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秀邑一片天

2015-03-17余屿

中华手工 2014年9期
关键词:铜匠铜器水缸

余屿

走进村子,敲打铜器产生的沉重有力的“咚咚”声远远传来,踏进农户,藏水缸、酥油茶壶堆积如山,在阳光下闪着金光……看了那么多衰败的打铜村、打铜街,在秀邑,竟然还能见到如此繁盛的情景,真有些不敢相信。

一样的铜器不一样的归属

“随意看看,我们秀邑人打制的铜成色好、质量高嘞!”有顾客上门,正在赶工的老铜匠赶忙过来招呼,顺手递上一个刚打好的铜盆。与别处铜盆不同,这个铜盆上有些“奇怪”的花纹,盆形也不是常见的款式,更深更大。

见我们看得认真,老铜匠很是高兴。“这是专供西藏的铜盆,这些花纹是藏传佛教的纹饰;这个是出口尼泊尔的铜壶,这个花纹是他们的图腾。”在别的打铜村困扰于销路时,秀邑村早已经走出本地,将铜器买到了外省,甚至外国。

事实上,秀邑村自300年前开始打铜便不是固守本地,由于出色的技艺、精美的造型和白族人的热情勤劳,秀邑村铜匠总是被请到各地打制铜器,云南、贵州、西藏……他们的足迹早就遍布西南。

尽管如此,秀邑村的打铜手艺也差点失传。“‘文革时经营不景气,大家都觉得打铜没希望了。”说起当年,老铜匠很是唏嘘,“幸好我们地方偏,打铜好歹还能够吃饭,才坚持了部分人。不然传了几百年的老手艺,就这样丢了太可惜了。”

说罢,他抡起锤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锻打。这次,他打的是一个水缸。初坯的水缸需要根据造型进行手工锻造,包括水缸整圆、形状转折的锻打以及包铁丝边。只见他拿出一张铜板,放在砧子上边转动边用铁锤敲打,利用铜优良的延展性,把水缸锻打平整、圆整,并锻打出准确的形体转折,最后垫在铝模上细细錾刻出花纹。

走出去才有出路

秀邑之所以能走这么远,得感谢一个人——陈泽光。“他这个人敢闯敢拼,当大家对经营没有什么概念的时候,他就搞起了个体户。”老铜匠对他如此评价。

陈泽光是秀邑村的打铜第一大户。成长于打铜世家的他,父亲是鹤庆有名的铜匠,他8岁就和父亲学习手艺,从打造小器具到火锅,逐渐成为村里的能手。1979年,手艺见长的陈泽光不再满足于在家里小打小闹,他收拾行囊,进入藏区去学习藏族器皿打制并寻找、开拓市场。

一年时间,他走遍藏区并带着藏族人的技术和式样回到秀邑。1980年,领取了鹤庆县第一本个体营业执照,办起了加工厂。因为一年前的“出走”,他沿着茶马古道,将产品卖到了四川甘孜州、阿坝州以及青海玉树、西藏昌都等藏民居住地。“因为我们学到他们一些先进技艺,再加以改良,又了解他们的喜好,进行专属定制,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技艺、做工,且价格公道,这才能深受藏民的欢迎。”

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他也改进工艺流程,增加了防止变色和铜绿的工艺,还与金、银等多种材质结合。“不能老守着祖宗的东西,得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出色的技艺,1984年,他还被电视剧《西游记》剧组邀请打制一批道具。“没错,《大闹天宫》中的仙丹壶、酒杯都是我做的。”说到这里,他十分得意。

1995年,他与尼泊尔客商建立生意往来,20年过去,如今尼泊尔各处都可以看到“秀邑铜器加工厂”的产品。陈泽光不忘乡亲,毫无保留地将手艺传给村里人,带领村民打制铜器,产品由他集中外销。目前,村里有30余人出自他门下,70%的工艺也出自他之手。

“走出去,才有出路。”这也算是白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从前是铜匠走出去,到各个地方打铜,现在是走出去学习,把别的纹饰、技术学回来,才能将铜器卖到这些地方。白族工匠就以这种“拿来主义”博采众长,将秀邑远销他乡。

破传统更有明天

过去,铜匠为生计所迫,工序当中的不少关键技术,师傅都不传授给外姓徒弟,同时还有“传男不传女”之说,因此,斑铜技术未能推广。如今,秀邑也打破这些习俗,将技艺传给“外人”媳妇,妇女们都能拿起大锤帮助丈夫打铜。李松秀家里,夫妻俩正在为昌都的藏族客户赶制事先预订的300个铜桶而忙碌。“都什么年代了,还讲究那些老习俗!养活一家才是根本。”李松秀的丈夫笑起来很憨厚。

自20岁嫁到秀邑村,李松秀就开始跟着丈夫学习打铜,从尝试冶炼到帮着试打,慢慢地她也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和丈夫共同打制。在丈夫的支持下,她一练就是好几年,还总结出自己的诀窍。如今,李松秀已经成为全村4名打铜技术最高的妇女之一。

每年农闲,他们却是忙个不停,外出买原料,冶炼、抛光、打磨。由于产品质量高,订户也源源不断,每年夫妻二人有8个月都在打铜,产品有2000多件,收入好几万,算是步入了小康生活。

这样的家庭在秀邑有不少,尽管还没有达到最高峰时期的全村人人会打铜,户户有作坊,但手工打铜的传统总算没有消失。

曾一度,全国像秀邑这样的打铜村有很多,但有些已经成了历史,有些只剩“最后的铜匠”在坚守,为什么秀邑可以做得很好呢?是因为陈泽光的技术改良?是因为李松秀家的打破传统?我想,是因为秀邑村有很多的陈泽光和李松秀吧。

猜你喜欢

铜匠铜器水缸
电影《驴得水》:底层人物的觉醒
水缸
水缸的秘密
水缸第几天会满
由新见阳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铜器及相关问题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铜婚
古城手艺人
我进掉水缸里了
山西定襄中霍墓地出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