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
2015-03-17王红梅
王红梅
关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
王红梅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会计手工记账核算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有更加准确快捷的方法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就是能够让从事会计工作的人们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会计手工记账核算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有更加准确快捷的方法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就是能够让从事会计工作的人们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最近几年,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所重视极大地提高了它的使用率。而对于财经类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会计电算化就成为了他们求职成功的敲门砖。因此,怎样才能够让学生们能在枯燥的会计教学中更好的吸收消化所学知识,并且柔韧有余地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会计工作服务,就成为了会计教学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经济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科技人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也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会计基础知识、会计核算方法以及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和法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合理地运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如:实验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学生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它要求会计专业的同学们要具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因此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这门课之前,要先讲授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然后再着重讲授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意义、发展趋势、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以及会计软件的应用等内容。让学生们渐渐对这个陌生的学科有个初步的认识,从而联系到以前学过的会计方面的知识,加深学生们对本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一、确定教学目标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好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各财经类高职院校在讲授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时,教学目标也各有差异。由于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基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要依据怎样能够培养适应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而定位,并且还要随着岗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应该以系统操作能力为基础,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为主导,以加强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较为复杂,要涉及到会计以及计算机方面的很多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感到课程体系内容出现混乱的感觉。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既要包括规范的理论教学内容,同时也应该包括实践教学的内容。
二、实验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1.实验教学法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长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实验教学法是帮助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这样就影响了在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创新方面的能力。对于电算化会计教学来说,因为这门课程是实践性较强并且涉及面较广的一门学科,所以应该将学生的创新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去。会计教学不是一门单纯的教学,它应结合各种资讯科技,还要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以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和针对性极强强的应用型学科,则应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核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开展以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
(1)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训设备建设。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建成安装有先进的ERP软件,并具有仿真效果的实训室。在实训室里学生们可以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日常运转流程。教师们可以从简单的教学应用,拓展到多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矛盾。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操作技能,因此,实训室应尽量做到全方位地模拟实际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
(2)校企结合是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之路的有效途径。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可以将社会需求及时反馈到学校,增强了专业的适用性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从企业方面来说,学校和企业合作还能借助学校的教学资源,提高教育层次,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对于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们能够在更贴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学习。但是,对于很多院校来说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存在一定的困难,学校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保证实训教学的开展。如:建立学校院校和企业合作关系,组织学生们到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去参观学习,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到学校来讲授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的各项业务。使学生们尽早地接触到实际业务,同时,配合实训室里的模拟数据,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案例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的财务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账目财务处理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案例教学法先要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写一些生动的案例。教师在编写案例时,要坚持实用性和典型性的原则,既要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典型案例,又要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来选择案例。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以获取最新最典型的案例供学生学习参考。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再由学生撰写实训报告,对案例进行分析,将自己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这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地学习态度,又扩大和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知识运用等综合技能。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社会调查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可以通过调查报告来考察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总之,只有不断提高实践性教学的质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突显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1]傅樵.高校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11).
[2]谷增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2).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