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5-03-17李晓彤
文/本刊特约记者 李晓彤
在希望的田野上
文/本刊特约记者 李晓彤
大连市劳动模范王敏伍。
王敏伍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种植户现场交流经验。
王敏伍,一个瘦瘦高高、热情豪爽的典型东北汉子。作为大连金州新区大魏家街道小莲泡村党总支部书记兼主任,从2010年上任以来,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就将一个曾经有名的上访村和贫困村发展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谋福的数以万计的中国基层村官的缩影。
沟通上下的“联系人”
在村里,大家都亲切地称呼王敏伍为“伍哥”。5年前,他毅然将红火的生意交由妻子打理,在2000多名村民的热切期盼中,出任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从此,他将全部的身心交给了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和亲如家人的乡亲。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村官如何能更好地发挥其“穿针引线”的角色作用,王敏伍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最关键的就是为村民解决问题能“一竿子插到底”,干部和村民之间的关系要由“窝心”变为“舒心”,村委会的职能要向服务型转变。这样一来,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在平时工作中,王敏伍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平时多掌握村民的基本情况,了解村里的就业、重点人员、困难群体、矛盾纠纷等情况,对村民反映的社情民意、各种诉求及时解决。
以前都是村民到上面问政策、问规定,是被动式的,现在王敏伍要求工作人员经常性地开会和培训,做到懂政策、懂法规、懂信息。做到主动上门入户开展各类宣传,什么政策什么事,只要村里知道了,村民们大体也就了解了。
村子虽小,但“五脏俱全”。村里许多公益事情如:垃圾回收清运、道路管护维修、防汛抗旱、水利兴修、森林防火、农业推广等,每一项都要由村子牵头组织干,基本上是吃喝拉撒睡、电路林农水等全包。
如何做好村民的服务工作,这也是王敏伍最为看重的。村里打工出去多,只剩留守老人和小孩,他们又不懂政策,跑腿又不便,像办理新农合、新农保手续,开翻建新房、计生证明等遇到情况特殊的,村里都会上门服务。
说到这里,王敏伍还开玩笑说:“我的电话现在都成了村民的服务热线,24小时不关机。”有时候,凌晨两三点钟还会接到村民的电话:谁家的老人不舒服想去医院,他就赶紧开车接送;谁家的媳妇半夜肚子疼,要生孩子的,他也要开车接送;还有的村民晚上喝完酒,就打电话想和他“谈谈心”的。从他上任开始,几乎每天晚上都要依赖安眠药或酒精才能入睡。
谈及这5年担任村子当家人的感受时,王敏伍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好的村官就像一名好的演员。在这里,每天上演着不同的戏,我则需要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为村民解决不同的问题;而村民就像是观众,最有权力评价戏演得好坏。对于我的本色出演,能得到他们的肯定,便是我为之不断奋斗的源泉和动力。”
现在的小莲泡村已不再是当年有名的上访村和贫困村,而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卫生村、省生态村、市先进单位;而王敏伍个人则先后获得了辽宁省功勋人物、大连市劳动模范、金州新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担任金州新区人大代表。
致富道路的“领头人”
作为大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全市第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小莲泡村成立的大连金州为民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其种植无公害蔬菜而闻名。走进村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连片的蔬菜大棚。进进出出大棚的村民,脸上无不挂着丰收的喜悦。
目前,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100户,服务菜农1500户,蔬菜种植面积达3800余亩,有大小蔬菜种植棚2200余个,年产新鲜蔬菜1800万公斤,产值1300多万元,主要生产黄瓜、西红柿、茭瓜、芸豆、茄子、辣椒、礼品西瓜等20余种蔬菜品种,是大连地区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
2014年,大连地区遭受了多年不遇的旱灾,很多蔬菜重要产区严重受灾,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整体绝收。然而,小莲泡村的蔬菜基地却是生机盎然:黄瓜、茄子、豆角、辣椒等蔬菜长势喜人,这都受益于基地整体的水利设施建设。
王敏伍说:“去年旱情严重,村里投入大量资金抗旱救灾,先后对蔬菜基地进行了整体规划,对原有管网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对11眼机井进行了维修排查,更换了5套大功率的水泵,设计修建了水渠道9448米,充分满足了蔬菜基地灌溉用水,确保了广大菜农不受灾不减产。”
为了确保老百姓蔬菜用苗的安全和方便,小莲泡村还修建了一个大型蔬菜育苗基地。蔬菜育苗基地整体占地100多亩,建有18栋蔬菜育苗暖窖及冷棚。现有12栋蔬菜育苗大棚已经破土动工,将培育黄瓜、茄子、豆角、辣椒、西红柿等多个蔬菜品种,充分满足老百姓蔬菜用苗需求,在满足本村村民蔬菜用苗之外,还将积极拓展蔬菜用苗销售市场,供应其他地区菜农,打造小莲泡村财政收入新增长点。
小莲泡村蔬菜资源十分丰富,周围乡村也大多生产蔬菜。作为金州新区人大代表,王敏伍还在区“两会”上提出建议:“以小莲泡村为中心,筹建蔬菜集散市场。这是一个特大型综合项目,相关投入将超过数千万元。这个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带动周围街道、乡村蔬菜产业的发展,金州新区生产的蔬菜会在短时间内销往全国,相关蔬菜品种的销售价格由我们自己制定,不会出现蔬菜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老百姓的利益将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
为民服务的“牵头人”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发展生产,富裕村民,还要实现村民居住环境的全面改善和文化生活的全面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不但要改善外部环境,关键还要通过整洁的环境改变群众的生活习惯,提升文明素质,促进乡风和谐。
为了更好地加强小莲泡村里的环境卫生工作整治力度,村里投入资金18万元新建一座占地面积80平方米公共厕所;又投资40多万元为村民新安装垃圾箱100余个,增加卫生车、叉车等相关清扫用车6台,实现村里卫生清理全部机械化。
总投资上千万元、面积8800多平方米的5个高标准村民娱乐健身广场,实现一屯两个休闲广场,全村还有大型娱乐广场。现在每天晚上,新建的休闲广场上都非常热闹,跳健身舞的、休闲散步的、还有一些青年人打羽毛球。老老少少汇聚在一起,一派和谐。村民看到王敏伍总是夸他“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儿”。
每逢传统佳节,村民都会领到米,面,油,蛋,水果等福利;7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还能领到1000—2000元不等的福利补贴;一些重大疾病,还有福利补助。目前,小莲泡村正在构建村民福利体系,为村民健全了农村养老保险档案资料;按政策为低保户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对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实施专项救助;为多个贫困家庭修建和修缮了房屋;还特别为老年人修建了养老健康服务中心。
为了让广大村民在生产生活上有保障,今年小莲泡村还为全村村民粮田农作物投保了保险,费用4万多元;又为村民住房投保了房屋保险,费用5万多元,极大地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如果说把整个社会比作人体的血管,那么遍布广袤田野的各个农村就是最末端的“毛细血管”,一旦“毛细血管”出现堵塞、运行不畅,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正是因为有了像王敏伍这样千千万万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奋斗在农村、奉献在农村的基层“清道夫”、最小的“官”,才能让党和国家更好地倾听广大基层群众的意见,才能保证党的各项政策能够惠及群众,才能将党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