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茵陈蒿汤治疗药物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2015-03-17许杏梅赵玉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茵陈蒿性肝炎肝炎

许杏梅,赵玉倩,许 娜

(1. 河北省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2.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河北 涿州 072750)

茵陈蒿汤治疗药物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许杏梅1,赵玉倩1,许 娜2

(1. 河北省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2.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河北 涿州 072750)

目的 探讨茵陈蒿汤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药物性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乏力、纳差、呕吐、腹胀,皮肤、巩膜黄染)及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菌陈蒿汤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疗效好、病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茵陈蒿汤;药物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药的广泛应用,药物性肝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国外报道2%~5%因黄疸住院的患者可由药物引起[1],其损伤程度和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所应用药物种类、剂量、持续时间、患者的发病不同而存在差异,黄疸是其重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过程。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根据中医理论和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出茵陈蒿汤治疗药物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保定市传染病医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就诊患者,共60例。诊断均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①用药3个月以上或更长时间出现肝损害表现;②初发症状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发热、皮疹、瘙痒、黄疸等;③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④有肝内淤胆或肝实质损害的临床表现;⑤各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甲-庚型肝炎、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均阴性,并排除酒精性、自身免疫性、遗传性肝病及占位性病变;⑥偶尔再次用药后又发生肝损害。上述条目中①加②~⑥中任2项即可考虑药物性肝损害[2]。排除病例标准: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 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患者; 未按规定药量及疗程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的患者;治疗观察期间未停用其他同类药物者。患者肝损害多出现于用药后1~4周,少数出现于服药数月后,有肝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如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尿黄等,肝脏生化指标异常,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肝回声改变或弥漫性肝损害,血清抗-HAV-IgM、抗-HBs、抗-HCV、抗-HEV-IgM、抗- HEV-IgG均阴性。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40例,降血脂药所致肝损害14例,皮肤病用药所致肝损害6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42.2±11.57)岁;病程最短38 d,最长235 d。对照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41.9±12.38)岁;病程最短40 d,最长189 d。2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及肝功能、肝脏彩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10 mL静点每日1次和苦参碱注射液(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150 mg 静点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茵陈蒿汤。组方:茵陈30 g、青蒿10 g、板蓝根15 g、水牛角15 g、丹皮10 g、虎杖15 g、栀子10 g、清半夏10 g、陈皮15 g、郁金10 g、赤芍10 g、当归10 g、柴胡6 g、土茯苓10 g、车前子10 g、白茅根20 g、三七6 g、黄芪20 g、甘草10 g、延胡索10 g、夏枯草10 g、青黛10 g。每日1剂,水煎服,取汁400 mL,分2次温服。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症状、体征 包括乏力 、纳差、呕吐、腹胀,皮肤、巩膜黄染。

1.3.2生化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6~24 IU/L,血清总胆红素(TBil)正常值3.4~17.1 μmol/L,采用日本AU-4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3.3药物不良反应 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1.4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应答: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检查ALT、TBil降至正常。部分应答:临床症状减轻,肝功能检查ALT、TBil下降一半以上。无应答: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肝功能检查ALT、TBil无明显变化。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ALT结果比较 2组治疗后2,3周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ALT复常情况比较 例(%)

2.32组TBil结果比较 2组治疗后1周TBil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TBil复常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肝脏是人体药物清除、生物转化和分泌的重要场所。肝脏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适应低水平的肝毒性,但是当药物代谢过程中,毒物或毒性代谢产物超出机体安全排泄的速率时,就会引起肝细胞的损伤[3]。临床常表现为乏力、腹胀、尿黄、食欲不振等,化验常提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部分患者出现血清白蛋白下降。本研究发现茵陈蒿汤治疗药物性肝损害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黄疸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中医理论认为,黄疸由湿热引起,内外之湿使脾胃肝胆阻滞,致使脾胃的运动功能失常,造成肝失疏泄,使胆液不循环于常道,随血泛溢成病[4],从而引起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的肝胆病症;肝失疏泄还可出现土虚木乘,影响三焦气化和脾胃功能,导致水肿、鼓胀等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有载“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类证治裁》载“大抵肝为刚脏,职司疏泄,用药不宜刚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正仿内经治肝之旨也。”黄疸中医病理改变以湿、热、瘀为主,宜清肝利胆、益气扶脾、活血行气治疗[5]。潘雪飞等[6]认为,“黄疸病”病位在肝胆,涉及脾胃;“阴黄”与寒湿、痰浊、瘀血、肝脾肾虚损有关,故治宜除湿、降浊、活血化瘀、健脾胃;“阳黄”则多为湿热、淤毒所致;故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清营凉血。汪承柏先生认为,肝病病机主要是瘀热。王国玮[7]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其核心功能在疏泄,由于肝失疏泄导致发病,故治疗时务必要使得肝之气机通畅,促使肝之疏泄功能恢复。

菌陈蒿汤中茵陈味苦性平微寒,归肝胆脾胃经,是清热、利湿退黄的主药,与青蒿加强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板蓝根清热解毒;丹皮味苦,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作用。车前子利水渗湿、清肝明目,配以白茅根凉血、清肝、利水;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和胃降逆,配以郁金和中降浊,使肝得以疏泄,从而使得脾胃功能得以恢复正常,黄疸则可自除之;当归活血化瘀;水牛角凉血清肝热;郁金、延胡索除热解郁;郁金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凉血、止血,利湿退黄,配以虎杖、栀子理气除热效力进一步增强,虎杖清热利湿,活血祛瘀,通络利尿促进胆汁排泄[8];配以白茅根清热解毒、凉血益脾,补中利小便,治水肿黄疸。赤芍味苦性微寒,入血分,能够清血热、行血滞,清热凉血兼活血,祛除血络热毒,与甘草配伍能够舒筋缓急,解毒凉血,善通厥阴经之瘀滞;与当归、郁金合用可增强活血化瘀功效;与茵陈合用可除肝胆郁结的湿热之气。土茯苓味甘性平,归肝经、胃经、脾经,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半夏、陈皮除湿痰;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具有清泻肝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加以黄芪、当归、三七扶正祛邪、补气血,甘草甘草性平,味甘,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善解百药之毒。全方共同起到清热利湿、清营凉血、理气、化瘀、退黄之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茵陈中含有多种利胆成分,如茵陈烯、茵陈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及对羟基苯乙酮等,能够使胆管扩张,促进胆汁分泌、加快胆汁的排泄,防止肝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具有明显的利胆退黄作用。茵陈、栀子合用具有利胆,保护肝细胞膜,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9-10]。赤芍、郁金凉血、活血,抑制高胆红素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增加肝血流量。药理学研究发现,当归含挥发油、胡萝卜苷、单糖、多糖、磷脂、多种氨基酸,以及23种无机元素等,可以诱导干扰素活性,具有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当归还具有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表明,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当归可使肝内炎症反应减轻,血清转氨酶活性下降,减少肝组织胶原生成,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对部分肝切除的鼠,当归具有一定促进肝再生作用,能够对抗肝糖原减少,当归水提物挥发油可明显促进鼠的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固体物及胆酸的排泄量[11]。现代药理学研究还表明,甘草具有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抗炎成分为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能恢复肝功能,降低转氨酶的活力[12],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又能调节免疫、消炎、抗过敏[13]。黄芪能改善肝脏以及消化道血液供应,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及稳定肝细胞膜的作用。临床研究还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尤其淤胆型肝炎患者血清血栓素B2含量升高,血栓素B2长期升高可导致肝脏微循环障碍和诱发胆汁淤积,加重肝损害[14],而赤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中血栓素B2,从而改善微循环,增加肝细胞血液供应,加速胆红素代谢。栀子及所含环烯醚萜甙等成分均有利胆作用,其醇提取物可使胆汁分泌量增加,血清胆红素含量降低,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亦有改善作用。

门冬氨酸钾镁是由L-门冬氨酸加氧化镁、氢化镁的灭菌水溶液,它可提高细胞内钾、镁离子浓度,加速肝细胞内三羧酸循环[14],从而促进胆红素排泄及肝功能恢复,是目前治疗黄疸型肝炎比较理想的药物。苦参碱具有退黄、改善肝细胞代谢功能[15]。本院研制茵陈蒿汤治疗药物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总有效率达93%,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和苦参碱注射液组(P<0.05),由此说明茵陈蒿汤对于药物性肝损害高胆红素血症具有明显疗效。由于其在应用时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比单纯应用西药病情恢复要快,且价格低廉,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付月箫,谷灿立,田中伟.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8):850

[2]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64-1865

[3] 陈灏珠,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94

[4] 陈华良. 中医治疗黄疸探微[J]. 中国临床研究,2010,2(5):44-45

[5] 于杰,皇子村.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82例[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9(2):封三

[6] 潘雪飞,张长法. 淤胆型肝炎的治疗与研究近况[J]. 医学综述,2000,6(4):179-182

[7] 王国玮. 气分药在肝炎治疗中的使用[J]. 北京中医,2006,25(9):540-542

[8] 王芳. 自拟茵赤汤治疗高胆红素血症32例[J].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7):312

[9] 王伯祥. 中医肝胆病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60

[10] 叶维法. 肝病治疗学[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62

[11] 张焕,王一涛,严灿当,等. 当归与川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293-295

[12] 覃永生,黄志明. 复方鸡骨草胶囊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3):142-143.

[13] 李广勋. 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M].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12

[14] 李志荣,武常青.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J]. 山西中医,1994,10(2):25-26

[15] 杨天娇,王晓红,郑珊,等. 胆道闭锁和淤胆型肝炎患儿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比较[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7):501

10.3969/j.issn.1008-8849.2015.06.018

R575.1

B

1008-8849(2015)06-0621-03

2014-07-15

猜你喜欢

茵陈蒿性肝炎肝炎
《世界肝炎日》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芒果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茵陈蒿汤临床研究进展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优化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