分人们热衷于在虚拟世界里高谈阔论,而在真实的世界里却不善言表。河北省委党校薛建中教授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了这种时代境遇。他认为当前的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从村落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从刚性社会结构向弹性社会结构转型、从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型、从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河北经贸大学王莹教授从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关系的角度阐释了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高的现实意义。她认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社会治理是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而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的提高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高的价值标准与实现路径。李建华教授认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高的价值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标准,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主张从三方面着手建设社会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一是明确社会治理目标,即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协调利益关系,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三是完善社会治理结构,重点解决不同治理主体之间关系,完善社会与国家、社会和成员的关系。河北经贸大学柴振国教授认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高的重点工作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内部结构和解决政府治理不力的问题。河北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周英认为社会治理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强有力保障,如果社会治理离开法治的正确轨道,必然会陷入人治的泥淖,引起秩序的混乱与社会的无序。因此,应坚持依法治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河北经贸大学柴艳萍教授认为社会治理不仅要强调依法治理,而且应突出道德约束,充分发挥伦理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二、社会治理与社会善治
1.社会善治是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河北省委党校景枫教授主张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是善治。善治的观念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随后得到一些国家的认同,对我国的社会治理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河北经贸大学郭广辉教授认为: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过程,是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治理。善治的内容包括合法性、法治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参与性和廉洁性。
2.当前社会治理与社会善治的差距。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周伟文研究员分析了当前社会治理与善治的差距。一是价值层面与实施层面的距离。政府的社会治理考核、项目设计、工作问责等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按照规定文本去做,导致政府手段和行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二是父爱型权威治理和互动型平等治理的差别。现下党和政府把各种恩惠直接给予百姓,而很少允许社会组织去做。但实际上一个充满效率和执政伦理的政府应该把社会的活力充分调动起来,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三是发展型选择式治理与福利型均衡式治理的距离。当前,是否选择某一治理方式,其出发点是能否对发展有用,而不是大家能够均衡获利。四是政绩运动式治理和实效常态化治理的差距。当前的社会治理还是强调政绩,喜好运动式的治理。但是,真正的社会善治往往需要常态化、制度化的治理方式。
3.实现社会善治的对策。周伟文研究员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来实现社会善治:一是树立公共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治理理念;二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让权力受到法治的制约;三是能够有众多的与政府平等合作、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团体;四是制定鼓励社会团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规则和制度。河北经贸大学蔺丰奇教授同样主张实现社会善治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扶困济弱、服务社会、规范行为、整合利益、反映诉求等方面的作用。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认为实现社会善治必须不断挖掘传统德治资源并赋予其现代性内容。李建华教授则给出了社会善治的“12345”实现模式。即一个梦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2050年实现现代化;三个自信,包括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四大体系,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家治理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国家安全体系;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
三、社会治理与道德治理
1.道德治理的双重解读。《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杨义芹研究员认为道德治理的含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谈:一个是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就是把道德作为道德治理的目的和对象,意在治理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遏制和矫正恶行。二是从手段论的角度来看,就是把道德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道德使人自律的特性,而且要把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道德理念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法律的具体政策中。
2.道德治理的社会功能。杨义芹研究员基于道德治理的双重含义,引出了它的两大功能,即道德承载着扬善和抑恶两个社会功能。中国正处于社会的变革期、转型期,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我们更多的关注点是道德的抑恶、治恶的功能,而把劝善、扬善作为一个必要的补充。但是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完善来看,道德治理的目的应该是在于扬善,促使人们养成尊重、遵守道德规范的敬畏心理和行为习惯,进而从善如流。
3.道德治理的现代化问题。杨义芹研究员认为道德治理现代化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道德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需要执政党、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公民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实现多元主体间的功能互补、合作共治。二是道德规范的法律化、规范化。只有将道德治理建立在法律和规范的基础之上,道德才能真正发挥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的作用。三是道德治理理念的现代化。应处理好德性和德行的关系,在重视道德规范的同时强调道德的内在精神,在重视道德功利的同时强调道德的道义精神,以实现道德治理理念的崇高性。
四、社会治理与志愿服务
1.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的互动关系。河北经贸大学王彦东博士认为志愿服务的足迹遍布社会公益、治安巡逻、社区发展、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应急救援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为特定人群提供了有形或无形服务,倡导了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环境,体现出了志愿者的自我价值,同时也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水平。随着我国志愿组织数量不断增多、类型不断丰富、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正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2.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戴长江介绍了河北省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志愿服务在河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组织保障积极有力,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亮点工作精彩纷呈等。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行政色彩浓厚,自主空间不足;战略意识缺乏,短期行为明显;社会化水平低,动员机制有限;管理机制不健全,志愿者流失率高;社会保障缺位,志愿精神难为;立法工作落后,志愿服务缺乏法律保障,等等。
3.志愿服务的发展路径。戴长江认为志愿服务发展总的方向是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规范化。其基本思路是坚持“党政领导、群团推进、基层实践、社团管理、公民参与、制度约束、伦理引导、社会支持”的原则,构建起系统化的志愿服务格局。同时重点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加大组织推动,促进志愿服务形成社会化、网络化运行体系。二是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三是拓展支持系统,形成多渠道的经费筹集方式。四是推进立法工作,依法管理、依法推动志愿服务。五是加强道德引导,大力培育志愿精神与文化。
五、社会治理与乡村治理
1.乡村变迁与乡村治理的路径依赖。河北经贸大学叶金国教授认为乡村治理具有路径依赖性,当前的乡村治理不能完全摆脱前期的治理轨道。因此,讨论乡村治理的前提是厘清乡村的变迁。一是经济方面,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由农业生产发展为主要依靠经商,或者外出务工。二是政治方面,基层组织掌握的有效治理资源弱化,村两委的权威性不断下降。三是文化方面,原先统一的、传统的伦理思想正在逐渐瓦解。四是社会方面,社会形态、家庭形态、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现代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方式尚未建立。
2.乡村治理的体系构建。叶金国教授同时对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要系统设计。对乡村治理的事务系统、对象系统、主体系统和方式系统等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二要顶层设计。很多乡村治理问题并不是单纯由乡村自身引起,而是整个社会的转轨或变迁带来的。因此,需要高层从宏观上进行顶层设计。三要多模式设计。中国的乡村治理应该有多种模式,或者有一个主副模式。四要动态设计。乡村社会变迁是一个进行时,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高也应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
3.乡村治理的伦理路径。河北经贸大学王维国博士认为:与城市相比,乡村人情色彩更加浓厚,制度设计的伦理特色更突出、伦理地位和功能更重要。因此,伦理道德,特别是传统伦理因素在乡村治理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其中,重建伦理共同体是乡村治理的价值目标,村规民约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依据,求荣避辱是乡村治理的道德心理,乡村精英是乡村治理的首要主体,广大村民是乡村治理的基本力量,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2014-12-06
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河北省城乡社区治理的伦理路径研究”(BJ2014076);河北经贸大学社会管理德治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度招标课题“社会治理中的伦理作用研究”(2014ZBKT03)
王维国(1982-),男,河北邯郸人,河北经贸大学社会管理德治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伦理学、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